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鸳鸯说完,李老三一时便脸如死灰,晓得再无指望。眼下就只能寄希望于宁国府的两个厨子,希望他们能将剩下的竹筹都夺来。因只有最后四道菜品了,所剩的竹筹不多
那边扈春娘倒是想起了什么,狠狠地瞪了一眼柳五儿,拉着李老三说:“三爷,我们上了那小蹄子的当了。”
李老三一时也醒悟过来,他们可是因为听说柳家会做螃蟹馅儿的饺子,这才起意依葫芦画瓢,将这个当了压轴的点心的啊!
柳五儿却趾高气昂,与柳母一起,将“四美羹”和“焗蟹盖”两样交给了席面上下来的小丫鬟们。
第121章 出奇制胜五儿逆袭(2)()
在等候结果的时候,李老三与宁国府过来的郑厨子攀谈起来,李老三言语之下就试探起来,想知道宁国府那边最后两道菜有没有什么能赢的把握。
郑厨子苦笑着反问:“你说哩?”宁国府这边做的说白了就是萝卜丸子汤和蟹壳黄烧饼而已,不过添了些蟹味做噱头而已。
相比之下,柳家做的那两道才真是非同小可。
“四美羹”,乃是根据先人古方所做,上好的鸡汤打底,一斤半的鲈鱼只取肚档,去骨切丝,配上新鲜的莼菜,最后在上头浇上一勺蟹粉,此羹即成。没有特殊的调味,然而天下之“鲜”,已经一网打尽。
而后头那道“酥皮糯米焗蟹盖”,却是极尽厨巧之能事。柳五儿先将糯米饭蒸熟,与瑶柱丝和白菌一起炒匀,最后加上一大勺蟹粉,盛入蟹壳,上面再铺上酥皮烤至起酥。做好的焗蟹盖外酥里糯,极是香甜。这里的焗酥皮的法子,是柳五儿改良了后世西式焗酥皮汤的做法,烤制而成,虽然纯就味道而论,没法与“四美羹”之类的比肩,但是却胜在“新奇”二字。
果然,很快鸳鸯出来,塞了二十几根竹筹给柳母,郑厨子那头则得了两三根,估计也是尤氏吃出了她们府里惯常的味道,所以给投的“安慰票”。
这一仗,柳家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大获全胜。这会儿就轮到柳五儿兴高采烈地数着手里的竹筹,“七十九、八十,娘,咱们一共得了八十根竹筹!”柳五儿一面大声说,一面得意地用眼角扫扫李老三。
李老三早就气黑了脸,嘴巴里喃喃地说着些不干不净的话,柳五儿隐约听到他嘀咕了一句,“真是个满肚子坏水的黑心女伢子啊!”
柳五儿一哂,她就是一肚子坏水的黑心小丫头,你李老三第一天才知道啊!
然而李老三身边的扈春娘却似乎没有一丁点儿沮丧之色,而是拿了一枝炭笔出来,在一块巴掌大的纸片上记着些什么。扈春娘察觉到柳五儿在看她,抬头朝柳五儿一阵诡笑,然后继续低下头去奋笔疾书。
“这女人想偷师?”柳五儿头一个反应就是扈春娘此刻是在记菜谱。不过柳五儿并不介意,这些菜品也并非都是她原创,不少经典菜肴都是经过无数人之手,一做再做,最后才形成一个完美配方的,因此柳五儿在这上头倒并不小气。
宁国府的两个厨子倒是过来真心向柳母与柳五儿道贺,柳母当即摆出一副非常谦和的外交姿态,与对方约定了有机会继续交流并切磋厨艺。李老三在旁边看着,则十分不满地哼了一声。郑厨子听见这声冷哼,心里暗自不爽,心想劳资费了这么大心思陪你们两家斗宴,眼下做这点表面功夫还得看你李老三冷眼?谁不晓得你李老三在荣国府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
所以这郑厨子也很豪爽地送了李老三一个大白眼。
少时鸳鸯出来,宣了柳家母女两个进藕香榭领赏。贾母见了柳五儿进来,笑着说:“又是这个伶俐丫头。我上回就惦记着,那荷叶莲蓬汤不错。谁晓得这回竟然连大厨房的人都斗赢了,真是了不起!”
说着,贾母就从椅子上支起身,凑近了对柳五儿笑说:“你这丫头害我老人家今天晚上多吃了一口饭,没准就积食了,所以老婆子这赏钱就不给了,回头你只管找那个‘凤辣子’讨去。”
众人一时都哄笑起来,凤姐脸上都是得色,眼角瞄着脸色漆黑的邢夫人。
柳五儿听了,抬头看了看贾母的神色,开口道:“老太太谬赞了。外头已经备下了了红糖姜茶,婢子想请老太太用一盏。眼下外头天气凉了,那蟹又是寒的,老太太饮了那姜茶,去去寒意,回头出园子的时候再走动两步,就不会消食了。”
贾母听柳五儿这话说得贴心,就指着柳五儿对邢王二夫人、薛姨妈等人说:“看看看看,这个丫头,一见着我老太婆不给赏钱,就不肯罢休了,非要哄得我甘心情愿听她的话才行。”
王夫人也笑着道:“老太太,这丫头也是关心老太太您的身子。您那份子赏银,媳妇儿就代您出了,座下这些姑娘们的份子,也都由媳妇包圆儿,可好?”
凤姐听说,双手一拍,笑道:“我知道了,以后我也学老祖宗,该往外掏钱给赏的时候就混赖说积了食,二太太疼我,自然就往外掏体己银子。”王熙凤口才便给,说得又狭促,一时间逗得贾母指着她笑得说不出话来,众人也是一阵哄堂大笑。
于此同时,柳五儿已经张罗着,将事先熬好的红糖姜茶一一奉上,供众人暖胃。一时间,藕香榭里头,宾主尽欢,唯独邢夫人脸上神色不好看——试想这蟹宴,出材料安排宴席的是薛家母女,斗宴拔得头筹的是柳家,算是王熙凤的人,最后掏银子在贾母面前卖好的是王夫人,合着全是她们姓王的事儿。邢夫人手下唯一掺和这事儿的是那李老三,结果还得了个铩羽大败而归的结果。因此邢夫人此刻脸上的神情当真是难描难画。
座中另一个神情尴尬的却是史湘云。
这蟹宴可是以她的名义款待贾母等人的啊!可是最后,怎么竟成了这么个结果?
此时已经更深露重,住在大观园外头的一众女眷便簇拥着贾母出园子,回去安置。剩下来宝玉却突然有了兴致,将宝钗黛玉等人拉着,说是要做螃蟹诗,又招呼了厨下的仆妇烫了上好的花雕来,宝玉嚷嚷着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因此史湘云冷眼看着座中,薛宝钗温雅地笑着,抿一口酒,提笔便一蹴而就一首螃蟹咏,叫宝黛三春等都赞叹不已。李纨还是对柳五儿感兴趣,拉着柳五儿问饮食上的事儿,眼神炽热,恨不得立即将柳五儿领回稻香村去。合着这螃蟹宴,真正又得名又得利的,原来是薛宝钗与柳五儿两人,不关她史湘云什么事儿啊!
宝姐姐也就罢了,可是这姓柳的臭丫头,到底是什么鬼?
第122章 惊贵气刘姥姥看相()
待席散了,柳五儿赶紧与柳母一起,将小厨房里带来的食器盛器一一收拾好,抬回小厨房。待柳五儿陪着母亲一起将锅碗瓢盆都洗刷干净,天已经微微泛着点鱼肚白了。
柳五儿精力透支,身子一歪,直接在柳母床上睡着了,这一睡,一直睡到日上三竿。她醒过来的时候,正听着一个女声,没口子地夸着自己,也恭贺柳母得了上头的赏赐。她听着是陈家舅妈的声音,便赶紧从榻上撑起。
却听外头陈家舅妈说:“那金陵那边,你们打算……”
刚说到这儿,却被柳母打断了。
接着柳母出现在了房门口,她看着睡眼惺忪、兀自坐在床上发愣的柳五儿,连忙笑着说:“五儿醒了啊!”
柳五儿茫然地“哎”了一声,心想,金陵那边,金陵那边不是那个便宜哥哥柳大待的地方么,有什么秘密不能让自己听的呢?
柳母就丢下一句话,说:“要是还困,就歇歇再起来吧!今儿个府里头来了个二太太的亲戚,却是个庄户乡下人,叫什么‘刘姥姥’的。老太太最是怜贫惜弱的,回头说不定要在园子里摆席面,少不得要咱家出力。”柳母说来得意洋洋,显然昨天那一场斗宴赢了下来,柳家着实在府里长了几分脸面。
“五儿,你睡着的时候,二太太那边的赏银已经送过来了,足有二十两呢!”陈家舅妈又羡又妒地补了一句。
“二十两,”柳五儿几乎是一跃而起,按照那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的标准,这二十两银子够庄稼人活一年了。她很高兴地对柳母说:“娘唉,那咱家的欠款总算该全还清了吧!”
那放高利贷的简直就是吸血,每次柳五儿将月钱交给父母的时候,柳母就总是念叨着,还有多少欠款,每月滚出的新利息几乎让柳五儿认为,要还清这欠款简直是遥遥无期。
这回终于能一次性还清了,柳五儿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陈家舅妈听了柳五儿的话,脸上就露出惊奇之色,看向柳母,说:“怎么……”却被柳母重重一扯,将后头几个字吞进了肚子里去。
柳五儿原本没在意,问了母亲几句,招待刘姥姥的席面上要吃些什么,就自管自到厨房里去准备去了。
刘姥姥谁呀?老熟人了呀!柳五儿甚至连贾母招待刘姥姥那席面上的那几道菜都能背出来——小巧的鸽子蛋、茄鲞、藕粉桂糖糕、松瓤鹅油卷,外加那倒了霉螃蟹馅儿小饺子。这几道菜肴点心,在前世的“红楼宴”比赛里,都是必做的基本项目,对于柳五儿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难事儿。
果然,正晌午的时候贾母在大观园里设宴请刘姥姥吃饭,凤姐与鸳鸯等人合谋,将这刘姥姥一番戏弄,一时宾主尽欢。
待吃完了饭,贾母为了显摆,特地找了人去将柳五儿叫了上来。贾母对刘姥姥说:“你看这我们这儿,鸡子儿俊俏,茄子也做得俊俏,其实这做菜的人更是俊俏。”说着招呼了柳五儿上来,指给刘姥姥看,说:“你看,这一桌席面,都是这年轻姑娘手底的活计!”
刘姥姥早先见了贾府上下的女孩子们,早就莺莺燕燕,看得都快晕过去了,当下拉着柳五儿的手,没口子地夸了起来:
“——真是的,这么俊的女伢子,简直比画上的还好看,怎么就这么能干的呢?要是嫁到我们村里头,肯定连那地主老财所有的婆娘都比下去了……”此话一出,登时又是轰地笑倒了一片。
柳五儿脑后十几二十条黑线滚落下来,她虽然有心理准备,知道刘姥姥嘴里吐不出象牙,可是也没想到刘姥姥会这么打比方。
“地主老财呀……”其实贾府的那些世仆,如乌进孝、赖大等,才是那头一等的地主老财呢!
刘姥姥却紧紧地握住了柳五儿的手不肯放,似乎有些迷茫地说:“我倒觉得,这姑娘天庭饱满,双颊丰腴,倒是有些富贵相呢!”
一听这话,众人笑得更欢,贾母推推凤姐儿,笑道:“替我记着,回头这丫头配人家,咱一定找个殷实大户,放她出去,府里给她陪送一份嫁妆!”凤姐捂着嘴笑得不行,可还是点头应了。
刘姥姥却眯着眼继续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柳五儿,似乎看不够一样,最后轻轻地摇摇头,说:“贵不可言,贵不可言!……”
这句话就更没谱了,试想,柳五儿一个丫头,若是将来不配小厮,打发到府外头嫁个正常人,已经是她最好的归宿了。相比之下,贾府的三春、薛林两位等等,哪个不比柳五儿地位更尊崇?更不要说,贾府姐妹之中还出了一个贵妃,哪里就能轮到柳五儿“贵不可言”?
因此所有人都当刘姥姥这个村妇的话是笑话罢了。谁知道在座的女眷当中,有个人突然指着柳五儿轻轻地叫了一声出来。
那人正是尤氏,昨晚她也在蟹宴上头,但是灯烛之下她没怎么注意到柳五儿,今天在光天化日之下见到了,尤氏才像是见到了鬼一眼,尖声惊叫了出来,浑身颤抖,指着柳五儿,完全失态。
柳五儿瞠目结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熙凤见机快,看到尤氏失态,她已经上前,用力一抱尤氏的双肩,压低了声音在她耳边道:“你快省省吧,丢人都丢到外头来了。这是个府里的家生丫头,就是跟那人眉眼有点像而已。老太太、太太她们都见过,从来也不说什么,也想不起什么,你这样,不是故意要提醒她们么?”
尤氏这才省过来,一时脸色苍白,赶紧低头,掩饰着抚了抚衣襟下摆。
柳五儿顺势告退。
贾母经了尤氏这一闹,也有些意兴阑珊了,就说:“姥姥随我进园子里走走吧,消消食儿,也免得犯困。”
贾母既这么说了,众人便起身相随。王夫人起身时朝凤姐和尤氏那里送了一记眼刀,尤氏便讪讪的,低着头随着凤姐一起出去。
第123章 莽湘云不忿起冲突()
一众贾府女眷出了门,柳五儿就自告奋勇留下来帮丫鬟仆妇们收拾杯盘。
其实柳五儿在大观园,乃至整个贾府的人缘儿都还算不错的。她颜值高,人又勤快嘴也甜,所以除了怡红院那拨不长眼的,从来没什么人刻意为难柳五儿。相反,大家伙儿与柳五儿没有利害冲突,又都是在一个园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时常一起谈谈说说,不少人都与柳五儿关系不错。
这一天,柳五儿与众人一起收拾得差不多了,却见史湘云的丫头翠缕低着头进来,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的样子。
翠缕进来便问:“我们姑娘的一个扇套子落在这园子里了,你们有谁见着么?”
收拾席面的丫头都说没有。
翠缕不甘心,说:“都看了一圈了呀,哪儿都没有,姑娘明明早上带着出来的!”
她自己又在席面上转了一圈。这时候,贾府里的丫头仆妇们正在将用过的杯盘之类往外搬,翠缕在这儿转来转去的找东西,难免碍手碍脚的,不少丫头便冲着翠缕皱眉。可是翠缕却视而不见,不知怎么地,就对上了正在忙碌着收拾金银器的柳五儿。
“喂,你这个丫头,见着我们姑娘的扇套了吗?”翠缕的口气也十分不客气。
“都这个天儿了?你们姑娘还用扇子?”柳五儿其实心里一直好奇的是这个,她可真的只是纯好奇啊。
她就这么答了一句,翠缕就不干了,指着柳五儿的鼻子,说:“你这个二等小丫头,手脚不干不净的,你们府里的人竟然敢用她收拾金银器?”
柳五儿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此时瞪得更大了。
翠缕还就没完没了了,上前扯住柳五儿的衣袖一拉,说:“一定是你藏了我们姑娘的扇套,快给我交出来,交出来!”
尼玛,竟然有这么不讲理的人。柳五儿一边护着自己的衣袖,一边心里暗骂。幸亏这翠缕虽然不讲理,但却不是个有心机的,要是换了袭人秋纹她们,保准这时候儿就扔一个扇套儿在地上,先坐实她柳五儿“手脚不干净”这一说。
翠缕的段数还明显不够,但是一直对柳五儿这么推推搡搡的,也够烦的。
所以柳五儿分分钟想要爆发!
还没等她爆发,已经有一个人高马大的丫鬟过来,一掌拍在翠缕肩上,将她轻轻一提,从柳五儿身前给拎开了。
这人身材高大丰壮,是柳五儿的老熟人,贾迎春的首席大丫鬟,司棋。
司棋将翠缕往地上一放,冷笑道:“俗话说,拿贼拿赃,捉奸拿双。你这个小丫头这么不晓事儿,连贼赃的影子都没见着呢,就在这乱嚷嚷着攀诬别人,真是不知廉耻!”
翠缕嘴硬,双脚乱跳着想指责柳五儿的前科,结果被司棋一句话喝了回去:“你仔细了,这儿可不是你忠靖侯史家。这里是你们主子的亲戚家里头,刚刚满屋子的都是长辈和平辈姐妹。你们主子来这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