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云璋冷冷看他一眼。
那将军连忙挥手,让手下把已经抓了的匠人都放了。
“王爷,您看这样……末将派人守在这里,不动印制坊里的人,也不打砸破坏东西。您往宫里去一趟,倘若圣上免了这事儿,末将即刻带人就走。倘若……”他艰难的笑了笑。
执行的将军同被执行人说好话,也真是难为他了。
陆锦棠在屋里听的明白,她隔着窗户看秦云璋似乎还想发怒,她立时提步出门,轻轻晃了晃他的手。
“这法子不错,圣上定是有什么误会,所以才会派人剿毁印制坊。这位将军能给一个通融的时间,叫我们进宫解释,已经实属难得了。”陆锦棠缓缓劝道。
那将军连连拱手,“多谢王妃,多谢王妃……”
秦云璋眯了眯眼睛,“就依你,不过这次,我要与你一起进宫。”
第230章圣上这脸怎么说变就变呀()
秦云璋眯了眯眼睛,“就依你,不过这次,我要与你一起进宫。”
陆锦棠看了他一眼,见他眼神坚决,她只得点头,“好。”
陆锦棠与秦云璋到了宫门外,便被拦住了。
“圣上今日不欲召见王爷王妃,请王爷回去吧。”宫门口早等了传话的内侍太监。
看来圣上早料到他们会来。
“如此看来,圣上已经知道印制坊与襄王府有关了?”秦云璋轻哼一声。
陆锦棠点点头,“印制坊表面看起来,是沈家开的,但定然是那本书的消息传入了圣上耳中。”
“如今书已经卖出,圣上封了印制坊有又何用?”秦云璋语气甚为不满。
陆锦棠叹了口气,“多半是个警告吧,书不可能追回来了,但不惩治一下,圣上只怕心意难平。封了印制坊不过是小事,也是第一步,往后还有怎样的惩治还不一定呢。”
秦云璋摸了摸她的头,“你怕么?”
陆锦棠摇了摇头,“怕倒是没有,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我只是……有些遗憾,该完成的事,不能半途而废。”
她抬眼看了看宫门内的殿宇宫墙。
秦云璋专注的看着她。
“今日这宫门,我一定要进去,也一定要让圣上改变了心意。”陆锦棠低声说道。
她声音很轻,语气却坚决无比。
秦云璋深深看她一眼,“他们若是不让你进,我打也要为你打进去。”
陆锦棠重重的点头,“好,不过且等等。”
她说完把车窗帘子掀了起来,看着立在宫门口的太监。
“内侍大人一定是圣上身边的常侍吧?我这里有一本书,尚未完成,也正在雕版之中,请大人帮我呈于圣上。”
“这怕是不妥……”太监笑眯眯的说道。
那书用锦缎包裹着,陆锦棠的手微微一抖,故意叫锦缎下的书册露出了一半来。
太监不经意的瞟了一眼。
只见封面上写着“长生”二字。
拒绝的话,就在嘴边,他却有些迟疑了。
“还请内侍把这书交与圣上,圣上看与不看都无妨。倘若圣上见了这书,还是不愿召见我……那便罢了,也不会叫内侍大人你为难。”陆锦棠缓缓说道。
那内侍反复思量了片刻,圣上对长生的重视程度,他是知道的。
襄王妃又拿出一本书来,竟还与长生有关。倘若他不呈给圣上,日后圣上责问下来,他担待的起么?
诚如襄王妃所言,他只管把书递上去,见与不见,不都是圣上一句话的事儿?
想到这儿,那太监先前走了两步,“还请王爷与王妃宫门外稍后。”
木兰跳下马车,又将那本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书递给了太监。
太监急急入宫,将书呈给圣上。
“襄王妃给的?”圣上狐疑,缓缓打开那锦缎。
长生道续篇几个草体字,龙飞凤舞煞是好看。
圣上凝眸盯着那几个字,他也是喜欢书法的人,这样的字体,一个女子可写不出来,定然是出自襄王的手笔。
“呵,好大的胆子!她泄漏了上古神书,售卖高昂的价格,私敛钱财朕还没惩治她,她竟敢又写出续篇来?当朕真的是不会处罚襄王府吗?”圣上怒拍御案。
御书房里安安静静,听不得一丝声响。
太监们立在书房里,大气都不敢喘。
那呈书前来的太监有些后悔了,他不该听信襄王妃的……
圣上怒哼一声,缓缓翻开书册。
御书房里安静的只听见他的呼吸声和翻书声,时间一点点流逝,圣上竟一翻翻到了书中断地方。
“后面呢?”圣上抬头问道,神情多少有些怔怔的。
“回禀圣上,襄王妃说,还未写完。”太监连忙答道。
圣上呵的笑了一声,“召他们进殿。”
那太监一愣,圣上这脸怎么说变就变呀?
虽心下狐疑,但不敢质疑圣上的意思,他忙不迭的小跑叫人放襄王与王妃进宫。
秦云璋坐于马车上,不由深深看了陆锦棠一眼,“你如今揣摩人心的本事,倒是见长了。”
陆锦棠无奈轻笑,“以往是害怕伴君如虎,加之不熟悉。如今交道打的多了,自然知道该如何与人相处。他爱奉承,那就只管捡好听的说呗。”
秦云璋笑着摇了摇头。
二人刚进的大殿,陆锦棠弯膝就跪了下来。
她这一举动,倒是把秦云璋弄得一愣。
他立在一旁,跪吧?没这个习惯。不跪吧?总不能叫她一个人跪着来面对一切。
秦云璋迟疑了一阵子,才缓缓跪了下来。
“襄王妃这是何意呀?”
“臣妾擅作主张,先斩后奏,实乃是有过,但臣妾一心为了圣上,还求圣上宽恕。”陆锦棠脆生生说道。
圣上哦了一声,“一心为了朕?你倒说说看,你如何是为了朕的?”
“回禀圣上,世人传说,沈家有宝物,传说由来已久。而如今又说,沈家有上古神书,正是神农氏长生道遗留人间。如今这书落入圣上手中,必然会叫人觊觎。”陆锦棠缓缓说道。
圣上轻嗤,“朕难道还怕人觊觎吗?朕连一本书都护不住?你未免也太小看朕了!”
“并非是怕觊觎,而是不值得觊觎。圣上乃是一国之君,整日要操劳国事,为天下,为百姓,为朝纲……圣上已经够辛苦了,我等臣子在圣上治理之下,得享国泰民安,太平盛世,实在是心疼圣上,如何忍心看圣上再为此等小事耗费精力呢?”
这马屁明显拍到了正地方。
秦云璋不由惊讶的看了陆锦棠一样,她从来待人冷冷淡淡的,叫人觉得她严肃认真,不爱玩笑。没想到她拍起马屁来,也是这么的严肃认真,一本正经啊?
“更何况,偶然所得那一枚药丸,圣上也知道,多半是侥幸。那书里的法子,极其精妙难制。即便把书公布于众,能有那般能力制出药来的,普天之下又有几人?”陆锦棠眼神很冷静。
她虽跪在地上,说话间那泰然的表情气势,却叫她一点都不显得卑微,反而因她的话,使得她的形象都有些光芒万丈。
“且民间的智慧是无穷的,昔日有神农,华佗……或许今日也有神医。或许有人能改良那药方,使得人人都延年益寿,也并非不可能。若有知识智慧,藏着掖着不会使智慧增进,把知识与智慧播撒出去,反而能获取更多。”
圣上诧异的看着陆锦棠。
第231章她声名鹊起()
圣上诧异的看着陆锦棠。
她端端正正的跪在那里,分明是个小女子无异。
可为何一个小小的女子,能有这般的见地,这般的胸襟,实在是让人不可小觑又分外诧异。
“就算你说的有理……”圣上咕哝了一声,确实有道理。与其守着一本儿不知道过多少年,花多少钱,才能治成功一枚“仙药”的神书,还被人惦记着,倒不如每人发一本儿,大家一起研究,谁也别争。
他坐着这皇位,已经是殚精竭虑,战战兢兢了,何必再给自己找麻烦呢?
“而圣上手中那本续篇……”
“朕正要问你,你这续篇,又是何意?”圣上轻哼一声。
“回禀圣上,这本续篇,实在是臣妾报效圣上之意。”陆锦棠说的坦坦然然,即便是表忠心的奉承话,到了她嘴里,好像就煞有介事,格外郑重。
一点儿也不叫人觉得谄媚。
秦云璋在一旁,已经被她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哦?”圣上不由笑出来,“报效朕?如何报效法儿?你若是胡扯,便是有襄王在一旁为你求情,朕也不会轻饶你!”
“回禀圣上。倘若圣上已经看了那书,便知道,这本续篇,多是常见的药材,甚至是普通百姓能用得起的药膳。多为平日里的养生之法。”陆锦棠缓缓说道,现代人注重养生,总结了中医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当年爷爷编撰此书的时候,她就在一旁帮忙。
幸而是她记性好,且许多方子都是她帮着爷爷整理的,虽然当时没有特意的背过这本书,可如今回忆起来,也能记个七七八八。
“臣妾读过几本医书,总结了许多前人的智慧,将这些养生的法子整理成册。”陆锦棠忽而抬头,直视着圣上,“其一,让没有多少钱财的百姓,也有长寿的盼头。其二,倘若此书能得普及,百姓能照书上的法子保养生息,必得年延益寿。”
圣上微微皱眉,只觉她直视自己说话的时候,眼神特别的真挚,到不曾觉得她这是不敬。
“这两方面的好处,换位推之,就是让百姓不觉得世道不公,他们虽买不起也造不起上古神书长生道里的仙丹,也不至于民心不稳,有推翻政权之念。倘若百姓都身体康健,延年益寿,我大夜国的壮丁加增,国力必得提升。”
陆锦棠说完,这才低下头去。
良久,殿中还是一片沉寂。
这话若是换作大臣来说,亦或是太医院的太医来说。
圣上可能都没有这般的惊讶。
可偏偏这话是一个内宅妇人,且还是年纪看起来没多大,甚至还没做上母亲的小妇人说的。
她的眼界倒是比一般的男子还要高远。
这甚至让圣上都略微有些局促汗颜之感。
陆锦棠偷偷看了看圣上的表情,又揣摩了一下圣上的心意,觉得气氛差不多了,她才缓缓又说,“是以,臣妾恳求圣上饶恕臣妾自作主张的过犯,赦免印制坊,叫臣妾得以完成续篇,推及天下。”
圣上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点头,他的手摩挲在那本长生道续篇之上,神情恍惚了良久。
“朕曾听说,有人拿着一张祖传药方,就能吃遍天下。你手握这么多药方,却不愿藏私,竟愿共享与天下,襄王妃的气度……让朕都心生佩服。”
陆锦棠觉得这夸赞有些过了,赶紧说道,“臣妾其实有私心的,只盼着这些药方能被世人看见,叫臣妾也能名利双收。”
圣上哈哈一笑,叫太监把那本未写完的书,还给陆锦棠。
“去吧,朕暂且不罚你,倘若你不能好好完成这续篇,亦或是叫人发现你的药方有误敷衍了事,朕再一并罚你!”圣上的语气,似乎很高兴。
这哪儿是不罚了,分明是鼓励的意思呀!
陆锦棠与秦云璋谢恩离开皇宫。
回去的马车上,秦云璋一直盯着她,目不转睛的看。
“不认识了?”陆锦棠摸了摸自己的脸,“还是我脸上有花?”
“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秦云璋摇了摇头,“我日日见你,却一眨眼,就要刮目相待了!”
陆锦棠眯眼一笑,她其实是为后事做准备呢。
倘若秦云璋的病真的没办法医治,她来了这世上一遭,总不能什么都没留下吧?
好歹留下一些医书药方,能帮上一个人是一个,也不算白来一趟。
说不定她积了德,上天给她恩赐,救了秦云璋也未可知呢?
……
有了圣上的首肯支持,印制坊的规模又扩大了一倍,再不用遮遮掩掩偷偷摸摸。
秦云璋近来却有些精神不济,但他特别喜欢为陆锦棠写的书誊抄。
只因她说,她喜欢他的字迹。
而且誊抄她的药方时,他心里那股燥热冲动似乎可以被压制下去。
长生道续篇的雕版没有那么复杂,多是文字,也配有图画,却较少,也较为简单。
第一版就印制了一千多册,售价也不贵。
彼时能雕版印制的书极少,书生们读书,多是手抄。
手抄起来多慢啊?是以能读的书就很少。
这长生道续篇里面的医理并不复杂,即便是不懂医术的人,也能看懂些东西。且不说旁的,单说这字,就极为漂亮,给书生做临摹的书法字也是有极高价值的。
关键是卖的不贵啊!所以一上市就哄抢一空。
随着长生道续篇的畅销,襄王妃的名号也被更多人知晓,售书的商铺为了宣传,让书更火爆,免不了的要做广告。
“襄王妃知道么?乃是我大夜朝女子被封一品夫人的第一人呐!”
“当初太后娘娘凤体难安,整个太医院束手无策,乃是一品夫人出手,才治好了太后娘娘!”
“听说太子生病,圣上张榜求医,最后还是一品夫人帮忙,才医治好了!”
“襄王妃写的长生妙方,一定是这世上最妙的方子!”
这是对那不懂医理的人宣传。
也有那懂医理的,细细看过那书之后,才慎重买下来。
“这书写的是不错,是叫人延年益寿的妙法。这方子用药极其讲究,考虑也是面面俱到,好书好书……”
京都里的大夫们,妥妥的人手一本。
若说哪位大夫还没买上一本襄王妃的书,那定要被同行鄙夷的。
连圣上在金殿之上,都听闻了襄王妃的名气。
“她声名鹊起,民间赞誉颇多啊!”圣上摸着下巴说道。
第232章再大的事情不如生个孩子()
圣上在金殿之上,都听闻了襄王妃的名气。
“她声名鹊起,民间赞誉颇多啊!”圣上摸着下巴说道。
太监连忙躬身,“是啊,继才子杜贺之后,又有许多称赞襄王妃的诗词问世,听说好些有才艺的女子,甚至谱了曲词唱歌来称赞她呢。”
圣上眯眼叹息,“如此女子,实在难得,便是有国母之尊也不委屈……”
太监闻言一惊,忐忑的看了圣上一眼。
圣上立即哈哈干笑了两声,“朕不过随口说说,随口说说……”
倘若这样的女子是一国之母,定然能为圣上带来更好的名声,圣上这般想也不奇怪。不过她已然是襄王妃了……
太监垂着脑袋,只当自己什么都没听见。
赞誉襄王妃的声音极多,却不见得人人都觉得她好。
“这算什么?先是建东市,如今又写书!她是要钱财、名望一样都不错过吗?非得天下人都说她是大圣女,她才甘心?”太后娘娘气得脸色都变了,“不务正业,净干些歪门邪道!”
嬷嬷看太后娘娘生气得很,想劝,又不敢劝。
太后娘娘忘了当初,她多喜欢陆锦棠了?那会儿她还亲自去了圣上书房外,想要跪求圣上赐婚襄王爷与陆二小姐呢。
如今不过是陆二小姐没能生个孩子出来,太后娘娘就瞧她处处不顺眼了。
“林紫英呢?怎么这么久了,也不见她送信儿进宫?哀家叫她回来,是叫她玩儿的么?”太后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