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轮到钱忠良,医生倒没诊出什么大毛病,只说他受过伤,底子有些弱了,也要靠养。
“我爸爸,是抗美,援朝,的英雄。”钱雪上前,无限自豪说道。
中年男医生手一顿,笑眯眯再看了她一眼,道:“你家小姑娘,很聪明啊。”
“我家姑娘以前这里不大好的,可不知怎的,发了一场高烧,人倒清醒了。大夫,麻烦你也给看看。”闵大妮指指自个脑袋,笑道。
“咦,还有这等事。”医生大感诧异,拿起听诊器,前前后后听了一大通,又翻眼张嘴一通检查,无果。他挠挠脑袋,目光还盯在钱雪身上,喃喃道,“真是奇事。我们国家的医术水平现在跟境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这种现象目前解释不了,需要先进的仪器仔细检测。人类的大脑最是神奇,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啊。”
“是是,总归是大好事。”钱根兴笑了。
量你也检查不出什么来,内里完全换了个芯子,我看需要的不是仪器检测,而是请个神婆来仔细算算才好。钱雪心底偷笑。
“对,是大好事。”中年男医生也哈哈笑了。笑音落下他指着闵大妮道,“这位大嫂子,我给你听听胎音。”
闵大妮忙坐了过去,任医生把听诊器放到肚皮上听胎音,她神情不知觉紧绷起来。
医生听了好长一会儿,拿下听诊器,道:“孩子心跳有些弱,这位大嫂子营养不够,自己都这么瘦,孩子怎能长得好。”他沉吟一下,再道,“以我的意见,这个孩子还是放弃吧。”
“什么!”
钱根兴和钱忠良同时惊呼。
医生摆了摆手制止他们的激动,思忖一下说道:“这一年的年景,我想不用我多说了,没有好营养,就算孩子养下来,以后也是三灾八难小毛病不断,当然,现在孩子六个月了,做引产术也有些危险,怎么选择,你们自己好好考虑一下。”
钱根兴、钱忠良和闵大妮互相对视一眼,忧心忡忡。
留下,还是放弃。
“我这边呢,也给你们开”医生顿了下。
“三张,三张。”钱雪急道。
“哈哈,看在你家姑娘这么机灵的份上,我就给你们开三张诊断单吧。”医生摸了摸钱雪脑袋,笑道。
“谢谢叔叔。”
钱雪是真心感激他,这年代的人,没有后来那么功利,还是很纯朴的。
三张诊断单递了过来,钱根兴伸手接着,扶着儿子起身,不住口地跟医生道谢。
医生微笑着颔首,迎接下一位村民。
“妈妈,弟弟留下。”钱雪扶上闵大妮胳膊,昂着小脑袋用力道,“我们一定能,养活他的。”
“嗯,留下。”钱根兴也毫不犹豫道。
“大妮,你说呢?”钱忠良转头看向闵大妮。
“妈妈,是小弟弟,让小弟弟,留下吧。”钱雪忙摇她胳膊,睁着大眼睛一脸渴盼。
“好,让小弟弟留下。”闵大妮眼睛有些红,重重点了头。
“现在开春了,我们家房后不是有块空地嘛,明天我就开出来,谁来拦我,我就跟谁拼命。”钱忠良道。
“好,就该这样,明天我去黄支书那边要些菜种,如果没有,我就去周边村子讨,不管我们大人如何吃苦,也不能苦了孩子。”钱根兴坚定道。
“妈妈,我也帮忙。”钱雪大声道。
“好好。”闵大妮摸着钱雪脑袋,笑出了泪花。
可单靠屋后开块菜地,还是解不了燃眉之急,三张诊断单攒着,也得等县里统一记录好后再发下营养物资,也不知何年马月,有得等呢。
所以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想法子跑单帮,换些粮食回来。
这年头粮食金贵,愿意拿粮食出来换的就是一些必需品了。
盐巴、铁锅铁铲、碗筷、瓮坛、毛线、棉花、碎煤做成的煤球煤块,钱雪掰着手指头一样样细数过去,又一样样否决,最后剩下碗筷、瓮坛和碎煤三样。
碎煤可以从煤矿处去挑,送进城里,这物资在城里是紧俏货,可城里更加缺粮,有了紧俏货也换不来粮食,但可以换各种票据,要是能换到工业券,也就有了其他物资,象毛巾、毛毯、毛线、电池、铁锅、铝饭盒等等好东西都可以换到。
工业券这东西,乡下没有,全是在工厂里上班的工人才能发到。
这是一条路子,另外就是碗筷瓮坛了,家家户户都得用。
她想的不是那种精美瓷器的碗,而是那种大陶碗,一只碗得有半个面盆大小,陶质,但也上了釉,表面平滑光整。乡下地方吃饭就用这种,而更偏僻的乡下,才会有粮。
这两条路子朝向不同,但最终汇聚到一起,就是从更加乡下的农民手里换粮食。
想到这里,感觉血液在血管中突突奔流,一股热气直冲头面,钱雪坐不住了,下炕穿鞋就想往外跑,却被闵大妮一把抓住,“天都黑了,还想去哪。”
钱雪抬头一看,窗外灰蒙蒙的,不知几时竟已天黑,她的热血稍稍冷却,马上感觉肚子沉甸甸直往下压,“妈,我去拉屎。”
“拉屎,去吧,拿上草纸。”闵大妮松了手,又拿过几张草纸塞给她,“小心点,别踩空掉下去。”
钱雪拿上草纸跑出门,身后还听得闵大妮正跟钱忠良抱怨,“阿雪人是好了,可怎么天天的只想往外跑啊。”
“她现在好了,不兴多看看,多玩玩。人不好你操心,人好了你也操心,你啊,就是一个操心的命。”钱忠良笑道。
“我操再多心,也是为了这个家,外头人求我操心我都懒得操心呢,你还不知足。”
“知足,知足,媳妇说什么都是对的,都是对的,我们这个家啊,都靠我媳妇。”
这个爸还挺会甜言蜜语的嘛,钱雪轻笑一声,快步进了茅房。
上茅房简直如同上刑一般,她握拳咬牙,哼哼着使劲,脖颈上青筋都暴出来了,可下面沉沉如同石头堵着,就是拉不出来。
无数次使出吃奶力气,腿脚都站麻了,按按肚子,比石头还硬。
妈蛋,这是要被屎给憋死的先兆啊。要真这样死了,墓志铭上写,一个被屎憋死的八岁小姑娘,那还不把人给笑死。
钱雪想着想着,眼睛里就挂上了金豆子,噼啪掉落下来。
半个月前她还过着一日三餐荤素搭配,水果牛奶挑着吃,坚果当零食,出行有汽车,晚上精油泡澡高床软枕,每天只需想着怎么逛街消费玩乐,最花脑力的也就想想怎么惩罚人,可眨眼间,窝在这四处漏风的茅房里,因吃了草根树皮这种没一点营养的木质纤维而拉不出屎来。
眼泪噼啪掉落得更急,她已经十多天没拉屎了,好像来了这儿还没拉出来过,也许再要一天、两天她的肠子破裂她就要死了。
她还不想死,她还没活够,钱雪呜呜哭了。
“怎么了,怎么了?”闵大妮和钱忠良闻着哭音急急抢了出来。
“有蛇吗?”
钱忠良左手从柴禾堆上抽了根木棍,急声问。
“阿雪,咋了?”钱根兴从另一间房里走了出来。
钱雪哭声一停,茅房门已被闵大妮推开,她脸上一红,忙提起裤子。
“阿雪,咋了?有蛇?”闵大妮回身接过钱根兴递来的油盏,照了照茅房,并没看到蛇虫野兽啊,她的眉头皱起,“阿雪,倒底咋了?”
“妈,我快要死了。”钱雪拉着裤子哇得一声大哭起来,“我已经十多天没拉屎了,拉不出来,我快要死了。”想到都要死了,羞耻感被她利落一脚踢开。
“噢,原来这样啊。”闵大妮松了口气,脸上并不惊慌,反倒胸有成竹的样子,“没事,妈给你掏。”
掏。
不是她想的那样吧。
钱雪惊悚了。
可事实就是她想得那样。
外头钱忠良和钱根兴听着是因为这个,虽还有些担忧,却并不多紧张了。
很快,闵大妮拿来一把小瓷勺,把钱雪弯在她腿上,就着并不多明亮的油盏,给她解决了她当下最怕的事情。
下头火辣辣疼,后来连晚饭都没吃两口,钱雪就洗洗上炕睡了。
真是生无可恋啊。
第20章 沙头渡村窑厂()
在家歇了两天,钱雪才再次走出家门。
有两只麻雀在高高的树梢上跳跃,眼前有了一团朦胧的绿色,钱雪把手搭在额前,迎着春阳抬头往前走了两步,发现那株大树竟然冒芽了。
春意迟迟,不过终是来了。
这个发现让钱雪的心情立马好上三分,她伸手在外,拍了拍放五斤粮票的内兜,放开脚步,雄纠纠气昂昂往孟向东家走去。
刚走到地头,就见孟向东把那只受伤的手挂在胸前,正在院里遛弯呢。
“孟向东,孟大哥。”钱雪大喊一声,朝他使劲挥手。
孟向东抬头一瞧,笑了,又露出那两个让她炫目的酒窝来。
钱雪笑着跑了过去,站定他面前,抬头朝他笑,“孟大哥,你身体好多啦。”
“是啊,在炕上睡了两天,人都发懒了,还是起来走走。”孟向东揉上她脑袋,把她的羊角辫再次揉乱了。
这次钱雪一点都不生气,她双手扶上他胳膊,笑道:“孟大哥,我有话跟你说。”
孟向东了然,带她进了屋,让她上炕坐,又倒了碗热水放到炕桌上,俩人相对而坐。
“说吧,你想做什么生意?”他嘿嘿笑。
“孟大哥,你别笑,我是认真的。”
“我知道,我不笑了。”他果真收了笑,挪挪屁股坐正了。
“你看,我想了两条路”
钱雪把她放在心里过了好几遍的方案细细给他讲了,孟向东的神情渐渐从陪着玩笑、漫不经心到郑重对待。
钱雪讲完,端起碗喝了口热水,又掏出靛蓝旧布做成的帕子,把她用竹刀分割好的两块糖,捏了一块放到他面前,另一块自己含了。
唾沫浸润糖块,甜味绽放在舌蕾上,欢乐蔓延进心底。
孟向东望着糖块,怔了一秒,又把它推了过来,“你吃吧。”
“孟大哥,你说我说的行不行?”钱雪捏起糖块,亲昵地塞到他嘴里,“很甜,一起吃。”
孟向东含了糖块,眯着眼,嘴边又隐现两个酒窝,“行不行,我们出去看看不就得了,走。”
说走就走,钱雪欣然跟上。
时值上午九点多,日头正好,俩人也没跟谁打招呼,一路出了村口,沿着泥土路往外走去。
“我们这地界倒也有个露天煤矿,就是离得远了些,走去起码一整天,也许还不够,说到烧碗坛的窑,倒是近些,就在隔壁村,我们现在走去,中午前应该能到。”孟向东道。
“好,就到那个窑上看看。”钱雪笑道。
两人也不多话,沿着土路往前赶,孟向东路熟,钱雪只要跟着他走。
大片田地荒芜,地里能看到有人如蚂蚁般弯腰劳作着,跟后来处处有商店,时时有高楼真是太不一样了。
“好荒凉啊。”
“以后会好的,等建设起来,什么都会有的,电灯、收音机和电视机都会有的。”孟向东道。
“收音机,电视机?”
“收音机就是里面能放出声音来的,还会唱歌,电视机嘛,里面有小人,会动会说话,阿雪,你以后都会看到的。”
钱雪怔了下,她倒不是不认识这些东西,她有些奇怪孟向东知道这些,说得那么肯定,“孟大哥,你知道的东西真多啊,连收音机和电视机都知道。”
孟向东愕然,才惊觉失语,忙打了个哈哈,“我也是听人说的,说是香港那边都有电视机了。”
钱雪不知道电视机倒底什么年代出现的,但她存放在心底的对孟向东的疑惑一瞬间翻了上来,有心想问个究竟,又怕露了自己的底,心里别别别扭扭跟了上去。
“其实把田地都集中起来,搞生产合作社根本不好,老百姓还得有自己的田地,干活才有积极性,有了自留地,给国家粜一部分粮,剩下的就自家吃,老百姓肚子饱了,才有力气建设国家呢”
钱雪还是没忍住,小心试探了一句,可撞上孟向东凝重的眼神,她连忙把后面的话给咽了。
“搞生产合作社是正确的,以后机械化生产,用机器一起耕田、一起收割,如果还是个人小农意识,你家一块我家一块,机器还怎么下田啊。不过现在农业落后工业,有这样设想也达不到,所以显得不正确了。阿雪,我们跟着上面的决定走,这些话跟我说说还可以,以后千万不要在人前讲了。”孟向东沉声道,“也许你只是议论一句,可后果不是你能承受的,现在还不到时候。”
他具体没说什么时候,但钱雪懂了,现在不能碰跟政治有关的任何东西,最好连议论都不要有,闭上嘴默默干就是了。
她在心里,再次肯定了一点,孟向东知道后来的发展。
他从后世来。
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年代了。
“嗯,孟大哥,我只对你说,不会对别人说的。”钱雪朝他微笑。
“阿雪真乖。”他伸手摸摸她脑袋。
手掌抚在她脑顶上,钱雪竟一点都不觉得被冒犯了,反倒有种很舒服的感觉,被他夸一句,感觉三月暖阳披身,全身毛孔都熨贴了。
她主动握上他的手,随着他脚步,努力往前。
一个小时后,二个小时后,棉鞋灰扑扑沾了一层轻尘,腿脚越发沉重了。
钱雪难得倔了劲,硬是一声未吭,花费二个半小时,终于来到了属于生产三队的沙头渡村。
村子以沙头渡命名,有条沙头河,直通向省城,以前渡口大小船只往来穿梭,行人货物运输不绝,现在同样繁忙,只一点,运送的货物只有了砂子,从河水中淘洗出来的砂子,一船船运往省城,支援建设,至此,沙头河也变成了一条浑浊的黄河。
两人在河边站了会儿,目送着一只载满砂子的平底机船突突驶离渡头。
“从这里去省城,行船只要三个小时。”孟向东道。
“这么近。”钱雪惊讶道,“孟大哥,我们要是有机会,去省城看看吧。”
“是要去的。”孟向东目光沉沉,“有机会,总要去的。”
俩人进了村子,这村子比钱营村大多了,感觉都有小县城那般大了,俩人打听着烧碗的窑厂。
“你说顺福窑厂吗,早没了,现在改成顺福炼钢厂了。”一位大叔摇着头答道。
“啊,没了。”钱雪讶然。
“不是前两年搞建设,大炼钢吗,全都改了,现在谁还烧碗啊,都炼钢了。”大叔笑了笑,笑中带了点涩。
“大叔,那这个顺福炼钢厂在哪,我想去看看。”孟向东不气馁,接着问道。
“呶,北面那个小烟囱看到吧,那就是,顺着这条大路,向右拐个弯下去就是了。”
“谢谢大叔。”
俩人道谢,大叔摆了摆手,快步走了。
钱雪和孟向东对视一眼,继续朝小烟囱走去。
“炼钢厂不都是那种很大的大烟囱吗,这种小烟囱能炼出钢来。”钱雪疑问。
“烧陶碗的温度可比炼钢的温度低多了,这种土高炉哪能炼出钢来,估计都炼些废铁渣石吧。”孟向东有些愤然,“可上头不是让全民炼钢吗,现在谁会管炼出来的是硫石球球还是真正的钢呢,要的只是形式罢了。”
“大哥,你刚才不还对我说不要管这些,祸从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