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田找来了药膏,沈瑾瑜的手血迹已经是凝固了,他用烈酒轻轻一点点的沾湿了临时包扎手的衣襟,将这布取下之时,沈瑾瑜已经痛的冷汗涔涔,就着油灯,桑田为她上了药,拿干净的棉布包扎好,饭也没有吃,便安排了人为沈瑾瑜打点,自己去休息了。
尽管手疼的厉害,这一夜沈瑾瑜吃饱后,辗转反侧,却仍睡到第二天中午才起来。
她起来的时候,桑田也才起的不久,在练功房练功,吃过饭后,桑田带了药来看沈瑾瑜的伤口,这才在阳光之下看清,桑田有些惊讶的问道:“伤口这么深,你昨天怎么不说?”
说着将她的伤口牵到面前细细看了一遍,伤口很深,处理的不是很及时,后来虽然抹了药,还是有些发白,所幸没有伤到筋骨,便道:“别担心,这算小伤,会留疤,可是不严重,你不用害怕的发抖。”
沈瑾瑜哦了一声也并没有在意,毕竟这时间里,要问的问题太多,要解决的未知太多。
桑田知道的关于续命之事,是不是都是从沈柟这里来的,他与沈柟之间的牵绊,才影响到了他过去对待她的态度吗?
第四十一章 安州()
桑田却没有与她叙旧的想法直言道:“过去的事情多说无益,我们要紧的是眼下。京城现在肯定是一片混乱,不知道天元帝到底有没有另立遗诏,我在岭南为了这次的事情,将所有的眼线和聚点都暴露了,无论是圣女或者是新帝要查这里,我们也未必安全,你要跟我回京吗?”
回京?“不行”沈瑾瑜下意识的说道:“我来岭南要做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做,我不能去京城。”
桑田将方才用过的药物交给丫鬟收拾好,又自己动手泡了茶,为自己和沈瑾瑜一人倒了一杯才说道:“岭南寺庙全毁,重修也应该是散布在这附近,我们回京路上一一查访,虽然时间紧迫,却也不是不行,你一个人留在这里也不见得能有更多的有用的消息。”
沈瑾瑜思索了片刻才答道:“谢谢你,我知道你担心我在岭南的安危,但是我有自己的打算……”
桑田打断沈瑾瑜的话冷面道:“我并非为了你的安危着想。沈怀瑾,在半个月前被派到安州去了,现在圣女的态度未定,你在此,完成不了你想要做的事情。”
安州相较于岭南离京城更为偏远,那里紧邻蜀泮安阳王后人的交趾,这么多年来,交趾是大周朝的藩属国,安州的管辖也曾经在大周与交趾之间游移,受益于岭南的平安,虽然现在暂属于大周,可是万一岭南一乱,那安州的将来还未可知。
沈瑾瑜顿时紧张起来,沈怀瑾不过入兵营两年,他年纪又小,从未真的参与过战役,在她眼里,他仿佛永远都只是个孩子,她是真的非常放心不下。
桑田见她神色间有些动摇才继续说道:“如果我们一起回京,去之前我们可以顺路去一趟,你看可好?”
沈瑾瑜有些夷犹的问道:“那圣女那边,你打算……”
桑田胸有成竹的答道:“我们现在还活着,就表示圣女暂时不会有什么异动,依她在岭南的手段,不打算和我们合作,我们决计活不到现在。她现在等的,不过是要京里传来消息,看谁继位罢了,而你与我一起,无论是谁继位,都不会拿我们开刀。”
沈瑾瑜心中一动,圣女,她试探着问道:“我们现在去问问圣女态度如何,会不会太早?”
桑田一看她这样,就知道她心中所想的根本不是圣女现在的立场,而是要问她的父亲。
于理,现在就去找圣女,时间太赶,显得他们非常急迫,不是好时机,但是于情,他当然知道沈瑾瑜为找父亲心中牵挂了多久,在可能的情况下想了多少办法。
桑田站起来走到窗边,这时候心软,不是好事,怎么撑都要到明天去才行。
他怕一开口,便会泄漏了这一丝丝的慈悲心肠,他疾步走向院门,没有回答就离开了。
沈瑾瑜咽下心中带着酸涩滋味的失落,桑田一向都是这样的,她握了一下尚在发抖的手,不管回不回京城,弟弟是要去看的。
第二天早上,沈瑾瑜起床梳洗之后,桑田差人请她到了大门,将她直接带到了圣女住所,圣女已经等在堂庑了,显然是之前就已经约好了的。
圣女看到沈瑾瑜眉头微动了一下,毫不客气的对桑田道:“我允的是你一人来,她来干什么。”
桑田望了一眼沈瑾瑜,沈瑾瑜对圣女笑道:“事情与我息息相关,我自然是要来的。”
圣女微微翘起嘴角,闭上眼睛一副凝神静气的模样,沈瑾瑜无奈的望了一眼桑田,桑田非常肯定的对她一点头,她只得咬咬嘴唇心有不甘的离开了。
他们谈话的时间并不长,一盏茶过了,就出来了,沈瑾瑜冲上去,被桑田拉着往门外走去,连她想乘机找圣女道别都没来得及。
上了马车,桑田才对一脸焦急的沈瑾瑜说道:“问过了,顾四海是吗?他不在岭南了。”
他还活着,父亲,他还活着,沈瑾瑜的心总算是放回了胸中,她不自觉的攥紧了双手,细细的回味着这句话,桑田见她眼中隐隐含着一些雾气,心中有点不忍,便将头慢慢的转过去,让她自己平静一下。
桑田等了一会儿,再看她时,她带着和往常一样笑容问道:“除此圣女可还有说什么别的?岭南一役后,我父母去了哪里,可有受伤,我师叔找到他们了吗?他们是一起离开的吗?”
桑田轻咳了一声,看向窗外道:“这么多问题,我该先答哪一个呢?”
沈瑾瑜知道自己有些失态,可事关父母,她顾不得许多,之前在京城实在是受地域限制,程轩曾帮她找过,无功而返,就连师叔,都是有来无回,她隔三岔五去显通寺打听消息,也是从未得到半点反馈,现在好不容易活着到了岭南,怎么能不急。
桑田见沈瑾瑜这样,将手按在沈瑾瑜的肩头,稍稍用力按了一下道:“现在已经知道你父亲没事,其他的消息,再去找寺庙打听吧,还没有消息的话,我们去安州,看完怀瑾,在回京路上挨个寺庙打听去。你看如何?”
沈瑾瑜见桑田对路程安排已定,而且自己留在岭南已是无功,回京路途遥远不要说流匪,光是官凭路引就是个大问题,她的官服和官印都在岭南府内,眼下已经是取不出来了。
此时由不得她选,必然只能先去安州,继而转往京城。
桑田回府安排好各处文书,该传达的消息都传达之后,第三日,便与沈瑾瑜两人便穿着岭南的衣服出发。
安州骑马并不远,两日多的时间便到了,绵延不绝的青山还有台地,让安州依山靠海,有天险护卫。
有桑田的路引,顺利的进了城,与岭南的繁华不同,安州县城大街的人并不多,路边根本没有什么商铺,桑田说这里的人员还是以赶集为主,每月的初一十五,都会有固定的集会,大家基本也都是物物交换,也有用银钱的,但都不是太多。
第四十二章 又见故人()
这里县衙又兼军职,以守护边疆为主,族人间的事情,会有族长来主持公道。
所以桑田直接领着沈瑾瑜去了县衙,想必此时沈怀瑾应该能在此军中。
相对于京里的繁文缛节,这里的规矩简直少到简陋的程度,也可能位于真正意义上的边陲之地,京中来人本来就少,他们毫无阻力的便见到了此地的最高长官。
来人不是桑田之前听说的黄将军,而是沈瑾瑜的熟人。
许仲许将军。
桑田有些意外,既而上前一抱拳道:“世衡兄好久不见了。”
许仲与几年前沈瑾瑜第一次在岭南骑田岭大营里见面时相比,没有当年那么的锐利了,肃杀与冷峻都少了许多,当年的他,满脸都是血腥杀戮之后的印迹。
沈瑾瑜上前福了一礼笑道:“许将军,好久不见。”
许仲抱拳与桑田打过招呼后,见到沈瑾瑜居然有些呆住了,他一低头才有了个生硬的笑容,问道:“沈姑娘怎么来了。”
沈瑾瑜看了一眼桑田,桑田微微点头,她才笑道:“听说怀瑾在此,我想来看看他。”
“沈怀瑾?”许仲座到他平时所坐的位置上,用手招呼他们二人坐下,与身边的士官耳语了一阵,仔细想了想才答道:“修远曾与我打过招呼,让我多留意他一下。他此次好像是跟着黄将军营下出京来此的,不过黄将军已经调走去宜州了,离开此地十几日有余。”
十几日?是在她到达岭南前离开的,而且桑田似乎也并不知道他的调令。
许仲突然向沈瑾瑜道:“我这里倒有一个你认识的人,你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虽然是问话的语气,行动却是无可辩驳的找了丫鬟带沈瑾瑜进了内堂,沈瑾瑜颇为奇怪的跟着走了,安州的军营,果真不同,居然还有能有丫鬟跟着。
丫鬟带着沈瑾瑜进了府内,院落比岭南府小,没几步路,就带她去了一个像是女子闺房的地方,丫鬟通报了一声,房内的女主人放下手中的绣品出来迎接沈瑾瑜,沈瑾瑜这才想了起来,许仲当年是娶了顾明珠。
许久未见,明珠比当年在程府之时丰腴白皙了些许,神色表情都开阔了,当年即便是在笑,她也总觉得有几分勉强,看着像愁绪萦绕眉间散不开的样子。
明珠有些欣喜的迎了上来,她抓住沈瑾瑜的手,眼中闪着微微的泪光道:“怎么会是你,你怎么来了?”
明珠穿的还是京城里过去时兴的衣裳,看着并无华丽之处,头上也只插了一只虎纹的玉簪,这么硬朗的饰物,看着就像是许仲的手笔。
沈瑾瑜反手牵住了明珠笑道:“看你现在这样子,真让人羡慕。”
明珠与沈瑾瑜的手,都不似当年一般纤细滑嫩,两个人的手都先于脸一步,有了岁月的痕迹,她们自然都懂得其中的辛苦,也都颇有默契,避而不谈。
沈瑾瑜问道:“你也跟着来了,这么远的路程,累不累。”
明珠低下头,有点腼腆的笑道:“路程虽苦,好歹可以自己做主。”
这话背后的意思,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的清了。后宅之中的女眷,都听得懂这么简单的故事。
沈瑾瑜看到刚才明珠放下的绣品,拿起来看了半天才猛然道:“你,可是要做母亲了?恭喜你,恭喜。”
那件由细棉布做成的小衣裳,针脚缝的细密,布料也洗过很多次,特别柔软,这些都是爱吧。
明珠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脸上含羞带笑的低下头,轻抚着她现在还不是很明显的小腹,整个人被温柔笼罩着。
夜里沈瑾瑜在硬板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时候,想起明珠的笑容,此次随军来了岭南的边界,顾明珠就带了两个贴身的丫鬟,连个厨子都没有,之前的饭食都是跟着军中,现在有了身孕之后,才自己开了小灶。
只可惜,跟来的两个丫鬟,从小就在府里长大,真做起厨房的活计来,也顶不上大的用场。
好在顾明珠自己也不介意,每日在厨房兴致勃勃的忙活着,日子也过的开心。
程府一别之后,两个人都接受了残酷生活真正的考验,年少时的那点龃龉变的微不足道起来,虽是很久未见,却是好过在程府中的貌合心离,真的有了几分亲密的味道。
迷迷瞪瞪的到了天亮,沈瑾瑜睡的背疼,便早早起来想要去给顾明珠做点早饭。
明珠在程府虽然过的清苦,也算得上是寄人篱下,但大户人家的架子在,她也是从未像现在这般洗手做过羹汤,何况她现在有孕在身,沈瑾瑜也是不好意思当客人,等着吃饭。
问了一下丫鬟,昨夜桑田与许仲出了城又谈到很晚才睡,明珠胃口也不是特别好,所以早上煮了点粥,做了点小菜。
厨房里的东西倒是丰富,只是都粗糙的很。
沈瑾瑜在厨房忙了近半个时辰,顾明珠才打着哈欠带着丫鬟来了,到底娇生惯养久了,见了沈瑾瑜做的饭欢喜的很,娇嗔道:“哎呀,你早点告诉我你要来做饭,我就多睡会子再来了,好不容易有娘家人来看我。”
说归说,顾明珠并没有离开,跟在沈瑾瑜的身后打转,她从小没有学过这些,做的也不久,她做了,吃饭的一直也只有她和许仲二人,都是随着性子乱来,很多时候,东西也只是将将熟了能吃而已,好在许仲也不挑,她自己都吃不下的东西,许仲也是吃的津津有味。
虽然以前吃过沈瑾瑜做的饭菜,到底是第一次亲眼看见,她是怎么一步步的,将这些原本安州府里就有的东西,做出来比她手艺强的多的滋味来。
眼里口里净是赞叹。
顾明珠吃完了早餐,本想带着沈瑾瑜去逛逛,见见边塞的风情,桑田却叫走了沈瑾瑜。
沈瑾瑜原以为桑田是要今天便与她要去京城了,谁知道桑田一脸沉重的对她说道:“我们可能要在此待上几天。”
第四十三章 胭脂泪,相留醉()
沈瑾瑜微愣,原本说好的是来看过弟弟便去京城的,现在没有见到怀瑾,又不离开这里,桑田是做什么打算?
故人他乡相见自然是高兴的,可眼下这状况,诸多事情已经火烧眉毛了,真不是能留下叙旧的时间。
桑田沉默了一下,许仲觉得最近江边有些异常,巡视了多次却未发现症结,他们二人昨晚便装去江边,在桑田的提议下,他们往江的上游走,越上游的地方,细细查验江边的环境,似乎有人生活过的痕迹,不明显。
他们从路边往山上看,有些高岗之上有若隐若现的火光,深山夜里和早上怕有瘴气,他们不敢往山上走起,半夜便打道回府了,想着今天再去看看,如果真有什么状况,便要去同找这周围最近的驻军要开始联防备战了。
想到那火光,桑田心底觉得情况极是不妙,看的虽然不是很清楚,但若有一分几分是真的,这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最坏的状况,而且昨天晚上看的,也不是那么真切,他没必要现在就告诉沈瑾瑜,让她担忧,沈瑾瑜这人遇到的事情多,导致心思过重,与其让她在此时便胡思乱想,白白耗了元神,倒不如情况确定之后再与她细做打算。
思及此处,桑田微微一笑道:“既然来了安州,自然是要到处查看一番,以后才知道怎么打算。我答应了圣女要帮她稳住岭南,就该要费心费力。我知你心急,我们回京路上快一点,不差这一天两天的。”
沈瑾瑜知道桑田一向都有主意,只得点了头应道:“那最迟不过两天可好?”
桑田点头应下。
沈瑾瑜原本想要找顾明珠,去看看说好的边塞风情,后来怜及顾明珠在此生活无人照顾,便自己又去了厨房,想给她做点能够存得起来的菜,让她多吃上一段时日。
这一忙,便到了傍晚,沈瑾瑜靠在厨房的门口,夕阳徐徐落下,暖黄的余晖温柔的撒下,院里有个黄口小儿在自顾自的抓了一只螳螂在玩,她看着实在有趣,去厨房切了一条刚卤好的牛肉,递给他吃。
那小儿衣着朴素,却是干净的紧,收了她的肉干,低头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犹豫着,却是将手在衣服上背了两下,分了一半多递给沈瑾瑜。
沈瑾瑜失笑,折了一点点放在口里,剩下的仍是还给他,与他在石阶上坐了,分吃这一条肉干。
才经历了生死交关的危机,眼下这份闲适安逸真是难得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