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女惊谋-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显抬头,看向二人,“是,所以臣,恳请太后娘娘重审此案。”

    殿内有了一时的安静,气氛有些诡异。

    朝臣看着徐显,面露惋惜,徐显不过跟英国公交情好一些罢了,如今要摊上全族人的性命去担保一个成定局的案子。

    再者,他现在指控的是皇亲国戚,就算真的有什么,那沈太后必然也为自己的家族开脱,他的这做法实在不理智。

    陶一明缓缓舒着了气,看着刘岩松,微微颔首。

    刘岩松意会,随即附和,“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声声附议,喧语似浪拍,连声不绝。

    沈代禾看着殿内下跪的一排朝臣,冷然道:“众卿家皆是附议,看样子哀家还必须得应下了。”

    她的语气,带着风暴。

    “哀家也附议。”一声嘶哑苍白之声在身后而起。

    朝臣回头,殿门口,一道如枯羸弱的身子由宫女扶站而立。

    沈代禾紧紧蹙眉,她怎么被放出来了?她敛了神色,慢声道:“母后,现在是早朝,儿臣一会下了朝,自然会去给您请安。”

    老妇由宫女扶着迈步进了大殿,她冷笑看着上首的那个女人,“孝康皇太后,哀家也附议重审英国公通敌叛国一案。”

    殿内朝臣涌乱,太皇太后已经好几个月不见踪影,宫内的消息据说是患病无法面见,怎么今日看着不像那么一回事。

    沈代禾看着她缓步停下,道:“母后,这金銮殿您不该来,儿臣让人送您回寝殿歇息。”

    老妇冷嗤一声,看着上首,“先帝的病,本不应该到如此地步,是你命太医用药拖延,哀家几次要换人诊断,都被你拒在门外。”

    “来人,把太皇太后请回寝宫。”沈代禾凛然看着她。

    殿外候着的内侍和宫女纷纷迈步进殿走近老妇,几人伸着手,一边将她往外带。

    老妇一怒,手一甩,愤然指着上首道:“沈代禾,废太子一案不过是你们信国公一族铲除异己的手段,而先帝就是你杀的,林葛弋因为发现了你们的秘密,而后成了你们的替死鬼。”

第127章 对决1() 
她的声音凄厉;似弥留之际最后的挣扎,众臣哗然,神色皆是惊愕。

    “禁卫军何在?”沈代禾起身一声呵斥;“把太皇太后请回寝宫。”

    她的话落;殿外一声声响动,片刻;身着铠甲的一行禁军涌入殿内。

    “太后娘娘。”徐显蹙眉,“您对太皇太后这做法不妥。”

    沈代禾冷冷的盯着徐显;指着道:“他出言不逊;对哀家不敬;把他也拉下去。”

    老妇看着禁军上前,冷然一笑,“沈代禾;你就是把哀家关到死,哀家也不会放过你!”

    那些禁军微微一怔,看着陶一明。

    “没听到太后娘娘的话吗?”陶一明颔首缓道,“把二人带下去。”

    徐显心底沉沉的叹了气;看着陶一明,而后带着金券跟着禁军出了内殿。

    事发不过柱香时间,朝臣有些还未反应。

    “这这怎么回事?”

    “太皇太后她”

    “别说话;小心你的命”

    “”

    陶一明重重的咳了几声,殿内立即安静。

    沈代落了座,微笑的看着下首的朝臣,“众卿家对哀家方才的做法可还有异议?”

    片刻后;成治道:“臣无异议。”

    而后他身后附和之声而起,陶一明看着沈代禾,低声道:“奴婢先过去看看那二人是什么情况。”

    沈代禾点头,方才被关的那人莫名其妙的被放出来,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你去。”

    陶一明扫了一眼众人,而后从一边走出殿内,转身去不远的偏殿。

    偏殿前,有禁军戎守,他抬眸问:“方才是谁助太皇太后出了寝宫?”

    “禀公公,属下并未见到有人。”禁军回道。

    陶一明缓缓点头,迈了沉沉的步子走进后殿,后殿里,有禁军押着徐显站在稍间,他挥了挥手,那些禁军看了一眼,就直接退出去。

    他看着老者手中的金券,笑了笑,“免死金券,可够不了那么多人用。”

    “徐候爷为蒋家就要赔上全族人的命,是不是太过鲁莽了些?”

    徐显看着他绝艳的脸,心中不是滋味,从面上看他并不像蒋家的人,那么他应该随了他母亲。

    他微叹,“陶公公也觉得老夫鲁莽了吗?老夫以为,只有你不会如此想。”

    陶一明微怔,“候爷真会开玩笑,我与众人,没什么不同。”

    徐显怅然一叹,“罢了,是老夫想多了。”他顿了顿,“不知公公此番前来,是想表明什么?”

    陶一明微垂首,“候爷冒如此大险进宫,只怕是还另有动作?”

    徐显安静的看着他,“这皇宫内外,要么是信国公的部署,要么是太后娘娘的部署,公公还担心什么?

    陶一明笑了笑,“候爷说的也是,这皇城四万禁军,这京内兵马司兵力,京郊的营兵随时候命,你们那点小动作,就算是攻破了这皇城,后面也会落个死字。”

    “为了蒋家,你们这样做当真值得吗?”他质问他。

    徐显淡然看着他,“为了蒋家,公公加害废太子,杀了李吉和先帝,又害得林葛弋一房葬生,你的手沾了这么多血,也值得吗?”

    饶是早就知道了对方已经看破了自己的身份,可当听到他说出这话的时候,陶一明还是有些寒颤。

    他冷笑,“作为太子,他有这种下场有什么奇怪,成者王败者寇,是他运气太差。”

    “那些跟随他的人,既然下了赌注,结果输赢不早就应该做准备了吗?”

    “那么李吉呢?”

    陶一明呼吸微微一滞,李吉之死,并非他所愿,可他的发现,迟早自己要被揭穿,所以自己也只能对不起他。

    他的沉默,徐显看在眼里,“那么林葛弋呢?”

    “林葛弋难道不该死吗?”陶一明愤然盯着他,“若不是当初他应下跟陈府的亲事,她的女儿又怎么走了自缢这条路?”

    陶一明的愤怒,徐显有些吃惊,他不知道,林葛弋的女儿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他微微阖目,只觉得心有些凉,“那么林氏一房呢,也该死吗?”

    “这与我无关。”陶一明缓道,“是信国公要他们死,那就只能死了。”

    他顿了会,往后吩咐一声,“把候爷带去牢房,不允许任何人探视。”

    听到吩咐,有两名禁军直接进殿,走到二人面前,“候爷请。”

    徐显无奈的摇头,看着他,“孩子,你回头,别再让那些无辜的血沾染自己的手,否则这蒋家的罪,就要洗不清了。”

    他的语气,带着悲痛,还有几分惋惜。

    陶一明看着他身影渐离渐远,心如巨浪翻滚,他抬了手,正如老者所说,这双手已经沾了无辜者的血,他回不了头了。

    心头微动,他走进偏殿书房,在书案后伸手一按,本是书架的墙却倏地打开,露出一条暗道,他迈步进里,身后的墙缓缓合起。

    陶一明顺着暗道往里走,不多时,就到了一处小的小寝殿。

    小寝殿当中,有个十字架,架中绑着一人,那人身上的衣衫褴褛,血迹斑斑。

    那人的旁边,桌子上还搁置着不少带血的刑具。

    “主子。”候在一边的两个小内侍,朝来人喊了一声。

    陶一明微微颔首,手一伸,一边的小内侍递上鞭子,他开口:“把他给我弄醒。”

    小内侍点头,拎起地上的一桶水,直接波了过去,哗的一声,水全泼在那人身上。

    陈仲海只觉得头痛欲裂,全身似被人千刀过剜,他止不住的颤栗,几欲开口,却发现,自己的嘴被棉布堵得透不过气。

    他慢慢睁眼,迷蒙的视线里,他渐渐看清了那人。

    “很惊讶是吗??”陶一明看着他瞪大的双目,“你觉得你跟我无冤无仇,我为何要如此对你是吗?”

    陈仲海点头如捣蒜,他是真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抓到这里,也不明白陶一明为何对自己用私刑。

    陶一明冷冷的盯着他,挥动的手里鞭子,狠狠甩了过去,“你这种人,我为什么要跟你解释。”

    陈仲海嘴里呜呜的发声,这鞭子,过了油,抽在身上,疼痛万分。

    “你这种人,就应该千刀万剐。”陶一明又狠狠抽了几下,“但为了你能有个全尸死在阿媛面前,我只能放弃手刃你的想法。”

    阿媛?林绣媛?陈仲海错愕,这个死了七年的女人,怎么又跟一个阉人扯上了关系,可如雨的鞭子狠狠的抽在身上,他顾不得冥想。

    他拼命的摇头,祈求那人停手。

    “痛吗?”陶一明又朝他甩了鞭子,“阿媛当初的痛,比你更甚”

    他的狠戾,他的疯狂,在此刻愈发澎湃,他手中的动作反复,直到那人晕了过去。

    “把他弄醒。”陶一明又一声吩咐。

    内侍看着陈仲海血淋的身,有几息犹豫。

    “弄醒他。”陶一明一声呵斥,“这种人留在世上,只会造就更多的悲剧,他死不足惜,”

    内侍点头,又朝他狠狠泼了水。

    眼前视线有些模糊,陈仲海努力的抬头,他的意识,有些散涣。

    待再想清楚自己的处境时,他绝望了。

    “陶公公”有个内侍从暗道里急色匆匆走到陶一明身边,抬首低语。

    陶一明面色惊变,徐萧年挥兵攻城了,不过一个多时辰的早朝,他竟然如此大胆。

    他甩掉手中的鞭子,问:“可有人出宫了?”

    “暂时还没有。”内侍回道。

    陶一明脸色隐晦不明,他紧握着手,吩咐内侍,“一会若是有人奉太后娘娘之命出宫,让禁军全部拦截下来。”

    “这”内侍疑惑,徐萧年的人突然攻城,虽然皇城内有禁军,可若京内的兵力从外夹击,将他们堵在皇城外,那不是更好吗?怎么现在就要拦截出城报信之人?

    “快去。”陶一明缓道,“告诉韩章,死守皇城就好。”

    内侍点头疾步退出去。

    陶一明回身看着陈仲海,冷冷一笑,“要结束了,大家都要结束了。”

    他笑着吩咐原来边上的内侍,“你们带着他去林绣媛的茔地,林绣媛怎么死就让他怎么死。”

    他的话,如五雷轰顶,陈仲海胯间一湿,一股热流而下。

    陶一明要杀死自己,为了林绣媛

    这种被人告知死亡的恐惧,流向四肢百骸,这一刻,他突然觉得,是自己对不起那个女人。

    可是有什么用,他的嘴巴被堵住了,他求不了情,只得眼睁睁的看着陶一明缓步离开。

    陶一明听着身后那人支吾的叫喊,他挣扎时铁链发出的声响,也变得悦耳。

    阿媛的仇要报,信国公要死,蒋家的案子也要翻,这一切都如期而至。

    他没有遗憾了。

    偏殿外,禁军步步声响萦绕在宫内,不过一个早朝时间,感觉就是天壤之别。

    陶一明回了金銮殿,殿内朝臣还在,他们几乎都是文人,只会纸上谈兵,从未真正见过战争场面,故而神色很惊恐。

    他上前,吩咐内侍和宫女带走景隆帝,而后缓步走到沈代禾身边。

第128章 对决2() 
他的话落;沈代禾阴沉的脸色稍霁,笑道:“哀家从未怕过,徐萧年自不量力;如此逼宫;他徐家生生世世要被后人钉在耻辱柱上唾骂。”

    陶一明垂眸,方才太皇太后的那一番话;足以成为徐萧年攻城的理由,只要那个老妇死了;那么这个理由将变得不正顺。

    但他犹豫了;若是徐萧年攻城的理由没了;那么蒋家的案子落在沈禾手里,将会遥遥无期。

    他的心微沉,在女人身边低语;“我说过,我会与你共同承担。”

    他的话有些奇怪,沈代禾不以为意,她淡笑起身;早朝还未散去,便得知徐萧年攻城的消息,方才她已经遣人拿了兵符出宫;里外夹击,他必死无疑。

    “诸位大臣,方才的案子可还在再议?”她笑问下首有些慌乱的群臣。

    眼下,宫城内隐隐传来厮杀的声音;估摸着已经攻城在即,而上首那位,却不紧不慢还想着刚才早朝说的事,这心是有多大?

    “太后娘娘,这徐萧年这般作为,咱们理应做更多准备。”朝臣中有人提醒道。

    “乱臣贼子,只怕他们破釜沉舟,如此一来,太后娘娘您看是否需要避一避?”

    “是啊,这金銮殿目标太明显,不如移驾”

    “太后娘娘,请保重凤体”

    几人的话,透着不安,他们往日里的沉稳,还有那气派的官威在此时消失殆尽,沈代禾看着这些朝臣,有些想笑。

    陶一明看着下首微乱的朝臣,“诸位大人,惶恐是没用的,有禁军在,还怕治服不了几个乱臣贼子吗?”

    沈代禾笑着对朝臣道:“诸位大人早早上朝,方才又过唇舌之战,想必此地一定也是辛苦。”她顿了顿,“不如就移步偏殿,在这宫里用膳罢了。”

    众臣听后,心中缓松了一口气,按理现在还未攻宫城,就应该想办法散朝回府,太后如此一举,莫非是想拿他们其中一些人当人质?毕竟朝臣中有不少意属候府。

    沈代禾下了玉阶行到殿外,朝臣跟随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全部移去了偏殿。

    “把徐显带来,一会让他们祖孙说上几句贴心的话。”沈代禾吩咐候在偏殿外的禁军。

    禁军颔首,直接转身离去。

    宫城里,依稀听见嘶喊声,禁军步步戎守,将殿外的空地站就,镇守着正殿。

    偏殿里,朝臣稳了神色,有个疾步而来的禁军走到殿前,对沈代禾道:“禀太后娘娘,逆贼全力在攻西安门。”

    闻声,朝臣纷纷低语。

    皇城和宫城分别都有六门,皇城正南为洪天门,西安门在西,离京都西门近,出了京都城门便有山道,一般人进出并不热闹,故而这里兵力相对比较弱,徐萧年选择此门进攻,说明早前就看准了此特点。

    韩章早前得了陶一明吩咐,便直接道:“守皇门,候京郊的营兵进京。”

    “太后娘娘,此处风大,您回寝宫休息。”他对沈代禾道,“有臣以及兵部几位大人在,出不了乱子。”

    沈代禾颔首,皇城和宫城内现在皆有禁军戎守,她并不担心。

    “陶公公留步。”韩章叫住即将离去的陶一明,“在下有一事向您讨教。”

    陶一明闻声,吩咐宫女内侍先候沈代禾离去,而后转身跟着韩章去了拐角。

    “韩章有一处不明,还望公公指教。”韩章开门见山。

    陶一明看着殿前黑压的一片人头,淡道:“那你说。”

    韩章看着他神色有些随意,不免皱眉,“太后娘娘派人出宫,您为何叫人拦截,且皇城内的这些禁军,为何只守不攻?”

    “以我们的兵力,徐萧年根本没有胜算的把握,为什么您要如此?是太后娘娘另外有安排?”

    陶一明看着他,微微一笑,“韩将军知道咱家为何进宫五年就能有今天的地步吗?”

    韩章一愣,他说的这话跟今天的安排有关吗?

    “因为咱家做事,从不问原由。”陶一明笑了笑,指着上头,“不管如何,天塌了,自然有主子顶着。”

    韩章心头一颤,他觉得这话根本不靠谱,到时候徐萧年攻进皇城,外人只会道他韩章守城不利,哪里还会想着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