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徽这样的人品,你谈钱就俗了,只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所以就力邀王徽到自己要开办的杂学院,开设专门的军事和机械学科,当讲师开宗立派,传承子弟。
王徽来杂学院,其实没有柳心想的那么困难,他已经六十多岁了,一生所学全在这几本书里,一生志愿布衣从戎,保家卫国,可现在壮志难酬,柳心向他伸出橄榄枝,他甚至有些感谢柳心,所以只用了一天时间考虑就答应了,而且这一天还是在整理讲义。
第66章 秦富的决定()
柳心的家书就放在桌子上,秦富用手叩着桌子,发出咚咚的声响。
柳心告诉他要在登州开办杂学院,王徽会在杂学院开坛就讲,柳心把王徽的为人和他在军事和农业机械方面的成就大大赞扬了一番,最后柳心让秦富不用担心,自己在登州要待些日子。
现在秦家岗除了宗族的大事,剩下的主要是秦富拿主意,柳心也放心把事交给他办。
小丫鬟进来倒了一杯热茶,一会儿小厮又来汇报了点事儿,秦富打发走他们,端着茶杯陷入了沉思。。。。。。
自己小时候就在秦家岗,家里经常吃不饱饭,到了收税的时候,衙门里的人穿着官家样式的衣服,拿着棍子来到家,父亲伯伯哆哆嗦嗦地把粮食拿出来,衙役吆五喝六地上秤,明明是够斤数的,可往他们的斗里一量就不够了,家人把救命的粮食又得拿出来添上,之后就是自己娘和婶婶大娘呼天抢地的痛哭声,他没有办法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心理是痛恨的,恨这个世道,恨这些衙役,可他没办法。
十四岁那年,自己的一个哥哥出劳役累死了,家里没钱发丧他,就把他草草埋在乱死岗上,他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小土包堆起,和周围哪些无主的坟茔没什么两样,他想如果自己还在秦家岗,也许有一天自己也会埋在这里,于是他坚持离开,独自一人走了。
他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没有粮食没有钱,一路乞讨,受尽了白眼。终于有一天碰到了一伙人,他们被一伙骑大马的官兵押着往一个山里走,他就跟上去了,结果被官军发现就被放在这伙人中间押着一起走,终于在一个什么叫老金沟的地方停下了,他们被安排挖金。
他们没日没夜的在金矿里干活,每天只给一顿吃的,陆续有人累死,他挺着,一直寻找机会,因为自己偷偷地藏了点金子,等有机会逃出去就能过好日子。也有人和他有一样的想法,可惜暴露的太早,逃跑时被发现,当场打死了,从此对他们管得更严了,有一排兵士拿着火铳对着他们,几百人在火铳的威压下没了逃的勇气,干活干活,然后累死。
他对那黑乎乎的火铳有一种致命的诱惑,他想要是自己有一个,然后拿起它把这些兵士打死。
这是个什么游击将军的地盘,他只是远远地看上那将军一眼,没看到脸儿,只有那一套官服的样子。
三年后,终于有一天他的一个同伴倒下了,他和另一个趁着运尸体的机会把私藏的金子放进尸体的嘴里耳里,腋下,然后在把尸体埋下时掏出来,兵士发现了,他趁机夺了看守兵士的火铳,他的同伴被打死了,他拿着金子逃出来。。。。。。
多少年了;自己不愿意想起这一幕;可这记忆就像一头怪兽;在登州血战的时候醒了;自己虽然是押运粮草的;可在柳心他们进城后;他也偷偷溜在城边;看着炮火洗礼的城墙;他冲动了;他也弄死了几个兵;这次看到军事和机械;他又想起当年的火铳、想起当年那个游击将军的官服。。。。。
秦富猛地灌了一口茶;招呼小厮柱子。
“去,把我的官服拿来!”
穿好百户官服,秦富正正帽子出了家门。
一天后,除了秦坤元外,王大刀、张成、李富贵等人都穿上了百户官服,在秦富家集合。
秦坤元再次劝道:“秦富,你都五十多岁了,现在有吃有喝,还有人伺候着,咋还不知足,还要去兵营折腾啥。”从昨天秦富去和他说要去兵营,他就苦口婆心地劝说。
“族长,就因为我都五十多了,没多少年活儿头了,我才想去登州转转,再说淑人在那儿,现在也没啥战事,我就是过去抖抖这百户的威风,要不到死了,就是把这套衣服带棺材里,也没啥意思。”
“哎,说不过你,你就放心去登州吧,我在秦家岗守着,也出不了啥事。”秦坤元看秦富铁心要去,只能让他安心。
秦富精神抖擞,又把秦成和几个管事的人叫来,细细嘱咐一番。
第二天秦富、张成、李富贵、王大刀带着三十多个秦家壮汉启程赶往登州。
柳心这段时间已经把前期工作弄得差不多了,秦富他们一身官服的出现在眼前,还真是吓了柳心一跳,还以为秦家岗出了什么事。
秦富摸摸帽子,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淑人,秦家岗那儿安排的妥当着哪,秦成管着,还有族长在那儿镇着,生意也挺好,地种的也好,不用操心,我们哥几个就打算到登州来转转,淑人这杂学院还要教人怎么打火炮和打造什么机械,我们就想来学学,我们也是百户,不能干吃米不干事儿,看看戚将军这儿还有啥事我们能干的。”
张成几人也有些不好意思,他们毕竟当年是柳心雇佣的,现在就这么来了,好像不太好。
柳心倒觉得没啥,赶紧找戚兴国,戚兴国这几天刚从济南府赶回来,正好在指挥署。
登州这场战事,城内各个衙门损失了不少人手,正是用人之际,秦富他们几个百户衔正好顶上相应的缺,立马就搬进指挥署和军器局,没官衔的暂时做杂役,也领一份俸禄,秦家岗这些人就在在登州安营扎寨了。
秦富在秦家岗就是管事的,张成他们是戚家亲兵,王大刀也是刀头添血,指挥一干镖师过活的,这一上任真有成效,指挥署和军器局秩序井然,让戚兴国乐的自己捡着宝儿了。
秦富很快就和王徽打成一片,把这群葡萄牙人指示地团团转,天天给讲这个炮那个铳是怎么回事呀,哪国的炮造的好呀,得多少钱呀,说话听不懂不要紧,还有翻译王徽哪,现在在秦富面前,王徽哪还有上官的模样,天天像个小厮似的,在秦富身前身后的转,晚上几个人还喝点小酒,说个趣事,
这群外国人也高兴,秦富额外给了他们点银子,还请他们在登州的大酒楼大吃大喝,这些人激动了,自己受到重用啦,每天都好像吃了兴奋剂,嗷嗷地干着活儿。
柳心看着也想笑,这秦富大哥真是个人才,到哪都能混的风生水起,看来以后登州又是第二个秦家岗,一些生意也要铺开,杂学院的事儿也得让他照应着。
第67章 杂学院()
对于柳心要办的杂学院,王天书的意思是找处公房给柳心用。因为这也算是公事,可柳心知道,自己只是借着圣旨的幌子,杂学院不但要教授皇上要求的玉米和番薯种植、标点符号还有记账法,她还想把王徽的军事和机械作为单独的学科,这样再占着公房,就有点不是那么回事了,私心里她不希望自己的一切在皇上的眼皮底下。
在指挥署旁边不远处有处挺大的院落,虽然只有两进,但每进里面有二十多间房子,一共就有四十多间,办个学院还是可以的。这儿曾经是一个富商的居所,几年前去了外地,只留个门房在这儿守着,要价也不贵,一千五百两,柳心就将它拍下来,找人重新装修了下,现在已经焕然一新,门口挂上了大扁,用红布包着。
杂学院设了六个学科,分别是农学、算学、会计学、机械、军事、语文。其中算学和语文作为公共学科,是必须课,其他四门是选修课。
算学和语文是以秦家族学的启蒙教材为基础,把原本算学中关于记账的部分都放入会计学,增添了少部分王徽的算学研究成果。语文在蒙学课本的基础上,按照王徽的意见把汉语拼音进行了修改,把标点符号的内容也进行了充实,还加入了对比表。
农学和会计学是柳心的教材,机械和军事是王徽的编的教程,把农业机械作为机械学的主要部分。
登州的杂学院就有了后世大学的雏形。
在教材的刊印过程中,王徽竟然找到一个江南的印刷作坊直接搬到登州,柳心大喜,直接收购纳入自己麾下,首批算学语文各印了五百套,其他四门各印了二百套,另加印的玉米和番薯的种植技术手册五百本发放到各县甲长手中。
因为自己印刷,成本降了下来,但还是花了三百多两银子。
柳心让王天书发告示招生,年龄不限,住宿和入学免费,提供炊具,口粮自备,就是现代的基本义务教育。
这不花钱上学,老百姓都高兴,登州府城的人陆陆续续就往杂学院来报名。王天书发的是全登州的告示,各县城看到告示的也往登州这儿赶。
柳心没想到人这么多,赶紧让王天书发个加急告示,如果想学农学和会计学的在本县等着就行,到时在各县设立分校,柳心又赶紧从秦家岗调人手前往各县州,因为本来在各县就有指导玉米和番薯种植的人手,倒也没费多大劲儿,截住了大量生源。
各私塾都有些着急,你这免费,我这怎么办,找柳心诉苦,柳心还真没想到他们,只想着把这些实用技术传播出去,也没想挡谁的财路,只能和大家解释,我这学院也不是考科举的,就是学些实用杂学,你办你的,我这有好学生,我就往你们那儿推荐,你们要好好给教着,我的学生没准以后就是你们的学生呢。大家一听也有道理,这才散去。
经过紧张忙碌的招生后,杂学院共招了五百九十人,其中农学专业三百人,会计学专业一百五十人,军事专业七十八人、技术专业一百三十人,这人数怎么合不上哪,实际上是秦富带来这些人报了军事和技术两个专业,学农学的还有额外报机械专业的。各县州分校一共收了一千三百人,八成是学农学的,二成是会计学。
柳心又加印了两千本教材送完各县,又从秦家抽出三十五人当讲师,充任杂学院第一批师资力量。
六月十八这一天,登州城锣鼓喧天,柳心的登州杂学院今天正式开学。柳心作为首任山长,王徽是副山长,还有秦家一干讲师穿戴一新,邀请王天书和戚兴国给学院揭牌,邀请了登州的各个衙门大小官吏进行观礼,柳心作为山长,免不了的发表一番讲话,叩谢皇恩这类的,各县州也同一天开学。
完成场面上的事,柳心以为就没事了,可谁知书院关上门,王徽告诉柳心,接下来才是重头戏,要行杂学院的拜师礼。
其实柳心不知道,这大明朝师生关系的亲密程度远远超过历朝历代,怎么说哪,其他朝代一说某人犯了大罪,夷三族灭九族的,亲戚都跟着牵连,可明朝多了一个株连对象,就是师生。你老师犯事,你学生也跟着倒霉,你学生犯事,你老师也没好儿,所以师生关系不是随便确认的,你要确认了,那你就得认,好好的珍惜,这是一辈子的烙印。甚至于师生关系有时都超过父子关系,在律法上如果你爹犯事,你举报了,虽然会被世俗所鄙夷,但可能你还能有个大义灭亲的名声,如果你举报老师,惨了,你就是大逆不道,欺师灭祖,为世人不容,这就看出老师不是谁都能当了的,也不是随便就有人认老师的。
柳心这杂学院之所以一发告示就大量生源涌来,是和登州血战的名声有关,还有就是这几年推广玉米和番薯结的善缘,大家都愿意认这样的老师,在登州地界,要有人欺负你,你报一声我老师是柳心,那是多有面子的事,要是你想定亲,自家什么门第不要紧,我老师是三品淑人,你看看你老泰山是什么态度,那立马就答应了。
柳心不知道这些事儿呀!她还想着立马就上课哪,王徽才提醒她,你还有大事要办。
柳心和王徽来到后院,五百多人已经恭敬地站在院子中,看见柳心过来,赶紧被让到一张已经放好的桌子后面。
柳心坐好,王徽高喝:“拜山长!”
五百多人一起跪下,高呼:‘拜见山长!”
然后起身,从前排开始一个个上前,有的拿点肉干,有的拿些蔬菜,有的拿些大枣瓜果,上前自报了名字籍贯父祖姓名和自己的专业,然后磕了头,王徽在旁边根据专业拿了一本书递给学生,柳心开始还劝勉几句,后来都麻木了,学生说完,自己点点头就过去了,五百多人折腾一番,连秦富他们都规规矩矩地在自己面前行弟子礼,柳心才意识到自己创办的杂学有多大意义。
给柳心行完拜师礼,又分专业给各自的专业老师行礼,这拜师礼折腾了一下午,直到掌灯时分才完成。
自此学生开始学习,柳心又多了一个称呼,就是山长,在登州大街上,自己还没注意,就能冷不丁有人向自己鞠九十度躬,“山长好!”然后旁边的人就赶紧嘘声,自动给柳心让开一条道。
柳心还在杂学院这儿忙乎着,不知道不久后,这里的一切都在崇祯的案前,“哼,这个女人,还开了什么军事专业,不知所谓!”
又被崇祯给恼了……
第68章 草原上的番薯()
今年的春天来的有点晚,已经三月了,草原上还是凉意浓浓,没有多少绿色,这几年灾情严重,牛羊也大量死亡,牧人的日子不好过。
克鲁天天看着番薯,就等着育苗,可气温太低,他害怕糟蹋了种薯,心里越发的焦灼。
皇太极一把火烧了归化城之后,却留下人在银佛寺驻守。经过大半年时间,皇太极已经彻底地离开草原,蒙古贝勒也各自回到自己的部落,现在的归化城就有几百后金人在这儿。
克鲁部众的帐篷扎在归化城北百里外的一处树林边。哈尔丹几次建议把这些后金人吃掉,入驻归化城。
克鲁没动,他不是没这个实力,只是明白如果弄死了这些人,皇太极就会再派人来,而且蒙古众部落也会蜂拥而上,现在大家都离着远远的,就是因为这里是皇太极的地盘。
这些人在这儿也好,给了自己喘息的时间,没人打扰自己的发展,说起来甚至得感谢皇太极给自己找了这么一大块领地。
银佛寺这里都静悄悄的的,几个月才有周边的蒙古部落供应一次粮食。
克鲁也不敢大意,安排足够的人手盯着银佛寺,不能让他们四处走动,留出方圆二十里的空间,出了这个范围,就要把人控制住,不能让消息传出去。
克鲁看着这些番薯种子,眼里又火热起来,几个月后,如果自己能有足够的粮食就能有法子控制住这些人,彻底把这偌大的地方控制在自己手里。
这几天让人搭了炕,草原上没有房子这玩意,看到的都是帐篷,可克鲁知道柳心就是用炕育苗的,他就盖了个小木屋,里面搭了炕,在一个个蒙古包之间很是突兀,可他觉得很顺眼,在秦家岗柳心就是睡炕的,很温暖,他也愿意在这个小屋看着炕上育的苗儿。
已经看着七八天了,可还是没有一个种薯出芽,怎么回事哪,柳心就是用炕育的苗,自己怎么没育出苗来。
在秦家岗时,番薯种植是柳心指导,秦成天天守着育的苗,克鲁全程没插手,只是知道大体的过程。
“差在哪,是温度、还是水,还是阳光,还是什么……”克鲁搞不清楚,可就这几百斤番薯,拿过来是太不容易了,不能浪费了,可怎么办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