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虽然在关内几次被围剿时,也都成为丧家之犬。可那毕竟是大明的武官作战,大家都是老相识了,多少年就是边剿边养。
李自成看情况不对,赶紧把随身贵重物品都拿出来了,他身边的李岩等人也忍痛拿出家私,想向两边买条道。
可这次李自成去打错了算盘,两边都不是左良玉之流,事情没有转圜余地。
李自成被拒之后,一边往队伍中撤,一边也把手中的大刀提起,一方面是以防不测,一方面也想危险时杀身成仁。
看着李自成和李岩就要走向末路,白杆军中的红娘子终于冲上去,在三方队伍前一声娇喝:“放他们一条生路吧!”
第231章 欢喜冤家()
崇祯十年,因为红娘子为丈夫李岩和闯王李自成求情,明蒙双方没对闯兵赶尽杀绝。
一部分闯兵加入白杆军返回了石柱,一部分自愿留在青海开垦荒地,最后只剩下了三千来人。
克鲁提议红娘子他们继续留在青海,割一块领地让他们生存发展,可是红娘子拒绝了,她主动要求带领三千人深入草原内部,自己找一块生存之地。
秦明武和克鲁这次相遇,开始还有些尴尬,毕竟一方是明军,一方是蒙军,双方都有几万人,动静有些大了。
可克鲁毕竟是秦明武的师傅,两人都觉得心里暖乎乎的,很快两个人避开大队,到旁边的密林谈了一个半时辰,之后两个人各自归队,同时号令:“回拔!”
……
秦家这边,心纯到了京城后。明远和明珠操持了心纯的婚礼。
因为柳心没有到京城来,俞家害怕秦家这边没人张罗,派了家里两位夫人过来秦家帮忙,可两位夫人来过两天,不禁心里都郑重起来。
虽然明远明珠年龄都不大,可是明远少年老成,而且有了准驸马的身份,加上又有官身,作为当家人,外事和男宾的安排上很是周全,没有什么瑕疵。
明珠虽然只有十三岁,在家里也是娇憨长大的,不愿绣花弹琴,愿意舞枪弄棒,但是经过生活的磨砺,见识并不比其他人短,而且由于长期放养生活,做事也很有决断,即使在俞家两个京城名门贵妇人面前,也没有辱没了大家小姐的名头,没用人怎么提点,就把心纯出嫁的事宜安排的井井有条。
心纯的婚礼办得热热闹闹,还真没有出现什么纰漏,借着俞家人的口,明远和明珠的名头都传了出去,京城里的姻亲故旧谁都得竖个大拇指,说柳淑人的孩子个个不简单,不但驸马爷玉树临风办事稳重,连秦家原来不知名的明珠小姐居然也是如此深藏不露。
心纯当年随柳心到京城,闯出了偌大的名声,但那是一个敢打敢杀巾帼英雄的形象,正好随了俞家的门风。
可是明珠同柳心上次来的时候很低调,后来柳心走了以后,明珠在家里也是深入简出,照顾着这一家子的生活,没怎么在公众面前露过面儿,借着这次心纯的婚礼,明珠也是大大地露了脸。
心纯成家后,俞家老太君的身体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冲喜的缘故,居然又挺了过来。一家很是欢喜,觉得心纯真是个有福气的媳妇。
因为老太君的身体渐渐好转,俞家的原本气压很低的家庭氛围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借着新婚,又是年关,在府里办了好几场女眷们的宴会,明珠自然是被邀请的重要客人。
京城里和明珠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儿还真是不多,仅有的几个和俞家交好的人家也不过就是五六个小姑娘,这样每次宴会明珠只能和这几个女孩说说话儿。
京城里这些大家小姐都被养得娇滴滴的,特别是都裹了脚,一见面就吟诗行文,要不就会说些绣花弹琴的事,明珠和她们真的处不上来,面上客客气气的和她们聊聊天儿,很快明珠就会找个借口到俞家的后花园里透透气。
这一来二去,明珠去后花园里,就被一个人发现了,这个人就是戚思威。
戚思威是戚夫人的小儿子,今年十四岁。这几年,戚思威主要在京城呆着,去书院读读书,然后和俞家的这些表兄弟在一起相处,在军队和兵营中打滚,所以和明珠并不认识。
戚思威和他哥哥姐姐性情不一样,他有些随着父亲戚兴国,虽说是将门出身,但他对舞枪弄剑的女孩却不太喜欢。
这次表哥俞云峰成亲,戚思威是有些不看好的,因为听说这位嫂子居然敢拿枪打过郑国公,虽然别人都称赞嫂子是个巾帼大英雄,可他不明白哥哥为什么娶了这么一个母夜叉样的人,如果以后自己找媳妇,一定找一个性子宽厚柔和一点儿的。
戚思威现在已经十四岁了,从年初俞家的人就开始在京城给他议亲,可这位戚家小少爷却直跳脚,说认识的女孩她谁也不喜欢。
将门的女子舞枪弄棒的不喜欢,那些文官家的裹着小脚娇滴滴涂脂抹粉的女孩子,他也不喜欢。所以每当家里有类似于什么宴会,有女孩子来的时候,他都会躲在后花园里无聊地打发时光。
又是一次宴会,从前面花厅走过来一女子,脸上有些气呼呼的表情,到后花园的石亭上坐下,也不像其他女子一样赏花或者拿着香帕,她只是静静地坐在绿树旁,既不吟诗也不弄词,甚至有几次看见旁边树上有果子,她还伸手去摘了几个,拿出帕子擦了擦,然后张开小嘴儿露出雪白的牙齿咔哧咔哧地咬起来。
戚思威觉得很奇怪,以前没有见过这样的女子,要说像将门女子吧,好像比她们还多了份安静和柔和,要说是文官家的那些小姐呢,又比她们多了点英姿飒爽,这下对了戚思威的胃口,他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好奇心,每当前面有宴会时,戚思威都会躲在这儿,看看这女孩能不能来,结果连着三四次宴会,没多长时间,这女孩子都来了。
到第三次的时候,戚思威的好奇心忍不住了,他从树后“噌”一下蹿出来。嘴里说:“你是谁家的女孩,哪家的小姐?”
明珠正在看着对面的一棵树,戚思威这一声把她吓了一跳。转头看见是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不禁呵斥道:“你怎么这么没礼貌,想吓死人吗?你是谁家的?”
“喂,你喊什么!这是我的家,哪有你这么对主人说话的?”
“你家,你姓俞?”
“我不姓俞!”
“你不姓俞,怎么会是你家?”
“而这……”戚思维有些气结,不知如何作答。
“你真的不姓俞呀?哈哈!”明珠看戚思威有些答不出来的样子,不禁有些好笑。
“既然不是你家,你是这里的客人,我也是这里的客人,你管我做什么?”
“不对,我不是这里的客人,我是这里的亲戚。”
“你是这里的亲戚,我也是这里的亲戚!”
“你是什么亲戚?”
“这是我姐姐的婆家!”
“你姐姐?”
戚思威有些奇怪,俞家这些女眷的娘家女孩,自己都认识,怎么不认识面前这个小姑娘。
“我姐姐是新嫁到俞家的!”
“哦,原来你是云峰嫂子的妹妹!”
“那你是谁?”
“我?我是戚思威!”
“哦,我知道了,我听你娘说过,没想到能在这儿碰到你。”
“你认识我娘?”
“那当然,我和姨姨关系好着呢,对了,还有思源姐姐!”
“你和我娘、我姐姐关系好,你也和她们一起动刀动枪?”
“什么动刀动枪,我们也是练练身手而已!”
“哎,惨了!原以为你是一个好的,居然也是个母夜叉!”
“什么母夜叉,你才是母夜叉!”
“你就是母夜叉!”
“哼,你不可理喻,我走了!”明珠气哼哼地起身往前厅走。
“你别走,我都告诉你名字了,你还没说你叫什么名字!”
“哼,我不告诉你!”明珠和戚思威的首次见面就这样吵了起来。
一周后,又是一次宴会,在后花园两人再次见面。
“喂,我知道你的名字了,你是秦明珠对不对,有什么了不起,还不告诉我!”
“你知道又能怎么样,我才懒的告诉你!”
“你,不可理喻!”
“我本来也没想搭理你!”
“哼!”
从此后三天五天,两个人见面就吵。
转眼到了崇祯十一年,心纯在京城安定下来。明远、明珠和心纯几个人商量一下,决定让明珠返回山东,留在柳心身边。
一方面是明珠年龄也渐大了,再就是柳心身边只有一个丫丫,也未免有些孤单。
明珠这边要回山东,俞府那边戚思威得到消息,吵着闹着也要回山东,明珠一个人返乡,明远他们还真有些不放心,现在
戚思威也回去,路上正好有个照应,明远和心纯都很高兴,都拜托戚思威照顾下明珠。
戚思威乐的脸上像个花,而明珠撅撅嘴巴,表示对戚思威不屑一顾。
春暖花开以后。秦明珠和戚思威终于回到了登州。一路上吵吵闹闹,两个年龄相仿的少年混的很熟。
到了登州后,明珠又恢复了她活泼的性子。以前在戚思源和和张成成亲前,明珠、心纯总和戚思源混在一起,后来戚思源成了亲,柳心又刻意请了绣娘来磨明珠的性子,明珠在家的时间就多了。
随着年龄增长,明珠也稳当了一些,后来又去京城历练,有了大家子气,谁知从京城回来,这一路和戚思威在一起,把本性都暴露出来了。
回到登州后,秦明珠又混在了戚家,不过除了陪戚夫人聊聊天,剩下的就是和戚思威斗嘴,要不就是一起出去玩。
戚夫人是个大咧咧的性子,柳心觉得明珠还是个小孩,也没有太拘着她,这样登州城就又多了一对欢喜冤家,一会儿吵一会儿和好,活得恣意得很!
第232章 事情有些不对()
登州城外,有一大片树林,中间有一段树木长得不好,一些旁逸斜出的枝条正适合砍下来晾晒当烧柴,也可以捆成捆儿到城里当柴卖。因此附近庄子的村民们都愿意到这儿砍柴。
一来二去,林子中露出一大片平地,后来也不知道是谁把这儿砸实压平,就变成了打谷场,用来晾晒东西。
这个季节还没到收获的时候,自然是光溜溜的,没什么人占领。
明珠和戚思威两个人在城里玩腻了,就到戚家大营去。这几天,俩人从大营里出来,骑着马到处遛遛。一遛就遛到了这个林子里边儿。
这里没什么人,跑马还方便,这儿的树枝都是干树枝,引起火来也方便,倒是在外野炊野游的好地方。
连着三天,俩人都在这玩,带了些肉菜和清水,到下午再回去。
这一天,俩人又如约到了这片林地,没想到被人捷足先登了。
四五辆马车正停在这儿,有几十个壮汉在旁边点起了火,正准备做饭。
看见远远过来的秦明珠和戚思威两人,不禁都从地上站起来,抄起手上的家伙满脸戒备的看着两人。
“你们是要进城吗?这里离城门并不是很远,看你们也不像缺银子的呀!怎么在这儿生火做饭,到城里不能吃点热乎的嘛!”
戚思威看见这伙人只离城十几里,还在荒郊野外生火做饭,不禁嚷嚷道。
“你们……”一个一身短打的汉子语气有些生硬地冒出两个字。
“闭嘴!”旁边一个黑衣大汉一声怒喝,短打大汉把话噎了回去。
“两位,不知道你们怎么到这里来,可是城里人?”
“我们天天在这跑马,自然是登州城的,你们是外地的,是来卖什么货?”
戚思威看着几辆马车上装的沉甸甸的货物,不禁升起了好奇心。
“哦,你们常来这儿,那倒是抱歉了,打扰了二位遛马我们一会儿启程就走。”
“唉,算了,我们还是去别处吧!”戚思威看地方已经被人占了,转头对明珠说。
“好吧,我去别处!”明珠答应着。
“二位慢走!”说话的黑衣大汉抱了抱拳。
“大人,车棚漏了!”就在戚思威和明珠刚要调转马头离开时。
一旁的车夫着急的喊了一声,原来其中一辆车外面的车棚不知怎么被刮了一个口子。一束黄白色的细沙样东西漏了一地。
“哦,原来你们是在卖盐。哦,不对,你们是往城里送盐,是在清风山那边送来的吗?”
“你们……”刚才说话的黑衣大汉听戚思威说卖盐,脸色一变,手按着刀柄紧了紧,不过听戚思威又改口什么清风山送盐的,脸色不禁又缓和了下,嘴角抽动了两下,扯出一丝笑容说:“二位好眼力,确实是从清风山那儿拉过来的,我们要给城里送去,二位好走不送!”
“再会!”明珠和戚思威调转马头走了。
“主子,怎么能放他们走,要是把我们的消息泄露了怎么办,用不用追上去,咔嚓了他们。”短衣大汉看着远去的戚思威二人,急切地看向黑衣大汉。
“钮稽古,你个蠢材,你以为我没想到,你刚才还敢出声,要是被听出来你的口音,那就更麻烦了!”
“他们两个毛孩子有什么可怕的?咱们这一路上也不是没做过……”
“你懂什么,你看这两个人装束和骑的马就知道,他们哪里是一般人,咱们敢动手会不会惹下大麻烦,而且戚家大营离这儿不过几里路,弄不好这两人就是大营里的人,而且看他们就是少爷小姐的模样儿,后面是不是有家丁护院跟着,要是真结果了他们,留下点蛛丝马迹,咱们还怎么出登州城,你们这没长脑袋的,快做饭,我们赶紧离开这里!”
“主子,这韩公公的心真是黑呀,整整比市面高了二倍的银子!”
“韩公公这条线暂时还不能断呢,登州这边是戚家的地盘,不像韩公公那种阉货,有钱就能办事,这边一时半会儿还是不要招惹,不过听说这边出盐的法子和那个柳淑人有些关系,这以后倒要做做文章了!”
……
“哎,明珠,清风山那儿出了这么多盐,嗮盐一定是很好玩,咱俩去海边看看嗮盐吧!”戚思威想到刚才看到的盐车,一下子就想到去海边了。
“有点儿太远了吧!”明珠有点犹豫。
“怕什么,咱俩骑马跑得快,半天就能到,到那儿看一会就回来,天黑就能回城,就当赛马了!”戚思威来了兴致,不禁撺掇起明珠来了。
“好吧,不过,晚上我们可得赶回来,要不我娘得担心了!”
“驾,驾,驾!”戚思威看明珠答应下来,赶紧吆喝起马来了。
“驾,驾,驾!”明珠也赶紧追上去。
二个时辰后,戚思威和明珠终于来到了海边。
“什么人!”
明珠两人刚要往前走,突然出来一队兵勇给两人拦住了。
“我是戚思威,这是秦明珠,你们干什么?”戚思威率先报了名号。
“你是戚家的少爷?”领头的兵丁有些疑惑地看着戚思威,看着装束和这儿名号应该就是戚家的人,可这位看着眼生,还真没见过。
“你们可有令牌?”兵丁疑惑一下,很快还是公事公办地问道。
“什么令牌,我们只是来这玩儿,就看看怎么嗮盐的,拿令牌干什么?”
“这是柳淑人定的规矩,我们只是执行命令!”
“明珠,你娘定的规矩,你有没有什么令牌?”戚思威一听这规矩是柳心定的,赶紧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