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太上皇回朝,天下人对太师你,不是越加敬佩了吗?
也先终于被说动了:徐大人说的是,本王岂是见利忘义之徒。这样吧,本王答应了,明日就让你领太上皇回朝!
徐珵大喜:太师英明。
伯颜等人见也先主意已定,均莫可奈何,神色黯然。
16、前线阵地
两军对垒,但这次不是打仗,而是举行送回英宗的交接仪式。
英宗的车辇位于瓦剌军队伍中间。
明军队伍中,于谦和石亨等人身着盔甲,神情肃然。
徐珵:请太上皇下辇!
英宗缓缓走下车辇。
两军一片肃静。
于谦迎上前:明军将士恭迎太上皇回朝!
英宗平静地点点头,遏制着心头的狂喜,慢慢走向明军这一方。
他一步一步穿越了两军之间的开阔地带。
他终于走进了明军的队列。
于谦扑通跪下:太上皇,你终于回来了!
英宗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抓起一把泥土,突然无声地哭了。
于谦也泪流满面:太上皇!
英宗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感情,站起来,威严地:起驾,回京!
17、乾清宫
曹吉祥将一份急报交给景帝:万岁爷,于大人急报。
景帝看了几眼,脸色大变:太上皇回来了?
曹吉祥唯唯诺诺:万……万岁爷……
景帝大怒,将急报摔在地上:这个徐珵,朕倒是小看了他,哼,他就是这么替朕办事的吗?
曹吉祥:奴才听说,是于大人和石总兵又打了大胜仗,也先抵挡不住,这才无条件放了太上皇。
景帝恨恨地坐下,脸色极为难看。
曹吉祥:万岁爷,怎么办啊?要不要派大臣前去迎接太上皇?
景帝:哼,他又不是皇上,摆这么大威风干吗?你去礼部,传朕的旨意,就派几个护卫,一顶小轿……
景帝话还没说完,门口一声吆喝:礼部尚书胡大人求见。
十 迎回英宗(7)
景帝一愣:朕还没找他,他倒来了!
胡滢进殿叩见景帝:老臣叩见皇上。
景帝:平身吧。
胡滢喜滋滋地:皇上,大喜啊,于大人接回太上皇,马上就要到京城了。
景帝又一愣:什么?马上要到京城了?这么快啊!
胡滢;太上皇想必是归心似箭哪。皇上,瓦剌已退回塞外,我大军凯旋而归,太上皇又随军回京,真是三喜临门啊!
景帝:胡爱卿,你来见朕,就是向朕道喜来了?
胡滢郑重其事地:老臣来是要奏请皇上,派宫中仪仗和文武大臣前往德胜门,隆重迎接太上皇。
景帝沉吟着,这一瞬间,他的表情极为复杂。
胡滢:我大明脱此大难,该举国同庆啊!
景帝一咬牙,作出了决定:这样吧,就派二骑一轿前往东安门迎候太上皇。
胡滢大惊失色,结结巴巴进谏:皇上,这二骑一轿,非皇家礼仪,如此寒酸,老臣只怕朝臣和京城百姓多有非议;而且这东安门乃皇宫内……内……
景帝板起脸来:你去办就是了,朕自有主意。
胡滢急得就要跪下:皇上……
景帝却厉声地:胡爱卿,朕的话你没听明白吗?还罗嗦什么?
胡滢见景帝发怒,不敢再争辩,唯唯诺诺地:是,是,老臣告退。
胡滢走后,曹吉祥心领神会地向景帝恭维着:万岁爷这着棋真是高明,太上皇回朝,先来个下马威,以后的事就好办了,嘿嘿。
景帝冷笑起来,盯着曹吉祥:曹公公,你倒懂得朕的心思,啊?
曹吉祥似乎感觉到景帝话中有话,一愣:奴才不敢。
景帝:天下人不会说朕刻薄寡恩吧?
曹吉祥:怎么会呢?万岁爷多虑了,太上皇早已失尽人心,他……他是咎由自取。
景帝又是一声冷笑:哼哼,是吗?
曹吉祥被景帝深不可测的表情弄得摸不着头脑,一脸的媚笑僵在那儿。
景帝:曹公公,回头速召徐珵进宫见朕。
曹吉祥一愣,随即点头:是,万岁爷。
18、京城街上
凯旋而归的大军从德胜门进来了。
石亨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得意洋洋的,一副大功臣的样子。
百姓们向石亨欢呼起来:
――石总兵,是石总兵!
――石总兵,大英雄啊!
石亨呵呵而笑,抱拳向百姓们:谢谢了,谢谢了,本将军谢谢各位了!
一百姓高呼:石总兵,京城的老百姓谢谢你了!
许多百姓跪下:石总兵,你打败瓦剌,解了京城之围,你就是我们百姓的再生父母啊!
石亨看着跪了一地的百姓,不由飘飘然起来:哈哈,谢了,谢了。
石彪等人更是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
队伍继续往前,石亨接受着众人的颂扬,充分感觉到了出人头地的威风,越发意气奋发了:各位谢了,有我石亨在,百姓们,你们就放心吧,过平安日子喽!
百姓们兴奋地欢呼起来:平安喽,平安喽――
整支队伍中没有于谦,原来他坐在英宗的车辇内。
英宗的车辇在欢呼声中行进在队伍中间。
袁彬神气地护卫在英宗的车辇旁边。
百姓们向英宗欢呼着:太上皇,太上皇回来了!
英宗被这种热烈的气氛感染了,不时掀开布帘,朝百姓们挥手致意。
一个小伙子见石亨得意洋洋地走过,颇为感触地:嗨,照我说啊,这次保卫京城,还多亏了于谦于大人,固守城池哪,偷袭敌营哪,还有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哪,这些都是于大人出的主意。
另一人附和:对,对,我也听说是于大人干的。他还是个好官呢,青天大老爷啊。
小伙子:你懂什么?于大人何止是清官,他文武双全,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百姓们:是吗?难怪于大人这么神啊!
小伙子绘声绘色讲述起来:于大人的神,你们还不知道吧?说给你们听听。于大人为迎回太上皇,龙潭虎穴都赶闯,也先想杀他,可人家于大人是星宿下凡,他杀得了吗?得,让于大人轻轻松松回来了,一根汗毛都没损呢。
百姓们纷纷点头,有人开始四处寻找于谦:
――于大人呢?怎么没见于大人啊?
――是啊,于大人立了这么大的功,咱们百姓得好好谢谢他。
英宗在车辇里听见了百姓们的议论,心里一动,对于谦:于爱卿啊,百姓都想见你呐。
于谦:臣只想陪陪太上皇。
英宗;你是有功之臣,打了胜仗,理应跟大家见见面嘛。
于谦淡淡地:算了吧。臣现在最庆幸的,是太上皇顺利回京,我大明总算度过一难了。
英宗有点脸红了:是朕铸下了大祸,于爱卿,你怨朕吗?
于谦:太上皇知错就改,那是我大明的福分!
英宗若有所思地:是吗?可朕也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代价,这个代价,是不是太沉重了?
于谦一愣。
英宗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一下难看了。
19、于府卧房
邻居们都拥到街上欢迎凯旋的军队去了,门前冷冷清清的。
十 迎回英宗(8)
兰心病入膏肓,躺在床上:冕儿,这外头热热闹闹的,是不是又打胜仗了?
于冕:娘,是太上皇回来了。
兰心:哦,这么说,我们是胜利了?
于冕:瓦剌退兵了,娘,大明的江山保住了!
兰心欣慰地笑了:这么说,你爹也快回来了,娘死也瞑目了。
于冕难过地:娘,快别这么说,等爹回来……
兰心:冕儿啊,娘知道,这一次,娘是真挨不过去了,唉,但愿能再见你爹一面,娘……娘这心里头实在惦记他啊!
于冕难过地流下泪:娘,我……我这就去找爹。
兰心:不用不用,你爹在忙大事呢,娘……娘等他。
于冕终于哭出声来,扑上去:娘――
兰心轻轻摸着于冕的脑袋:放心,娘提着一口气,就……就等你爹回来。
女贞急匆匆进来:夫人,夫人――
兰心挣扎着想坐起来:女贞啊,老爷他……他回来了吗?
女贞:回来了,这会儿全城的百姓都在欢迎他呢。
兰心:好,这就好了。
兰心一阵昏迷。
女贞大急:夫人,你怎么啦?夫人……
于冕的泪水哗哗流下,悲痛地哭喊着:娘,娘――
女贞顿时明白过来,兰心已是油尽灯枯了。
兰心在于冕的哭喊中醒过来,见于冕和女贞悲痛欲绝,勉强笑了笑:冕儿、女贞,来,扶我起来。
于冕和女贞将兰心扶起,靠在床头。
兰心看着于冕,轻轻一笑:冕儿,你先出去,娘有几句话要跟女贞姑娘说,啊?
于冕退下:是,娘。
于冕走后,兰心吃力地拉住女贞的手,欲言又止。
女贞:夫人,你有什么话就尽管跟我说吧。
兰心:女贞,你……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
女贞用力点头:嗯。
兰心将耳边的耳环摘下,哆哆嗦嗦放到女贞手上:给……给你。
女贞大惊:夫人,这可是你的心爱之物……
兰心点点头,艰难地:是……是老爷送我的定亲礼,可我用不着了。
女贞:夫人,这……我可不能要,你还是戴上,等于大人回来……
兰心一笑:傻姑娘,我给你,自有道理,你……你只管收下了。
女贞一愣。
兰心将女贞的手团起来,握住耳环:你收……收好了。女贞啊,答应我,我死了之后,好好照顾于大人。
女贞一阵心痛,却无法回答。
兰心:你答应啊,女贞。
女贞:好,我答应。
兰心含泪笑了,摸摸女贞的脸:女贞,你是个好姑娘,我把他交给你,就放心了。我……我可以走了。
女贞大哭:不要,夫人,不要!
兰心:傻丫头,人哪有不死的?我这辈子,虽吃了许多苦,可也心满意足了。我……我一点都不后悔!
女贞扑到兰心身上:夫人――
20、东安门前
景帝派去迎接英宗的二骑一轿缓缓朝东安门而来。
先前簇拥着英宗的军马全不见了,英宗乘坐的轿子显得分外孤单,只有袁彬等几个护卫跟在后面。
两位御林军将领骑马在前面开道,英宗坐在轿内,有点期待,又有点不安地向外张望。
他根本就没看见来迎接他的大臣们。
英宗不由皱起了眉头。
轿子进入东安门后停了下来。
一个太监迎上来,大声宣布:皇上有旨,请太上皇换轿入宫!
有两个太监上前将英宗扶下。
原来东安门内早就等着一顶轿子。
英宗竭力保持镇定,在两个太监的搀扶下,登上那辆早等候着的轿子。
那个宣旨的太监又是一声吆喝:起轿!
轿子往前而去。
英宗忐忑不安地坐进轿子,随即吓了一跳,因为轿子里还有一个人。
不等英宗叫出声,那人喊了起来:太……太上皇!
这人正是钱皇后!
英宗又惊又喜:娘娘!
钱皇后一把抓住英宗的手,流下泪来:老天有眼,臣妾又见到太上皇了!太上皇,你可受苦了啊!
英宗:娘娘,你也受苦了!
钱皇后忍不住放声大哭。
英宗也悲从中来,但他尽力克制着:好了好了,朕回来了,娘娘该高兴才是。
钱皇后赶忙抹着眼泪:是,是,臣妾是太高兴了,才……才忍不住要痛哭一场。
景帝:朕问你,你怎么会在这轿子上?
钱皇后:皇上传旨让臣妾迎候太上皇。
英宗:那皇上和众大臣,还有太后呢?
钱皇后:臣妾也不知道,臣妾接到圣旨,就坐着轿赶来东安门……
21、宫中
轿子往宫中曲里拐弯地转进去。
一道道宫门打开了,越往里面越冷清。
英宗这时似乎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叫喊起来:袁彬,袁彬何在?
外面根本无人答应,轿子又拐了个弯。
英宗惊惧地看着钱皇后,钱皇后也惊惧地看着他,两人都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可怕的结果。
英宗倒抽了一口冷气:这不对头啊!皇上以二骑一轿迎朕入宫,又不见了文武大臣,这……
十 迎回英宗(9)
钱皇后浑身哆嗦地:皇上他……他莫非要把我们打入冷宫了?
英宗脸色惨白:待朕看看。
英宗说着,就要掀开帘子,可这轿子的帘子竟然是封死的,英宗掀了两掀,仍掀不开。
英宗一惊:奇怪,怎么掀不开呢?
钱皇后惊恐地张大了嘴巴,却已叫不出声来。
英宗大急,用手敲击着前面被扣死的轿帘,大叫起来:喂,喂,你们究竟要送朕去哪儿啊?
外面还是没人答应。
英宗从轿子底下的缝隙里只看见有几条腿在快步移动,轿子又转了个弯,英宗晃了一晃,差点滑倒。
钱皇后已呜呜哭起来:完了完了,太上皇,这是去冷宫啊!
英宗的额头冒出了冷汗:难道朕命该如此?刚离了狼窝,又入虎口?
钱皇后恨恨地抽泣着:想不到皇上如此心狠手辣,太上皇你刚一回来,就打入冷宫,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啊?
英宗绝望地拚命敲击轿帘:停下,快停下!
抬轿的侍卫如同根本就没听见,轿子抬得更快了。
22、南宫
轿子穿过三道守卫森严的大门,进入一个院子,在一座高大的宫殿前停了下来。
宫殿的匾额上赫然是两个大字:南宫。
十一 凯旋之后(1)
1、南宫
英宗的轿子进入南宫。
轿子落地的一刹间,英宗给震得跳了起来。
轿外响起一个声音:请太上皇下轿!
英宗却恐惧得浑身麻木,瘫坐在轿内,一动不动。
封死的轿帘此时呼啦一声打开了,外面的灯光恍若白昼,刺得英宗眯了下眼睛。
与此同时,两个太监已将英宗扶出了轿子。
英宗闭着眼睛站了一会,然后战战兢兢张开,这一看,顿时把他惊得目瞪口呆。
景帝率领着包括于谦、石亨在内的朝中文武大臣,早已等在南宫的大门前了。
英宗不相信似的眨了下眼睛,心一阵狂跳。
钱皇后瘸着一条腿从轿子上下来:太上皇,这……这是哪儿啊?
话音未落,她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景帝已笑吟吟地迎了上来:皇兄,你可回来啦,朕已等候多时了!
英宗回过神来,惊喜万分地:皇弟……不不,皇上!
景帝一把搂住英宗,流下泪来:皇兄啊,你可把朕想死了,没想到咱们兄弟俩今日还能相见啊!
英宗百感交集,也流泪了:皇上,朕也无时无刻不在想你啊!
两人抱头痛哭起来。
众大臣见了,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王直连连感慨:兄弟情深,真乃兄弟情深啊!
胡滢抹着眼泪:皇上和太上皇骨肉之情,感人之深,老臣为之喜极而泣!
于谦看着相拥着的英宗和景帝,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他凝重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孙太后出现在殿前,边走边喊,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皇儿,皇儿啊!
英宗听到孙太后的声音,身心俱震,快步迎过去:皇娘――
孙太后一把拉住英宗:皇儿,你……你总算回来了。
英宗含泪凝视着孙太后的脸:皇娘,你可消瘦多了!
孙太后:皇儿,你也憔悴了!这些日子,哀家盼你,盼得心都碎了。
英宗:儿臣不孝,让皇娘担惊受怕,望皇娘恕罪。请皇娘受儿臣一拜。
英宗说着,扑通跪在地上。
孙太后赶忙将英宗扶起:皇儿,快起来,快起来。
英宗颤巍巍地站起来:皇娘,儿臣不在你身边,你的身体还好吗?
孙太后充满深情地凝视着英宗:好,好,你回来,哀家就什么都好喽。
钱皇后瘸着一条腿,看看英宗,又看看孙太后,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景帝:好了,好了,今日亲人相见,喜极而泣。大家都痛痛快快哭过了,可喜事毕竟是喜事,大家还得乐一乐,啊?
众大臣附和:对对,乐一乐,乐一乐。
景帝:朕得知皇兄回朝,喜不自胜,特意为皇兄准备了这处寝宫,不知合不合皇兄之意?
景帝说着,用手指了指南宫。
英宗这才抬起眼睛,认真打量起来。这一打量,又让他目瞪口呆。
整座南宫金碧辉煌,华丽之极。洞开的大门内,可以望见殿内的豪华陈设,金银珠宝在闪烁光彩,炫人眼目。
院子里,摆满了鲜花,张灯结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