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竹梦-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我的本意是隐晦的劝说八爷,就安心的做个贤王,不要企及更高。当然,我没指望八爷会采纳我的意见,只是略尽我的一番心意。

    聪明如康熙,肯定是看懂了。至于他心意如何,我不得而知。

    康熙面色淡然,不言不语的放下绣扇;没做任何评价。只是又拿起一把绣扇慢慢打开。

    我的心随着康熙手上的动作,咚!咚!咚的猛跳;生怕康熙会在鸡蛋里面挑骨头。

    因为大清的律法,实际上就是康熙的一句话,他说你好,你就黄土变金,鸡犬升天。他一声放肆,你就得完蛋。说穿了,所有人的生死,有时就在他的一念之间。

    这就是强权社会的生存法则。

    我心中十分清楚明白!也见识过!

    康熙帝淡淡的问道:“这把又是送给谁的?”

    我一看,是要送给冷面王的绣扇,扇面绣的是郑板桥的竹石图,扇身采用白色锦缎,上绣浓黑色的修竹挺立。竹后绣有淡黑色巨石耸立,整个画面,就像一副水墨画。另一面是郑板桥的竹子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诗是一首言志诗,表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我想应该挑不出什么错来。就大声回说:“四爷!”

    康熙点点头:“倒也贴切!你写的?”

    这我可不敢居功;连忙撇清:“不是,是一个姓郑的朋友写的。”

    康熙点点头:“你这个朋友倒是颇有些才气!”

    康熙又拿起一把绣扇,展开念道:“依天拔剑观沧海,斜插芙蓉醉瑶台。这又是送谁的?”

    “给十四爷的。”

    康熙脸上微微带了点笑意:“哦!那这两句又有些个什么讲究?”

    “民女想着十四爷掌管兵部,可谓少年得志,就写了这两句,祝十四爷情场,官场均得意!”随着我的话音;笑声满屋流淌。

    康熙脸上有了笑意,我悄悄松了口气。

    康熙拿起我要送给十三的绣扇看了看:“这把比较特别,怎么只有画面,没有题诗?”

    见康熙拿了十三的绣扇,我心跳漏了半拍:“民女技穷,实在想不到贴切的诗句了,就干脆两面都绣上了画。”

    其实,我要送给十三的绣扇,绣的是我家乡的一种植物:珙桐树的花。

    珙桐树枝上长满巨大的、美丽的花朵。花是白色的,春风吹来,又好像一群群鸽子振翅欲飞。所以,珙桐树又叫“鸽子树”。花又叫“鸽子花”。

    扇身我用的是深黑色的上等锦缎,扇的两面,各绣两根鸽子树枝,树枝用淡黑色,树叶翠绿色,洁白的花苞片,紫红色的花蕊。

    其实紫红色的花蕊才是鸽子树的花,花序直径约有2厘米,它们处于白色苞片的包围之中,微风吹来,人们只看到鸽子般展翅的苞片,却忽略了花序的存在。所以,人们习惯的把花苞片当成“鸽子树”的花。

    扇的一面我绣了十三朵鸽子花,既暗含十三的名字,又暗含数字13。另一面绣了十四朵鸽子花,暗含数字14。1314代表一生一世,鸽子花代表平安。整个画面的意思是一句话,一生一世平安。

    画中的喻意,我不说,恐怕谁也猜不透。

    康熙帝好象对那把扇子很感性趣,也不问我是要送给谁,信手把玩着扇子:“只听说你要请客送礼,不知你因何要请客送礼!”

    我刚放下的心又提起来了。我想与其编谎言,不如实话实说:“民女之前开了一个精品小店,做买卖打发时间,承蒙各位阿哥们帮衬惠顾,生意做的有声有色。赚了几个小钱,民女想着知恩要图报,才是做人道理。可是,阿哥们贵为天潢贵胄,什么也不缺。就想到就地取材,给阿哥们每人送一把绣扇。绣扇都是我们自己绣的,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是代表民女的一番心意。取个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意思。”

    康熙听了哈哈一笑:“哦!都是帮了你的大忙,所以要送绣扇感谢,看来我这个不速之客,是没有份的罗!”

    我见康熙开颜,知道今天不会有祸事了,放宽了心:“只要皇上不嫌弃民女的手工粗鄙,请您说个喜欢的图案,民女连夜绣好,明天一准送进宫来!”

    康熙帝微微一笑,潇洒的展开那把鸽子绣扇:“另外再绣就不必了,这把朕很喜欢,就是这把了!”

    我一愣,他怎么偏偏选中我要送给十三的绣扇,那把绣扇,我可是化了好大一番心思。

    我在扇上寄托了情意,绣进了祝福,我原本把它当成爱情的信物,结果,被十三的老爹康熙看上,并要半路劫走。

    我给儿子的爱情信物,被他老子拿走,这叫个什么事。

    十三与我自己的荷包,手绢,也是绣的鸽子花,之前我还对我造就了这一系列情侣产品十分得意。现在看来,这个荷包,也没法送给十三了,总不能老子,儿子用同图案的东西,会犯忌讳。

    特别恼火的是,我私下十分偏爱鸽子花,我认为活化石鸽子树的花,代表和平,平安,永恒!现在,被康熙一搅,我今后再也不能用鸽子花图案的装饰品了。如果让人发现我与康熙使用同花系的饰品;没法解释;也犯忌讳。

    最郁闷的是,康熙要拿走我最心爱之物,我还不敢不给!而且,还要高高兴兴的、无比荣幸的、双手奉上!

    这位千古一帝真是难缠,他难道不知道,君子不夺人之好吗?

    我除刚开始送过十三一把短剑,以后并未送过任何东西与十三。所以才十分用心的准备了这把绣扇。

    我把十三的扇子混在众皇子的礼物之中;原是想耍个聪明;让众人觉得;它不过是寻常答谢之礼;再就是想看看十三能否理解其中的含义。谁知康熙会来搅局打岔。让我满腔欢喜一场空。

    我今天终于明白,什么叫做“聪明累!”

    让人悔青肠子!

    康熙见我闷不出声,问道:“怎么?不能割爱?”

    我心中想大声尖叫,委屈的想哭。面上还要不露声色:“不是,只是觉得这把不够好而已,既然皇上喜欢,就请皇上笑纳。皇上看上民女的手工,是民女的荣幸。哪有不舍之意。”

    康熙起身抖着袍子:“舍得就好!朕就不打扰了。免得你们不自在。”

    所有的皇子都起身,表示要送康熙回宫,康熙摆摆手:“你们忙你们的事情,不要搅了你们的兴致,朕与王师傅还要去逛逛。”

    康熙走后,室内有短暂的沉寂。又是小十七打破沉寂,伸过手来:“快,快,快,把我的绣扇与荷包给我!”

    我依次把礼物递给众人:“请笑纳!”

    阿哥们客气一番,收下绣扇。各人欣赏着各自的绣扇,忽然,十霸王忒大的嗓门响起来:“知足长乐;笑口常开!好!我喜欢。九哥,你的没字?好大的金元宝,哈!哈!哈!这是祝你发财呢!噫?老十三,你没有吗?哦!皇阿玛看上的那把绣扇是你的吧!”

    众位阿哥稍愣之后,很有默契的都不接十霸王的话茬。

    我连忙吩咐小二上席面,一顿饭被康熙搅扰的是无滋无味,众人默默用餐,黯然离去。准确说是不欢而散。

    我在心中暗自庆幸,幸亏我早有准备!既堵住了八爷的话,又没让康熙抓住把柄!

    不过,我对康熙选中十三的绣扇十分纳闷!

    康大老板是什么意思?

    你要谁的绣扇不好,就是想要冷面王的扇子,也是可以的,我可以再绣一把。为什么偏偏选中由我心血凝成的鸽子扇!

    那画面;那含义;是没法复制的独一份。

    我再也想不到可以与之相匹配的物件了!

    郁闷!

    担忧!

    强烈的不安!

    当然,同时郁闷的应该还有十三。

    也许还有八爷吧!

温恪陨落() 
大家黯然离去,当然,最不开心的是我。我因为要去会帐,加上心情沉闷,落到最后才怏怏的往回挪。

    忽然觉得今天的夕阳特别扎眼,突兀的想到一句话:残阳如血!接下来被这句话吓了一跳,霎时间,全身被恐惧兆住,没来由的心惊胆颤!人便呆呆的傻愣在街边。

    呆立着的我被人拦腰一抱,不由惊叫出声。

    我的尖叫声,让抱我的手臂一滞,身后的人转到前面,盯住我问:“你想到了什么?如此惊恐?”

    我慢慢回魂,看着十三:“没什么,我想事情岔神了,还以为你是绑票的呢!”

    上车后十三问:“想扇子的事?是给我的吗?很重要的东西吗?”

    我气愤的看着十三,懒得说话。

    “很重要吗?”

    废话!

    当然重要!

    他倒问的如此轻松,原来他根本不在乎,只有我一人不开心。

    真让人伤心;让人失望!

    不管十三再说什么,我都懒得搭理他。

    紫竹书屋中,却来了一个意外的客人。

    十四阿哥来访!还是四爷作陪!这哥俩唱的哪一出?

    十四见我进门,站起来对我一抱拳:“谢谢了!”

    我客气的一笑:“一把扇子而已,当不起一个谢字!”

    十四红了脸,笑着说:“我是谢谢你的祝福!”

    我见十四已经为人之父,还像个小男孩一样脸红,觉得好玩,就来了兴趣,打趣他:“不知十四爷是谢我哪一部分呢?是官场得意这一部分,还是情场得意这一部分?”

    十四的脸更红了!

    他摸摸鼻子,呵呵的笑着:“都谢!都谢!”

    他难为情的样子,让大家一阵好笑。

    四爷在离开的时候,也对我说了句:“谢了!”

    十三似乎还想再对我说点什么,见我兴趣缺缺,也怏怏的跟着四爷他们走了!

    四十八年四月,康熙又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开往塞外西巡狩猎去了!扈从皇子:二;三、七,八,十,十三,十四。

    十三临走前给我送来了他与十四的几副字画。留下小喜子,说是为了照应我。我本来不同意,因为小喜子是十三的心腹随从,想让他随十三去塞外,也好照顾十三。但是十三态度坚决,不容我反驳。

    十三絮絮叨叨的交待我一些要注意的事项,见我总不开颜,才下定决心似的问我:“我早知道那扇子是你为我精心准备的,你告诉我扇面的含义好不好?我知道你不是技穷,应该是另有深义!”

    我拿出荷包,告诉他关于鸽子花的喻意。

    我隐瞒了一生一世的含义,只说是永恒平安。我觉得扇子被康熙帝收走,怎么想,都不能算是好事。

    十三却很兴奋,黑眸灼灼的盯着我的眼睛:“永恒!平安!好!我会牢牢的记在心里。”

    见十三准备把荷包挂在身上,连忙阻止:“不要,让皇上看见就不好了!”

    十三稍愣一下,把荷包贴身挂在腰间得意的说:“这样就看不见了!”又抬起我的下巴说:“别生气了;好不好?来,笑一个!”

    “我是孩子吗?”我不高兴的摆脱十三的控制,却被他一把抱住。

    唉!我与十三对持,总会败下阵来!

    接下来,我把店面全权委托给苏嬷嬷婆媳与小喜子。

    我带着二丫头,向师父借了李卫,到了庄子上。再次走在这片土地上,心中除了欢喜,似乎还有一分亲切在其中。我也像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崇尚土地,觉得有了土地,就有了根本,就有了立足之地。我骨子里是比较守旧的,喜欢安宁,不喜欢流浪飘泊。

    宋三两口子见了我又是叩头,又是问安,还一口一个大姑奶奶的叫着。

    我听了,觉得忒别扭,坚决不让他叫了。他就一口一个主子的叫着。最后,我与他们达成协议,让全庄子的人都按汉人的习惯,叫我岳小姐。让他说话的时候,不要弯腰低头,我不习惯。

    我询问孩子读书的事情,宋三习惯的弯腰禀告:“回小姐话,想读书的孩子很少,家长也不热心,说反正也中不了状元,做不了官,不如老老实实的侍弄庄稼地,吃饱穿暖就行了。”

    我知道,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很难,况且这种思想观念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宋三领来了愿意读书的两个孩子,一男一女,8岁,是龙凤胎,母亲难产而死,父亲王有财当他们是灾星,成天喝的乱醉如泥。家里的东西都被父亲换钱买酒了。两个孩子主要靠大家伙接济着勉强度命。

    宋三介绍说;哥哥叫余娃子;妹妹叫多丫头。

    我听了是又伤心,又好笑。伤心他们小小年纪失去母亲,爹爹又把他们当仇人。还给他们取名叫多余。好笑的是,天下竟然有这样的父亲,给孩子取这样挨人骂的名字,喊一次就骂一次。说他们多余出生,多余活着。

    我见只有两个孩子,想着在庄子上请先生,有点不划算,再者,让孩子继续跟着个酒鬼爹,会毁了孩子。就想把孩子带回去与小满一块读书。

    宋三找来孩子的父亲,那王有财听说我要带走孩子,一下子来了精神,说带走可以,要我买下他们兄妹。

    我听他说要卖孩子,心中十分反感。

    那余娃子见自己的父亲要卖自己与妹妹,嘴唇紧咬,怒目圆睁,双拳紧握。多丫头则紧紧的拉着哥哥的衣衫,双眼噙泪,瘦小的身子瑟瑟发抖。

    我问那余娃子:“你怎么说?”

    余娃子说:“买我!我妹妹不卖!”

    我问那王有财:“两个孩子你准备卖多少银子?”

    他伸出两个指头:“200两。”

    宋三大声惊叫:“你想银子想疯啦?市场上买一个人顶多10两银子!”

    我对那王有财说道:“50两,不卖拉倒!”

    我料定那王有财会妥协,果然,他收下了银子,画了押,临了对那对兄妹说:“别恨爹,没准,你们俩从此就找到了好地方,享福去了。”

    我把卖身契递给余娃子:“50两银子算你借我的,等将来,你挣了银子再还我!”

    那余娃子却非常固执,他并不接卖身契,对着我跪下:“我知道小姐是好人,但是,我不愿意欠人恩情,只要小姐答应这50两银子算买我一人,我妹妹不卖,就可以了!”

    我见那余娃子人虽小,却很有骨气,心里十分喜欢。连忙拉起余娃子:“你妹妹一切由你做主,我不干涉。你先当我弟弟小满的伴读,与他一起读书,10年为期,如能取得功名,将来用奉银还我。如果不能,就为我做工还债。然后我们就两清了,你看怎么样!”

    余娃子拉着妹妹再次跪下,以头点地:“谢谢小姐!我一辈子都跟着小姐,报答小姐!”

    我对他们兄妹说:“你们的名子也要改一改,名子是你们爹爹起的,他虽然不好,但是总是你们的生身之父,生育之恩不能忘,你们俩兄妹的名子字变音不变,余娃子;你就叫王雨,小名叫小鱼儿。你妹妹叫王朵,花朵的朵,小名叫朵儿。”

    小朵儿怯怯的说:“谢谢姐姐赐名!我喜欢朵儿这个名字!”

    小鱼儿在一旁严厉的教训妹妹:“以后要叫小姐!记住了!”

    我高兴的拉着小朵儿:“就叫姐姐,我喜欢!”又对要提出异议的小鱼儿说:“不准反对,这是本小姐的命令!”

    我求师父去与四爷商量让小鱼儿兄妹入府的事情,师父先是不肯,后来被我缠的烦了,用手一点我的脑门:“你几时才会安分?不再给我找麻烦!”

    师父回来后告诉我:“四爷说过两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