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奇女子-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远这次回来打算在家里多待一段,等木川几人过了乡试再走。

    明远的学籍挂在京城国子监,后来进了宫也没消去。

    现在看见大家都要考试,明远的心思也活泛起来,想着京城的乡试就在年底,等木川他们考完,自己返回京城也可以下场去试试。

    国子监的监生可以越过县试府试那些基本环节,直接参加乡试。

    明远的知识很杂,既有八股的沿袭,还有跟徐光启学习的农业、军事、机械、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知识,进了宫又跟着太子学治国理政的一些学问,虽然在诗经要义上可能有些吃亏,可在策论时政方面又是很有优势。

    明远动了心思,也加入到学习大军,跟着大家研读讲义,探讨学问。

    这七个人的学习,效果出奇的好,明远的见识理解,其他六个人是拍马也追不上,而木川他们拿出王崇的批改文章,明远也渐渐掌握了科考的门径。

    这是秦家人第一次参加科举,秦家上下给予了高度关注,秦坤元和秦家族学的几位先生,特意带着这三年族学里新鲜出炉的六位秀才和五个童生到登州来拜会木川几个人,并从族学的收益中拿出六百两,给每人一百两当做考试的盘缠,连李家父子也没落下。毕竟李金元当年也是族学的学生,而且李厚德还在族学当过先生,李家和秦家的关系无比亲厚,秦家也没有把他们当外人。

    因为八月的乡试安排在济南府,到了七月,木川他们六个人就开始打点行囊。

    这次出行秦富要求亲自带队,护送六人到济南府。

    七月初九,秦富带着六人启程,正好秦兴国也要返回济南府,正好有一对戚家军随行,众人路上的安全也有了保证。

    明远已经决定参加京城十二月的乡试,等木川他们去科考,柳心千不舍万不舍得也把明远送走了。

    转眼进入九月,登州府城的考试已经结束了快一个月,柳心这几天正在家里盘算着孩子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谁知一大早,家里的大门就被叩开,济南报信的人回来了,一进门就高呼;“喜报喜报,中举了,中举了!”

    原来木川等六个人到济南,就住在了戚兴国的总兵府,秦富代表柳心到巡抚衙门去了一趟,孩子们考试都安排在了好号,再没有出现当年考秀才时,木川吐得一塌糊涂的事发生。

    新任的省督学大人看在戚兴国和柳心的面子,在阅卷时对几人也高看一眼,没有刻意压低名次。

    五天前,乡试榜单出来,秦木川位列正榜第三名,李厚德位列正榜第五名,秦明文位列正榜第三十七名,秦昌明位列正榜最后一名,这四个人都中了举。而李金元位列副榜第二名,秦木周位列副榜第六名,虽然两人没中举有些遗憾,但毕竟得到了南京国子监入学的资格,也是一桩喜事。

    榜文一出来,秦富就打发人快马回登州报喜,而他带着几个人随后返回,直接回秦家岗祭祖。

    柳心这边接到喜报,那边下人们就在秦宅门口放了鞭炮,府城都知道秦家有人中了举,纷纷到秦家祝贺。

    不得已,柳心和府城的秦家众人摆了两天流水席,然后才带着众人返回秦家岗,等着秦富他们回来。

    秦家岗现在已经变成了几千人的集镇,不过这几千人大部分是投献到秦家的佃仆,或者是秦家收拢的流民,真正的秦家子弟并不多。

    秦家除了族学里还有些年龄小的孩子,其余的有外出求学的,有在各处经营生意的,有在各地杂学院的,特别是这一年多,秦家又有了几十个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八品九品官。

    虽然秦家岗外人居多,不过却没有出现奴大欺主的情况,秦家岗还是秦家的,这里人人都以秦家人自居。

    这次秦家子弟中了举,最先高兴起来的确是这些外人,柳心她们刚把消息带回来,整个秦家岗不论大姑娘小媳妇都觉得与有荣焉,家家户户披红挂绿,仿佛自己家有了大喜事。

    没用秦家动员,三年前给五个秀才建牌坊的那伙人,已经开始动手,要建几个举人牌坊,立在秀才牌坊前面。

    等秦富领着木川他们回来时,秦家岗柳心家门前,已经变成一条小牌坊街。

    几个举人回来,秦坤元和秦富组织全族大庆,秦家进行了一次盛大的祭祖仪式。

    因为有了这几个举人支撑,秦坤元和秦富联合对外宣称,秦家从此后改换门庭,是书香门第,官宦之家。

    不提秦家岗如何欢腾雀跃,木川四个人一合计,决定要上京参加来年三月的春闱。

    除了李厚德年龄大,木川他们三个不过十几岁,现在就去考试,实际有点吃亏。如果走仕途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再等三年,说不上还能取得点好成绩,到派官的时候也能有个好的履历。

    可木川几人压根没有那么多思量,名次什么的,甚至以后当不当官,都没有什么想法。他们只想试一试,因为知道明远年底也要参加乡试,说不上来年还能和他们一起下场,大家也想有同科下场的机缘。

    柳心对于木川他们的决定也很支持,大明朝这个情况,三年时间实在太长,还是趁早比较好。不管能不能考上,总得去试一把,既适应一下考试的氛围,又到京城见识一下。

    柳心这次也决定随孩子们一起进京,到京城给他们助助阵,顺便要和皇后、太子盘盘生意,还要看看晚春。

    九月底,柳心带着明珠,领着四个新出炉的举人,再次赴京。

第166章 晚春的风采() 
柳心这次进京,京城里倒是没有弄出什么动静,一切静悄悄的。

    柳心还暗自庆幸,自己终于可以平静地过几天好日子了。

    可几天后她才弄明白,不是大家都安分守己,居家过日子去了,而是京城的贵妇人都被晚春吸引着,没空再对柳心指手划脚了。

    去年晚春在柳心的鼓励下,豪情满怀的来到了京城。

    开始的时候,确实如晚春之前所料。

    进京的第三天,晚春去王洽府上拜访,王洽的夫人李氏倒是很郑重的接待了晚春,留在家里摆宴吃酒,因为头次相见,还按着规矩送了见面礼。

    不过晚春临走时,李氏却是拿出了长辈的派头,指出了晚春在礼仪上的几个问题,又问起王家送过去的两个张师傅,是否安心教导规距礼仪,晚春学的怎么样。

    晚春对李氏笑呵呵地说:“婶娘,大张小张两个师傅都在柳心那儿,教导柳心的孩子,我自己又没有女儿,在我身边就是浪费了,再说我这样的性子,也不愿学那些繁琐的规矩,只要大面上不出错就行了!”

    李氏张张嘴,有些愠怒,不过晚春没有给她发作的机会,起身告辞了。

    两天后,晚春向皇宫递了帖子,觐见皇后。

    皇后娘娘毕竟年轻,还是个宽厚的人,晚春依着柳心的面子去拜见,皇后自然没有不允的。

    晚春和皇后娘娘一搭话,自然就说起生意上的事。晚春和柳心不同,柳心是仗着有些先知先觉,才能出些生意点子,晚春却是从小就在铺子里转悠,这些年在登州也没少折腾,论起经营管理和商业手段,柳心还真是赶不上晚春。

    以前柳心和皇后娘娘、太子做的生意,只是小打小闹。可晚春一接手,凭着她的商业眼光和视野,没到一个月,这两处生意的收益翻了两番,皇后和太子的腰包都鼓了起来。

    这下就不一样了,晚春成为了坤宁宫的座上宾,皇后摆宴,晚春必在邀请之列。

    开始的时候,京城的贵妇人都端着架子,对晚春没有好脸色,可几次以后看皇后娘娘对晚春高看一眼,不少人看着皇后的面子,家里弄个茶会啥的,也给晚春送了帖子。

    晚春是大方爽朗的性子,而且怀揣几十万两的私房钱,不管哪家邀请,晚春都欣然前往,而且出手大方,到哪一家带的礼物都价格不菲。京城的高门大户,虽说都很富贵,但说个人的私房钱那还真的不多,晚春大把的砸了银子,把一干贵妇人都镇住了,谁能和银子过不去呀!

    看在银子的面上,晚春到哪都能得到几个笑脸,不过晚春也不是冤大头,很快和几家合伙的铺子,就在京城开了张。

    因为心纯和俞家定了亲,再加上戚夫人的关系,晚春也和俞家当成亲家的关系走动。俞夫人和晚春对脾气,俞家又是刚刚被朝廷启用镇守延绥镇,家底正是空的时候。

    两人一拍即合,又联合了和俞家交好的几个落魄武将世家,合伙做起了皮毛、绸缎、农具、古玩等生意,这一年来,晚春先后开了大大小小二十几个铺子,带动了京城多个豪门贵妇人的腰包都鼓了起来。

    本来瞅晚春不顺眼的李氏,也放下长辈的面子,到王天书府上找晚春聊天,再也没有长辈的矜持,而是满脸笑容地对晚春说:“侄媳妇,做生意怎么也不能便宜了别人而忘了自己家!”

    晚春当然不可能和李氏交恶,毕竟同宗同族嘛,王天书也还得靠着王家照应。

    晚春自己掏私房钱新铺了几处买卖,让王家派几个人管理,给了李氏五成干股。

    这样晚春再去王家,那是大开中门,府里的几个长辈都是亲自迎接,甚至王家有什么婚丧嫁娶的大事,都让晚春这侄媳妇儿出面打理,王洽府里的管家也都向晚春去汇报账目,把王洽府里和王天书那边绑在一起,感觉有点亲叔侄的意思。

    柳心进了京,第二天和晚春去见了皇后娘娘。

    周皇后拉着柳心的说:“柳心,这一年多你又受了苦,什么倒霉事都让你赶上了,这次进京就多待一阵,啥事也不用你操心,晚春都办的妥当着呐!”

    “娘娘,还不是你给我脸面,要不京城谁认识我李晚春哪!”

    “你呀,就这么贫嘴,现在你可是香饽饽,大家都想着你哪!”

    晚春和皇后相互打着趣儿,说说笑笑,十分热络。

    柳心这下放心了,晚春在京里确实比自己强。柳心知道自己为人有些方正,真的不适合在这个贵妇人圈中打交道,这下子姐姐弥补了自己的缺点,以后京城这一块,倒是可以安心了。

    晚春的能力还不止这些,不但在京城人脉和圈子这事没用柳心操心,晚春还把秦家书局打理得红火了几分,而且把杂学院的生意在京城全面铺开了。

    杂学院的温室大棚,经过这两年发展,又多了十几个,反季蔬菜占据了京城冬季蔬菜市场的很大份额,以前在皇店代买,晚春去后在京城东西南北都开了分铺,而且价格也做了调整。

    京城杂学院的学生,已经有陆续毕业的,不过也有新生补充上,总体上规模在逐渐扩大。

    现在农庄的收益不但能供应日益增长的杂学院的学生,而且还能有结余给徐家创造效益。柳心很欣慰,毕竟义父徐光启一生清廉,没给儿女留下什么家产,只剩下这么一个农庄,而且之前开办杂学院,徐冀还是陪着柳心赔钱赚吆喝。柳心一直再想法子贴补一下徐家,这下农庄有了收益,也对徐家这些哥哥和子侄辈有了交代。

    徐家的人已经返回杂学院,晚春在此之前已经拜访了徐冀,柳心一来,王徐两家也当成了正式的亲戚关系走动起来。

    王天书到顺天府不到两年,不过民生有了很大改善,他一力主导的番薯种植,已经在北直隶普及,目前京郊百姓生活条件有了大幅改善,最起码面黄肌瘦的人少了,家里都能吃上顿饱饭。去年的京察,王天书得了一个“优”,而且由于推荐了孙传庭,崇祯对王天书也有比较好的评价。

    在王洽的教导下,王天书开始融入了京城的官场。

    本来按照王家的计划,再有个三五年,王天书就能在京城得到朝廷重臣的认可。

    可是晚春到京这一年,成功的开展了夫人外交,不但在一品二品的大员后院进进出出,而且通过生意和京城的勋贵也拉上了关系。

    通过晚春给王天书积攒的人脉,王天书这个三十多岁的三品官,在皇城里已经成了一个耀眼的政治新星。

第167章 太子也想当个状元郎() 
明远参加了崇祯八年的北直隶乡试,虽然名次不是十分靠前,可也算中了举。

    正准备着和木川等四个人一起参加三月的春闱。

    明远在宫内和太子读完书,就把自己关在东宫的小书房里不出来了。

    这个小书房是专门为明远准备的,以往明远和太子听老翰林讲完课,就会回到东宫在小书房聊一会儿天,或者下下棋,过得很悠闲。

    可自从明远回了一趟登州,回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每天废寝忘食,也没空和太子说话了。

    朱慈烺在东宫里没意思,就拉着王贵和张公公闲逛,王贵是太子的近侍,张公公就是跟孙传庭在陕西立功后被皇帝安排到东宫的,现在已成了太子的贴身太监。

    目前东宫里,明远和这两个太监是太子朱慈烺最亲近的人,而且这三个人还没有勾心斗角,都属于秦家一派,因为王贵和太子一样是被明远所救的,而小张公公是因为孙传庭才有这般造化,他也自然知道孙传庭能做钦差是王天书、秦牧和柳心的缘故,自然秦家就是自己的恩主。所以明远在东宫,不是仆从的身份,太子把他看成大哥哥,两个近侍把他当做恩主,他想做什么事情,并没有什么顾虑,地位是超然的。

    太子三个人在宫里转了一圈,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就回到东宫。一会工夫三个人就大眼瞪小眼,没话说了。

    太子闭着眼睛打了一阵瞌睡,然后站起来拿扇子敲了敲,同样打瞌睡的王贵的脑袋,懒洋洋地说:“你们也不懂什么诗书,也没什么和你们说的,明远天天还憋在书房里,太无聊了!你们俩也别就想着睡觉,精神精神,都说说,明远这次春闱能不能上榜?”

    “太子殿下,明远一定能中,他多有学问哪,小的虽然不识几个字,但你看他天文地理无所不知,那还不中个状元郎!”王贵立刻拍着胸脯说。

    “状元郎,那可不是要参加簪花宴,还能打马夸街,想想就威风,要不我也去参加春闱,我当这个状元郎,让明远当榜眼,不,让他是当探花郎,说书的不都是说找状元郎和探花郎当驸马吗,我当状元郎,自然不能当驸马,那就让明远当,然后让父皇赐婚,哈哈,媺娖才五岁,比我还小,明远就得叫我皇兄,哈哈哈!”太子殿下一时脑洞大开,手舞足蹈起来。

    “太子殿下,状元郎还得经过殿试,皇上钦点,都得是从春闱上榜排前面的人中产生。何况春闱也不是那么容易上榜的,你看朝中的那些进士哪个是少年郎,明远毕竟才刚刚十五岁,不是那么容易的!”张公公看太子和王贵志在必得的样子,倒是没有附和,而是上去泼了盆凉水。

    “那么难考啊!”朱慈烺听张公公这么一说,小脸顿时皱起来。

    “那当然了,春闱是咱们翰林院最有名的翰林出题,礼部尚书亲自任命主考官,考试的学子也不知道主考官的文风,谁知道能不能入了他们的眼!”张公公自从一次西行,跟着孙传庭长了见识,再回到宫里,就对读书人的事感了兴趣,什么科举呀,座师房师呀,都弄个门清。

    “主考官重要?”朱慈烺抓住张公公说话的一个信息点。

    “那当然了,十年寒窗苦,全在一张卷子上,合了主考官的心意,那就取上了。有一年,一位大才子文章写得那是一个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