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村小土豪-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铮看着王向忠说:“爸,你看这设备怎么样?”

    “这些木头上面全是油,烧火的话肯定很旺。”

    徐勤堂完全赞同王向忠的话,接过话茬说道:“王总你说这句话算是行家,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不我正打算把这些木头劈下来烧火吗?”

    徐勤堂指着大圆木中间位置,那地方已经被锯子锯开了一道口子。

    “不过,这木头里面被油浸透了,锯起来太费劲了,根本锯不动,都锯坏三把手锯了。”

    王铮一听,赶忙检查那道口子,虽然已经被锯下去了一半,好在还没有伤筋动骨,估计这设备还能用。

    看着王铮紧张的样子,王向忠皱起了眉头:“儿子,你干什么呢?”

    王铮如获至宝地抚摸着圆木受伤的部分,自言自语道:“还能用,应该还能用。”

    接着,王铮转过头看着徐勤堂问道:“大爷,你这东西卖给我吧?”

    徐勤堂一愣,然后看了看王铮,又看着王向忠问道:“王总,你儿子看样子对这些破烂很感兴趣啊?”

    王向忠忽然想起来,刚才在徐勤堂家门口儿子跟自己说的话,忙说道:“对对对,我儿子看样子是想着把这些破烂弄回家去当柴禾。老徐,怎么样?开个价吧?”

    既然徐勤堂本来打算拿这些东西当柴禾,说明他对这些东西是说了算的,然后王向忠便开口问他价格。

    “这些呀,就当柴禾卖吧,一斤一毛钱。你看看这些设备,差不多得有个两三千斤吧?”

    一斤一毛钱,两三千斤也就才二三百块钱,对王家来说就跟捡来的差不多了。

    王铮一听,立马举手说道:“徐大爷,俺家反正也不差钱,给你五百块钱买你所有的木头,怎么样?”

    “这感情好啊,这堆破烂能卖五百块钱,我儿子听到以后肯定夸我能干了。”

    价钱谈拢,王向忠立马就联系公司的员工到这里来搬东西了。

    回家的路上,王铮笑着看着父亲说道:“爸,您现在可是越来越狡猾了呢。”

    坐在副驾驶上的王向忠,却微笑着点了点头。

第0334章 奶奶的八十大寿() 


    王家工人两天的时间才把全套的木制榨油设备运到桃花岭村,然后王铮让赵方路在吴家峪子那边腾出四间房子,就按照大寨村老油坊的设计,立刻开始请工匠忙活起来。【零↑九△小↓說△網接着,王铮又花钱请来了大寨村原先的榨油工人,成了王家总公司吴家峪子生态农业分公司的技术顾问,指导工匠们施工,负责设备的安装。

    这些工作交给赵方路负责,而王铮他们全家,在1996年农历7月24日这天,隆重的迎来了奶奶八十大寿的好日子。

    在王铮的奶奶这一辈人里面,由于年轻的时候都挨过饥荒,又下过大力,所以多多少少地都烙下了病根,平均寿命要远低于王铮父母这一代。

    一般情况下,像王铮的奶奶这一辈人,到了五十多岁,就可以算得上是老头老太太了,跟前的子女又多,大多就已经不参与农活了。到了快七十岁以后,基本上那些老头就整天背着个小马扎,提着烟袋哄孩子了。而像老太太们,因为大多都小脚,所以许多也就出不了门了。

    王铮的奶奶算是身体好的,自理没有问题。有时候王向忠夫妇俩都有事情,照顾王宁的任务落到奶**上,全家也都很放心。

    王铮奶奶八十大寿,一大早,王家在公司大门口前面的空地上搭了戏台子,然后上午八点半,这大戏就开锣了。

    天气比较热,王家在席棚前面的看台上搭了一个大型的凉棚,让来看戏的附近村民得意不至于不舒服。而且,王家无偿给前来看戏的人提供绿豆汤喝,就更加贴心来。

    这大戏一开锣,不少闻风而动的戏迷就各自搬着马扎来了。

    桃花岭村喜欢看戏的人不少,像王铮的祖辈这一代,几乎都是戏迷。然后像王铮的父辈这一代,十个人里面也有五个是戏迷。

    八点半,席棚前面的凉棚里面已经坐满了人。

    王铮的奶奶看戏的位置在凉棚的中间,王家专门用木头搭了一个稍高的看台,然后王向忠专门安排自己的妹妹王向华陪着母亲看戏。

    上午十点不到,王铮的大姑、大姑父、大姑家的表哥、二姑、二姑父、二姑家的表哥再加上本村的三姑夫崔成海便都来到了王家。

    然后王铮的三姑王向华负责哄孩子和陪着王铮的奶奶看大戏。

    大姑、二姑和王铮的母亲则忙活着包水饺。

    而王铮的大姑父胡立海、二姑父沈英、三姑夫崔成海和父亲王向忠,则在客厅的茶几上面打起了扑克。

    王铮看着父亲他们四个打升级,而自己和大姑父家的表哥胡强和二姑父家的表哥沈悦无事可做,便嚷嚷着非要一块打够级。

    打够级需要六个人,而现在七个人,然后王铮提议让自己和胡强、沈悦三个一伙,挑战胡立海、沈英和崔成海他们三个,直接把父亲王向忠给凉到了一边。

    王向忠知趣,便在一旁看起了热闹。

    打够级要比打升级可热闹多了,三个小辈打起牌来气势上一点都不输三个长辈。

    不过打牌这东西,运气的成分很重要,一个不怎么会打牌的,要是来一窝子2和王,然后再带上一大把jqk什么的,对面的再是个高手,也得跪不是。

    王铮他们打的热闹,王向忠看得也热闹。

    一家老少从上午十点开始打牌,然后一直到十一点的时候,忽然王向忠的电话响了。

    一接,说是照相的来了。

    为了给奶奶庆祝八十大寿,王家不但请来了戏班子,而且还从鲁钢电视台请来了专门的录像的和照相的师傅。

    听到说师傅们来了,王铮便赶忙去通知奶奶和三姑,而其他人也都照镜子的照镜子,梳头的梳头,洗脸的洗脸,忙活起来。

    王铮找到奶奶的时候,上午的戏刚好散场。

    然后看戏的人并没有走,而是直接到了王家的食堂里面吃饭去了。

    为了给奶奶贺寿,王家在公司食堂里面摆了流水席,只要是周围村子的人,来给奶奶贺寿,带不带贺礼都可以,只要说句祝福的话,王家就摆席款待。

    当然了,周围村子的村民现在大多都是王家公司的员工,这贺礼是少不了的。

    不过,王家却不操心着收礼的事情,而是直接安排给了马焕厚去负责这些事情。

    王家全家今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陪好奶奶,让老人家高兴。

    看了一上午的戏,奶奶心情大好,见到说是还要照相录像,老奶奶笑的咧着嘴。

    半个小时之后,一家人照了大合影,又分别和奶奶合影,还给奶奶照了好几张单身照,而录像的师傅全程跟着录像。

    现在王家全家,这人口已经十四口人了,看着自己的孙男嫡女如此孝顺,老太太更是开心。

    看看时间,快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然后王家上下也不理会食堂那边什么情况了,全家便都来到了王家的小别墅里面的客厅里。

    客厅中间,摆着一个三层的大蛋糕,是王铮专门到鲁中城的大峰食品定制的。

    蜡烛点好,王铮的奶奶、王宁、还有崔成海的女儿崔霞一块吹灭了蜡烛。而王家其他人,则围着大圆桌,一边鼓掌,一边由王铮带头唱起了生日歌来。

    接着,老太太的大孙子王铮亲自操刀,将蛋糕切开,首先给了奶奶一块。

    奶奶接过蛋糕,便吩咐着王铮抓紧给自己妹妹和表妹分一块。

    所有人都分到蛋糕,吃着,而王铮的母亲吴秀芬,则到厨房去跟着杨明娘忙活着下水饺了。

    中午十二点吃过水饺之后,下午两点酒席正式开始。

    包水饺和下水饺的工作是由王家的女人干的,不过这酒席的菜,就安排给了公司食堂里面从泉城请来的鲁菜师傅负责了。

    下午两点,公司食堂统一制服的职工便端着盘子,排着队将大厨做好的美味佳肴送到了王家的榆木大方桌上,摆好了。

    然后酒席正式开始了,老太太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女婿、女儿和儿子儿媳妇轮流给老太太敬酒,这老太太的嘴巴,可就高兴地合不拢了。

    而旁边录像的师傅,将这所有的过程,都给录了下来。

第0335章 又到收货的季节() 


    王铮奶奶的八十大寿,举办的隆重而且温馨。

    生日结束之后,连着一周的时间,王铮在齐鲁省境内飞来飞去,在三个斗虫大赛海选赛区看了看斗虫海选的情况。然后还抽出一天的时间,陪父亲到泉城,跟电视台签订了今年的正式合作合同。

    就在王铮最忙的这几天,不死心的大寨乡初级中学校长打发学校老师到王家来做工作。

    一开始王向忠还挺感激老师们对自己儿子的厚爱,但是时间久了也烦了起来。

    最后王向忠一句话:“我儿子这么忙,我们都见不到,哪里有工夫去上学啊?”就把所有的老师都给打发了。

    来做工作的老师回去跟校长汇报了王向忠说的话,校长长叹一声,就作罢了。

    在1996年,强制义务教育还没有完全推广开来,初中小学里面辍学的人比比皆是,身为校长,也是毫无办法。

    再说了,就是强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人家就是不想上了,校长又有啥办法呢?

    1996年9月1日这一天,王铮没有按照初中录取通知书上面要求到大寨乡初级中学报道,而是牵着妹妹的小手,领着她到桃花岭幼儿园去上学去了。

    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王宁看起来神气的就跟个小公主一样。

    王宁是1992年夏天出生的,到1996年秋季,已经四周岁多了。

    桃花岭村1992年一共出生两个小孩,分别是王铮的妹妹王宁和刘涛的弟弟刘强,然后1993年的时候,桃花岭村计划生育非常严,马焕华整天带着人在村里面监督检查,所以整个1993年桃花岭村一个小孩也没有出生。

    1993年年底,王铮暗地里安排吴超把马焕华从桃花岭村逼走,然后桃花岭村的计生工作就基本上瘫痪了。

    到了1994年,桃花岭村的村民们就开始偷偷摸摸地生起二胎来。不过,1994年要孩子,大多都是1995年出生的。然后桃花岭村1994年出生的小孩,就只有杨平的儿子和马东华的女儿。不过马东华女儿的户口落在了县城,人家是城里人了,现在也不算桃花岭村的村民。所以,实际上在1994年这一年,真正桃花岭村的新村民,就只有杨平的儿子一个人。

    到了1995年,桃花岭村出生的小孩一下子多了起来,1995年一年,桃花岭村就出生了14个小孩,甚至于一下子超越了1984年巅峰的13个小孩。

    而到1996年,上半年半年的时间,桃花岭村出生的小孩就达到了7个。【零↑九△小↓說△網

    而自打王铮重生以来,从1991秋年到1996年秋,桃花岭村总出生的人口就达到了24个,然后死亡1个,户口迁出去1个。这样到1996年秋天的时候,桃花岭村的总人口就成了256口人了。

    总人口250左右,一年出生人口就达到了14个,人口出生率就是千分之五十多了。这样的人口出生率,已经远远高于全国大约千分之二十以下的平均数了。王铮觉得自己很自豪,多子多福嘛。

    跟王宁一块到幼儿园上学的,还有刘涛的弟弟刘强。

    桃花岭幼儿园八个幼教老师,教两个小朋友,每个月还拿着一千多的高工资,简直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而王宁和刘强两个小孩,有这么多老师陪着自己玩儿,自然也很开心了。

    王宁上学了,然后每天两次接送的工作,就落到了吴秀芬的头上去了。

    到了九月,王家便开始忙起来,赵方路的生态农业那边到九月要进入收货的季节了,吴家峪子山上的花椒,半山腰的花生、地瓜、高粱,山脚下的谷子、苹果、玉米等等的农作物,都要收。

    而且今年王铮给生态农业公司这边上了一套老式木制工艺的榨油设备,需要赵方路操心的事情又多了一样。再加上赵方路还从庙子村那边请来了高粱酿酒的老师傅,下一步今年要开始用自己种的高粱酿酒。

    齐鲁省的高粱酒也算是小有名气了,《红高粱》里面已经让全国人民都认识了齐鲁高粱酒。而鲁中地区也有种植高粱的传统和酿制高粱酒的传统,平时老百姓打的散酒里面,就是地瓜干酒和高粱酒。

    王铮对赵方路的计划非常感兴趣,然后在桃花岭村的时候,只要有空,就到吴家峪子那边看看。

    现在整个吴家峪子,三千亩的地,都已经被王家承包过来了。

    苹果园的东边是一个三十多亩地的大水塘,雨季还未完全过去,水塘里面的水都满了,排水沟里面有许多从水塘里面跑出来的小鱼,偶尔也会有一两条三四斤种的草鱼跑到排水沟里面。

    这里的鱼放养了一年多了,准备今年过年的时候捞一批上来,给公司里面的人发发福利。

    当然了,因为各个公司是独立结算的,所以到时候总公司那边是会给赵方路钱的。然后公司最后赚的钱,又都交到王向忠手里。

    生态农业这边,赵方路在山上还散养了不少公鸡母鸡,养了一年了,打算秋天开宰。

    鸡肉蛋白,是最容易被人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所以许多时候,坐月子的呀,养病的呀,人们都习惯熬点鸡汤让人喝了,是最有营养价值的。而且让小孩子吃鸡肉,也是很好的。

    赵方路的生态农业除了鸡以外,还养了不少猪,到了年底出栏,然后也是直接卖给总公司。

    生态农业公司这边生产的东西,是最不愁销路的了,光总公司这边,就完全给消化了。

    九月开始,王家种的晚季苹果开始采摘,然后韩海霞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了桃花岭村。现在光苹果园这一块,仍然能给王家带来接近一百万的利润。

    然后现在韩海霞和王家还有其他的合作,那就是王家冬季蔬菜大棚种植出来的蔬菜,基本上除了一部分王家公司内部用以外,大多数都被韩海霞运走,销往华北各地。

    去年,也就是1995年冬天的时候,方志坚搞的大棚蔬菜初步获得成功,然后卖给韩海霞之后,获得了一百多万的收入,基本上当年就把全部的投资给收回来了。

    收获的季节,生态农业公司那边一百多个职工,人人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第0336章 1996年王家公司改革() 


    收获是喜悦的,同时又是忙碌了。【零↑九△小↓說△網

    进了九月之后,韩海霞就常住在了王铮家里面,然后开始完成将王家苹果园的苹果全部收购,然后拉到泉城销售的工作。而一直到第二年的春天,韩海霞也会隔三差五地到桃花岭来看看蔬菜大棚里面作物的生长状况,交流交流现在种什么蔬菜赚钱,将已经成熟的蔬菜拉到泉城去卖。

    不过,现在跟韩海霞洽谈业务的,已经从王向忠和王铮,降格为赵方路和方志坚了。

    自从王铮不上学了之后,王向忠显然要轻松了不少。其实公司里面的事情都是王铮出谋划策的,王向忠只不过是个名誉上的老总罢了。

    几天来,通过王铮到桃花岭村分公司的走访情况来看,发现很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不强。这让王铮嗅到了不对的苗头。

    为什么工人工作不积极呢?很明显,这和现在分公司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