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相养妻日常-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氏的那封颇厚,韩蛰一摸便知,心中猛然一动,拆开来瞧,果然是信中有信。

    展开素净的松花笺,上头小楷隽秀,是令容的。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韩蛰看罢,沉肃的眼底不由浮起笑意,不知怎的就想起那回令容生闷气,拿纸笔跟他吵架,最后抬眼含笑,带些狡黠——她写下那句打趣般的客行虽云乐时,必定也是那样的神情,纤秀手指握在玉管,唇边带着浅笑。

    在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司使前,他修文习武,也曾读过不少诗书,过目不忘。

    明月何皎皎,照我床罗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想了片刻,前面四句清晰浮起,后头的倒记不清了。

    韩蛰摩挲信笺,眼底的笑意渐渐收敛,微挑的唇角也慢慢压了下去。

    这句话虽是打趣,但令容盼他早日回去,必定也是真心。京城里龙潭虎穴,她身后无所倚仗,对处境又那样敏锐,必定对祖父的态度深为忌惮。当初她心存和离之意,不就是害怕他的酷烈,祖父的狠辣吗?

    甚至很早之前,她似乎还从梦中惊醒,说有人要杀她。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韩蛰瞧着隽秀字迹,脸色渐而恢复沉肃,将那信笺折好,装在贴身的锦袋里。

    担忧无用,挂心无益,能做的唯有早日平定冯璋,凯旋归京!

    墙上舆图高悬,做了许多不起眼的标记,韩蛰命人掌灯,在舆图前站了近半个时辰。最初南下时,因他尚无威信,沙场对战的经验也不算多,加之官兵败退时士气低落,最初几场仗虽打得漂亮,却也甚为艰难。

    而今连番得胜,换成冯璋溃退,士气振作,加之熟知地形、摸清了冯璋的路数,虽仍有许多艰难凶险的仗要打,他却已理清了头绪。

    之后韩蛰连克数城,手底下添了归降的兵力,收服长孙敬后如虎添翼,韩征、傅益也比从前得力了许多,一路势如破竹,到九月底时,已将河阴尽数收复,连同被冯璋占据的江东数座城池,也尽数归于官军之手。

    捷报频频传来,韩镜在朝堂的腰板挺得更直。

    因九月里甄皇后才诞下太子,永昌帝也龙颜大悦,收到捷报更是连连夸赞,封赏金银财帛之余,破格将韩蛰锦衣司使的官职擢为从三品,并因他征战之功,加封令容诰命。

    抹金为轴的锦缎文书上绣着瑞荷,盖上玉玺,瞧着庄重华贵。

    令容谢恩领旨,回到银光院后将那诰命文书摆在桌案上,且喜且忧。

    所喜者,韩蛰力退强敌,军功甚高也不必怕功高震主,归期指日可待。

    所忧者,先前因范自鸿的事,她连着两个月闭门不出,宫里的中秋宴席、重阳宴席乃至别处需外出的事一概以身体抱恙为由推掉了。如今这诰命封赏下来,跟平常内监传的旨意截然不同,须她亲自入宫谢恩。

    哪怕身染沉疴,只要能起身,这仪程是免不掉的。

    范自鸿还在京城游荡,这趟出府入宫谢恩,少不得要烦劳杨氏,帮她多安排点人手了。

狼狈() 
京城入了冬;天气便日益转寒。

    银光院北侧有十几株银杏;茂盛树叶早已转为纯黄;甚是好看。昨晚一场寒雨;吹了半宿的风;清晨令容出门时;就见那满树黄叶多半都凋落;铺了满地,树干半秃,映衬红墙。

    天阴沉沉的;凉风吹过来,渐添寒意。

    诰命的服饰甚为繁琐,里外裹了数层;这等天气里倒是能御寒。

    令容将两只手藏在袖中;到得丰和堂,杨氏穿戴已毕;已在檐下站着。旁边韩瑶一身利落打扮;因闲居在家;头发便简单挽着;见了令容;蹬蹬蹬跑过来绕着瞧了一圈,啧啧叹道:“好看是好看;就是瞧着老气了。礼部那些人刻板,该给年轻的诰命选个亮些的颜色。”

    “又胡说;这些都有规制;哪是随意改的。”杨氏笑嗔。

    令容瞧着那近乎宝蓝的外裳,虽绣工精绝,装饰繁丽,跟她的容貌确实不相称。

    好在底子里并非十四岁的无知少女,加之身段高挑修长,双眸沉静地立在那儿,倒也有些诰命夫人的架子了。

    杨氏颇为满意,“谢恩的礼数都记着了?”

    “临出门回想了一遍,没有记错的。”

    “好。”杨氏颔首,遂带她出门。

    从相府到皇宫不算太远,搁在平常,天子脚下谁敢闹事?可如今情势不稳,南边征战未已,朝堂暗流涌动,没准就有贼胆包天的人——那范自鸿先前拦路行凶,不就是仗着手握军权有恃无恐么?

    杨氏固然不惧,却也不想徒生是非,是以随行的人比平常加了许多,除了飞鸾飞凤外,另有两名平常护卫杨氏出行的精干高手,走在仆妇之前。

    这般架势,虽不及公主王孙出行的仪仗,却也不差太多了。

    安安稳稳走到宫门外,跟着小内监往延庆殿走。

    永昌帝虽昏聩,也在欢爱情浓时哄过范贵妃,但先前为甄皇后的子嗣闹出那样大的阵仗,且他本就期盼中宫得子将来为他分忧,是以孩子出世后,经甄嗣宗一提,不待满月,便封了太子,营出个喜气氛围。

    延庆殿外也比平常热闹了许多。

    太夫人过世已有将近半年,韩家虽还在孝期,却也无需忌讳。婆媳俩被管事宫人引入内殿,隔着两重珠帘,对甄皇后纳首而拜。叩拜罢了,甄皇后笑吟吟地命人起身,请她二人近前。

    “先前怀着身子,不便接见,倒是许久没见夫人了。可都好吗?”

    “承蒙娘娘挂念,一切都好。”

    杨氏含笑而答,就着宫人搬来的绣凳欠身坐下,探头瞧那襁褓里的婴儿。

    满月未足的孩子,虽是龙种,跟旁人家的也没多大不同,瞧着不算好看。不过太医院和御膳房伺候得精心,甄皇后养胎时胖了许多,那孩子也胖嘟嘟的,倒甚是乖巧喜人。明黄锦缎的襁褓里,小婴儿睡得正熟,又嫩又小的手探出来,极是可爱。

    杨氏瞧了片刻,眼底倏然浮起些许黯色,不忍心多瞧,只抬头笑望甄皇后。

    “太子殿下瞧着精神,皇后娘娘真有福气。”

    甄皇后微微一笑。

    论年纪,她没比令容大多少,当初嫁进东宫时,更是稚气未脱。在东宫和皇宫熬了这些年,十几岁的年纪却有近乎三十的老成,跟杨氏这般年长的人对答起来,稳重端庄的气度竟也丝毫不差。

    先前范贵妃得宠跋扈,压得中宫步步退让,而今没了田保挑唆作祟,又添永昌帝期盼已久的太子,甄皇后处境骤然好了许多,气色都与寻常不同。

    因韩家为她添了不少助力,甄皇后待杨氏愈发客气,连同令容都沾光,受了许多赏赐。

    对坐说话将近半个时辰,杨氏瞧着甄皇后稍露倦色,这才起身辞行。

    甄皇后犹自不舍,吩咐管事宫人送杨氏和令容出宫。

    令容想到往后篡权夺位的事,心里一叹。

    杨氏和令容入宫时,走的是女眷惯常出入的西华门。

    从延庆殿出去没走多久,侧面宫廊里有人被簇拥这走来,一身华丽明艳的打扮,满头珠翠精致名贵,竟是高阳长公主。

    她旁边除了宫人内监,还跟着范香。

    高阳长公主是宫廷常客,这条宫廊直走通往延庆殿,右拐通往范贵妃的宫室,看样子那两人是才从范贵妃宫里出来。长公主跟范贵妃都喜奢华、性骄纵,范贵妃为博恩宠,跟这位永昌帝十分亲信的姐姐走得近,时常来往。这会儿碰见,倒也不算异事。

    婆媳二人缓步上前,端正拜见。

    高阳长公主脚步微驻,示意免礼,目光越过杨氏,落在令容身上。

    三品诰命的服饰固然繁丽华贵,终不及她长公主的身份尊贵。但想到那是因韩蛰而得,终究觉得刺眼,心中不悦,也懒得跟杨氏客套了,别开目光,径直往前走。

    范香紧跟在侧,目不斜视。

    她今日打扮得格外漂亮,一身裁剪得当的杏子红锦缎,虽是初冬的天,穿得却单薄,更显苗条身段。发髻梳得漂亮繁复,首饰显然也是精心挑选过的,金钗斜挑,更增明艳。

    按说范贵妃宠冠后宫,最该清楚永昌帝的色胚秉性,范香长相不差,又正当妙龄,这般装扮起来,盈盈美人如含苞待放的花,就不怕被永昌帝打歪主意?

    令容瞧着前面款摆的腰肢,胡思乱想。

    渐近宫门,走在前面的高阳长公主忽然缓了脚步,看向侧旁。

    杨氏和令容一路都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总不好越过去,只好跟着驻足。

    宫门处殿宇甚少,天色阴沉,十数步外两个人并肩走来,确实范自鸿和尚政。两人显然是刚下值,腰间佩刀不见踪影,羽林卫的甲胄也都脱了,只穿长衫。

    见到高阳长公主,两人各自行礼。

    范自鸿抬眸之间,目光扫向令容,眼色微沉。

    宫门处有禁军守卫,范自鸿除非吃熊心豹子胆,否则也不敢在此处生事。而宫门外还有飞鸾飞凤、杨氏带的护卫,范自鸿孤身一人,令容倒也不怕他,迎着他目光不闪不避,面无表情地轻飘飘挪开。

    余光无意间扫过范香,就见她双手交握在身前,站姿比方才又端正了许多。

    高阳长公主驻足不前,似是有话要问范自鸿。

    杨氏将范自鸿打量片刻后收回目光,向高阳长公主道:“民妇还有事在身,先行一步,请长公主见谅。”

    高阳长公主颔首,旁边尚政亦告辞先行。

    他进京的时日不短,跟杨氏也有过数次照面,先前韩家太夫人丧事,尚夫人曾来吊唁,尚政亦曾跟随同去。走出数步,尚政便朝杨氏拱手,“许久未见夫人,诸事可好?”

    “都好。”杨氏认得他,含笑颔首,“听说令堂前阵子抱恙,因忙着没能去探望,如今痊愈了吗?”

    “病倒是痊愈了,只有点小咳嗽。”尚政稍侧身姿,神态恭敬而不疏离。

    瞧在杨氏眼里,甚为满意。

    西华门内,高阳长公主双手拢在袖中,顺着范自鸿的目光瞧了片刻,忽地一笑,“范将军莫不是也瞧上那位少夫人了?”

    “长公主说笑。”范自鸿收回目光,“瞧上谁,也不会瞧上韩家的人。”

    “不是私情,就是私仇。”高阳长公主挑眉。

    范自鸿并未遮掩,颔首承认。

    “可惜她藏在韩家,整日抱病。不过——”高阳长公主毕竟是疑惑的,因宫门附近空旷,说话也不甚收敛,“她那么小的年纪,居然能跟你结仇?”

    “再小的年纪,也是韩家的人,杀人越货的本事怕也不小。”

    他不肯细说,高阳长公主也没追问。但有人不喜傅氏,她乐见其成,只瞧着钻进马车的窈窕背影,勾唇冷笑,“盯着她的人多着呢,范将军不必着急,没准会有人给你铺路呢。”

    范自鸿神情微动,朝她瞧过去。

    高阳长公主只笑了笑,“等韩蛰回京,她不再躲着,多的是机会。”

    “韩蛰啊。”范自鸿嗤笑,眉目间渐添锋锐。

    那个让京城闻风丧胆的人,他确实想会会。

    高阳长公主听出他语气中的挑衅不屑,心里不大舒服,没再多说。

    千里之外,此时的韩蛰正策马走过战后凌乱的街道,安抚百姓,搜寻残余的叛贼旧部。

    讨贼的事最初举步维艰,但颓势一旦挽回,各自气势便迥然不同。冯璋固然悍勇,他手底下的将领却鱼龙混杂,有些是随他草莽起事,立志要带兵直捣京城,杀了那昏庸无能的皇帝老儿,享尽富贵,身后没顾虑,奋勇无所畏惧。有些却是官兵倒戈投靠过去的——譬如晁松。

    冯璋攻势迅猛时,那些人纷纷投奔,谓之天下大义,水涨船高,让冯璋声势更壮。

    而今冯璋节节败退,那河阴节度使虽是碌碌之辈,招讨使韩蛰却是个硬钉子,虽有数次极惨烈的战事,却所向披靡。这等情势下,有些人对冯璋降而复叛,反倒削弱冯璋势力,更难抵抗。

    冯璋颓势一露,韩蛰越战越勇,叛军摧枯拉朽般迅速溃退。

    到腊月时,江东之地收复八成,冯璋愈战愈败,退守他发迹起事的楚州。

决胜() 
冯璋很恼火。

    前年九月他聚众起事;一路都很顺畅。冯家是盐商;家资巨富;拿出其中极少的部分银钱周济百姓;就足以收拢人心。何况官府黑暗;楚州地界民怨极重;盗匪横行、聚啸山林;情势早已不稳。他扯起反旗一挥,应者如云,仗着巨富的家资做军费;更能叫追随的人死心塌地。

    其后攻下数座城池,威望日隆,就连有些官兵都望风而降;从前年九月到今年六月;冯璋一路势如破竹,锋芒直逼京城。

    兵临汴州时;他的剑锋离京城只有两日之遥;冯璋甚至想过;拿下京城后;当如何处置那昏君和骄横跋扈的长公主;以富家资财散予穷苦百姓,博个威望。

    美梦在韩蛰南下之后;渐渐破碎。

    六月至今,短短数月时间;他迅速败退;韩蛰却越战越勇,一如他当初攻向汴州时。

    楚州已成最后一道防线,倘若仍守不住,背后两座小城也难以作为容身之地,或死或逃,很难再奋起反击,力挽狂澜——只可惜了他万贯家财,倘若被韩蛰那厮寻到,实在不甘心!

    连连败退之下,冯璋气色极差,亲自登上城墙布防。

    城墙外,韩蛰与河阴节度使陈陵合并一处,万余兵士列阵,营帐绵延数里,只等主帅一声令下,扑向困守的楚州孤城。

    中军营帐间,韩征刚跟韩蛰巡查归来,盔甲严整。

    继晁松之后,重伤韩墨的那人也被射杀,虽说韩墨重伤的腿难以痊愈如初,韩征心里憋着的闷气总算消去,神色也比从前明朗了许多。目光扫了两圈,仍没见熟悉的人影,不由道:“大哥带的唐敦呢?前几天就没见他。”

    “祖父有事召他回京。”

    “傅益也回去了?”韩征身手跟傅益不相上下,才学却远远不及那位传胪的才子,加之傅益颖悟机变,从汴州到楚州争杀从未停歇,这数月间长进飞快,韩征跟他数回并肩作战,生死之间互相照应营救,交情渐深,也颇为佩服。

    ——且傅益曾同他拼力救回韩墨,那恩情韩征始终记着。

    弟弟走出阴霾,恢复旧日意气风发的模样,韩蛰颇为欣慰。

    只是傅益的去向不好透露,便知含糊道:“嗯。”

    “他回去能做什么。”

    “据说是府中有事。”韩蛰面不改色。

    韩征没再追问,只叹道:“那真是可惜了,留在这边活捉冯璋,功劳少不了他那份。”

    韩蛰瞧他一眼,像是露了点笑意,稍纵即逝,率他入帐。

    营帐中,河阴节度使陈陵已等候多时,旁边站着杨裕派来助力的三位小将。河阴收复后,陈陵毕竟存着私心,因江东节度使已战死在冯璋手里,朝廷又未任命谁来接替,他的地盘紧邻江东,这回虽是靠韩蛰力挽狂澜,毕竟也在韩蛰的声势下收复失地立功不小,难免起觊觎之心。

    河阴兵力不算强盛,陈陵又有求于朝廷,这阵子对韩蛰倒是很客气。

    帐中舆图早已备好,陈陵请韩蛰坐下,问过韩蛰带人探查到的虚实,一道商议对策。

    冯璋的声势早已被击溃,如今困守孤城算是殊死一搏,陈陵收复河阴后还需留下些兵力驻守免得再生乱事,到如今,手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