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姻谋天下-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劝,而不是谨守君臣之道,一味地逢迎附和,对不对?”

    琰哥儿显然还是没听懂,一脸疑惑不解,只因阳筠问了他这话对不对,他便认真琢磨了片刻。觉得依稀懂得几分了,武存琰便懵懂点头。

    阳筠知他虽然点头却未必真能明白,然而教导最需耐心,倒不急在一时,以后慢慢教就是了。她只不知要如何将姚良媛之死告诉琰哥儿。

    与当初的武存璟和武存瓀不同,武存琰平日教得就好些,如今更已懂得死生大事,生母之死对其势必是个打击,不能像无知稚子一般轻易缓过来。

    若依着阳筠的性子,定会将事情尽数告知琰哥儿,可当初自己虽然挺过丧亲之痛,却终还是养成了小心翼翼的习惯,一直过得都不太自在。

    毕竟武存琰是男子,阳筠不愿他也同自己一般,。

    可究竟是要瞒着真相,还是说实话妥当呢?

    阳筠想了半晌,觉得还是叫段良媛过来商量妥当一些。毕竟段良媛带过两个半路送过去的孩子,而现今璟哥儿、瓀哥儿两个也都还不错,想来段良媛于此事上该有些心得。

    至于武承肃,只与他商议着便罢了,不好在他焦头烂额之际还拿这家事烦他。

    更何况,姚氏一门做下这样的事,武承肃势必动了真气,就怕他看到了琰哥儿便想到叛逃降魏的几位姚将军,万一脸色稍有不好,吓得武存琰更加畏畏缩缩,以后要改便越难了。

    见琰哥儿点头,阳筠只温和一笑,让瑄哥儿的乳母带了他两个下去玩,并把春桃和秋云都遣了去。

    春桃自然是去哄他们玩的,秋云则是在那里看着,不然怕生出事端——若发觉有人来给琰哥儿报丧,又或者琰哥儿非要回去,春桃几个未必拦得住,秋云却能唬住人。

    待两个孩子出去了,阳筠才开口问坠儿:

    “怎么死的?”

    话一出口,她才惊觉自己对姚家的反叛并不惊讶,对姚良媛已死一事也是坚信不疑的。

    阳筠只当有种种迹象在前,自己不过是看得清楚,殊不知她还未入燕时心中便已放弃大燕的江山,觉得燕国气数当尽,周道昭更是应时而起,因此无论何人叛国降敌竟皆不意外了。

    坠儿却没想许多,将丽正殿内之事详细说了一遍。

    因坠儿提起宫人皆不知此事,又说以为阳筠遣了人去膳房封口,阳筠心中忽然一动。

    她虽想过封口,却终究没教人去膳房。东宫女眷一损俱损,没人会在此时闹事,且这样的事不是她想瞒就瞒得住的,遮遮掩掩倒教人胡乱揣测,人心更是难安。

    至于那些宫人,即便想要出去也要掂量掂量。如今战火四起,莫说治安不稳,便是口粮也十分紧张,但凡有些计算的,都知道此时更应留在宫里,而非闹着要逃命。

    而魏军若真攻过来,也不会拿那些爱归顺的宫人开刀。姚氏叛逃的消息只对外头有用,宫里的人即便惶恐,也不会出什么乱子,更不用说这宫里有多少忠心耿耿之人了。

    皇宫与东宫,总是最后才会遭殃之地。

    即便再逃十个姚将军也是一样。

    令阳筠觉得豁然开朗的那一闪念,是对待武存琰原也可这般“无为”:阳筠只教他读书明理罢了,关于母族之事由他自己打听。

    武存琰不骄横、不任性,即便他尚懵懂,对世事也有分辨,单从方才他一口否定阳筠所言、坚持说瑄哥儿最大一事,便可看得出来。

    这样好的孩子,只要自己真心待他,他必然不会差了。(。)

第三二四回 将死言() 
阳筠也不是胡乱教养,虽然瑄哥儿还没长成,但该学该劝的一样也少不得,这点她十分清楚。

    想起自己在教导阳筱时犯过不少错,阳筠心中又是一阵自责。

    她不禁暗下决心,不管今后天下局势如何,也无论还有多少日子可活,总不能教瑄哥儿与琰哥儿长得差了。

    至少也要像阳楌、周绰那般光明磊落才行。

    至于姚氏叛逃之事,琰哥儿还小,跟他一股脑说了未必就好,不如阳筠自己装作没事一般,从此好生待着琰哥儿,依武存琰的聪慧与心性,不出两年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想来姚良媛的事今日就要传遍东宫,停灵出殡也要琰哥儿过去,只不跟他说明缘由就是。

    虽然丽正殿如今有人怀疑她搞鬼,觉得姚良媛之死蹊跷,待姚氏叛逃的消息传开后,八凤殿的清白也便可以分明了,到时自然也没人会在琰哥儿面前乱说话。

    即便有人心存不良,故意挑拨离间,被琰哥儿听了些什么话去,想也都是无妨的——琰哥儿毕竟尚且年幼,最是藏不住心事的,若他有些什么念头,阳筠也能看得出来,及时教导当不会有差错。

    打定了主意后,阳筠便不多虑,只待与段良媛计议一番,再问过了武承肃也就妥当了。

    钏儿进来说早膳摆好了,请阳筠去厅上用膳。

    “世子和大公子的份也预备了。”钏儿恭敬道。

    “今日起得早还不觉得,都过了这会儿了,竟才到早膳工夫。”阳筠先时微笑,后不禁轻叹道,“琰哥儿倒真是乖,也不喊饿,也不闹着不在这里。”

    阳筠说着,赞了钏儿有心,便教她去外头吩咐乳母,让带两个孩子进来用膳。

    待阳筠落座后,武存琰朝她行了礼,便也规矩坐下。

    从一早被人哄出来时他便十分不安,想起昨日夜里姚良媛的话,武存琰总觉得出了大事。

    姚良媛夜里反反复复跟武存琰说的,是要他听阳筠的话,要与瑄哥儿和睦相处。

    “太子妃娘娘才是你正经的母亲。她待人宽和,对你也十分喜欢,你应当十分孝顺她,不可有半点忤逆。

    “你若能待在八凤殿最好,若是不能,你也要时常过去陪着母亲,千万不可以生疏了。

    “这天下若有人能护你,便是太子妃娘娘、你的母亲了。倘若她也护你不得,那凭是谁,想也没有办法了。

    “几个兄长里头,我瞧着世子跟你最好,见着你就爱笑,这边是天赐的缘分。琰哥儿不也喜欢世子么?以后你们两个长在一起,彼此也有个照应。

    “从前教你的道理你要谨记,孝敬之道便不需我说了,只记得你以后要孝顺太子妃娘娘就是。

    “你今后为人处世当谨慎守礼,心中不可有一点偏颇。君子当坦荡荡耳,若无意做错了什么,即便是天大的错,你也要坦然承认,不可遮遮掩掩,不可撒谎欺瞒。

    “娘亲自然不会害你,你母亲——便是太子妃娘娘——也待你好,其余旁人跟你说了什么,莫要轻信。

    “你须记得,那些人的话听不得。今后除了太子妃娘娘,旁人的话都不能听进去——即便是你外公、舅舅,又或者你的乳母、侍女说了什么,你也只听莫信。

    “人心是极古怪的一个东西,如今你还小,许多道理不懂,待你长大了便懂得了。至于他们如何看你,并不要紧,你自己端正,心存善念、无愧天地,便是最好的。

    “我们琰哥儿是最孝顺的,必定会牢牢将今日的嘱咐记在心里是不是?”

    除了议论人心的几句,前头的话都十分浅显,且都是姚良媛说的多次的,武存琰自然都懂得,也早就牢牢记在了心里。见姚良媛如此说,他便点头说定会谨记于心。

    姚良媛闻言微笑,再三叮嘱他要牢记,便吩咐侍女带他下去。

    走到门口时,武存琰还一步三回头地望着姚良媛,姚良媛也便那么温和地看着他,目光须臾不离。

    昨日夜里还不觉得,今日一早忽然被唤醒,又被一路带来了八凤殿,更在这里用了早膳,武存琰越想才越觉得不对。

    更何况姚良媛还不在这里。

    可他素日乖巧惯了,姚良媛又再三叮嘱要他好生待在八凤殿,武存琰便不敢开口问,也不敢说要回去。

    看着眼前的孩子,阳筠心绪有些复杂。

    若非武存琰被教导得好,讨阳筠喜欢,若非阳筠觉得燕国要败,自己的儿子将来八成当不了皇帝,她自觉未必会如此大方,这般痛快就要养着武存琰。

    她倒没自欺欺人。

    这样好的孩子,偏遇上了这般乱世,又摊上了个叛降的母家。

    而姚良媛之所以把武存琰给她教养,怕不仅是为了眼下的安稳罢!

    这便是生母,从来都是图长远计。

    姚氏叛逃,姚良媛大可以做出不知情的样子,仗着育有一子的功劳好生在东宫里活着,未必就会有人拿她怎样。

    可是她偏早早就计划好,分明是早预备着有一死。想是怕自己苟且偷生,连累了儿子的前程罢!

    若姚良媛不死,琰哥儿许还是要养在丽正殿,可如此一来,原本出身甚高的琰哥儿就要被人瞧轻,他日武承肃登基时琰哥儿自然讨不到最好的,瑄哥儿即位时也谋不到什么出路。

    即便燕国战败被灭,魏国得了天下,姚良媛活着也无甚用处,徒给姚氏添麻烦罢了。倘或周道昭下令前朝余孽一个不留,姚将军又要如何斩杀自己的亲外孙?

    可如今这外孙的生母为了姚将军的前程而义无反顾地自尽了,姚将军心中愧疚岂不更盛,愈发下不去手了么?

    阳筠细想了想,当初姚良媛便知父兄有次算计,却没为了一己之利而告密,显然是个极孝顺的——单看武存琰如何也可知。

    也幸亏有个深谋远虑的母亲,知道一早就替儿子想好出路。

    可姚家已叛,民心早倾,即便让琰哥儿多活两年又有什么用处?

    阳筠自小经历生离死别,心性与旁人本有些不同,说她温和良善,却又有些常人难以理解的冷漠。尤其在死生之事上,虽然她也想生,却并不觉得死有什么大不了的。

    又或者是从小在大巫那里学的道理太多,对天道过于崇敬了么?

    阳筠不禁开始反思。

    ***今天三章,明天继续***(。)

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 
看着姚良媛替琰哥儿的悉心筹谋,阳筠忍不住反思己身。

    自己对于灭国亡身,是不是太不以为意了?

    即便她于死生已经看淡,武承肃也难有活路,瑄哥儿却要怎么办?这一屋子的侍女又当如何?

    眼下又多了个乖巧可怜的武存琰,是姚良媛经营多年,只等今日死后相托的。她自己殉国殉情也都罢了,这些人的出路,少不得要好好谋划。

    之前教武承肃冷了心,不想一冷至此,连正经事都险些忘了。

    阳筠自嘲一笑,似不经意般看了看厅中几人,不知为何忽然来了精神。

    几个侍女还是如从前一般用心服侍,站在旁边低眉敛额,十分恭敬平和;瑄哥儿难得上桌,这会儿正十分有兴致地在桌上凑热闹,学着大人的模样规矩坐在那里;而武存琰一直不吭声,只安安静静吃饭。

    阳筠暗自庆幸自己及时清醒了过来,否则日后她不定要如何后悔呢。

    直到用过了早膳,阳筠也没提姚良媛已死的事。

    她虽有心机,却不是在算计稚子之上,如今瞒着不说,不过是因为不知武承肃要如何发丧,不好让武存琰回丽正殿去哭罢了。

    约莫半个时辰过后,东宫女眷便陆续过来问安。

    因怕年幼受礼折了福寿,平日里阳筠都会教人把瑄哥儿抱下去,今日因琰哥儿的关系,她却将两个孩子都留在了厅上。

    众女眷见了,面上惊讶之色竟然难掩。

    东宫众人早听闻姚良媛三天两头往八凤殿跑,有意巴结阳筠,又于今日早膳前后听说了姚良媛的死讯,也多半知道姚氏叛逃之事,对武存琰在这里并不意外。

    令她们意外的是阳筠竟然愿意收着这个孩子。

    于是便有人腹诽,以为阳筠是因琰哥儿乖巧懂事才收着的,先前两个公子是遭她嫌弃才丢给了段良媛。

    还有人以为因姚良媛死得太不好,姚氏如今又投了魏国,将有姚氏血脉的武存琰放在别处怕要有祸患,阳筠想放在自己眼前看着以图安心。而若琰哥儿一旦有不妥之处,怕阳筠立即就要下手。

    众人心思飞转,脸上自然也露出了几分。

    武存琰虽小,却也会看脸色,依稀觉出了这些人的不善来。

    果然便如娘亲昨日所言,这世上人心是极古怪的东西,他不过在八凤殿里待了这么一会儿,便惹来这些人许多恶意,只不知为何要如此待他。

    武存琰悄悄打量着众人,接着又打量阳筠。

    目光才刚落在阳筠脸上,他心里便是一震。

    阳筠目光磊落,却又咄咄逼人,她就那么直直地盯着众人,直到她们把目光移开。

    想起阳筠早上的教导,武存琰似乎懂了一些。这坦坦荡荡看人,果然比悄悄打量要好。如此想着,武存琰不由得也直了直身子,再看殿内众人时,已没了方才那般忐忑谨慎。

    因大家都守着规矩,也知道姚良媛之死不可随意提及,因此不过闲话了半晌,阳筠便教众人散了。

    刚一下了八凤殿的台阶,便有人交头接耳起来,说今日早间听闻与方才殿中所见。阳筠留了段良媛说话,对外头这些议论自然一概听不见,便是听见了想来她也不会理睬。

    “娘娘打算将琰哥儿养在八凤殿么?”才刚进了内室,段良媛便直言问道,“母家叛逃,生母自尽,这孩子又已懂事了,怕没那么好养的。”

    武存琰被阳筠遣人抱走,依旧和瑄哥儿去别处玩去了,此刻并不在内室里。见内室再无旁人,段良媛说话自然也不需要忌讳。

    “我瞧着这孩子不错,既然姚良媛有这份心思,我便养着罢。且放在别处我又不放心,放在你那里又实在麻烦了你,竟再无什么妥当的地方了。”阳筠轻叹道,“镇远将军也真是有城府、有胆识,如今看来,怕是一早就谋划好了的。”

    分明听出了阳筠话里的不妥之处,段良媛却无心替她纠正,竟只顺着阳筠的话往下说。

    “非是我妄言,这姚家的事怕还不是头一份。”段良媛低声道,“先前一家子逃了的鲍启勋听说也是往西走的,只不知究竟去了哪里,魏国朝里也并未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

    “鲍启勋我所知不多,还是给筱儿议亲那会略打听了一番,依稀听说是个有学问的,从前也有些经世治国的本事,后不知怎么,竟将读书人的节操也丢了,做了个人人见弃的谗臣。想是他看出天下将乱,及时跑了也未可知。”阳筠说完摇头,面上虽无不屑神色,却看得出当真十分不解。

    段良媛叹了口气。

    鲍启勋的旧事她还是听说过一些的,尤其在阳筠入燕一事上,这人作用不小,后阳筱嫁过来,更是鲍启勋出面周旋,随机应变才终可成。见阳筠所知似乎不多,段良媛便将其诸如如何读书进士、如何怀才不遇、如何随波逐流,都大致讲了些给阳筠听。

    她不说还好,这么一说,阳筠反倒愈发糊涂了。

    这样的人不该一早就盼着乱世,趁机有一番作为、谋些事业么?怎么机会来了,人却落荒而逃呢?

    然而鲍启勋终究是个无关紧要的人物,方才不过顺便提起,闲聊几句罢了,眼下有旁的事要说,自然不会揪着“鲍启勋如何如何”不放——随他如何,既不能左右大事,为何遁逃也就不重要了。

    可段良媛好好的提起鲍启勋做什么?

    阳筠略一思忖,随即明白了过来:这姚家既不是头一份,想必也不会是最后一起叛逃的了。

    大燕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