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德全现在成了村长他爹,不过人心都在,大伙都希望他扶着他儿子黄汉年再走两年,让黄汉年以后村长当得更好。
“好喽,听村长他爹的,明年再种几十亩棉花,这棉袄棉裤,还有棉鞋都不愁了。我脚上这双棉鞋还是婆娘今天刚做好的,自家种的棉就是暖和。”
“村长他爹,西山一部分连着南面一大块被上头圈了去,我们麦田可是少了一大块啊。”
“没事,那边说了,帮我们把西山北面的几座山头理一理,到时种些苹果树、桔子树,再养些鸡,产出了东西就归我们村。大伙眼光别短喽,虽然现在看少了,不过几年后肯定有大好处。现在麦子少了,我们就多种些大豆玉米啥的,到了集市也能跟人换面粉的。”
村民们点点头,没有异议。
“还有,明年可不许大粪紧着自家的自留地自留山,集体的东西也就是我们自已的东西,要是粮少交了,不说别的,我们钱营村的脸面可就没了。所以明年的大粪统一管理,到时我家汉年会统计好,哪家的浇到哪里,都得听命令,可不许阴奉阳违,半夜起来浇粪。”
众人哈哈大笑,“都听村长他爹的。”
“还有,我们村明年要有人当兵去了,这可非常光荣的大事。”黄德全又道。
“知道,是孟家小子孟向东要去当兵了,真是好样的。”
“今天我们全村一起吃这顿饺子,也是提前为他践行,大伙来点掌声。”
啪啪啪,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向东,上来,给大伙讲两句。”黄德全笑道。
孟向东有些羞涩,被钱雪推着起身。
“向东哥,快上去,随便说什么,大伙都爱听。”
孟向东走到前面,四顾一瞧,一张张熟悉的脸都乐呵呵望着他。
“向东这小子,从小就乖,我看得他长大,知道他以后肯定有出息的。这不,这回就给村里长脸了。”
“上次抓逃犯,向东还受了枪伤,这小子勇敢的,正是当兵的好料子啊。”
“各位叔叔伯伯,各位婶子们,你们好。”
孟向东一说完,村民们就笑了,他自己也有些尴尬,一转头对上黄德全,“我,我不会说呀。”
“随便说,说说你的想法,村里人都看着你长大的,谁还会笑你不成。”黄德全笑道。
村民们笑得更欢了。
“我从小听我爸讲红军的事情,讲解放军怎么帮助老百姓,打败日本鬼子,八年抗战胜利,他们的英雄事迹在我的脑中深深扎了根。我们老百姓这么爱戴解放军,我就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为我们老百姓能多做些事,当然了,你们也会更加喜欢我。”
村民们大笑,掌声雷动。
“说得好,解放军就是我们的子弟兵,是老百姓的儿子,成为了解放军就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着想,老百姓是水,解放军是鱼,鱼离不开水。向东,你出去了一定好好训练,当一个真正的好兵,受老百姓爱戴的兵。”
黄德全语重心长道。
“是,我一定会的,保卫祖国,保卫我们的百姓。”
孟向东激动立正,向着全体村民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一九六。六年的二月底,在来安县百姓的欢呼声中,孟向东背上行李戴着大红花,在钱雪和孟家人的送别中,坐上招兵的大卡车前往济南军区,同时一起前往的还有李平和宋英雄。
第102章 宣德炉()
一九六。六年;不平静的一年,由一张大字报;引发了一场大革。命。
人民日报社论;号召群众起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学生们第一个响应号召,穿上绿军装戴上红袖套,就成了红。小兵,到处张贴大字报和革。命传单;集会演说,向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发动猛烈攻击。
“一切带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想色彩的东西、都要无情摧毁,让它们淹没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中。”
来安县也搞起了运动,一些老字号的商店招牌被砸毁;街道名称换上更加革。命的称号。
莲花峰上的庙宇被捣毁,佛像被砸烂;尼姑庵里的姑子们被强制脱下缁衣;赶下了山。
学校里的课也停了;学生们再无心上学,一个个搞起了运动。
乱扰扰;熙攘攘,到处是狂热的革。命运动。
当钱雪再次来到民兵队时,队长方天交给她一封介绍信。
“阿雪,下周你就不要来民兵队了。”老方有些黯然;“民兵队暂时解散了;这个地方也要挪作他用。”
“民兵队要解散了?”钱雪吃惊不小。
“现在的形势谁都不好说;县委里的一些人都要接受调查,我打算回乡务农,希望不要卷进这股洪流中。你看看介绍信吧,我专门为你写的。”
钱雪连忙打开介绍信,一目十行扫去。
“去省城军医院实习。”
她惊喜叫了起来,又急忙把介绍信细细看了一遍,没错,上头写着来安县民兵队长方天介绍她往省城军医院实习,找王大夫安排此事。
“阿雪,我也算看出来了,你更想学医。学医好啊,大夫处处受人尊敬。省城军医院隶属解放军部队,不受地方影响,受到的波动应该会小一些,你安心去那儿实习一段时间,正好避开,现在你们学校的课也停了吧。”
“早就停了,学校名存实亡。现在学生们就天天搞运动。”
方队长点了点头,“那你尽快动身吧,越早走越好。”
钱雪的嘴巴蠕动一下,望着方队长紧锁的眉头,把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方队长,谢谢你,我尽快去省军医院报道。”
“好,等你学成了,以后去部队效力,也算学以致用,不枉我一片苦心。”方队长欣慰道。
钱雪拿着介绍信,心头却想着另一件事,这次动荡中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损毁了多少有价值的文物,她既然已知是不对的,那就应该抢救,阻止做不到,能抢救多少就抢救多少。
她把介绍信好生收了起来,乘上公交车往南郊废品收购站而去。
“阿雪,你来得正好,我这儿收到一只香炉,你来看看是不是老古董。”
贺喜东蹲在院子当中,一抬头见她,欣喜招手道。
自从知道那副绢画鸳鸯桃花图值老鼻子钱了,贺喜东对收购废品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汪国中被枪毙后,丰平煤矿他那一系的全被下了台,新上台的领导问明情况后又允许老百姓去拿些散煤了。
贺喜东让他舅特批了条子,拿了许多散煤,一有空就出去收废品,连老房子上拆下来的门窗都收了许多。
烂门窗、铜圈铁丝、坛坛罐罐,铺满一地,都快没有下脚地方了,钱雪甚至看到了一长条石制猪食槽。
“这东西你收回来干啥,又重又沉还占地方,难道也是古董不成。”钱雪指着猪石槽笑道。
“阿雪姐,你可说对了,这些天喜子哥都疯了,啥都要,连烂布头都不放过,你看看那边,堆满了一地的烂布头,烧火都嫌不经烧。”
有个男孩抱怨道。
“你们不懂,那猪石槽上有刻花呢,可精美了,说不好真是个清朝的古董,阿雪,你先帮我来看看这只香炉,这色,我看着有些年头了,还是黄大仙庙里收来的。”
贺喜东捧着香炉,急不可耐跑到钱雪跟前,把香炉递给她看。
这只香炉栗子皮色,三脚两耳,表面光滑没有一丝雕刻,看着甚是不起眼,可炉内的香灰被他擦拭干净后,现出斑斑清亮的铜色来。
“是纯铜制的,阿雪,你看香炉底下,还有宣德年制四字呢,不过这个德字少了一横,是个错别字,也不知是不是真的明朝宣德年间制的,要真是宣德年间制的,放到现在也好几百年了,肯定值钱。”
钱雪对着宣德两字看了许久,宣字点不过横,德字心上少了一横,这四字楷体工整紧凑,怎么看都像是真的宣德炉。
要真是宣德炉真品,那就是国宝了,到后世,几只真的宣德炉都收在博物馆了,民间能看到的大多是清代的仿品,不过,连清代仿品也是相当有价值的。
“哪个黄大仙庙收来的?”
“就城西那个空着的黄大仙庙啊,现在庙里没了庙祝,东西都被人搬空了,连门窗都被人卸下来了,我还收了好几个门扇呢,这只炉是旁边一户人家一簸箕煤饼换来的,还搭了两个石墩子,呶,就放在墙角边了。”
钱雪扫去,墙角两个圆鼓鼓的石墩子摞在一起,正是屋内的柱墩子。
她惊道:“这石墩子是撑屋内柱子,这都搬出来了,那屋子没塌?”
“旁边厢房早塌了,这两个估计就是那厢房里的,你也知道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就爱捡东西,一根稻草都想捡回家去,反正都不成样子了,也没人管。”贺喜东满不在乎道,随即语气一转,有些迫切,“怎样,你看像不像老古董,值不值钱?”
钱雪抬头看看他,贺喜东满脑门的汗,鼻头上亮晶晶的,一脸发大财的期待表情。
她把香炉重新放到他手里,“值,老值钱了,以我粗浅的眼光来看,这只是真正的宣德炉,喜子哥,你知道宣德年间什么文物最出名吗?”
“什么?”
“就是香炉,也特称为宣德炉,是当时叫暹罗国,也就是泰国进贡的风磨铜,纯铜经过多次精炼制造的,专供皇室和寺庙享用。现在存世量非常非常非常稀少,已称得上国宝,可以进博物馆的那种。”
钱雪每多加一个非常,贺喜东的眼睛就亮一分,等三个非常说完,连旁边的孩子们都愣住了。
“阿雪姐姐,那这么值钱的香炉,是不是可以买很多糖吃了,可以吃到饱的那种。”
“是啊,可以买糖吃,买好多好多糖吃了。”钱雪大笑起来。
孩子们欢呼起来,欢喜雀跃。
贺喜东捧住香炉,像捧个了心上人,波得响亮亲了一口,又怕摔了,小心翼翼放到一边桌子上,一掌轻拍到刚才说话的男孩头上,哈哈笑道:“没出息,你们就这么点追求,几颗糖就打发了,跟着你哥混,你哥可是想成为这来安县,不,成为省城最有钱最有钱的大财主,到时买上几百亩地,吃喝都不愁了,每天躺在炕上喝小酒吃花生米。”
钱雪笑得更欢了,这位仁兄嘴上吹大气,也是几口小酒几粒花生米的追求了。
“阿雪,反正现在学校也停课了,外面都在搞运动,你来跟我们一起收废品吧,我告诉你呀,最近卖废品的人可多了,什么扇子、字画啊,花瓶屏风,以往看都看不到的好东西,现在全都卖。”
贺喜东兴奋道。
“喜子哥,我正要来跟你商量这事,我们进屋里说吧,你先把炉收好,别摔了。”
贺喜东捧了宣德炉,收到保险柜里,领着钱雪进了他休息的屋,在高低铺的床上坐下,拿出一根烟来,一眼瞥到钱雪不赞同的眼神,忙讪讪一笑,把烟收了,起身倒了碗白开水给她,“难得抽,解解乏。”
“喜子哥,抽烟对肺不好,以后还是别抽了。抽抽就上瘾了,想戒,难。”
“知道,知道。”贺喜东笑道,“阿雪,你咋懂得这么多,什么都知道。”
“谁让你不爱看书呢,学校图书室里有好多书,里头有讲这个的。”钱雪笑道。
她当然不会说这些是上辈子东一爪西一鳞片听别人讲的,不过这辈子确实去图书室看了许多书。
“原来图书室里还有讲这些的书啊,那我得抽时间去学学,到时收东西也有把握了。”
“喜子哥,我正要跟你讲图书室呢,我看里头还有些古籍字画什么的,我真怕运动越搞越大,哪天他们一兴起,到图书室放把火,这些好东西可都要毁了。”
贺喜东神情一震,笑容收起,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
“你说得很有道理,要不是我最近迷上收藏古董,早跟他们一起闹。革命去了,戴个红袖套多威风。不过学生们不就贴贴大字报,搞搞集会吗,真会闹这么大,烧图书室,那还了得,里头全是知识,他们下得了手。”
钱雪点了点头,沉重道:“以后老师都会被他们揪下来,批。斗”
“什么!”贺喜东震惊了。
他见钱雪不再提,搓了搓手起身道:“走,那我们现在就去收东西。”
钱雪忙笑着一把按住他,“这事我们拉板车明着上门不成,还得跟图书室的刘老师商量一下,晚上偷偷把有价值的文物书籍转运出来,找个稳妥的地方收藏好。”
“那就藏在我们废品站好了,谁会知道里头藏了好东西,还有国宝呢。”
“你以为别人都是瞎的啊,你天天出门收东西,遮掩都不打,他们搞运动迟早会搞到这里来,这里也不安全。”
“啊,那哪里还安全啊,连这废品站都不安全了。”贺喜东惊叫起来。
“我也不知道哪里还安全。”钱雪叹了口气。
这收藏起来的书籍等物品藏在哪里都是个大炸。弹,被发现的话不说被毁,参与的人全得受牵连。
这场革命持续了十年,人一辈子几个十年,能熬过十年的又有几个。
“奶。奶的,怎么那么复杂。”
贺喜东起身踱了几步,挠挠头,“要不我们就把东西藏在学校,找个杂物间堆进去。”
第103章 抢救文物()
“学校并不是好地方;人来人往;随时有可能被发现,还得重新想个好地方,万无一失的地方。”钱雪摇了摇头。
“要不;放到派出所李所长家去,总没有人去搜他家了吧。”
贺喜东一拍大腿说道。
“不好。”
“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到底哪里还可以放呀。”贺喜东愁道;头发都被他揪下来了一撮。
“这事再仔细考虑考虑;我们先去图书室;跟刘老师说好。喜子哥,等来安县收过一圈;我们去省城收废品吧。”
听着钱雪的话;贺喜东愣了。
“收废品还能收到省城去,这算业务扩大吗?”
“当然算了;省城肯定有大的废品站,你这里理一理;把一些不重要的,像这些铜丝铁圈啥的都卖了,有了钱就能去收更多的废品了;还有纸张什么的,都可以回收利用;打成纸浆重新造纸。”
“我们要去省城了吗?”门外探出一个小脑袋;紧接着上下一排探出更多的小脑袋来。
“喜子哥;阿雪,我们真要去省城了吗?”
孩子里最大的阿哲惊喜道。
“去,哥带你们去省城开开眼界。”贺喜东起身,大手一挥壮志豪情道。
“哦,要去省城了,要去省城了!”孩子们欢呼起来。
钱雪和贺喜东俩人特意回了趟学校,找到管理图书室的刘老师,把情况跟他说明了。
“这事,我不能作主,还得跟校长商量商量。”刘老师迟疑道,“你们过两天再来听信吧。”
“好的,刘老师,那这事请校长细细斟酌一下,要是你们有更好的地方,也可以自行安排。我们总是为了古籍好。别让那些珍贵的东西再经历一次大火了。
刘老师眼神晦涩,重重点了头。
贺喜东原本想着念大学,可见这情况大学也不考了,每天带着一帮孩子走街串巷收废品。
也得亏他父母不知情,还以为他在学校发奋呢。
而钱雪却没那么快脱身,贴了几次大字报,参加了几回集会,见社会秩序越发混乱,拿出民兵队长开的介绍信趁机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