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燕势大,结盟之后自然占据强势地位,蜀国虽说是它的盟友,可某些时候,同它的附属又有何区别?若是将来诸国倾战,它要求我蜀国先打头锋,蜀国可有底气拒绝?若是蜀国拒绝,它气恼之下要求解除结盟,蜀国又有什么办法阻止?自古以来,结盟双方从来都是旗鼓相当的,若是其中一方强、一方弱,这两者之间有何公平可言?他们的盟约又有什么牢靠性可信?”
“便是不论这些,先生可有想过,等到蜀国、大燕联手灭了其他诸国之后,情况又会如何?——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蜀国同大燕之间虽然算不上这种关系,可其本质上又有什么差别?人人都有野心、有欲望,就连我蜀国也不例外。既然有机会一统天下、独领风骚,谁又会甘心跟着别人一起分享?或许诸国尽灭之日,也就是大燕撕毁盟约,出兵攻打我蜀国之时了!届时蜀国兵力不如大燕,商秦晋又已被灭,毫无外援可请,我蜀国可不就只能等着被灭,徒为他大燕做嫁衣了?——所以,这种可谓是与虎谋皮的事情,陛下如何会答应。”
顿了顿,似乎生怕嘉和不信,想要表现的更为诚恳一些一样,梅相又加了一句,“当然,若是当日提出结盟的是秦国或是晋国,陛下或许就答应了。”
梅相是在忽悠嘉和吗?自然是了。
可他刚刚所说的话全是胡编出来的吗?却并不全然是——甚至,他所说的这些,大部分都是当初燕恒提出两国结盟后,他们切实分析过、争论过的。
他只是,将结果变了一下而已——利益险中求,蜀王最终还是看中了结盟的好处,虽然心中忐忑,但是仍是坚定的选择了结盟。
但是这样半真半假的话却是最容易骗人的。
两国结盟确实好处多多,可同时也有着不小的风险,谁能说这话不对?蜀王陛下若是真为着慎重考虑选择拒绝结盟,谁又能说他的选择不对?
便是嘉和,也无从分辨。
而梅相这样一番话说下来,不得不承认,她心中那股因着听到燕恒提出结盟而产生的警惕已经少了许多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她就不再疑惑了。
“大人考虑事情果然周到,嘉和自叹不如。”她颇为感慨的叹了一声,然后跟着问到,“可蜀国拒绝燕王邀约,同蜀王陛下留下嘉和做谋士这两件事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难道是陛下想着索性蜀国已经落了燕王的面子,同大燕闹的不合,再收下个我也不打紧?这种做法和想法未免太过儿戏了吧?”
“自然不是!”梅相摇摇头。
顿了顿,他的嘴角微弯,仿佛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快要控制不住笑意了一样,脸上带着十分克制的继续说道:“实不相瞒,五国商谈之后,刘相曾遭了陛下一顿臭骂,让我至今记忆尤深当时陛下说——”他清了清嗓子,似乎是想要模仿蜀王的语气,“为什么那嘉和能看出来商国的处境不好,你却看不出来?为什么那嘉和能发现商国使臣的脸色很差,主动上前搭话,你却只知道坐在一旁喝茶?寡人派你过去便是要你喝茶的吗?听说你当时还瞧不起人家?你告诉寡人,你是哪里来的自信?被打脸舒服吗?现在脸疼不疼?——言辞之间很是不客气,是以,陛下虽是私下教训的刘相,却也叫他面上无光,连着好几天都灰头土脸的。不过也是从那天之后,陛下便对先生看中了起来,还时常同我说,若是能得先生辅佐,一定如虎添翼、大有裨益。”
“所以,听闻先生被赶出秦国之后,陛下便开始时刻关注着先生的消息,想要任用先生。后来燕王向各国发出缉捕文书确实令陛下犹豫了几天,但是陛下后来又觉得两国已经不合,就算将先生送到大燕,恐怕也未必能换回多大的好处,而先生曾是燕王的谋士,对他十分了解,相比之下更有价值一些。所以,还是继续决定任用先生——我等虽然对此略有些不认同,但是身为臣子,自然还是要以君王的想法为主,也就没有多加规劝。后来,为了保证先生的安全,陛下还早早交代了各地长官,若是发现先生行踪,便立刻将先生带入宫中——也因此,先生早前在锦川城门前出现时,才会有宫中内侍立刻赶到嘉和先生,不是我想要为陛下说好话,陛下对先生的这一片爱重之心,真的是相当令人感动。”
嘉和却直觉不信——虽然梅相连刘甘文的糗事都说出来了,态度可谓是十分诚恳,虽然她也曾幻想过,蜀王真的是因为看重她,才决定留下她的。
但是她这一路上遭到的否认、拒绝实在不少,更有之前燕恒的追杀、秦王的残忍算计,终于叫她明白了一件事——这些政客们,从来都是利益至上的!
她的才能、智谋,或许会被他们看重,可是在她为他们带来切实好处之前,在他们眼中,她也就同废物没什么差别。
因为看重她而冒着彻底同大燕决裂的风险留下她,并且拒绝好处?——这太过温情了,而这种温情,绝不会在蜀王身上出现。
所以,嘉和突然别过头,声音闷闷的说道:“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真是愧对陛下的这种爱重!其实我本也不想多想只是我被厌弃的次数实在太多了!我从未想过自己竟还能遇上陛下这样好的主公我真是何德何能”
她又猛地扭头看向梅相,两眼红红,满脸因着被认可而由内而发的感动,十分诚恳的拉着他的手,道:“还要麻烦大人替我向陛下说一句——嘉和绝不辜负他的爱重,一定会想办法帮他对付大燕的!”
嘉和的这种反应,在梅相的预料之内。而他之所以说这样一番话,想要的也正是嘉和的这种反应。
当初嘉和面见蜀王时,他也在旁边,自然听到了她是如何描述展现自身价值,请求留在蜀国的。虽然因着蜀王陛下的态度太过热情,导致嘉和其实并没能说上几句话,但是也足够梅相拿过来描补描补、换换句中角色,再反用到她的身上了。
他心想着——自己这番话是按照嘉和的想法来改编的,应当没有什么漏洞,也应当足够令她信服。更何况越有本事的人越是骄傲,谋士更是其中典例,这嘉和之前询问陛下留下她的原因时也表现的颇有傲骨,自己这样说,相比编些其他理由应当更能让她满意、更能让她感动。若是万一陛下索要好处被燕王拒绝了,两国彻底闹掰了,这嘉和用起来也更放心、更顺手一些。
然而想是这样想的,等到嘉和的手拉上他的手时,他却又突然感到了一丝不适——美人垂泪自然是美的,诚表忠心自然也是他想要的,可是、可是怎么就,感觉有点别扭呢
他很僵硬的笑了起来,“先生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
想了又想,为着心中那股不适,到底又多添了一句,“其实陛下之所以收下先生做谋士,除却对先生的看重外,也有些别的原因——只是这些原因,我却是不方便说了。总之,先生放心做事就是。”
一副有些愧疚、有些为难的样子。
嘉和连忙摇头,继续表忠心,“大人放心,我再不多问了。就是只为着陛下对我的爱重,我也不该多想才是。大人还有事务要忙吧?这便快去吧,我也该回去想想如何对付大燕了——可不能辜负陛下对我的信任!”
“先生能这样想,很好。”梅相又恢复了那副风淡云轻的样子,微笑到。
****
同梅相的这一场交谈进行了将近一个时辰嘉和走在勤政殿正殿前的广场上,同领先她几步带路的宫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而她垂在身侧的双手,却是忍不住微微握了握——刚刚拉住梅相时,他双手微微一僵而留下的触感,似乎还在她手心的皮肤上清晰的遗留着,让她难以忽略。
第140章 左右之争()
而这边的梅相;自送了嘉和出门后;却是转身进了正殿。
正殿的书房中,蜀王一手提着根狼毫毛笔,一手按着书案上等待批阅的奏表;眉头紧皱、满眼思量,半天也不见动作,显然是在走神。
而在距他不远处的另一方专供大臣们使用的书案前;刘甘文正埋头干活他那书案上堆着的奏文满满当当;一本接一本的分堆高高摞起,几乎要将他整个人都遮挡了过去——正是接下来要拿去给蜀王批阅的奏表;正由他一一分类放好。这活计刘甘文往日也是做惯了的;只是如今他同蜀王一样心中有事,动作到底不如往常那般有条不紊。
梅相进殿的动静不大;蜀王却是立刻有所察觉,不等内侍们通报;便立刻吩咐道:“去请梅相进来。”
而等到梅相到了面前之后,他更是接着急急问道:“免礼快同寡人说说,她是来做什么的?你们刚刚都说了什么?”
这个她,自然指的是嘉和了。
梅相清了清嗓子,回到;“她刚刚同臣说,她想出宫去住”
“真是不知好歹!”蜀王却是立刻发了脾气;怒道:“寡人这蜀宫多少人想住也住不进来;她一个落魄谋士;居然还不稀罕呢!若不是还要控制着她等待燕王消息,寡人才不情愿叫她住在宫中也不想想她如今是个什么身份什么处境!不说战战兢兢讨好着寡人也就算了,竟还有脸提要求!如此心性,无怪乎落到这般地步。”
蜀王这一通脾气发下来,到底是冷静了些,又问道:“该不会是她起疑了吧?你怎么说的?”
起疑了吗?自然是起疑了的。
其实按照梅相所想,要不是蜀王陛下当初接见嘉和时态度太过热情,那嘉和也不会如此快便察觉不对,拿着出宫这件事来试探他们的态度。
他们这位蜀王陛下,梅相实在是太了解了——才智是有的,能力也是有的,但是为人处事却太过随心所欲、不计后果。他想留着嘉和换好处,便对她热情不已,等到人家察觉不对,前来试探的时候,却又立刻勃然大怒,竟是从未想过人家会起疑全是因着自己的态度太过不同寻常。一厢情愿的将人家当做了傻子,不许反抗、不许疑惑,必须要按照自己想着的来做。
这一点,从蜀王陛下之前为着五国商谈一事将刘甘文骂的狗血喷头,或是前两天他毫不忌讳的当着刘甘文的面说“自己对他很失望”也能看出。
但是想归这样想,话要还是这样说,那可就是上赶着找死了。
梅相皱着眉头,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应和道:“臣看她那样子,的确像是来试探的说来,臣也是心中不忿的很,陛下当日对她的态度何等和蔼可亲,后来更是亲自吩咐宫人们为她收拾出合适舒适的宫院居住。此等爱重,便是臣等也羡慕不已,可她不说心怀感激,竟还拿着陛下的这番好心前来试探,难怪陛下如此失望。不过陛下放心,臣看出她的态度不对,已经将她搪塞过去了。”
然后便将自己同嘉和的对话大致重复了一遍,又继续补充道:“其实臣仔细想了想,陛下接下来的日子里还是给那嘉和派点任务做比较好。毕竟燕王陛下那边的回信怕是还要月余才到,那嘉和为人不堪,却到底还是有些能耐的,如此长的时间,就放着她不管不顾,到底浪费不说,更容易让她胡思乱想。若是她手中有事,没有空闲的心思,自然也就顾不得去想旁的事情了。如此这般还能彰显陛下对她的重视,打消她的怀疑,这样一箭双雕,岂不美哉?”
这一番话说下来,捧了蜀王、踩了嘉和、给了建议,颇显一国之相的双商之高。
蜀王自然是满意的,“既如此,便按你说的,给她派点事情做吧!刘相”他喊到,“就从你手下分两件事交给那嘉和去做吧。”
这一下,刘甘文不乐意了。
他是蜀国右丞,手中事务桩桩件件都很重要不说,更是颇有油水可捞。若是分给了嘉和,损失权力利益还是小事,等到日后嘉和被抓去大燕了,这些事务若是被梅相接走,他可就哭也来不及了!
这可不是杞人忧天,要知道,陛下最近可是本就对他有所不满了,要是梅相再在旁边再随便那么一挑拨,就连他这右丞之位能不能继续坐稳都不好说呢!
“臣有疑问!”刘甘文站起身,面向梅相,问道:“左丞确定你已打消那嘉和的疑心了?不是我想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嘉和自出道至今,先惹大燕、又惹秦国,路上还顺手同商国闹了不合,这已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了,更别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好端端的到了我们蜀国的国都锦川——想也知道,若非她心中警醒,又远比旁人警惕,肯定早就在路上泄露了行踪,被别人抓去大燕了。这样一个人,她心中的怀疑,真的就能三言两语便被左丞打消了吗?怕不是她在同你做戏,将你瞒了过去吧!”
他又看向蜀王,躬了躬身,请命道:“臣之前同那嘉和打过交道,好歹算是对她有些了解那女子牙尖嘴利、心思深沉,可不能当做普通女子看待!左丞大意轻视之下,着了她的道,被她欺瞒,也是难免。不若陛下还是将同她打交道一事交给臣吧,臣定能做好。”
任是梅相再好的脾气,听到这话也气的直想笑。
其实嘉和最后那会儿感动的扑上来直拉的他的手,的确令他感到有些不适,心中也的确跟着有些怀疑起来,可是这在他看来,却并不很值得在意——左右嘉和出宫的念头已经叫他按死了,蜀国大燕结盟一事又被他那样半真半假的拿出来说了,就算她想破了脑袋,也绝想不到蜀国同大燕已经结盟了,既如此,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嘉和落魄至此,身边除了两个护卫两个侍女外,再也没有旁的人,就算她想要逃离蜀宫,又哪里来的人手帮忙?而就算不幸蜀国同大燕撕破了脸皮,她既知燕王对她的心思,就算心中对蜀国有了隔阂,又哪里来的底气脱离蜀国、或是不认真帮助蜀国对抗大燕?
其实按照他所想,蜀国同大燕结盟这件事,在确定嘉和被控制在蜀宫中后,已经没有必要瞒着她了。只是蜀王陛下行事随心所欲惯了,他当时才会顺着陛下的心思那样说而已。
刘甘文现在这一番话说的,无非是不想损失自己的利益,又想顺势踩踩他而已。
其实有时候他真是不懂对方的心思,左丞、右丞,不过一个称谓而已,如今蜀王陛下重视他,将越来越多的政务交给他处理,论实权,他早已压过对方,岂会再去在意“右丞”那样一个虚名?偏偏那刘甘文还把屁股下面那个位置当宝贝,生怕自己会抢了过去一样。
——这等小家子气的人,也不知是如何在这右丞之位上坐了这样久的?
梅相张了张口,想要出言反驳,却在这时,有名殿前通报的小内侍走了进来,道:“禀陛下,嘉和先生的一名护卫刚刚在宫门前被拦下来了。据他所说,是嘉和先生吩咐他去城中处理些事情——可要宫门护卫们放行?”
蜀王听闻此事一愣,下意识的看向了梅相。
后者点点头,回到,“之前她同我说已经在城中准备好房产了,这时派护卫出去,怕就是处理这件事的。”
那,答应不答应?
若是答应,之前刘甘文所说的话并非无的放矢,谁知道她派这护卫出去到底是做什么去了?处理房产,可能只是个借口罢了。
可若是不答应,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她,自己这方心中有鬼?更何况梅相之前刚刚同她交谈过,蜀王看重梅相,也相信他的能力,他既说搪塞过去了,那就必定是打消了她的一部分怀疑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