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的日常-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嬷嬷从外头进来,对王氏道,“松桂堂那边动了。”

    王氏见女儿换了夹衣却还在那里计较腰身,便催促道,“快些,你四婶子已经过去了,咱们可不能晚了。”便扶着丫鬟先出去了。

    葛嬷嬷赶紧帮唐曼宁系上衣带。

    曼春出来叫了素兰和小五跟着,对童嬷嬷道,“有事我就叫她们两个回来办,若是别的不认识的,一律不用理会。”

    又对小屏道,“你陪着嬷嬷,把屋子看好了。”

    童嬷嬷又把素兰手里提着的包袱查了一遍,里头放了给太夫人的寿礼,曼春的一身替换衣裳和鞋袜,还有几样梳妆的东西,庆僖堂在西路,她们住在东路,真要是宴席上污了衣裳,再回来拿就太不方便了,尤其今天中路正院还要招待男客,从西到东就更要绕远路了。

    以往的时候,因为唐家的男子们或是要早早的去朝会,或是要去学堂早读,都比女眷们起得早,去过庆僖堂隔着帘子给还在歇息的太夫人请了安,便要匆匆出门,女眷们却不必受这样的罪,况且还不到天冷的时候,所以平常女眷们去庆僖堂多是坐着小轿或是肩舆,有时来了兴致便走着去。

    今天却不一样,几人顶着清晨的凉风上了车轿,轿帘被放了下来,车厢里没有点灯,唯有车窗外透进些许亮光,但并没有什么用,不过,也没人在乎这个。

    棠哥儿一个劲儿的打着哈欠,引得曼春也忍不住打了两个,车轮轧在青石板路上“扎扎”的响,微微有些颠簸,不过因为车行得不快,倒不会让人觉得不适。

    到了庆僖堂,几人下车进了院子,王氏见世子唐轶和世子夫人肁氏已经在抱厦里等着了,便上前欠了欠身,唐轶忙起身还礼,肁氏也在后面还了半礼,王氏轻声问道,“祖母还没起?”

    肁氏笑了笑,唐轶忙答道,“父亲母亲正在里面服侍着。”

    王氏点了点头,“夜里突然就冷了,忙着给你侄儿侄女们添衣裳,来得晚了些。”她看看肁氏,“弟妹好像又瘦了?怎么不多添件衣裳?你可得小心着些,万不能受了凉。”

    唐轶对肁氏道,“你瞧,都说你穿得少了,再添一件吧?”

    肁氏面上浮起一丝红晕,嗔了他一眼,小声道,“知道了。”肁氏自从有了身孕,中馈之事便被婆婆林夫人接了过去,在房里养了月余,越发雍容,这种温顺又带了几分小脾气的样子一下子就虏获了唐轶,他神色怔怔,看得肁氏红了脸颊。

    两人这般恩爱的样子,唐曼宁几个眼观鼻鼻观心的,不敢抬头去看。

    肁氏身边的段嬷嬷拿了件比甲来给她穿上了。

    唐轶摸摸鼻子,对王氏道,“听说大哥快回来了?”

    曼春吃了一惊,就见王氏点了点头,“好歹也得等继任的交接了印信才能回来,也不知能不能赶上回来过年。”

    唐曼宁小小声的插了一句,“母亲,父亲要回来了?”

    王氏道,“这几天家里事忙,还没顾得上和你们说呢。”

    肁氏道,“大伯回来是好事,以后就能和大嫂、侄儿、侄女们全家团聚了。”

    听出肁氏似乎意有所指,王氏扫了她一眼,见门口进来了个人,忙起身道,“姨娘来了。”却是红姨娘来了。

    今天这样的喜庆日子,就连红姨娘也细细打扮了一番,玫瑰紫的褙子,蓝色马面裙,薄施脂粉,脑后梳了个圆髻,插戴了一套六件的金头面,手上也戴了宝石指环。

    王氏笑道,“姨娘这么一打扮,我险些没认出来,姨娘还是多打扮打扮的好,这样多精神。”

    红姨娘微微露出笑意,“老太太的好日子,我不过是来凑趣罢了,可不敢失礼。”

    直到二房、三房还有五爷唐辑、六爷唐砗还有方姨娘都到了,又等了约有小一刻钟,太夫人才由侯爷和林夫人扶着走了出来。

    今天的太夫人比平时打扮得都要隆重得多,凤冠霞帔,二色金的绣花大衫,褐紫色的马面裙,脚底一双云头履,端坐在罗汉床上,比平日多了两分笑模样。

    从侯爷和林夫人开始,众人依序跪下给太夫人叩头贺寿,又献上寿礼。

    太夫人叫众人起身,四下看了看,“溆姐儿呢?她怎么没来?”

    珍珠躬身答道,“表姑娘使了人来给您磕头,正在外头候着呢。”

    “叫她进来。”

    来的是江溆的乳母,她手里捧着个托盘给太夫人跪下磕头,“我们姑娘不敢冲撞了老太太的好日子,叫奴婢过来替她给您老人家磕几个头,祝老太太东海之寿、松鹤长春。”

    太夫人叫江溆的乳母起身,又让珍珠把江溆的寿礼呈上来,撤了托盘上盖着的缎子,托盘中间放着一柄半尺长的白玉如意,太夫人拿起玉如意摩挲了一会儿,对乳母道,“你回去告诉你们姑娘,她的心意我知道了,叫她好好儿的,等忙过了这两天,就搬回来。”

    乳母又磕了头就退下了。

    太夫人把白玉如意交给珍珠,就不再提起江溆。

    外头小花厅的院子里陆续站了不少人,看穿衣打扮,应该都是府里有头有脸的管事和管事婆子,他们低头束手,静静地站在院子里排成整齐的行列。

    林夫人说了几句今天天冷,又嘱咐了肁氏要好生保养,一个穿着缎面褙子的中年妇人来到抱厦前跪下,“奴婢们给老太太请安,外头的小子丫头们也叩首恭祝,祝老太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赏。”

    珍珠出去站在廊下对那仆妇道,“老太太说了,赏。”

    那仆妇面露喜色,又磕了三头,“谢老太太赏。”

    一大家子在庆僖堂吃了早饭,侯爷领着儿子和孙子们去了正院,林夫人对几个媳妇道,“一会儿客人们该来了,你们随我去迎着,丫头们还有老四家的就在这儿陪着老太太说话,”她朝太夫人倾了倾身子,“你看这样妥当么?”

    太夫人点了点头,“就这么办吧,老四家的身子重,闹不得,叫人把我那碧纱橱收拾出来,老四家的去躺着吧。”

    太夫人似乎有些心情不好,自从众人散了之后就沉默着一直没有说话,这会儿又没有江溆在一旁哄着,连方姨娘都不肯开口了。

    红姨娘帮着给太夫人泡了茶,对太夫人道,“您是不是起得早了?要不要靠着歇会儿?”

    唐曼宁马上反应了过来,起身道,“昨儿夜里凉,曾祖母想来是没歇息好,我们去别处坐会儿,让曾祖母安静歇会儿吧。”

    红姨娘抿嘴笑了笑,道,“这会儿客人还没来,你们去找表姑娘说说话吧。”

    唐曼宁从善如流,“是。”

    唐曼宁领着妹妹们出了屋子,往小花厅旁的跨院去了,太夫人神色缓和了些许,对红姨娘道,“宁姐儿这孩子,倒不像她父亲,是个心软懂事的。”

    红姨娘淡淡一笑,“大老爷也没您说的那么不争气,谁没个年幼淘气的时候?您就看看松哥儿和宁姐儿,凭大太太的心性可教养不出来这样的好孩子,还是多亏了大老爷规矩严。”

    “哼,王氏……”太夫人呷了口茶,“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您老圣明,”红姨娘倒也不否认,“刚才听世子爷跟王氏道喜,才知道的。”

    太夫人轻叹一声,“可惜你只养下两个丫头,要是能留下个小子就好了,要不然这事儿又怎么轮得上老大?”

    红姨娘忍了又忍,终于还是忍不住掉了泪,她摸出帕子擦了擦眼角,“是孩子跟我没缘分,要不然怎么都没能留住呢?”

    “你呀,就是心善,心也太软。”太夫人瞄了一眼前头抱厦里正抱着儿子识字的方姨娘,道,“哪怕你有她一半的伶俐,我也能放心了。”

    红姨娘跟着扭头看了一眼方姨娘,眼里闪过一丝讽意,然而这一丝情绪快得几乎让人无法察觉便过去了,她收了帕子,“我这辈子就跟着您了,将来您仙去了,也不能丢下我。”

第164章 寿宴3() 
太夫人道,“胡说,你可有两个闺女呢,将来还要享她们的福。”

    红姨娘跪在太夫人跟前的脚踏上,两手扶着太夫人的膝盖,“谁家也没听说过连亲家的姨娘也要一块儿孝顺的,难不成还能受他家的香火不成,她们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了,我哪儿敢指望。”

    太夫人露出些许笑意,“你啊,都老大的人了,连外孙都快成亲了,还跟我任性。”

    话音一转,太夫人对红姨娘道,“你抽空问问三丫头,安丰伯府既然已经迁到了京城,大同那边的产业怎么处置?我听说鄂家在那边还有马场,朝廷要收过去,就是给些补偿,也补偿不了多少银子。”

    见红姨娘神色怔然,太夫人便道,“你只管把我的话告诉三丫头,她明白我的意思。”

    红姨娘点了点头,又把太夫人的话复述了两遍,直到一字不错,太夫人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你去吧,一会儿二丫头和三丫头就该来了,人一多,你也不好坐着,先回去吧,我一会儿叫三丫头去找你。”

    过了巳时,客人们渐渐多了起来,不过,最早来的还是那几家亲眷。

    其中尤以鲁王府老太妃唐氏来得最早,这位老太妃和太夫人同年,上半年刚过了七十寿辰,她是故去的老安平侯的同胞妹妹,现任安平侯唐浚的亲姑母。

    得知她来,太夫人让人扶着迎了出去,手挽着手的将人请到了上房,一左一右坐下了。

    唐曼宁等人得知了消息,便急急忙忙前来拜见。

    就曼春所见,这位老太妃倒似乎是个极为和气的妇人,说话轻声慢语的,也不爱拿乔,见了她和姐姐,知道她们才从泉州回来不久,还一人给了份见面礼。

    老太妃这次带了两个重孙女过来,一名楚桐,一名楚桢,楚桐娴静守礼,楚桢活泼可爱。

    太夫人见了老太妃这两个重孙女,“这两个小丫头,可有好几年没见了,如今都成了大姑娘了。”便叫人拿了一对金钏赏给了姐妹俩。

    唐曼宁附在曼春耳边道,“孙家那位表兄,他母亲福昌县主就是这位老太妃的亲孙女。”

    曼春怔了一下,见对面楚桐和楚桢正看过来,”

    话虽如此,不过曼春还是因着这句话而想到了那个人。

    自从夏镇一别,他们未曾再联系,也不知那人现在怎么样了。

    鲁王老太妃的到来就像是一个信号,很快,京城各家勋贵陆续上门,不过,来的多半没有年纪太大的,像太夫人和老太妃这样迈入古稀之年的只有寥寥几位,身份也比不上。

    唐家和楚家的姑娘们身边很快就聚拢了不少年轻的姑娘,太夫人就让人把她们引去了小花厅,“一会儿前头唱戏,让小丫头们先去玩吧,吵吵闹闹的倒嫌我们这些老东西无趣。”

    太夫人爱听戏,嫌从外头叫戏班不便,特地养了一班小戏,都是十几岁的小姑娘,请了伶人来教,生旦净末丑样样儿不缺,太夫人平日里闲来无事,便招她们解闷儿。

    因着还没到开戏的时辰,唐曼宁就使人去戏班子里叫了两个会讲故事的,叫她们先来热闹热闹。

    她毕竟才回京城不久,好些人都瞧着眼生,今天本是喜宴,合该热热闹闹的,那两个小戏一来先讲了一段《东方朔偷桃》,口舌伶俐,把众人都听住了,曼春趁机叫素兰去找宋大家的,问问看丁氏和王四姑娘来了没有。

    不多时,素兰便领了王四姑娘来了。

    唐曼宁一见,忙叫人在曼春身边添了个座儿,又跟周围人介绍,“这位是我外祖母家的表姐,在家里排行第四。”

    众人见这位王四姑娘坐在了唐家二姑娘身边,却不是唐家大姑娘身边,心里猜测这位多半是王家旁支的姑娘,有些上前跟她见礼的,更多的人也只是略略打了个招呼,倒是有两个武官家的姑娘与王四姑娘原本就认识,与她寒暄过后便回了自己的座位。

    曼春担心她心里不舒坦,便主动与她低声攀谈起来,王四姑娘应了两句,便道,“你不用担心,这样的事我见得多了,没什么的。”

    神色很是坦然。

    曼春有些不好意思,就道,“一会儿咱们去见见舅母。”

    四姑娘点点头,“不用担心她,我们来的时候正巧遇见父亲的同僚家眷,那位伯母是个好说话的。”

    曼春提前吩咐了宋大家的找人照看丁氏,听说丁氏在这边也有熟识之人,心里有了底,就放下心来。

    其实十七太太也有心叫女儿多认识些人,才会同意女儿跟着宋大家的去找曼春。

    讲完了《东方朔》,又有小姑娘闹着要听《花木兰替父从军》。

    四姑娘是会骑马使鞭子的,自然也爱听这一段,听到精彩处,她忍不住一拍桌子,叫了声“好”。

    如今的女儿家讲究贞静娴静,哪怕是勋贵人家,会骑马的小姑娘也不多见,四姑娘仗着家里父母宠爱,才能这么洒脱,她这般肆意,有欣赏她的,也让一些人看不惯,便不免有人指指点点的议论,她也不管,只顾着听书。

    等那两个小戏子讲完了这一段,她从荷包里取了锭二两的小银元宝,手腕一甩,就扔到了小戏怀里,那两个小戏忙上前谢赏。

    有她这么一引,别的姑娘也都抛开了羞涩,纷纷打起赏来,还有喊着再来一段的。

    四姑娘对曼春道,“有机会我带你去骑马!”

    唐曼媛年纪小,听说王四姑娘会骑马,顿生羡慕,却被唐曼锦看个正着,唐曼锦道,“就你那小个子,三婶婶能让你去骑马?真是笑死人了。再说了,若是男儿,骑马也就罢了,我们女儿家以贞静为要,呵——”

    唐曼宁拉拉王四姑娘的手,小声道,“别理她。”

    王四姑娘扫了一眼唐曼锦,轻轻拍拍唐曼宁的手背,点点头。

    唐曼颖问,“不知道四姑娘家里是做什么的?”

    王四姑娘弯弯嘴角,“这位妹妹年纪轻轻的就记性不好。”便转过头不去理她了。

    唐曼锦自认身份高人一等,在众人跟前和唐曼春、唐曼颖这两个庶出的同坐一桌已然让她觉得不自在了,如今再加上一个王四姑娘——

    哼,当她不知道么?什么王家的旁支,不过是个姨娘的亲戚,也配进这屋子?

    唐曼锦越想越气,尤其王四姑娘打赏小戏子竟然用二两的小银元宝,让她大为不忿,低声道了句,“不知哪个穷山沟里滚出来的暴发户……”

    这话别人没有听见,坐在她身边的唐曼颖听了个清清楚楚,平时嘴上痛快痛快也就罢了,她还真怕唐曼锦在这时候闹起来,那丢的就不光是她自己的脸面,唐家姑娘的脸面就要被丢尽了,便小声提醒道,“三姐姐,今天客人多,咱们不和她计较。”

    唐曼锦瞪了她一眼,并不领情,斥道,“关你什么事?”

    唐曼颖低头不说话了。

    她们的这一番眉眼官司唐曼宁看得清清楚楚,她瞪了唐曼锦一眼,“三妹妹,这个果子不错,你尝尝。”凑近了,压低声音警告道,“都老实些,祠堂没待够么?”

    唐曼锦身形一僵,抬起头凶狠地瞪了唐曼宁一眼。

    把一旁的唐曼颖吓得一哆嗦。

    幸而这时候外头戏台上锣声响起,众人的视线都被引了过去,才免了一场尴尬。

    姑娘们在小花厅东侧的厢房,太夫人、林夫人在小花厅招待诸位亲朋世交,另一些品级略低的官员夫人和亲友则在唐曼宁她们对面的西厢房。

    头一出戏点的是麻姑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