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大胃王系统-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医生一起就新出炉的检查成果再三研究,做了四期化疗减为两期的决定。

    这大刀阔斧地切疗程,范晓丽听了不但不喜,反而有些忧心。

    医生说的那些数据范晓丽也听不懂,只知道最开始检查的那个方案好,出了门又转回去要求照计划做化疗。

    医生却说过度治疗医院还得背责任,只需要两期就绝不做四期。

    被林生跟林芝拉回家,范晓丽还有点闹不明白。

    “怎么连诺雷得也不打了呢?治骨质疏松的唑来膦酸也不用?”范晓丽坐在沙发上,望着里里外外做卫生忙得一头汗的林生,疑惑地问。

    “医生说不需要就是不需要了,不打针吃药你还不开心啊?”林生撑着腰直起身,转身拿了福字往擦干净的玻璃窗上贴。

    “妈,今天的果汁还没喝呢。”

    林芝从厨房出来,跟捧宝贝似地捧着一杯温热橙汁递到范晓丽手上。

    “芝芝,你跟你爸没什么事瞒我?是不是手术做得不好,医生对我放弃治疗了?”

    看范晓丽忧心忡忡的样,林芝真有些无语了。

    自己的身体自己就没有感觉吗?

    一样的初期病人同天手术,同天回院检查的,哪个有她气色好,身体壮?

    人家走个路还得搀着,范晓丽说要找医生换回原来方案,林生跟林芝两个人都拉不住。

    一路小跑上了三楼,脸不红气不喘,还比手划脚跟医生争了好半天。

    别说做过手术了,就是没做手术的时候,也不带这么精神的。

    “是不是啊?”范晓丽苦着脸,拖着林芝的手不松。

    “别操些没用的心了!医生都说你恢复速度是他见过最快的,减疗程是因为不需要,不是放弃治疗!赶紧把果汁喝了!不说好了今天做年夜饭的吗?再让我爸下厨,我宁可不吃。”

    范晓丽还想说话,手被林芝一托,杯子搁到嘴边,想不喝都不行。

    “你妈能行吗?”

    林生手里抓着把大蒜,从厨房探头。

    “怎么不行?医生不说我恢复得好吗?今天让我试试!万一倒了,正好把我送医院再住几天,换个安心。”范晓丽放下杯子,腾地往厨房跑。

    “大年三十不说吉利话。”林生盯着范晓丽在厨房忙活,一脸不满。

    林芝洗了杯子,看厨房里范晓丽正跟林生头碰头研究菜式,转身回了房间。

    范晓丽手术为大,林芝跟着林生一起忙前忙后,许多事就耽搁下来了。

    因为在微博提过,粉丝们都很理解她最近没怎么开播的事,反而纷纷安慰,令人很是感动。

    范晓丽手术后状况一天天好转,知道药起了效用,林芝放心之余,开始考虑起速煮面的事。

    前两天简单开了个播,自己在家煮了十几碗面试吃,根据粉丝的热情反应,林芝定下了鸡蛋面、牛肉面和肉丝面三种试行产品。

    那天范晓丽也跟着出了镜,看到林芝居然在网上有那么多粉丝,惊讶不已。

    试吃了她煮的面,更是一脸夸张地赞个不停,说自己都不知道女儿还有这手艺,简直比外面卖的味道好百倍不止。

    一边说她还一边对着镜头吃面,很卖力地表演,试图用表情和肢体语言向粉丝们传达面的味道。

    林芝知道范晓丽说的是真心话,可当着镜头这样说,还是有点尴尬。

    范晓丽要是用词太过夸张,林芝就在后头扯扯,免得她说high了太像自吹自擂。

    “怎么了?好吃就是好吃,难道因为我是你妈就不能说了?”范晓丽拍开林芝,盯准镜头一脸认真,“味道真的很好,开卖了大家一定要买啊!”

    粉丝们都被范晓丽给逗乐了,纷纷在下留言,说林芝这个广告代言人找得好,有这么可爱的妈妈推荐,何愁销路不畅。

    冲着范晓丽这精神头,屏幕上的礼物飞个不停。

    聊天窗口一排都是刷祝母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的,一时之间范晓丽的人气扶摇而上,甚至有人嚷着让林芝妈妈单开个直播间,自己要做铁粉云云。

    关了直播间范晓丽还意犹未尽,拉着林芝问大浪直播到底有没有自己这个岁数的主播,播些什么才能涨粉。

    范晓丽有这个兴趣,林芝也是支持的。

    自己的粉丝基数大,范晓丽要是开播了,多少也能带点热度。

    林芝并不指望范晓丽靠这个赚钱,只想她有寄托,空闲时间有个消遣的事就行。

    自从查出病,范晓丽对很多事都看淡了。

    林生和林芝就着她身体状况再一劝,想通之后,范晓丽就去单位把病退办了。

    林生的提前退休办得比范晓丽还早。

    本来在单位就是个闲职,家里出了个病人要照顾,单位领导没说二话就准了,现在每天呆家里做做饭,陪范晓丽到处转转,也是清闲。

    速煮面的事林芝跟林生讨论过,结果却并不怎么乐观。

    打电话问了几个在食品行业做了多年的朋友,加上自己考虑到的一些问题,林生觉得林芝还是想得太浅了。

    照直播间给出过购买意向的粉丝数量来看,第一批速煮面就至少要做两万份以上。

    两万份里还分三个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的制作工艺都有区别。

    牛肉需要煮炖,肉丝要切炒,这两样配的面粗细也不同,鸡蛋面好说,但汤头却要单独熬,口味不能太过浓重。

    这样算一算,先期机器人工的投入就有不少,万一吃得不好没人回购,收拾摊子也不是件易事。

    按林生的分析,要没个团队跟着一起干,林芝想一个人搞这个事,根本不可能。

    林生说的绝大部分林芝都表示理解,可关于没有团队就不能干这一点,却予以否定。

    厂子卖了以后,林生一直无所事事,林芝上学的这半年,他花了小两百万投资合伙生意,忙到年底都没赚到两个大子。

    现在又办了退休,以后就更闲了,没事出去乱转,谁知道会不会继续被那些不靠谱的生意朋友骗去搞投资?

    有投资别人的工夫,干嘛不投资自己闺女?

    林芝一个人做不来,林生也可以帮把手嘛,她负责调味,林生负责安排工人制作,家庭作坊有什么不好?

    海鲜小志也是一家子上阵,做到现在红红火火,年入百万都是少的。

    光冲着先期近两万份的订单,这生意就稳赚不赔。

    林芝这一通洗脑下来,林生不光答应跟着她去京省大干一场,还答应考虑卖掉x市这幢单位旧房,去京省另买大屋一家子住。

    想到林生今天说已经人跟谈好卖屋的事,只等过年了带人看房交钥匙,林芝唇角弯起,面露笑意。

    离了x市就好了。

    母亲过世,林生借酒浇愁,夜里回家遇到那场车祸,就是在x市的长棉路口。

    以后定居京省,就算回来走亲戚,也是开车经国道去x市的乡下,永远也不会有机会重走长棉路了。

    x市这种十八线小城,没有禁鞭一说。

    林芝跟父母吃完年夜饭,就一起坐在沙发上看春节联欢晚会。

    十点多左右,窗外响起阵阵爆竹声,烟花升腾,映得夜空时明时暗。

    林芝走到厨房倒水,兜里手机突然微微一震。

    天擦黑就开始陆续收到祝福短信,林芝全都认真回了。

    大家都是复制的,林芝却不嫌麻烦,全都一个字一个字手打,自顾自地体现诚意。

    正想着这条该怎么换个花样回,摸出一瞧,林芝露出笑容。

    陆长风:在看春晚?

    这么长时间,陆长风还是第一次主动联系。

    林芝想过无数次,他要是主动了,自己一定摆起架子,好好叫他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清高。

    结果短信一来,什么都抛到了脑后。

    喜滋滋地敲出一大段话,正想发出去,屏幕上又跳了一条短信出来。

    陆长风:我在x市。

    林芝一怔。

    不是x市没亲人了吗?

    大年三十回来干嘛?有什么急事吗?

    脑子数个念头一闪而过,林芝赶紧删了上一段话,重新敲了几句发出。

    林芝:回来有什么事吗?今天刚到?在家?

    陆长风:嗯,刚下火车。现在在公交车上,快到你家巷口站台了。有空吗?

第086章() 
有空,当然有空了!

    林芝稳住激动心情,数了十秒才按下回复。

    林芝:嗯。

    不冷不热的一个字,充分诠释了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心态。

    漂亮!

    发出去半分钟没等到回应,林芝心情从高处滑坡,一路摔进谷底。

    不对,她怎么忘了?

    陆长风好像不吃高冷人设

    怎么办?再加一条?

    捏着手机,林芝急慌慌又开始打字。

    噼里啪啦按了一堆,回复气泡弹出。

    陆长风:到站了,你下楼,我过来找你。

    林芝飞快扫了一眼,憋着气一点一点把差点发出去的大段话删掉。

    算了,还是走高冷人设好了,比较有逼格!

    回了个好字,林芝握着手机在厨房蹦了两下,就差旋个圈了。

    跑回房间梳头换衣服,想到陆长风刚回,年夜饭可能都是在火车上泡的面,林芝又赶紧跑到厨房,掀开温着的汤罐瞧了一眼。

    牛肉萝卜汤,炖得肉烂汤鲜,汤水正咕咕冒着小泡香气四溢,闻一口暖到心里。

    本来是打算给自己加餐的,现在正好,大冷天喝口热汤最美了。

    洗了最大号的保温桶,林芝倒了半罐汤进去,捞了一堆好料,抱着就往外走。

    “上哪儿?”

    林生跟范晓丽早注意到林芝来来回回在屋里跑,见她居然换了衣服拎着汤桶外出,忍不住奇怪。

    “院子外头有几只流浪猫,我去喂点。大过年,挺可怜的”林芝把早想好的借口扔出。

    “厨房有鱼啊,怎么不用那个喂?你这是盛的汤?外头可冷,你穿得多不多啊?”

    “多多,我一会儿就回。”

    林芝摆摆手,一闪身出了门。

    “别在外头呆久了,下雪”

    门关了还听到林生在屋里头叮嘱,林芝走出楼道,这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天上飘起了雪花。

    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来得真不是时候。

    才几分钟的工夫,地上居然都白了一层。

    林芝抱着汤桶站在一楼楼道,好奇地探手。

    几丝凉意落在掌心,冷得她稍稍打了个哆嗦。

    还好,出来时穿得多。

    林芝夹着汤桶,把帽子戴上,又把拉链拉到顶,防护得严实。

    小脸偎在帽沿一圈蓬松长毛里,只露出两只大眼睛和半截鼻梁。

    跺跺脚刚准备往外走,就见到远处院门外的巷子里亮了一束灯光。

    这个时间都舒服坐在家里吃吃喝喝过团圆年,院子里静悄悄黑洞洞的,这束光远远照来,格外醒目。

    林芝拔拔帽边毛领,探头去瞧。

    陆长风高瘦颀长的身影由远及近,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在落了层薄雪的地面印出一串脚印。

    虽然看不清面目,但林芝就是觉得他在冲自己笑。

    眉毛扬起,双眼微弯,露出一排洁白牙齿,不用瞧就能在心里浮出这样一张帅气面庞。

    林芝忍不住微笑,见陆长风举着手机电筒晃了两下,也伸臂摇了摇。

    “这是什么?”

    陆长风快步进了楼道,一边拍打身上积的雪,一边瞧见林芝手里汤桶。

    “牛肉萝卜汤。”林芝快手拧开了盖子。

    香味直冲鼻头,引得陆长风肚子咕地叫了一声。

    “还真饿了。”

    看陆长风笑了,林芝赶紧把汤桶往手上一塞,又从口袋里摸了筷子递给他。

    “怎么?就这样招待我?不请我上楼坐坐?”

    陆长风挑了块萝卜塞进嘴里,呵了口热气,三两下嚼了咽下肚,见林芝站在一边眉开眼笑地看着,忍不住问。

    “不太方便。”林芝有些扭捏。

    “又不是没在你家吃过饭?有什么不方便的?叔叔阿姨我也好久没见,正好打个招呼。”

    话说到这份上,林芝也不知道该怎么答。

    如果只是普通朋友,她肯定是没所谓的,就算陆长风在自己家客房歇一晚上又怎么样?

    可心里有了小九九,就觉得虚得慌。

    陆长风能大大咧咧年三十进家蹭饭,她却没法保证还像以前一样谈笑自如,跟没事人似地。

    范晓丽一直挺喜欢陆长风,早先就有撮合的意思,林生也曾多方面考查过,那个时候对这个准女婿资质还算是满意。

    万一她在林生跟范晓丽面前露出点什么,不得又得热络地撮合?

    她还好说,陆长风肯定受不住

    “开玩笑的,看你吓得那样儿。”陆长风笑着摇头,拿筷子虚点了林芝鼻头两下。

    “不是我不招待他们,他们都准备睡了。我妈身体不好,经不得折腾”

    陆长风肚子确实是饿狠了,端着汤桶吃得起劲,没太注意林芝的话。

    捞完料就举着桶喝汤,汤水鲜美烫口,陆长风边吹边喝,一张脸被桶里腾出的热气罩住,眉眼都看不清。

    林芝目光上移,见到他头顶还覆着一层薄雪,赶紧踮起脚尖帮他掸。

    碎雪掉进脖颈,冰得陆长风直缩脖子,就这样他还坚持把小半桶汤完,看得林芝直乐。

    “好久没喝过炖得这么香的汤了。”陆长风放下汤桶,真心赞叹。

    “我熬的!”林芝得意。

    陆长风微笑,“知道你手艺好。”

    林芝脸被帽沿一圈白毛捂得严实,笑起来也只看到一双眉眼。

    陆长风瞧着,伸手一拉,林芝下巴底下的帽子绳结忽地松成两根。

    林芝来不及反应,就看他又抬手扯了两下,帽子就松开了。

    虽然没掀开,但包得好好的脸蛋一下露出来,还是冷得肝颤。

    林芝赶紧伸手捂住,“你干嘛呀!”

    “这么久没见,面也不露?”

    见陆长风笑着瞧她,林芝脸上那点凉意不知飞到哪儿去了,莫名有点发烧。

    幸好是晚上,楼道灯光昏暗,红了也瞧不出来。

    “你你今天回来干嘛呀?”

    看陆长风还盯着自己,林芝从脸上拿下来的两只手又抠到了一块。

    “替爷爷祭祖。”陆长风解释,“每年三十都要在老宅子里摆香案,给祖先磕头,爷爷回不来,我就自己来了。”

    “啊是这样。”

    听到林芝语气中的失落,陆长风露出一个微不可察的笑意。

    “也顺便过来看看你。”

    “啊?”林芝抬头。

    “咱们不是朋友吗?过年回来了怎么也得见见面?明天一早我就走了。”

    “这么快?”

    “爷爷还在医院躺着,雇了人照看,得尽快赶回去。”

    听陆长风这话,林芝摇头,“也真难为你了一个人照顾爷爷”

    这段时间范晓丽住院,林芝跟林生两个换班都觉得辛苦,更何况陆长风一个人。

    听林芝讲了几句,陆长风才知道她家出了这么大的事。

    知道手术很成功,范晓丽身体已经在好转,陆长风替林芝松了口气。

    “年后就一起搬到京省了,初步考虑的是去第一医院做化疗。第一医院是这边的医生的首选推荐,听说治疗水平在国内数一数二”

    “我准备自己办个小加工厂。你不是知道我手艺好吗?速煮面销路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