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相养妻日常-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皇后命人赐座奉茶,客气寒暄。

    杨氏应答关怀,见甄皇后目含审视,遂挑破情由,道:“先前娘娘凤体抱恙,臣妇没敢多打搅,也有许久没见太子殿下。殿下万事安好吗?”

    甄皇后目光微紧,“夫人是来看望太子的,少夫人也是吗?”

    她的目光遽然落向令容。

绝路() 
延庆殿里安安静静;先前永昌帝为甄皇后养的那些馥郁奇花也不知去了何处;窗口处微风送进来;除了热气;便只寡淡而已。

    令容上回来时;这里还烈火烹油;如今甄皇后连熏香也不点;重归冷寂。

    她应着甄皇后的询问抬头,对上那双眼睛。

    凤眼黯然,哪怕有天底下最好的脂粉装点;也掩不住眼底下浓浓的暗色。劳心伤神最能损伤韶华,甄皇后处心积虑,所求甚多;煎熬之下;连同那双凤眼里的神采都失去了,怕是这两三月里没能安眠过。

    令容欠身;带点微笑;“许久没见太子殿下;不知殿下贵体安泰吗?”

    “他身体倒是无恙。”甄皇后既已看出来意;递个眼神叫旁人退下;只留心腹宫人在旁陪着,啜了口茶;缓缓道:“只是今日本宫精神不济,烦神的事太多;往他身上放的精力有限;他怕是有些不高兴。”

    “娘娘母仪天下,后宫诸事悉由您处置,还是该保重凤体。”

    “后宫都是小事。”甄皇后说得云淡风轻,目光缓缓扫过对面的婆媳,“最让人烦心的,却是外头那些鸡飞狗跳的事。”

    “这臣妇倒是听说了,御史们吵得厉害,连废除东宫这样大不敬的话都出来了。”

    甄皇后面色微变,下意识握紧衣袖,将杨氏神色瞧了片刻,才道:“是这事叫人头疼,夫人身在宫外,知道的兴许比本宫多些,可有应对之策?”

    杨氏微微一笑,“朝堂上的事错综复杂,臣妇哪能有应对之策。”

    “那夫人觉得——”甄皇后坐得高点,颇有些居高临下的架势,“敢说这种大逆不道之言的人,该杀吗?”

    “御史职在规谏帝王,为朝廷和天下而着想。有过失的人,自然该被弹劾。”

    拂入窗槛的风仿佛凉了,透过帘帐缝隙钻进来,甄皇后面上也带了点寒意,冷声道:“今日夫人和少夫人特地入宫问安,本宫还以为是有良言相劝。”

    杨氏面无波澜,“是有良言相劝。有过有失者,须按律法裁处,朝廷铁律之下,皇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何况旁人。百姓群情激愤,朝堂律法公正严明,这罪责难以逃脱。不过——”她顿了下,对着甄皇后陡然锋锐的目光,沉静如旧,“长辈的事,与稚子无关,旁的廷议臣妇不敢擅自评判,废除东宫之言,就有牵连之嫌了。”

    说罢,左手掌稳稳落在膝头,又举杯慢饮。

    这茶是御贡的,回甘虽好,入口却颇苦涩。

    甄皇后盯着她,满口回甘也变得苦辛起来。

    杨氏的态度已颇明白了,废除东宫是牵连,废后、废相却不予置评。当着正宫皇后、太子嫡母的面,摆出这般态度,跟附议废后、废相何异?

    她眸光更冷,索性直白道:“朝臣说该废了甄相、废了本宫,夫人也觉得合情合理?”

    杨氏默然不应,旁边令容也只端坐,默然不语。

    仿佛陷入僵持,殿里安安静静,甄皇后握紧双手,指甲几乎将掌心掐出血来,也终于看透韩家的态度。

    朝堂上吵得沸沸扬扬,多是范家在后撺掇挑唆,煽风点火,韩家在同僚跟前摆出的只是秉公处置的态度,只按律量刑,却叫永昌帝裁夺,仿佛不偏不倚。甄皇后甚至盼望过,哪怕韩家不出手相助,能袖手旁观置身事外,已是难得。

    ——对付一个范家,总比对付范家和韩家轻省些。

    但此刻,杨氏的话却是明明白白,韩家不伤太子,但废后、废相之事,志在必得。

    难怪外面群情如沸,难怪甄家举步维艰!

    却原来是韩家在暗中推波助澜!

    甄皇后的手不自觉地颤抖,质疑韩家打算的话几乎脱口而出,却生生忍住了。除掉皇后和甄相,保住太子,韩家要么是如她所猜测的,想谋逆篡位,要么是想除去太子背后的甄府,独揽朝纲大权,将来将太子推成傀儡,左右朝堂。

    如今永昌帝困在宫禁难施政令,放任相权为所欲为,不就是个傀儡的例子吗?

    掌心里腻湿冰冷,甄皇后竭力镇定,出口的话却微微颤抖,“当真愿保太子无恙?”

    杨氏抬眸,声音平静,“稚子何辜。只是家父与犬子虽居高位,毕竟能做主的事有限。若事情拖延太久,旁人逼之太甚,怕也会有心无力。两三百条罪名,零零散散牵涉千余人的性命,这样耸人听闻的案子已传遍京城内外,终须有个交代。娘娘觉得呢?”

    甄皇后死死握住冷硬的扶手。

    所谓旁人是谁?自是范家!

    范贵妃处心积虑地哄了妹妹进宫,姐妹同侍一夫,那范自鸿又特地进京,以范通的名义步步紧逼,盯着的不止是她这后位,还有太子的东宫之位。若范家所谋得逞,韩家再暗中借力猛推,不止她和甄嗣宗难以自保,太子失了庇护,岂能保全性命?

    永昌帝固有爱子之心,却如何敌得过盛于皇权的相权?

    且一旦太子势单力孤,无人护持,范家姐妹有孕,东宫易主是迟早的事。

    比起傀儡般的永昌帝,身居高位、权倾朝堂的韩家其实更有能力护住太子。

    帝后离心,中宫形同虚设,甄家遭万人唾骂,退入绝境,再难的事甄皇后都已不怕,放心不下的唯有太子而已。

    良久静默,唯有外头轻微的风声和帘帐扑动入耳。

    甄皇后缓缓站起身,神情冷凝,目光落在杨氏和令容身上,似怀疑、似审视、似期盼。

    “只要有交代,就保太子无恙,是吗?”

    杨氏亦起身,姿态端然而恭敬,“只要别太晚。”

    甄皇后看向令容,“你呢?韩蛰手握锦衣司和相权,可比韩镜难对付。”

    她说得直白,令容也直白颔首,“太子年幼,若娘娘能分清是非,怎会连累他?”

    “你们敢起誓?”甄皇后眼神像是刀子,自知甄家难逃此劫,声音压得极低,眼神却尽是狠厉,伸手指着令容隆起的肚子,“本宫要你们用他起誓,许诺不伤太子!若违此誓,叫她母子不得好死,韩家断子绝孙!”

    态度挑明,剑拔弩张,这样的言辞并不突兀。

    令容怀着身孕,下意识护住孩子,杨氏目光冷沉,握住令容的手,坚定而温暖。

    “倘若娘娘及时交代,韩家必不会伤害太子殿下性命。若违此誓,我韩府上下,俱受天谴。”这是韩镜祖孙几个商议后定夺的事,杨氏有把握,说得斩钉截铁。

    铿锵有力的一句话,换来点虚假的心安。

    甄皇后未必真能信空口白牙的话,看的不过韩家态度而已。

    何况外朝后宫汹涌攻势下,甄相无力反击,她已失去圣心,已无路可退。

    锋锐的目光渐渐收敛,继而灰败,甄皇后坐回椅中,死死揪住衣袖。

    令容走至宫门外,登上马车时,心里仍砰砰的跳。

    虽说跟着韩蛰经历过许多凶险,似方才这般手里不见锋刃却剑拔弩张,言语间裁夺生死的事,仍让她觉得惊心动魄。

    靠在软枕上,双手下意识护着小腹,想起方才出延庆殿时撞见小太子的场景,心里暗自叹了口气。不足两岁的孩童,长得乖巧可爱,正是懵懂天真的时候,被大群宫人护卫环侍,怕是不知身处怎样的漩涡。

    见到她和杨氏时,小太子还颇好奇的打量,乌漆漆的眼睛招人疼爱。

    杨氏显然也是有所感触,坐着出了会儿神,才向令容道:“累吗?”

    “还好,平常在府里散步,走的比这还多。”令容不觉得怎样,侧身握住杨氏的手。

    杨氏肃然的神色稍敛,露出点笑容,“方才害怕了?”

    “母亲在旁边,心里还是踏实的,不过毕竟”她抿唇笑了笑,轻轻点头。

    杨氏一笑,打量着她,目光添了慈和。

    走到这地步,韩家的野心昭然若揭,连外人都瞒不住,迟早会浮出水面,是以韩蛰提到令容的主意时,杨氏虽觉意外,却又觉顺理成章。只是没敢将心存偏见的老太爷逼得太紧,便假托她的主意,叫祖孙三人商议定了,才带着令容进宫。一则让令容身在其中,明白她和韩蛰的信重,再则让令容多见些世面。

    原还担心令容会慌乱,瞧方才的模样,倒是她多虑了。

    杨氏颇为满意,“多见识些总没坏处,我在你这年纪,还没你这样的镇定从容。”

    “有母亲和夫君做底气,再害怕也能镇静的。”令容唇角翘起。

    自打进了韩府,杨氏便始终照料点拨,一点一滴,令容全都记在心上。知道杨氏方才的沉静神情下有多费神,遂另取个软枕给杨氏侧边垫着,让她先眯会儿。

    皇宫之内,甄皇后对着笑眯眯走来走去,不时到她膝前撒娇的小太子,出神到夜里。哄着小太子睡下,她心事沉沉,便守在榻旁,枯坐到次日清晨。

    日头照常升起,巍峨辉煌的宫阙仍沐浴在仲夏清晨的柔风里。

    甄皇后勉强睡了两个时辰,起身梳妆,拿厚厚的脂粉将脸上的憔悴与黯色尽数遮住。从紧锁的柜中将先前永昌帝送的那套衣裳首饰拿出来穿戴,贵重庄丽,很衬皇后的威仪。唯有眼中郁色太浓,哪怕强自牵出笑意,也像哭泣般难看,只得黯然垂眸。

    在延庆殿端坐良久,打听得永昌帝打马球疲累后,在附近的华阳殿歇息,便去求见。

    不出意外地,刘英进殿通报,出来后摇头叹息。

    甄皇后却没再转身离开,却将双膝屈地,笔直跪在殿前冰冷的地砖。

死灰() 
殿前铺设的金砖坚硬冰冷;虽是盛夏时节;凉气却仍往膝盖骨缝里钻;又凉又疼。因永昌帝说了要歇息;刘英也没敢打搅;试着劝了几句;见甄皇后长跪不起;只能摆出惶恐的姿态,在旁安静站着。

    风吹过殿前,卷着暑热;却驱不散地上寒意。

    甄皇后母仪天下,万金之躯,何曾吃过这样的苦?

    周遭内监的目光虽躲闪而隐蔽;却如锋锐的针刺在身上;她脸上似觉得烫热,心里却凉透了;咬着牙;垂目端跪;仿佛无数次跪在佛前祈祷。

    不知过了多久;殿门吱呀拉开;永昌帝伸着懒腰跨出门槛,却忽然顿住。

    正对着殿门三步之外;甄皇后的跪姿清晰落入眼中。

    皇后的凤衣明黄贵丽,绣着牡丹飞凤;铺曳在地;落在暗沉的金砖上,格外惹眼。浓妆之下,甄皇后的脸色似有些泛白,那双眼睛在听见动静时遽然抬起,有慌乱也有期盼。高堆的发髻间,凤钗晃动,明珠摇曳。

    四目相对,永昌帝在吃惊而外,又觉尴尬。

    他愣了片刻,才收回手臂,声音也颇僵硬,“皇后来了?”

    “臣妾拜见皇上。”甄皇后垂眸,跪伏行礼。

    自打出了甄嗣宗的事,帝后已有许久没见,如今既然面对面撞上,甄皇后又以万金之躯跪在地上,永昌帝自觉面上不太好看,只随口道:“马球打得累了,歇会儿。皇后如此庄重,是有事?先起身吧。”

    “臣妾有事,想禀报皇上。”

    甄皇后想站起来,膝盖却已跪得麻木,被身旁宫人扶着,双腿略微僵硬。

    忍着膝盖的剧痛走入殿中,没了外人在侧,永昌帝又恢复冷淡姿态,“朕不想见你,皇后应当明白。”

    “臣妾明白,今日厚颜来求见,是为了太子。”

    永昌帝冷笑了声,没说话。

    甄皇后双手交握在身前,知道他心里的芥蒂,遂低声道:“为先前范贵妃受伤的事,皇上对臣妾有怨,臣妾明白。当时是我一时糊涂,若禁足半年仍不能平复皇上丧子之痛,臣妾愿再领责罚,任凭皇上处置。今日臣妾过来,却是为外头臣民的种种议论。”

    提到这茬,永昌帝脸上不耐烦之色更浓,回身盯着甄皇后。

    “你们甄家做的那些事,让人骂了半年,都骂到朕的朝会来了!”

    “亲友家仆疏于管教约束,仗势欺人,是臣妾的过失。家父身在朝堂,有朝务缠身,难免照料不周全。”甄皇后端然不动,迎着永昌帝的目光,不闪不避,“臣妾的亲眷做错事,自然该按律法惩治。但罢相的事——近日朝堂上群臣谏言,皇宫外百姓激愤,家父未敢上疏请罪,并非不敢承担,是怕流言之下意气用事,反会令小人得志,难以在朝堂为皇上分忧解难。”

    甄嗣宗的那点权力,算是永昌帝勉强能左右的相权,永昌帝当然明白。

    但连着数月朝堂的争执,也确实让他心力交瘁,躁郁难当。

    甄皇后缓缓跪了下去,“若群臣相逼,非要皇上决断,臣妾愿揽过纵容之罪,废后甚至病逝,任凭皇上裁决,臣妾绝无怨言。”

    她枯坐一夜,已将后路掂量分明,眼神黯淡而坚决。

    永昌帝诧然瞧着她,心里似隐隐揪了下。

    连着数月避而不见,夫妻间原本就不深的情分早已在范贵妃丧子时磨平,范家姐妹在床榻上妖娆承欢时,也无数遍提过废后的事。他有这般打算,却只是顾忌太子和甄嗣宗,亦拿不出决断。

    胸中的躁郁烦闷在此刻忽然消停了些,永昌帝隐约明白,他躁郁之下,等待的是什么。

    夫妻俩相对无言,永昌帝脸上的烦躁消失,代之以些许不舍,而后转为淡漠。

    这态度已是分明,甄皇后的一颗心彻底坠入冰窖。

    十一岁嫁入东宫,这么多年夫妻的情分,终究磋磨殆尽。

    没了那一丝期许悬着,整个人却反而冷静下来,缓声道:“臣妾领罪前,会劝说父亲,父亲蒙受皇恩,必能明白皇上的苦心,竭力忠君分忧。只是太子毕竟年幼无辜,皇上曾为他设坛祈福,百般爱护,拳拳爱子之意,臣妾铭感于心。还望皇上能善待太子,多加教导。”

    “朕的儿子,自会疼爱,皇后不必担忧。”永昌帝声音颇僵硬。

    甄皇后哪会听信空口之言,再度跪拜,道:“臣妾与章妹妹素来交好,章家书香门第,章老名满京城,还望皇上能降旨让章妹妹照料太子长大,请中书侍中章素任太子少师,门下侍郎韩蛰任太子少傅,多加教导。”

    这便是存了必死之心,要托孤了。

    永昌帝纵有铁石心肠,想到年幼失慈的太子,终究动容。

    那日在高阳公主府强行临幸了章斐,酒醒之后,他才知道她的身份。但木已成舟,章斐跟旁人毕竟不同,章老是先帝太师,他须存敬意,便请高阳长公主代为说和,破格封了章斐为妃,虽没再见过面,却也礼遇。

    章家书香门第,让她抚养太子,倒也合适。

    永昌帝沉吟片刻,颔首同意。

    夫妻俩之间,便再无别的话可说了。

    甄皇后心如死灰,再拜及地,三叩之后,僵着双腿起身,黯然出殿。

    次日,永昌帝便召韩蛰和韩镜入宫议事,只说甄皇后因疏于管教家仆亲友,甚为自责追悔,已缠绵病榻水米不进。因太子年幼,须有人教导,韩镜年事已高朝务繁忙不敢劳动,愿请韩蛰微太子少傅,征询韩蛰的意思。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太子须敬重三师,师长也须爱之如子。

    韩蛰知道这是甄皇后为太子的性命打算,他本也没打算伤及幼子性命,自然应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