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事情闹大了,刘白氏竟然与乔婶打架了,看着刘白氏脸上的抓痕,走路一跛一跛地,李小红简直气不打一处来,婆婆骂不了,小姑子总能骂吧。
“二姐,你到底想不想过了,居然撺掇着让父母和公婆干架,有你这样的儿媳妇么?”
“不想过了就和离,没必要仗着怀孕拿把这个,拿把那个。”
满脸泪痕的二姐,腹部已经微微隆起,“大嫂,你问问娘,真不是我撺掇的。”
刘白氏的眼神左躲右闪,不敢看大儿媳妇。
李小红没去问刘白氏,对这个婆婆,她已经灰心透顶,问也问不出一句实话。
她直接让人找刘大妈来,当时把古浪县的庄子给刘大牛父母的时候,特意安排专人负责看住刘白氏,不让她到处惹祸。
刘大妈匆匆而来,她已经知道具体过程,庄上的人知道没看住刘白氏,给主家带来麻烦,已经来请罪了。
庄上的人也很冤枉,看天看地不能不让人看女儿吧,自打刘白氏搬到古浪县,周围熟悉的人少了,没人和她吵架叽歪了,佃户们都恭恭敬敬,她也闹不起来。
二牛媳妇快临产了,还天天与二牛研究怎么在庄里种产量最高,养猪能用得上的作物。
庄上的暖棚就地被改成了猪圈,等秋收后,二牛与她媳妇还想着赶在冬天到来前再种点什么能喂猪的,周期短的小白菜啥的,二、三十天就能收一茬。
刘老实到了庄上,天天与佃户们一同下地,比最老实的佃户还舍得下力气,这可是自家的地。
只有刘白氏,家务也不用她做了,却不许她随意出门,就她那个脑子,人家一坑一个准。
一出门就有三四个人陪着她,她也不敢让人看笑话,没去过的地方还不太敢去。毕竟现在是有身份地位的老夫人了,需要顾着些脸面。
二姐家就成了唯一的去处,她到二姐家就跟回到自己家是一样的,其他人对她都挺恭敬,就乔婶不太搭理她。
乔婶从乔二和二姐订亲前就不满意这个亲家,到现在也是如此。
刘白氏觉得自家是有身份的人了,怎么二姐在家居然还要做饭做家务了,难道二姐婆家不应该把二姐供起来么?
二姐有时嘀咕孩子与家大嫂太亲了,她也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可给她抓住了机会,由于二姐怀孕,家大嫂带着小大头的时间比较多,小木头玩的高兴,竟然对着家大嫂喊了一声,“娘。”
刘白氏本就留意着想挑家大嫂的毛病,一听哪里愿意,扑上去抓住家大嫂的头发就骂开了,“你个不下蛋的母鸡,还想占着别人的蛋,好意思吗你?”
一长串的污言秽语扑面而来,家大嫂自幼在县城里娇生惯养长大,哪见过这阵势,当时就吓着只顾着哭,不明白亲家母为什么突然疯了。
乔婶听到外面吵闹,掀开门帘,竟然看到刘白氏边骂边抓着自己大儿媳妇的头发,一巴掌一巴掌拍在大儿媳妇头上背上。
小木头吓得尖叫着哭。乔婶不问原因,拿了个木棍就冲上去,冲着刘白氏劈头盖脸的打下去,“我让你上我家里来发猪疯,你还以为这是你们刘家,所有人都让着你,不想过就不过了,把女儿领走,我不要了。”
刘白氏本来觉得自己占理,后来听到要把女儿领走,就有些气短,确实被打疼了,垂死挣扎,不依不饶的在乔婶脸上抓了两把。躲闪的时候又崴了脚。
二姐慌着把母亲和婆婆分开,两人都注意着她的身孕,不敢扯着她,顺着分开了。乔婶发了大脾气,刘白氏也委屈,一个女婿半个儿啊,这就跟自己家一样,自己在家里天天打人骂人,谁敢回嘴,拉着二姐不让二姐回家。
乔婶真的狠下心来拴上门,二姐叫门也不开门,在门里喊:“你们刘家女儿我们不敢要,你把女儿领回去。”
刘白氏又不傻,哪敢把女儿领回家去,两人凄凄惶惶雇了一辆牛车,来找李小红做主。
到天黑,庄上的人才发现刘白氏走亲家竟然没有回来,跑到乔家一看才知出事了,快马加鞭跑来请罪,居然两拨人前后脚同时到达。
刘大妈知道李小红心里秉承着自古以来的孝道,一般不会对刘白氏说太难听的话,这个时候就是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要说出主人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做出主人想做不能做的事。
刘大妈进门脸就一沉,对刘白氏厉声道,“老夫人,你哪来的底气到乔家去大吵大闹,还打了人家婆媳俩?你是要拆散他们小夫妻俩吗?”
刘白氏有些怯刘大妈,唯唯诺诺的低声道:“是他们先想抢二姐的儿子,小木头对家大嫂连娘都喊上了。”
“嘴上喊喊有什么,只要没有办户籍手续,进过祠堂,改过族谱,就不算数。”
刘大妈都不知道刘白氏这种人是怎么长的脑子,一天到晚在想什么,明明一片大好形势,硬是被她搞得鸡飞狗跳。
气得脸白白的李小红愤然对二姐说:“你上次闹出走,你婆婆心里肯定就已经有意见了,这次再闹这么一出,你婆婆也是有脾气的人,你还真当自己是人家亲生女儿,想怎么闹就怎么闹吗?媳妇永远是媳妇!”
李小红意有所指的看了看刘白氏,刘白氏有点心虚,往后坐了,凭心而论,她对自家的儿媳妇是不怎么样。
可是她对自家女儿也不好呀,算是一碗水端平了,这样想着,刘白氏又挺了挺胸,坐正了。
刘大妈头痛的按着自己的太阳穴说,“为今之计,只有我们备上礼物,求取亲家的原谅了。”
刘白氏一听要备礼物,还要上门道歉,立马跳了起来,梗着脖子喊,“凭什么让我跟那个老乞婆道歉?她先拿棍子打我的。”
“凭你先打的人家的儿媳妇,凭你吓哭了人家的孙子,最重要是那是在人家家里,你是客人,客人打主人,你还有理了?”暴怒的刘大妈一点没留情面地训斥刘白氏,她算看出来了,这刘白氏根本就不知礼,跟她说话就比谁的嗓门大。
第141章 刘大牛会心一击()
刘白氏想想,好像有点道理,客人打主人是不太像话,“可是家大嫂还让小木头喊她娘呢?”
绕来绕去,总之就是为了一个娘字。
李小红不耐烦跟这对母女继续纠缠下去,二姐也不懂事,明知道,刘白氏就是个混的,还在她面前说三道四,不就想让刘白氏替她出头吗?这下可好,出过了头又收不了场。
李小红很带了一些怀念的对二姐说:“大宝小宝小时候,我对谁喊娘,他们就会跟着喊那个人叫娘,他们分不清楚,娘代表着什么?”
“你如果特别介意这个字,那就跟家大嫂和你婆婆把话说清楚,不要在这扇阴风点鬼火。”
“不要以为,你为乔家生了个孙子,肚子里又怀着一个,就可以无限度的折腾乔家人。”
“若你是我儿媳妇,我早就把你休了,所有的根都在你身上。”
二姐没想到,大嫂竟然会对自己说这么重的话,当年哪怕婆婆一直咬着牙,不同意娶自已,大嫂也一直站在自己这边的,她颤颤巍巍的喊了一声:“大嫂,你为什么一直站在别人家那边呢?我才是你妹妹呀!”
“你一直就没把我的话听进去,”李小红无奈地捂着额头,头真的开始疼了,“你始终没有把乔二的父母兄嫂当成自己的父母兄嫂,你摸着良心想一想,你的公婆对你不好吗?家大嫂对你不好吗?若家大嫂一直就没有孩子,而你有很多个孩子,你送给她一个又能怎样?”
二姐瞪圆了眼睛,“坚决不行,是我的就是我的,每一个都是我的,绝对不给别人。”
刘大妈看着李小红有点绝望的眼神,不由得心疼了。
刘家最象刘白氏的就是这个二姐,不仅泼辣象,霸道象,不讲理也象,凡事都从自己出发,根本不考虑一个大家庭里,应该互谅互让相处下去。
好在刘大牛行匆匆赶来了,李小红终于可以把他们家的事丢给他自己解决。自己爬上床,安抚快要爆炸的脑袋。
刘大牛来的路上就已经想过了,若是二牛媳妇的娘敢打李小红,他非让二牛和二牛媳妇剥层皮下来。
从男人的角度,刘二牛给二姐分析这件事,“你若是不想和乔二过了,尽可以闹下去,若是大宝娘的娘家过来,到咱刘家做这种事儿,不管有多少个孩子,我是一定要休妻的。”
“这种女人,就是败家的根源。你自己想一想,乔家原本和睦,平平静静,只要你不在家,人家一家就好的很,你一在家,今天一出明天一出,乔家每个人都围着你转。”
“乔大也好,乔二也好,哪有心思做事业谋前途。刚刘大妈说我们备好礼物,求亲家原谅,我看也不需要备礼物了,你就自己到乔家门口跪着去,啥时候,乔家人原谅你了,你再进去,不原谅你也别留下来,像你这样的,我们刘家也收留不起。”
二姐没想到大哥比大嫂还狠,连回娘家这条退路都不给自己留,忍不住捂着脸哭起来,觉得自己真是无妄之灾,坐在家里好端端的,吵了一架,大家反应就这么大。
刘白氏最疼这个女儿,因为这个女儿是所有女儿里最像她的,又泼辣又会来事儿,赶紧打圆场说,“大牛,别骂你妹了,谁的孩子被抢走了,都难过呀!”
“阿娘,你是真傻还是假傻?我骂了这么多都是在骂你的呢,你当我真在骂二姐呢?”刘大牛横了母亲一眼说。
“二姐喜欢嘀嘀咕咕小心眼儿,你还真能拎棒子上去跟人家干架,你就没想过二姐以后还要在人家家呆呢?还是你打算养二姐后面的几十年,连她肚子这个一起养上。”
刘白氏一听要养人就怂了,虽然现在有个庄子,养一个人吃饭,不算什么。可是,二姐现在是乔家人啊,那就是个外姓人,让外姓人来吃刘家的饭,她可心疼了!
二姐一看,阿娘居然连收留自己的意思都没有,哭得更大声了,本以为娘家得了势,自己能过得更好些,没想到和以前没啥区别。
二姐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和目前的形势,她从来就是个聪明人,该服软的时候就服软,一抹眼泪毫不犹豫地说:“我回去跟公婆道歉,跟兄嫂道歉,跟乔二道歉。”
她回头对自己母亲说,“你以后再不要到我家去了,你又没底气收留我,干嘛去把我们家里搅得一团糟?”
刘白氏气结,明明自己是帮女儿出气,怎么变成自己搅和是非了?
二姐擦干了眼泪,眼珠一转,琢磨刚才的形势就知道大嫂虽然说的狠,但是还是心软。
拐着脚就去求大嫂,非要让大嫂给自己置办一些礼物带回去,好让自己面上好看些。
李小红给她装了一些自家庄上出产的,古浪县没有的小玩意儿,像是菊皮甜瓜,冰糖小梨瓜,让七仔赶着牛车,把二姐好好送回去。
刘白氏是被古浪县庄上的人押送回去的,临走的时候,被刘大牛好好威胁了一番,“阿娘,你要再随便出庄门,惹出什么是非来,下次可就不是这样送回去了。刘大妈的人可是真会采取措施的,到时可没人为你求情。”
刘白氏可不怕自己儿子,气哼哼的看着刘大牛说,“老娘还用得着你教训?”
刘大妈根本没搭理刘白氏,直接对庄上的人说,“好好送老夫人回去,若是老夫人再有什么是非缠身,你们就等着扣工钱吧。”
庄上赶来的三个人,个个都身高马大,一脸横肉,那眼睛恨恨地盯着刘白氏的时候,刘白氏觉得心肝儿颤了颤。
虽然她没想明白,跟自己的亲家,吵个架打个架,就惹着刘大妈发这么大脾气,可是她也知道好汉不吃眼前亏,现在吃着别人的饭,端着别人的碗,不能和别人对着干。
刘大妈这次又给她指了一个老婆子,那老婆子的规矩可大的很,昨天晚上就已经把她训了整整一晚上了,愣是不让她睡觉,搞的刘白氏一大早眼睛都睁不开。
连刘白氏这么爱说话,咋不住口水的人,都佩服那老婆子,刘白氏说一句,人家有一百句等着她。
这母女两人送走,世界终于清静了。
第142章 刘家的瓜果()
繁华的京城,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大明宫内,唐太宗李世民在翻看着奏折。
这些日子,他一直关注着受灾地区和玉门关外的战事,战事倒是进展顺利,李靖从来没辜负过他的期望,李靖手下的李家军也一直保持不败的神话。
而受灾地区的赈济,却不如人愿,每天收到的大多是御史的弹劾折子。如果当天能收到一两个折子,说当地组织严密,贯彻有力,灾民们得到平衡过渡,太宗皇帝便能高兴的多下一碗饭。
若是弹劾地方官员,贪污受贿,或将义仓的粮食,偷偷贩卖,太宗皇帝便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官府收了那么多的税,义仓存了那么多的粮,居然赈济不了几个灾民,这些官员私心这么重,确实该换换了,不换脑筋就换屁股,自古如是。
“皇上,皇后娘娘特地摆了饭,让您过去用膳。”
王德这已经催了第二遍了。饭菜凉了对胃可不好。若是凉了皇后娘娘的心,那就更不好了。
他尽职尽责的站在皇上的书桌旁,干扰着皇上。
太宗皇帝无奈的站起来,看着桌上摊开的折子,问:“王德,你说朕是个好皇帝吗?”
王德没思索,条件反射一样立马恭敬的回答:“皇上文成武就,前所未有,史上未见。”
太宗皇帝忍不住笑了,“拍马屁。”
俩人正打算出门,正巧宇文贵妃送来养生羹汤,太宗皇帝不忍拂了宇文贵妃的心意,便邀她一起去皇后娘娘的正殿里用膳。
王德跟在后面,心中暗暗哀叹,“皇上啊皇上,你明知一山难容二虎,还要把贵妃往皇后娘娘身边带,可知道皇后娘娘为了和你单独用餐,花了多少心思?”这话说不出来,连一个眼神也没露出来。
太宗皇帝与贵妃娘娘凑着趣儿,王德跟在后边,一行人穿过御花园,来到皇后娘娘的正殿里,皇后娘娘看到了贵妃,咬碎了一口银牙。
作为正宫娘娘,她的年纪当然已经不小了,没有办法和这些年轻的妃子们争宠斗艳,凭的就是和皇上自潜邸开始的深厚感情,偏这些人一点眼色都没有,连和皇上单独用个餐,还要进来插一脚。
皇后娘娘心中暗恨,看来这个贵妃的日子过得太舒坦了。
雍容华贵的一笑,皇后娘娘道:“哦,我说这么巧,我刚好觉得,咱们两个老夫老妻单独用餐,有点寂寞,宇文贵妃就像我肚里的蛔虫呀,知道我的心意,就主动来了,真是太好了!”
王德站在一旁,伺候太宗皇帝用膳,和他以前几十年做的一样,用银筷试菜,自己先尝一口,过一会儿再讲饭菜单独放到太宗皇帝跟前的小碟子里,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就算拿的是银筷,也不会发出一点声音。
皇后娘娘充分体现了当家主母的风范,一边细心地照顾太宗皇帝的口味,一边热情地让贵妃不要见外,多吃多喝。
宇文贵妃一边满脸羞涩,脉脉含情地看着太宗皇帝动筷,一边腹诽,“谁要多吃多喝,长胖了不好看了,谁负责呀,要不是皇上在这儿,谁不愿意来和皇后娘娘一个桌吃饭,多不自在。”
一餐饭的时间,王德就看着,三位主子表面上其乐融融,和睦团结,暗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