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在跑道上-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焕焕,你练短跑不觉得很辛苦吗?”

    “还好吧,有点累,但是可以忍。”陈焕之眨眨眼,想想才过了不到4时,却已经远如隔世的十几年瘫痪生活,“累但是有希望。而且,我喜欢跑步啊。”

    宋怡怔怔地看着她,觉得这个从小就认识的好朋友变得不太一样了,她说话的样子那么真诚又执着,眼中燃烧着莫名的欲求,对这欲求的追寻和执念,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像是要发光一样。

    11月3号,陈焕之跟着于美红在省城第一体校下车,她一抬头就有些失望,“堂堂省队还得用体校的场地啊。”

    “省青年队集训的时候都在这儿,不过正式队就在省田管中心了。”于美红拍拍陈焕之,“好好跑,说不定跑完就给你拉到田管中心了,想不去都不行。”

    于美红看起来比陈焕之还自信点。

    陈焕之耸耸肩,没说什么。他们上午过来只是登记,统一的选拔测试是下午开始。于美红看起来对省城很熟悉,拉着她在附近七转八转就找了个超美味的小饭馆,但放开了大吃大喝的只有于美红而已,陈焕之因为下午要跑步,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食不知味地嚼着于美红特地给她叫的营养但是清淡的简餐,而且只让吃七分饱。

    下午再去体校,与上午不同,田径场边已经三三两两站了一二百人,陈焕之打眼望去,小运动员和教练的比例差不多1:1。

    “一个省就这么多人参加比赛?”陈焕之问。

    于美红笑,“这才哪儿到哪,这些人里能选上三分之一最多了。参加运动会的大部分还是省二线队的,不过有的项目符合年龄要求的人数比较少,多来几个备选。另外16岁到18岁这个阶段还属于能拼拼天赋的,有时候就会冒出来像你一样的天才,所以广撒网罢了。但你别紧张,这些人里就算只能选上一个,这个人也肯定是你。”

    陈焕之愣了愣,“老师您还真了解我。”

    “当然了,老师对你有信心。你先去热下身吧,我去抽签。下午好好跑,晚上再请你好好吃大餐。”

    陈焕之自己在场边一边伸腰压腿,一边调出来自己的属性面板看。经过近两个月的锻炼,她的各属性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自然增长:

    姓名:陈焕之

    年龄:16

    身高:1666cm

    体重:472kg

    职业:学生

    体质:11

    强壮:11

    敏捷:14

    耐力:9

    爆发:15

    弹跳:14

    灵活:12

    经验值:8860/24420

    技能点:3/4

    随着高强度的训练(虽然系统说是中等强度)和充足的营养补充,陈焕之不管身高体重都有所增长,而属性更是全面加强,除了耐力值稍低,其他各项属性据她估计都要远高于同龄人平均水平,即使比起同校的体育生们也不遑多让。而经验值和技能点,因为下定决心先以自行锻炼属性值为主,又没有符合条件能学的新技能,对于把初级冲刺再延长个01秒,爆发力再提高个01点也并没有兴趣,所以目前她也没什么地方要用,就都攒了下来。

    在训练没几天就完成了“通过自身锻炼,强化任意属性1点”的新手任务三后,新手任务四就不得不一直拖到了今天:

    新手任务四: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奖励经验值2000,技能点1,新功能开启。

第173章 173() 
173

    2017;伦敦。

    “退役?”

    现在是8月3日的晚上;运动员们早早就休息了;明天世锦赛就正式开幕;领队和教练们开过大会后;负责短跨的徐指导又把他麾下的教练们叫到房间里开小会。

    自从16年后,心脏越发不堪重负的刘鑫源就辞去了陈焕之主管教练的职务,他现在回了江省带新人;据说日子过得比在北京轻松惬意多了;而且短跑是江省重点项目;钱也不少拿。

    而于美红从几年前就开始跟着刘鑫源一起负责陈焕之,等刘鑫源一退;她就成了陈焕之的正职主管教练;不过跟刘鑫源不同,她还同时带着两个国家队的后起之秀。

    徐指导听了于美红的话;惊得连咖啡的吸管都咬不住了,“这是小陈说的?什么时候的事儿?有人给她气受了?媒体说难听话了还是她想调整商业收入分成?”

    于美红摇摇头,“都不是;我也这么问她了;她说跟这些没关系,只是”于美红露出个难以形容的表情;“只是跑够了。”

    “怎么能叫跑够了呢;”徐指导也没心情讨论别的事儿了;“卡贝尔比她大7岁今年还参赛呢;她才哪儿到哪儿。”

    “也不能说才哪儿到哪儿吧。”于美红有些无奈地戳了两下咖啡吸管。

    如果陈焕之的成绩还能叫“才”;那世界上真没有能称得上惊人的成绩了。

    连集体带个人、连100、200带跳远,她一共拿了8枚奥运金牌,其中08年拿的是100米和4x100米,而12年16年都称霸了三个个人项目。

    在世锦赛的赛场上,从她11年第一次百米摘金开始,连续三届世锦赛一次比一次金牌多。

    至于世界纪录,200米是她第二个打破纪录的项目,而且随着百米成绩的不断提高,她的200米纪录也在相应刷新,被认为也许永远也无法打破的女子跳远世界纪录,在2015年的北京世锦赛上被她从7米52提高了20公分之多。

    不管从时间跨度、统治力度以及项目影响力上看,她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女子田径第一人。

    各个体育奖项也已经拿到手软,历年的国际田联年度最佳女运动员且不提,连一向不青睐田径的劳伦斯奖也到手三回了。

    不过作为最贴近陈焕之的人,她的心情于美红多少也能了解。

    “不是钱的事、也不是荣誉的事,这些她都不缺。”于美红说,“是成就感。”

    徐指导表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运动员文青病犯了就算了,你也跟着犯?什么成就感,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比在奥运会上得冠军更有成就感的事?

    “她从里约奥运会后到现在,训练状态您是看到了的,不能说不努力,但是再也没突破过自己的纪录,也许9秒95就是她的最高峰了。对咱们来说,像她这样,只要上场就能拿金牌,那就没有不上场的道理,世界纪录靠实力但更得靠缘分,没有破不了自己的纪录就不跑了的道理。但是”

    于美红叹了口气,但是陈焕之不管你这些啊,能让一个亿万富翁在别人享受生活的时候老老实实呆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让她十几年如一日地吃着单调克制的营养餐,靠的是更大的利益、更多的荣誉。

    利益当然不止是钱,但陈焕之是体育圈内出了名的投资小能手,每年的天价广告代言费甚至不是她的主要收入,她的资产是什么、有多少,连八卦媒体们都意见不一,总之她绝对不缺钱,所以对商业收入的分配方式不满这个常见矛盾点在她身上也不存在。

    大概因为同样的原因,陈焕之已经多次在媒体前表示退役后不会进入体制内,所以从这方面也无法向她施加压力。

    唯一能吸引陈焕之至今的就是荣誉。

    她已经得到了田径场上所有能得的冠军,现在每一次登场唯一的悬念就是能否胜过之前的自己,正如她每一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时候所说“这还不是我的极限,我想我还能更快。”

    而她的成绩已经将近一年没有提升过了。

    她的极限到了吗?

    那个奇迹的少女,带给世人无限惊奇的少女,她的极限也到了吗?

    于美红想起这件事就觉得有些恍惚。

    其实一个女田径运动员的巅峰一般出现在20到24岁之间,如乔伊娜的29岁10秒49、杰特尔的30岁10秒64,都是大器晚成的个例,陈焕之在27岁的时候还能打破自己的世界纪录,已经是个奇迹,而这也是她在13世莫斯科世锦赛后改进了技术的结果。

    今年冬天陈焕之辗转于美国和欧洲,见了好几个世界顶尖的短跑训练大师,向他们寻求意见,但结果无一例外,都说现在改进技术对她的意义已经不大,她如今无论起跑还是加速都已渐趋完美。即使理论上存在更完美的技术,那也并不适合她。

    然后就是昨天,陈焕之郑重地告知她,打算退役。

    徐指导焦躁地在房间里转了一圈,问于美红,“她想什么时候退役,东京奥运会之后?”

    于美红苦笑,“今年赛季结束后。”

    徐指导几乎要跳起来,“不可能!她胡闹么这不是!就算要退役怎么也得准备个两三年啊!”

    两三年把广告合同处理一下,该到期的到期,该调整的调整,提前制造舆论给全国观众做心理准备,让队里把她的接班人培养一下,随便准备准备就到2019年,既然离奥运会只有一年,那当然得把奥运会的任务圆满完成了,奥运会后第二年又是世锦赛,又可以顺便参加个世锦赛,这样东一下西一下,怎么也拖到她三十一二岁了。

    但这也是正常流程,怎么能就提前两三个月,说退役就退役呢?!

    “这不可能!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徐指导已经气急败坏了。

    于美红犹豫了一下,“其实小陈还说,她觉得她的存在反而阻碍了咱们女子短跑的发展,我觉得这也不是没道理。”

    徐指导都气笑了,“她这理由找得就有点离谱了,小于你是知道的,十年前咱们女子短跑什么气象,现在是什么气象。”

    “但我也这样认为。”

    于美红语速很慢,看得出来她不是在迟疑,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03年苏方方就跑过11秒25,可到了十四年后的现在,咱们能跑进11秒的除了陈焕之只有退役前的元绘云,现役的一个都没有。世界田坛是个什么情景,04年,奥运年,全年跑进11秒的成绩只有十几个,10秒9以内的就一个,现在呢,跑不到10秒8以内连世锦赛决赛都进不了,这是什么进步幅度!”

    “就算只说国内,看男子100米好了,11年才破10秒17,今年已经把纪录提到9秒92了,六年把我们十四年的路都走完了,进步最快的时候就是小苏和小张两个人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时候。但女子100米不一样,陈焕之跟自己竞争,别人不敢跟她竞争。有她在的比赛就没有悬念,她拿a标参赛,其他b标的人就没有参赛资格,她带动着世界田坛都跟着她加速跑,但是我们国内跟不上。她跑得太快、跑得太远,而我们的基础太薄弱,真的追不上。”

    这些事情徐指导不是没想过,事实上他负责的接力在这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在陈焕之的身影笼罩下,所有其他人都黯然无光,接力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观众们只记得陈焕之,可谁能看出来她们要在训练中多刻苦才能跟得上陈焕之的节奏,才能在与她交接的时候让她发挥出自己的速度。

    “竞技体育是这样的。”徐指导说,“你说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因素,陈焕之这样的存在肯定是利大于弊,比赛没人看,我们训练再刻苦、成绩再好,有什么用?没广告没赞助,成绩进步再大、发展得再好,孩子们退役了还是苦哈哈,她们训练这么多年,退役了难道接着吃苦?现在这样虽然说是成绩发展看起来慢一点,但有关注度在,上面就给拨设备、拨资金,我们请洋教练也好、去外训也好,成绩慢慢总会起来的,关键是待遇有保证。小陈退役了,过个三五年关注度就下去了,到时候又成了比赛赠票都赠不出去的情形,该怎么办。”

    “再说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面是下了政治任务的,她这本来是稳拿的三块金牌,她一退役,谁能顶上,这个窟窿怎么填?”

    于美红苦笑,“可她也不可能一辈子不退役呀。再说,那时候她都31岁了,真的还能稳拿三块金牌?别到时候”

    于美红闭嘴了,但她的意思大家都懂。

    别到时候反而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一只小羊。

    28岁的陈焕之已经不能进步,31岁的陈焕之还能保持现在的成绩吗?

    徐指导点起了一根烟,他又想到了李雪茹,他最得意的大弟子,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18岁以后的最差成绩,牌前的萧索背影。

    为什么要让她参赛呢?明明那一年她的脚踝已经伤痕累累。徐指导想,是了,是因为非她不可,哪怕她已经英雄末路,可是在众人的记忆中,她仍是那个十年难得一见、称霸亚洲的李雪茹,没有人能接受她不战而退。

    “跟小陈说吧,如果她坚持,她可以打退役报告。”徐指导说,“但教练组的意见是不同意。”

第174章 174() 
世界和平;请看到这一行的同志们12小时后再来于美红这时候也早早地站在终点线外;随着秒表按下;她的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第四道的那个身影。

    那男生队长也是个实诚人,国际惯例谁成绩好谁就跑中间道;于美红为了引入良性竞争从来不按什么年级排跑道,一直执行这个惯例。陈焕之昨天刚跑了12秒13深入人心,今天排跑道时候男生队长顺手就给她放第四道上了;虽然有三四个小女生很不忿地瞪了他几眼,到底是没法子当众暴起,只能自认晦气地窝在旁边跑道了。

    不光是于美红,早就比完赛的男生们比她还关心陈焕之呢;既然全学校只选一人,那他们也要直面陈焕之的竞争,心里实在不能不发虚。

    而万众瞩目的陈焕之的起跑;怎么说呢;她迈出去的第一步,就跟旁边五道的刘敏达差出去好几个身位,毫无悬念地排在了最后。

    众人纷纷放心了,这还真是跟于老师说的一样;shi一样的起跑啊。

    “还真是一点没练过;就算爆发力好;也禁不住这么瞎跑啊。”一个也练短跑的男生说。

    “不过爆发力是真的好;快看;开始加速了”另一个围观男生突然一愣;“卧槽!这个爆发速度!”

    几个男生静默了几秒,目送着陈焕之暴起发力,从最后一个开始一个个超过去,几秒之内就领先了第二名刘敏达,又将差距扩大到三步以上,然后终于像是体力不支一般速度渐渐慢下来,这才松了口气,纷纷点评起来。

    “这个速度分配完全不对头啊。”

    “是啊,节奏也很有问题,确实是瞎跑。”

    “嗯,爆发力虽然强,但是速度耐力太差了,跑60米比跑100米有前途多了。”

    “还有那个起跑,也是奇葩。”

    随着他们的声音,陈焕之率先冲过了终点,而在她身后的刘敏达,虽然在后半段奋力追赶,但最终也只能离着一米多远眼睁睁看着她冲过终点。

    于美红咔嚓按了秒表,都没有瞄一眼,面无表情地咔咔咔按着秒表,等所有人都冲过了终点,停了下来,才吹响了哨子,“下面我宣布成绩。”

    “陈焕之,12秒12。”

    不管是还在捯气儿的女生们,还是不远处围观的男生们都“哗”地一声,几乎要炸开了。都知道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高一女生跑得快,昨天比赛,12秒13,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很惊人的成绩了。今天穿了个旅游鞋,居然还跑得更快了!12秒12!可以算是电计的12秒36了,离12秒33的一级运动员标准,几乎是一步之遥了。

    于美红可不管他们说什么,继续大声读完剩下的成绩,然后接着安排女生们的400米、800米、1500米比赛,给男生们安排了训练任务。

    这才溜溜达达地走到还在捯气儿的陈焕之身边,“感觉怎么样?”

    陈焕之喘着回答,“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