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云心中焦急无比,转头看杨玉环,见她黛眉低敛,不喜不悲,怔怔地盯着入口。玄宗起身上前道:“李怀恩是日本来的遣唐使,聪慧俊美,颇有君子之风,因此朕赐他李姓,他自己取名怀恩。他随在朕身边已有七年之久,数次奏请归乡,但朕爱他人才,心有不舍,一直不准。此时倒排上大用场了!”
正说话间,外间传来内官宣旨那奸细清亮的高呼声:“皇上有旨,赐贵妃娘娘在佛堂溢绝,宣龙武大将军及四名部将于幕帐外监刑、验刑。其余众将严禁喧哗,恭送娘娘归天。”登时各种嘈杂声静了下来。
萧云忐忑不已,心知玄宗不会真的赐死贵妃杨玉环,定已有了应对之策,只是一时猜不到其中关键。正想得入神,忽听嘭的数声,有人连连闷哼,只见一个壮硕的男子赤手空拳大踏步闯了进来,劈头便问道:“玄宗老儿,你为了保命,竟连自己的妻子也忍心害死么?”
杨玉环啊的惊呼,一推萧云,急道:“保护三郎”情急之间竟忘记是在吩咐萧云,依然叫的是她与玄宗皇帝私下时的称呼。萧云顺势蹿出,挥刀护在玄宗身前,眼见杨玉环猛然拔出发上凤钗,将尖刺的一头对准自己咽喉,冲上前对闯来之人叫道:“一切都是因我而起,与三郎无关,我死在你面前好啦,你可千万不能伤害三郎啊!”他大惊抢上,欲夺杨玉环手中的尖利凤钗,却又不敢离玄宗远了,因为闯进来之人正是费尽一生时光欲报玄宗夺妻之仇的成无心。几名鼻青脸肿的近卫叫嚷着奔了进来,场面在一瞬间乱不堪言。
蓦听玄宗厉声爆喝道:“统统给朕住手。”在场众人均觉心头一震,一齐向他望去。萧云趁势夺下杨玉环手中的凤钗,拉着她退至玄宗身旁。只见玄宗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年轻时被人誉为“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的李隆基,挨个扫视众人,然后将目光停在杨玉环身上,柔声道:“皇帝做到我现在这份上的,怕古往今来也没有几人,你竟还要我眼睁睁看着你香消玉损么?”
成无心闻言大笑,玄宗怒目回头,喝道:“给朕噤声!你挖空心思,不就想从朕身边夺走玉环么?”说着用手一指萧云,对冲进来护驾的近卫道:“此处留这名侍卫便可,余人都退下去。”
第221章()
第176章
近卫们不敢多言,陆续退了出去。成无心昂首挺胸,指着玄宗,道:“我也想问你个事,当年我在长安城中被金西帮追杀之时,是谁派陈玄礼带兵来救我的?是你吗?”
萧云与杨玉环听他此言,俱感惊奇,同时回头去看玄宗,只见玄宗上前牵了杨玉环的手,回答道:“是。”
成无心原本早已布置了康勾等几名亲信高手趁乱混入玄宗逃难的队伍当中,就待太子李亨发动叛乱时劫走杨玉环,并趁机羞辱玄宗一番,以报多年来的夺妻之恨。谁知途中竟被温承暗中下了毒,一场恶斗之后内力不济,毒性发作,因此叫萧云追杀温承等人,他则运气压住毒性,随后追赶。途中见到温承与萧云相斗,也不招呼萧云,自管追着玄宗来了。待他与康勾等人汇合后,虏了几名带刀近卫换过衣衫乔装打扮,正欲趁太子发动叛乱前劫走杨玉环,却无意间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照了面。
他多年以来,一直查不到当年搭救他的那名金甲将军究竟是谁,存疑已久,此时发现陈玄礼竟是带兵救他之人,不由得心头大震,想到:“陈玄礼是禁军统领,除了玄宗老儿,谁能调动得了他?”顿时又怒又羞,心想自己费尽心机,耗时多年,就为有朝一日将玄宗手中的天下搅得大乱,然后凭实力劫走杨玉环,这样既能一扫玄宗皇帝的尊严,又能令杨玉环回心转意。哪知自己的性命竟还是玄宗派人所救,左想右想,总是抛不开一个念头:“无论如何,我绝不能欠着玄宗老儿这个情。否则,我一辈子也别想在玉环面前抬起头来!”
正当他左右不定之时,太子发动的叛乱已然开始。他顿时抛开烦恼,心想:“你救我一次,我便还你一次。”这才平静下内心的羞怒,奋力将欲冲击驿亭的乱兵堵在门外。此时听见内官宣旨,惊闻片刻后便会赐杨玉环一死,不由得勃然大怒,冲了进来。
杨玉环惊奇无比,喃喃道:“三郎,你你竟认得他?”
玄宗微笑道:“你的事,我都知道。甚至还见过你女儿兰陵的画像,果然似她的母亲这样美丽!”
在场三人闻言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惊。萧云想到自己对成兰陵的爱意,只一怔间,便已能体会玄宗的心情,因此吃惊最小;杨玉环朱唇半张,热泪夺眶而出,却并不哭泣,与玄宗相视微笑。
最感吃惊的,便是成无心了。他这十几年来,无时无刻不在想像着有朝一日仗剑昂然站到玄宗面前,将杨玉环拉回自己怀中,让这个皇帝老儿羞愤难堪,才能抵消仿佛已被烙印在心头上的那道伤口。可眼下所见所闻,却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玄宗明明知道他与杨玉环生了个女儿,不仅未暗中派人伤害兰陵,反而还派人为他解围,这,成无心忽觉心中抽痛,太阳穴犹如被人用铁锤击打,眼前骤然一黑。他连番恶斗,又长途奔袭,虽以深厚内力压住毒性,但没有解药服食,毒性还是缓缓侵入了五脏,至此已成强弩之末,加之多年来精心计划的这一切,竟只在玄宗皇帝一个“是”字跟前灰飞烟灭,怎能教他接受得下?他连再看一眼杨玉环的勇气也没有,恨不得有谁上来给他一刀,一切羞愧,所有情仇,便再也不能吞噬他的心了!
他抬眼瞧了瞧萧云手中明晃晃的钢刀,转头对玄宗道:“我刚才帮你阻拦叛乱的士兵,算是不欠你了罢!”说话间猛然扑向萧云,喝道:“柳傲让你杀我,你还不动手?”
萧云此时肩负护卫玄宗与杨玉环两人安危的重任,眼见成无心爆起发难,丝毫不敢有所闪失,霸王神刀迅速挥出,但听见成无心口中叫嚷,却又迟疑。他这套刀法已练至收发自如的境界,当即在刀锋触及成无心肩头的一瞬间,往后抽回。谁料成无心足下一跺,加速迎上。萧云何曾料到寻死也竟有像他这样情切之人,收刀的手缓得半缓,已被成无心顶上了刀尖。那横刀何其锋利,扑哧轻响,自成无心前胸透出后背。
杨玉环惊呼道:“成全”,萧云惊愕无比,不知该抽刀还是松开刀柄。成无心不敢去瞧杨玉环的眼睛,嘴里溢血,直视萧云道:“兰陵没了爹,不能再没有娘。你要好生照照顾她一生一世,告诉她告诉她我对不住她!”最后一个“她”字已在喉咙上打结,气息衰竭,顷刻毙命。
这场变故来得甚是突然,玄宗与萧云相顾愕然,只闻杨玉环低泣之声。一名盛装宫女盈盈走来,瞧见血溅五步,登时一惊,从宽大的袖子里擎出一柄短剑,飞身纵到玄宗与杨玉环身前,面向萧云戒备问道:“皇上,娘娘,真杏子护驾来迟,可受伤了么?”
玄宗道:“无妨,朕与娘子均未受伤。萧云已将来犯的凶徒杀死,无须惊慌。”
那宫女这才收了短剑,回身向玄宗与杨玉环跪拜行礼。接着内监来领着一名俊逸的男子进来,禀道:“圣上,李怀恩奉旨觐见。”说完垂首退出。
李怀恩跪下行了礼,起身握住那宫女的手,喜道:“真杏子!”真杏子面露微笑,叫了声“哥哥!”
玄宗道:“怀恩,你与真杏子兄妹俩来我大唐日子已久,是时候回去侍奉你们的父母了。”
李怀恩与真杏子二人闻言跪下道:“臣等虽然思乡,却不能趁皇上蒙尘时一走了之,否则皇上和贵妃娘娘对怀恩兄妹二人的恩德,将再无机会报答!”
玄宗点点头,道:“你们替朕保护贵妃逃脱此劫,就算报答朕了。起来说话吧!”
李怀恩转头看了看妹妹真杏子,二人均已明白玄宗的意思。真杏子起身走到杨玉环身边,挽着她的衣袖,道:“娘娘大可放心,真杏子的身形与娘娘颇类似,其他人隔着帐幕定然发觉不了。”
杨玉环心神已乱,微微点头,对痴在那里的萧云道:“叫几名内官将他挖坑埋了,日后你带兰陵来,再将她爹的遗骸好生下葬吧!”萧云答应一声,叫来内官就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坑,垫了两床草席,将成无心埋了。心中却一直在想:“总算完成了柳傲的嘱托,但我该怎么对兰陵说呢?”他蹙着眉头走回去,正好瞧见真杏子换了一身华丽的宫装从厢房中出来,那身姿确有几分杨玉环的风采。
萧云刚才的心思全被成无心死在自己手上所扰,没有去想玄宗宣这两名外族人前来意欲何为,此时一见如此,惊想道:“皇上是要令这外族女子假冒贵妃娘娘,执行溢刑啊,这”他抢上拜倒,道:“皇上,禁军中人大部分熟识贵妃娘娘容貌,纵然监刑时能够骗过陈将军及其部将,验刑时也必会被识破。何必白白搭上这名姑娘的性命?何况若一旦此计被识破,太子的人定会趁机煽动军心,只怕危机皇上安危,请三思而行!”
却听真杏子轻笑道:“这位将军倒是好心,不过咱们吉备家传有秘术,能闭气数个时辰而不死。不知情的人见了,一探闭气之人的鼻息和心跳全无,定会以为人已死亡。”
萧云惊奇不已,耳听玄宗又道:“萧云,你放心,绝没有人胆敢进入帐幕之中去验刑的,朕依然还是大唐朝的天子,贵妃依然还是大唐朝的贵妃娘娘!”萧云抬头看去,见玄宗努力的站得笔直,但他身材修长,至此七旬有余,难免微微驼背。萧云心中一酸,此时的玄宗身上除了数十载盛世明君的余威外,还参杂了一名风烛残年的老者那不甘却又无助的辛酸,忽然想起成兰陵曾说过的话:“难道非要拿刀拿剑杀人抢掠才叫害人么?”
李怀恩道:“皇上,臣这便去召集同伴准备。”玄宗颔首应允,李怀恩退了出去。
高力士不知何时回来了,适时上前奏道:“圣上,一切已准备好啦,赶紧下令行刑吧,否则时候耽搁久了,怕又生变故!”
玄宗默然点头,握住杨玉环的手掌,道:“娘子,路途艰险,请善自珍重。倘若今日便成永别,愿你我永勿忘在长生殿许下的誓约。”
杨玉环含泪笑道:“就算隔着大山大海,玉环的心也不会离开三郎身边半步的。三郎啊,你也务必珍重!”
玄宗双目一闭,然后睁开,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将军,下令行刑。”高力士连忙走到门口,高叫道:“皇上有旨,请奉贵妃娘娘入佛堂。”真杏子被数名宫女环伺着缓缓走向佛堂。连接佛堂的小门洞开,漫天帷幕瓢飞作响,外面安静得象是没有人存在一般,场面极是肃穆而凄凉。内官一声声传递高叫声远远送了出去,平添几分死别的愁苦。杨玉环被几名宫女拉进厢房中,自去更换普通宫女衣衫。
玄宗趁这当口对萧云道:“朕若还能重掌大权,或许还有与贵妃重见的一日,否则,这真的就成为永别了!这话你别告诉贵妃知道,勿令她徒增伤感。太子眼下首要的不过是朕赐死贵妃这一旨意,让朕权威尽失罢了,但他若得知贵妃尚在人间,定也不会放过她,你须极为秘密地保护贵妃至大东海上了船,然后回益州来,向朕复命!”
萧云这才明白玄宗的意思,竟是要杨玉环躲到日本去。他不由得想着成兰陵,以后她若要寻母,又会是一段遥远与艰险的旅途。但他也知道,太子羽翼已丰,安禄山的叛军又节节进逼,大唐的国土内,确实没有杨玉环可藏身之处了。
玄宗回身对着墙,道:“你去帷幕外把守,以防万一。”
萧云叩头退出,玄宗说这话时声音已微微颤抖,可见他心里此时极为紧张,也说明,大唐朝曾经无比尊荣的玄宗皇帝,已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了。
高力士亲自站在帷幕外,真杏子假扮的贵妃杨玉环端庄坐在帷幕内,五名宫女围着,其中一名壮实的女子手执一张大弓。高力士唱道:“龙武大将军及部将跪下监刑。”帷幕外众人一齐跪下。萧云偷眼察看,只见陈玄礼等人根本不看帷幕中的情形,个个微垂着头。高力士又唱道:“恭送贵妃娘娘大行。上弓弦,绞!”那持弓的女子将弓弦在真杏子颈子上套了一圈,双手往弓臂一分,只听“咯咯”数声闷叫,脚手敲打地面的声音不断传来,隔了良久,一切终于静了下来。
蓦听帷幕中那几名陪伴的宫女放声大哭,行刑的宫女高声道:“贵妃娘娘已被溢绝,请龙武大将军率部将验刑!”那几名宫女一哭,早已惊动内外。杨玉环平素对待宫人极是宽厚,其余宫人不知真假,均以为贵妃真的已死,顿时齐声哀哭,远远传出驿亭。
陈玄礼等五名龙武禁军也是一惊,匆忙抬头瞧了一眼软软躺在帷幕中的“杨玉环”,一齐卸盔脱甲,进入驿亭中向玄宗谢罪。
萧云隔在门外,只听玄宗淡淡说道:“诸将除逆有功,均有嘉奖。刚才朕已下旨分飞龙禁军予太子,他将率军主持平叛大局。着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即刻整顿四军,出发前往蜀中。”
此时军心大定,闻令迅速开拔。半个时辰后,从未如此喧哗过的马嵬坡重归宁静。李怀恩带着一帮正欲归国的遣唐使候在佛堂外,杨玉环乔装打扮后混在人群当中。但李怀恩却不令人救醒真杏子,宫女们守在佛堂内也不离去。
萧云心知有异,上前询问。李怀恩道:“外面还有些人,其中太子身边的内官李辅国带着一帮江湖人物守在驿亭外。”萧云眉头紧皱,道:“说不得只有硬闯了。”李怀恩道:“再等片刻看看。我们有战斗力的人数比李辅国的人少了很多,力拼不是好法子。”
萧云眼珠一转,道:“我去引开他们的注意,你趁机护着贵妃离开此地,渡渭水,折而向南。我随后追来。”李怀恩沉吟片刻,拿出一柄短剑递给他,道:“如此是个办法。倘若咱们失散,你凭剑柄上的族徽,可在日本找到吉备家的所在。我的本名是吉备助,妹妹叫吉备真杏子,你牢记了。”
第222章()
第177章
萧云走出佛堂,只见驿亭门前散落着数队人马,瞧那服饰装扮,均是各国派来大唐朝贡的外交使团,跟随玄宗皇帝逃难至此,一路食不裹腹、疲惫不堪,加上经历这么一场血淋淋的哗变,已对继续跟着玄宗皇帝逃难失去了信心,留在马嵬坡商议一阵,选择不同方向陆续各奔东西。
又见东、西各有一群劲装大汉聚成两处堵住去路,五名太监蹬鞍上马,驰出马嵬坡,去的方向正是太子李亨驻扎之处。
萧云暗想:“领头那名内官多半就是李辅国了,他带人先行离去,自是已吩咐这些江湖好汉们动手了。”果然不出他所料,东边那群大汉中瞧见他走出来,有人高叫道:“瞧啊,这小子想当逃兵哩!”另有人高叫道:“整死当逃兵的。”登时纷纷拿出兵器,往佛堂门口围聚而来。
萧云挺刀迎上,喝道:“大胆狂徒,竟敢前来骚扰奉殓贵妃娘娘,个个都是死罪。”他存心引开众人,挥刀砍翻两人突了出去,欲往西面边诱敌边战,却见只有十来名大汉跟了过来,其余大多敌人依然朝佛堂门口围去。他心下大急,返身杀了回去,大汉们抵挡不住,纷纷让路,忽然剑光一闪,混乱中有人向他咽喉疾速刺来一剑,这一剑来得精准狠辣,绝非一般江湖好手。萧云不敢大意,退后两步招架,一看攻来之人,竟是刘汉生。这一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