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邺城
袁绍的丧事还在操办,作为袁绍继任者的袁尚也在审配、许攸的帮助下接任,大部分河北文官武将已经向袁尚表示了效忠,让袁尚心中大定的同时也感到一丝遗憾。冀州算是控制住了,可青州、幽州那边还没有回信。至于并州的高干,袁尚倒是最不担心的,高干是袁绍的外甥,河北的基业再怎么轮也轮不到他的头上,眼下自己继任了河北,他高干自然只会向自己效忠,更何况并州入不敷出,高干想要坐稳并州牧这个位置,也需要自己的接济,袁尚相信,高干那里是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
让袁尚感到担心的是青州和幽州,尤其是青州,袁谭时不可能乖乖就范的。当初自己没成河北之主前就和自己斗得水火不容,现在自己成功上位了,那个袁谭肯定不会甘心。这样一来,与袁谭一战就在所难免。
至于幽州,本来袁尚倒是不怎么担心,可许攸的一句话让袁尚慌了神,这袁熙虽是袁家的庶子,而且还是排行老二,可他如今手中有兵有粮,未见得就肯对自己低头,甘居人下。
“许先生,你说袁谭跟袁熙会回邺城吗?”袁尚心里没底的问许攸道。许攸给袁尚出了一计,让袁尚以袁绍出殡为借口,诱袁谭、袁熙回邺城奔丧,只要这二人回来,那放不放这二人离去就不是他二人可以做主的了。只等大局落定,是杀是放自然也就是由袁尚决定,可袁尚担心的就是袁谭跟袁熙会不会就那么傻,真的一头钻进自己准备好的圈套,反正要是袁尚,他肯定会找理由不会邺城。
而也就如袁尚所想的那样,袁谭见到袁尚派来的使者,得知了父亲已经亡故的消息以后,先是一愣,随即便是大哭,等将使者糊弄下去以后,袁谭立马便找来了郭图跟辛评。此时陈宫正带兵攻打徐州,不在袁谭身边,而郭图终究是躲过了淳于琼的追赶,顺利回到袁谭身边。
“公子,绝不可回去,袁尚如今已经控制了邺城,公子回去无异于自投罗网。”郭图立刻劝袁谭道。
“郭先生说的自然有道理,可身为人子,父亲亡故岂能不去?”袁谭有些为难的说道。
“公子,邺城绝对去不得,不仅不能去,还要抓紧时间备战。公子不去邺城,袁尚势必不肯善罢甘休,必会借公子不去邺城一事指责公子不孝,出兵征讨青州。”一旁的辛评此时也开口说道。
“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那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公子莫急,邺城是说什么也不能去的,但必须要有个好的理由,只要这个理由说得过去,袁尚也不能以此为借口向公子发难。”
“郭先生,计将安出?”袁谭闻言赶忙问道。
“公子,眼下我军正攻打曹操的徐州,若是曹军大举反攻,那是不是需要公子亲自坐阵以应对曹军的反扑?”郭图微笑着说道。
“……好,好,妙计,果然是妙计,郭先生果然厉害,那就依郭先生之言回复邺城。”袁谭高兴的连连点头称是。一旁的辛评也赞同的补充道:“公则此计甚秒,那我回头就去安排,明日那使者必会来催促公子前程返回邺城,到时我就让人送上紧急军情,公子也就有了理由不回邺城。”
“嗯,有劳仲治了。”
“除此之外,公子还需要抓紧时间备战,那袁尚非是善类,必不能容公子占据青州。公子,看来我等需要尽快派人与二公子联系,抢在袁尚之前将其拉拢过来。”
“好,那此事就交给郭先生负责。”
……
袁熙不知何时自己一下子变成了香饽饽,成了别人争相拉拢的对象。袁绍病故,袁熙自然感到难过。虽然这个父亲平时对自己的关爱远不如对袁谭、袁尚这两个兄弟,但听说袁绍离开了人世,袁熙还是感到很难过。
本想当堂答应使者请自己返回邺城的要求,却不想陪坐一旁的田丰突然咳嗽了几声。袁熙比他老子袁绍强的地方不多,有限的几个优点中就有一个善纳人言,不会因为不爱听就不听。
河北老倔驴田丰虽然脾气倔,但眼光极准,他所说的话往往十中八九,袁熙平时很是重视田丰的意见,再加上他自己的性格偏软,不好与人斗气,这也就造成了对田丰言听计从的习惯。见田丰突然咳嗽,袁熙知道这是田丰有话要对自己言讲,便找个理由将使者打发下去,只留下田丰在身边。
“二公子,此时邺城去不得。”使者一离开,田丰不等袁熙询问就开口对袁熙说道。
“先生,为何去不得?”
“二公子这一去,再想回来就不容易了。到那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公子就只能任人摆布。”
“先生,可我父亲……”
“二公子,你若回去,必会卷入河北之主的内斗。袁尚与袁谭势同水火,主公在时二人尚不会刀兵相见,而眼下主公不在,不论是袁尚还是袁谭,他二人都会不顾一切要除掉对方。二公子此时掺和进去,到时公子帮谁?”
“呃……这个……”袁熙犯难了,说心里话,他是哪个都不想帮。不管是袁谭还是袁尚,平日里对自己都不怎么样,哪里有半点当自己是手足兄弟的意思。这时候即便真的派人前来交好,恐怕也是看中自己手中的幽州兵马,一旦等对方除掉了对手,恐怕下一个目标就该轮到自己了。
“先生,我该如何是好?”袁熙想不出自己该如何选择,只能询问身边的智者。田丰见状微微一笑,对袁熙说道:“二公子,可记得某曾对你说过,当年主公在袁家也只是一庶子?”
“先生,我只怕难当大任。”
“事在人为,只要公子有心一试,那田某愿为公子出谋划策。”
“……先生,我能问问为何会看重我吗?”袁熙想了想,问田丰道。
“河北需要一仁主继承,而无论是袁谭还是袁尚,都已被权势二字蒙住了眼,失去了该有的心智。二人为争河北,必会引发内斗,到那时中原的曹操或是关中的朝廷,必不会坐视不理。一旦让曹操或是朝廷插手河北,那袁家在河北的大好基业很有可能就此毁于一旦。二公子,田某支持你非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保住主公留在河北的基业不被他人所占。”
“……多谢先生坦诚,袁熙不才,愿与先生一起保住河北基业。”袁熙向田丰深施一礼,表情坚定的答道。
得到了袁熙的同意,剩下的事情自然由田丰去操心。袁熙就这点好,舍得放权,只要你敢主动承担,他就敢放手。而田丰也不负袁熙的信任,早在袁熙没当面答应之前,田丰就一直在暗中准备,为袁熙收买幽州人心,而现在袁熙答应了,那之前偷偷摸摸的举动此时自然也就可以摆到了台面上。
为了拒绝返回邺城,田丰采取的办法与郭图的类似,郭图是拿徐州的曹操当借口,而田丰则是拿北方的乌丸人做理由。当初公孙瓒占据幽州的时候,对北方异族采取的是强硬态度,凭借手下白马义从的强悍,杀得北方异族闻风丧胆,可随着公孙瓒被袁绍击败,那些北方的异族这两年又开始不老实了,频频南下劫掠汉人。
“逢先生,你来的正是时候,乌丸人犯境,我正愁人手不够呢。”袁熙一脸欣喜的看着逢纪说道。
“二公子,乌丸人那边不急,眼下主公病故,二公子看什么时候启程返回邺城?”逢纪事先已经见到了邺城派来的使者,便询问袁熙道。
“逢先生,你怎么能这么说,莫非你忘了我父生前曾说,宁失千军,不丢寸地的训话。此刻乌丸人正在大举入侵,正需要我辈为守住河北基业出力的时候,此时若是我去了邺城,岂不是让幽州群龙无首。身为幽州牧,我誓与幽州共存亡,相信父亲在天有灵,也是能理解我此时的决定的。”
“……”逢纪眨巴眨巴眼,有心相劝,可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劝袁熙不顾幽州死活回邺城似乎不太合适,可让袁熙留在幽州,又完成不了袁尚交代的任务。
“逢先生,你一向足智多谋,正好眼下幽州人手不足,不如你也暂且留下助我一臂之力吧。先生放心,张颌、高览二位将军就继续听从你的调遣,只要先生可以守住上谷,不需要多,只要一个月,我就可以随先生一同返回邺城。”
逢纪贪生怕死,自然不敢答应带人去驻守上谷,北方乌丸人骁勇善战,也只有公孙瓒那样的猛将才能对付,他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去守上谷,那是自寻死路。
“二公子,纪也有心留下为幽州出力,只是上命难违,三公子已经命我尽快返回邺城,这幽州的事情,还需要二公子自己努力。”
“只是先生这一走,那张颌、高览二位将军是否也要返回邺城?他们这一走,幽州想要对付乌丸人……”袁熙犹豫的说道。
不等袁熙把话说完,逢纪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道:“身为将军,自然要以保境安民为己任,张颌、高览会率部留在幽州助二公子一臂之力。”
一个逢纪袁熙才不稀罕,更何况这逢纪还是早早就投靠了袁尚,留他在幽州,不仅让幽州难守秘密,更是幽州内部的一个隐患。可在与袁尚撕破脸之前杀了他又不合适,只好想办法将其逼走。
只有敌人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田丰与逢纪当初一起共事的时候就相互看不顺眼,田丰看不起逢纪的溜须拍马,而逢纪同样瞧不上田丰的刚正不阿。这二人就跟斗鸡似的,见面就喜欢掐,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田丰很清楚逢纪的弱点是什么。
这逢纪胆小怕死,只要一吓唬,十有八九就会有想法远离危险。而今日一试,果不其然,这逢纪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袁熙让其率军前往上谷驻守的提议,为了不给袁熙机会,他连张颌、高览手中所掌握的人马都放弃了,要知道在袁尚交代的任务里,可是让他想办法找理由将张颌、高览给带回邺城了。只是现在,逢纪为了自己的安全,也顾不得去完成袁尚交代的任务了。
袁熙亲自将逢纪送出了城,张颌、高览那里他倒是不担心,田丰虽然脾气倔,但口才也是非同一般,想要说服张颌、高览这样的武夫支持自己,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一百二十二章 疑惑()
“不是你们干的?”刘协有些意外的看着面前的史阿说道。为了能够放心收拾彻里吉,刘协派出了史阿等人前去找袁绍的麻烦。袁绍是河北霸主,他只要一死,河北必乱,到时曹操为了抢夺河北,也肯定没工夫来找自己的麻烦。
袁绍的死讯传到长安,刘协还以为是史阿等人得手了,此时对外宣布袁绍的死给朝廷有关不合时宜,但该有的奖赏还是要有的。只是让刘协没想到的是,史阿居然告诉自己袁绍的死与他们无关。
“知道是谁下的手吗?”刘协好奇的问道。
“暂时还不清楚,不过那袁绍似乎也不是病故,而是被人所害。”史阿摇头答道。
“不是咱们下的手,也不是病故,那就是说,袁绍是被别人害死的。唔……史阿,如今的河北情况如何?”
“一个字就是乱。袁尚虽然继任了袁绍的位置,但袁谭、袁熙都找借口不来邺城奔丧,如今三兄弟各掌兵权,袁尚虽然得了高干的支持,不过鹿死谁手,还不一定,所以河北许多人现在还处在观望当中。”
“……史阿,你在河北时可曾暴露?”刘协沉思片刻,开口问史阿道。
“尚未暴露。”
“好,那你收拾收拾,准备返回河北。”
“主公,不知这时让史阿去河北有何任务?”
“别紧张,我没打算让你继续去刺杀谁,散布流言懂吧?自由发挥,让河北人心浮动即可,顺便多收集一些河北的情报,以待日后有用。”
“史阿明白,不知何时动身?”
“先去见见你师父,然后处理一下自己的私事,给你五天够不够?”
“够了,那五天之后史阿就带人前往河北。”
“嗯,记得跟祝道分头行事,你去河北,让他去中原。”
“史阿明白。”
等到史阿退下,刘协命人找来法正,玩阴谋诡计,还是法正这家伙擅长。法正听完刘协的讲述,眉头也不由皱了起来。原本法正与刘协一样,以为袁绍之死与朝廷有关,可现在知道史阿否认,那就说明还有别人和朝廷一样希望袁绍死掉,而且还抢在了朝廷之前动了手。
“主公,会不会是曹操那边下的手?”法正想了想,对刘协说道。
“唔……有这个可能,袁绍不死,曹操难安。他倒是的确有理由派人向袁绍下手,只是曹操的手下有那么牛?可以抢在我们之前对袁绍动手?”
“不管是不是曹操让人下得手,现在袁绍是死了,而这种局面对曹操也是极为有利的。”法正轻声说道。
“这倒也是。不过要真是曹操让人下得手,那咱们这边就要多些提防了。能够混到袁绍的身边还躲过史阿这些伺机而动的好手,对袁绍下手的这人的本事肯定不小。”
“主公说的是,回头我就会吩咐人加强戒备。”
“加强戒备是一定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弄清到底是谁对袁绍下得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孝直,此事就交给你办。”
“属下遵命……主公,那这回征讨彻里吉,属下是不是就不能去了?”
“彻里吉又不是多厉害的人物,有你爹还有士元在,出不了差错。你留在长安专心收集有关中原的情报,我会命祝道助你一臂之力。”
“好,那属下就祝主公一切顺利。”
法正正与刘协说着话,方才被刘协提及的庞士元就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递给刘协一份战报。刘协不解的接过一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一旁的法正见状好奇的问道:“主公,出了何事?”
刘协没说话,将手中的战报递给了法正,法正接过一看,原来是来自凉州的急报,说是西羌彻里吉抢先动手,以铁车阵击败了驻守凉州的张燕的黑山军,万幸张辽的游奕军与张任的踏白军及时赶到,将彻里吉击退。
吕布与李儒早些时候就带着整训完毕的飞熊军前往西域接手乞活军,而原来的乞活军主将张任则从原乞活军中挑选两万人组建踏白军。这次刘协准备对付彻里吉,除了身边的天子亲军外,张辽的游奕军和张任的踏白军同样也在征调的名单之中。
可让刘协没想到的是彻里吉的先下手为强,而更让刘协意外的,则是张燕的黑山军竟然会输了。张燕的黑山军虽然比不上游奕、解烦那些朝廷的正规军,但其中的大部分军士皆是当初让袁绍头疼不已的黑山贼,个人的战力还是有保障的。而能被张燕看重保留在军伍当中,那肯定也算是黑山贼的精锐,怎么就被彻里吉摆出的铁车阵给击败了?彻里吉的铁车阵就那么厉害?据战报上说,要不是张辽、张任率部及时赶到支援,就连张燕本人都差点折在此战之中。
“主公,彻里吉的铁车阵看上去挺厉害啊。”法正放下战报对刘协说道。
“哼,厉害?就是要有点挑战那才有意思。孝直,中原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士元,大军的准备如何了?我们看来需要尽快前往凉州。”刘协轻哼一声,问庞统道。
“回禀主公,一切已经就绪,就等主公一声令下。”
“好,那就明日出发,我要去见识见识彻里吉的铁车阵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刘协点头吩咐道。
大军向西,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不知内情的人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