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俏厨娘:史上最无良-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冤家不聚头”,原是贾母对宝玉与黛玉这一对不省心的小“冤家”的评价——原着上说,宝黛大吵一场过后,又因故不去贾母那头相见,贾母情急之下便冒了这么一句出来,谁知宝黛二人却都不曾听过这句俗语,此时听了,都好似参禅一般,反复咀嚼此话的滋味,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宝玉满腹心事,在怡红院却没个可倾吐的对象,此刻听到柳五儿自告奋勇,提出要去潇湘馆当差,便忍不住将贾母的原话向柳五儿问了出来。

    柳五儿简直受宠若惊,宝玉在她印象之中一向是“情圣”级别的人物,如今却要跑到她这儿来做情感咨询,这,这叫她该说些什么才好?

    “要依我说,一则宝二爷与林姑娘就该把话说开了,您二位是打小儿的交情,有什么不能明明白白地分说清楚的?若是你也用假话试探,我也用假话试探,试探来试探去,两头把话说拧了,岂不是大家都生气不开心?”柳五儿的恋爱哲学一向简单粗暴,直来直去。她觉得宝黛两人应该将彼此的心思赶紧弄明白了,好转过头来枪口一致对外,对付贾府那些可着劲儿渲染“金玉”之说的人才对。

    宝玉听了柳五儿这话,竟然也像是要悟禅机一样,坐定了细想,一动也不动。少时,柳五儿听到外头有些动静,大约袭人等人一早上不见了宝玉,先在怡红院里寻了起来。柳五儿有些发急,她与眼前这位宝二爷虽然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可要是被人将宝玉堵在自己屋里……那她是估计跳黄河也洗不清了。

    所幸宝玉没有想太久,而是起身,冲柳五儿长长一揖,郑重地道谢,说:“五儿妹妹,多谢你指点迷津。林妹妹那里,日后还请你多多费心。”柳五儿一听宝玉如此说,便晓得他已经允了自己的提议,不由得喜上眉梢,再一回头,只见宝玉正盯着自己的笑颜,几乎看傻了眼。

    这一次贾宝玉行动十分迅速,下午的时候,柳五儿已经接到通知,晓得自己要换部门了,从怡红院临时借调去了潇湘馆。

    据说这回宝玉先去了潇湘馆,先向林黛玉赔了不是,终于两人和好如初。然后两人一起到贾母处,宝玉先发制人,直接告诉贾母,他院儿里有个烹茶很在行的小丫鬟,也懂些饮食养生之道,眼下暑热,倒不如将那个小丫鬟给了林妹妹,替林妹妹调养几日。

    贾母当然说好,前几日去清虚观打醮的时候林黛玉中了暑,眼下脾胃正虚着,解暑并进补的汤药都承受不住。贾母又叫了凤姐过来,问了问宝玉说的那丫头到底是谁,凤姐可曾知道。凤姐犯不着跟宝玉过不去,自然笑答道:“柳家那个丫头啊,对了她娘老子都挺规矩,尤其她娘,一直管着梨香院那头灶上的活计,是个能干爽利的,那当娘的懂得挺多,女儿应该也也不差。”凤姐对柳五儿去哪儿当差完全无所谓。

    可是王夫人不乐意啊!她好不容易给宝玉安排了个颜色又好,又好拿捏的姨娘人选,没想到这个宝贝儿子不领情,偏偏要往黛玉那儿推。王夫人脸色便有些难看。贾母见了,便对宝玉说:“你有好的人肯给你妹妹使,也是为你妹妹着想。这样,柳家那个丫头空出来的缺,我从我房里拨一个给你补上!”

    这下子王夫人和宝玉都赶紧谦让。宝玉说:“一个二等丫鬟而已,哪能让老祖宗这么费心?”王夫人也连忙接话,说:“宝玉的丫头给了侄女儿,那也该从我房里拨人填补不是?哪能惊动老太太?我看宝玉院子里人手也尽够,不如先这样看一阵,若是真缺人了,我再给宝玉补个能干的也不迟。”她看了看贾母好似还有些不大满意的样子,又补了一句,道:“柳家那丫头的份例也从我这里出,算是我这个做舅母的,也替外甥女尽上一份心。”

    贾母这才作罢。而黛玉此时也在座,过来郑重与王夫人行礼道谢,被王夫人一把扶住,拉了在身旁坐下。王夫人亲热地拍着黛玉的手背说:“林丫头,不早说了,要将这儿当自己家么,跟自家长辈,还客气个啥?”

    贾母见了王夫人待黛玉亲热,这才满意地转过头去,从旁边鸳鸯那里接过一只内造的甜白釉瓷茶盏,低头饮茶。凤姐睁着一双凤眼,望着王夫人。而王夫人虽然一面抚着黛玉,却依旧面瘫,没有半分表情,也丝毫不见喜怒。

第41章 劳资要去烧林姑娘的冷灶(2)() 
柳五儿调离的消息传到怡红院,满院子的小丫头们都被震动了——柳五儿进怡红院不到两月,就被“光荣”调离。小丫头们纷纷表示,从没见过这么倒霉的二等丫鬟。因此佳蕙春燕她们凑到一处,一起去柳五儿的房间去“安慰”柳五儿,却见到柳五儿开心地几乎像是即将飞出牢笼的鸟儿,一面哼着歌,一面收拾着她为数不多的行李。

    不多时,紫鹃来了,也是从黛玉那里得了消息,要将柳五儿接到潇湘馆去。袭人晴雯等大丫鬟也过来相送。袭人见到紫鹃,笑着嗔她道:“这不,我们这便被你们蹭了一个人去了。”接着她又假惺惺地对柳五儿说,因她只是暂时被宝玉“借去”潇湘馆,所以柳五儿的房间还会为她保留着。然而晴雯真的有些舍不得,看着柳五儿的神色似乎颇多愧疚,似乎有些责怪自己没有能够信守承诺,将柳五儿“关照”好。

    柳五儿却全不在意这些——当她踏出怡红院的大门的时候,忍不住回身看了一眼。只见“怡红快绿”的匾额之侧,那几株芭蕉,如今已经长得愈发青翠欲滴,而那株西府海棠,则早已繁华褪去,此刻正碧荫成片,亭亭如盖。院中景致,已经与她当初来时大有不同,柳五儿在院中这些时日,争斗纷扰之余,竟然将不少景致都错过了。

    紫鹃见柳五儿停下了脚步,只道她舍不得旧主,便笑道:“就当是我们姑娘那儿去顽一阵子,顽腻了再叫你回来也不迟啊!”

    谁晓得柳五儿突然将双手握拢成筒状,放在嘴上,冲着怡红院里“无声”地喊了两句。紫鹃在旁边看着,只能瞧见柳五儿一本正经地在动嘴,口中有气息嘶嘶地吐出,却不曾听她真正发出一声来。

    “喊”完,柳五儿气定神闲地拍了拍手中提着的小包袱,转过身来,对这紫鹃笑道:“紫鹃姐姐久候,咱们这就走吧!”

    紫鹃点头称好,当先往潇湘馆走去,走到半路,却实在忍不住好奇心,问柳五儿:“你刚刚在怡红院门口,都在喊什么呢?”

    柳五儿笑笑,摇摇头,示意没什么。其实她此刻得意得很,她刚才在心里痛快恣意大喊的是——劳资不跟你们混了,劳资要去烧林姑娘的冷灶。

    去潇湘馆的这条路径,柳五儿走过好几趟,然而也不晓得为何,这一回,柳五儿更觉得一路上唯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过了一处粉垣,便见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柳五儿随着紫鹃进院,之间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细碎卵石漫成甬路,往上是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

    不过话说回来,前几回柳五儿来潇湘馆玩耍的时候,只觉得这里风雅无比,满院的书香竹影。可是当她预备在这里住下来的时候,这才发现,这院子,对于黛玉和黛玉身边服侍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小了些。除去潇湘馆的正厅与黛玉的卧房以外,其他人都挤在由一间暗厅分隔出来的几间小间里。黛玉的乳娘王嬷嬷一间,雪雁与春纤两个小丫头一间,紫鹃一间,就再没有空地儿了。然而紫鹃每日都在黛玉卧房里上夜,所以将她自己的房间让出来给柳五儿暂住。

    柳五儿郑重谢了紫鹃的好意,紫鹃却锁着眉头说:“最近天热,姑娘上回又中了暑,一直不思饮食,又不肯为了这点小事惊动府里,不让我去请大夫去。你来了,正好帮我想想折儿!”

    柳五儿探头望了望,林黛玉此时正在坐在房里,一人静静地看书。她便缩头回来,冲紫鹃拍胸脯,却是压低了声音,只说请紫鹃放心,她一定想办法。

    紫鹃自去忙,只留下柳五儿一个人在她的新“住处”。柳五儿将自己的为数不多的行李都放下,又四处去看了看,得出结论——林姑娘的冷灶,还真的是门冷灶呐!

    潇湘馆当初的设计者,大约没想到此处会长期住人,因此虽将此处设计得风雅无比,可是实际居住面积实在太小,登时令舒适度大大降低。别说宝玉的怡红院里住了上下大小丫头将近二十人,就是大观园里别的贾府姑娘等,也没有住得如此逼仄的。若是再拿林黛玉的潇湘馆,与薛宝钗的蘅芜苑相比较,那更是比之大有不如。蘅芜苑乃是一所清亮瓦舍,一色水磨砖墙,里头是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无论建筑面积也好,使用面积也罢,都比潇湘馆大了不知道多少。这叫柳五儿心里隐隐地觉得不公起来——

    论亲,林黛玉是国公府的嫡亲孙女,而薛家只是贾府的连襟;论贵,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一代清贵文臣,曾高中探花,又任扬州巡盐御史,身居高位,薛家不过一介商贾,只不过是皇商而已;最后再摸摸良心,黛玉父母俱无,孑然一身,寄人篱下,而薛大姑娘母兄俱在,却照样一家子赖在贾府住着。柳五儿冷眼旁观,觉得自己都有点看不过去,薛家用心简直一望而知,如此,无依无靠的林妹妹,便显得太可怜了。

    柳五儿站在潇湘馆书房外头正出神,却冷不防廊上的鹦鹉见了柳五儿,突然扑腾了一阵翅膀,张口吟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柳五儿叫这鹦鹉吓了一跳,赶紧退到一旁去,片刻才反应过来,这句张九龄的唐诗,大约是黛玉时常念诵的,才会叫这鹦鹉给学了去。柳五儿还清楚地记得另一世里,祖父曾经详细给自己讲过这首诗。柳五儿一想到这里,忍不住低声念道:“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黛玉心性高洁,即便是寄人篱下,依然不改,所以素日所读诗书,也不外乎这些,此刻柳五儿念了出来,心中也颇生出些感慨。

    岂料黛玉在里间听见了,闻声出来,看着柳五儿说:“你竟然晓得这首诗?你原也是个识字的?”

第42章 劳资要去烧林姑娘的冷灶(3)() 
林黛玉见问,柳五儿只好点头。她早在进大观园之前,就已经想过一番说辞,只说是小时候她的兄长柳大也学过几天书,自己当时跟在兄长后头,也学了点,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罢了。柳五儿正要解释,谁知道黛玉却直接说:“那太好了,我们院儿里的丫鬟都识得几个字,我也与她们都说过,无论是谁,要是想看看我这里的书本典籍,都可以在我这里看。你既然来了,也应知道下这个。”

    柳五儿一听大喜。她受身为国学教授的祖父影响,也喜欢看些古籍,尤其是涉及描写古时风土人情的各色札记,甚至专门描写饮食烹饪的随笔,更是她的所爱。以前祖父书房里的那几本《随园食单》、《饮膳正要》,甚至《扬州画舫录》等,都几乎叫柳五儿给翻烂了。如今到了黛玉这里,黛玉竟然这么大方,眼前书架上摞着满满的书籍,竟然全部向小丫头们开放,可以自由阅读。柳五儿心中不禁对黛玉翘起大拇指。

    黛玉听说柳五儿想看些食单或是饮膳方面的书籍笔记,便引着她到一排书架前,替她一一指点。同时,黛玉看着柳五儿一副心痒难搔的表情,也着实有些忍俊不禁,笑道:“书本子又没长脚,不会跑路,有的你看的时候。”

    柳五儿闻言,立时想起祖母的一句名言,“书本上的知识,学到了肚里,这才火烧不掉,水淹不了,谁也抢不走。”当时柳五儿听了,觉得深以为然。然而她此时与黛玉一说,黛玉却透出几分怅惘来,说:“世人皆重金银财帛,却殊不知,我林家家资巨万,其实最有价值的,全是我带在身边的这些古籍孤本。只是大家全不晓得罢了。”

    听黛玉这么一说,柳五儿心中那八卦的神经又扑腾扑腾地扇起小翅膀来。黛玉亲口所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林黛玉乃是一介孤女,按照贾府老太君的说法,“林家人都死绝了”。那么,姑苏世家林氏,历经数代,积累下来的财帛珍玩、田亩地产等等,又都到哪里去了呢?

    当年黛玉的生父,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辞世,是贾琏陪的黛玉回的扬州,又送她扶灵回乡,最后又将黛玉带回贾府。后世便有不少读者便猜测,是贾琏代表贾府出面,将林如海身后一笔巨大的“绝户财”带来了贾府。因此贾府动这样大的工程,修这样富丽堂皇的一座大观园,银子从哪里来?就是贪的林家绝户财。而待到林家财帛使完,贾府便左支右绌,寅吃卯粮,显出败相出来。

    而即便如此,林家孤女黛玉寄居在贾府,尚且要这么憋屈地蜗居在潇湘馆里,吃穿用度,全凭贾府脸色。想到这里,柳五儿竟不住有些义愤填膺起来,一抬头,却见黛玉正神色恬然,伸手去架上,轻轻抚着那一本本她视若珍宝的书本。

    柳五儿立时忍不住想,难道世人都猜错了,真实的情况是林府清贵而林如海清贫,他为官一世,所留下最大的财产,竟然就是眼前这些毫不起眼的古籍不成?

    很久以后,柳五儿才终于晓得,林家财帛田产,确实曾被贾府占去了大半,只不过,那些在黛玉眼中,也算不得什么,相比之下,那些凝聚了林家数代心血,四处收集而得的这些古籍珍本,对黛玉来说,才更为珍贵。

    不过眼下柳五儿面对着满满一墙各式各样的书籍,实在是挑花了眼。林府藏书里,除了那些大部头的诗词歌赋、史书典籍之外,其他杂书也不少。柳五儿一连挑了好几本饮食与药膳方面的书,谢过了黛玉,便要出去。

    这时候正好紫鹃进来,看到柳五儿手里的书本,登时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眉花眼笑地道:“正好五儿妹妹过来,咱们也钻研钻研,怎生给姑娘调养调养身子。”

    黛玉听到了,则抬起眼看向紫鹃,嗔了一句:“这么热的天儿,你便省省心吧!莫要叫这园子里都觉得咱们最多事才好。”

    紫鹃一听急了,“姑娘的身子要紧,怎么是多事?再说,好不容易五儿妹妹来了,我想着姑娘若是平日里懒得饮食,五儿妹妹在这儿,替姑娘调理调理,总比您总这样干熬着强!您要不想麻烦外头的人,咱们就在院儿里自己弄么!”

    岂料黛玉最是聪明,再加上口舌便给,想也不想,便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瞅瞅咱们这个院儿,哪里是可以自己弄饮食的地儿?是那煎药的银铫子,还是煎茶的茶炉子?再说了,我可不愿我这清静雅致的书房,染上了什么油盐柴火的味道。”黛玉又是清高,又是倔强,紫鹃一句话被她呛住,竟然半天接不上口,瞪着眼睛看着自家主子小姐,竟然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柳五儿在旁看着,觉得这黛玉与紫鹃之间的主仆情谊实在也并不简单。紫鹃哪里是将黛玉当了她的主子,实在是当姐妹来看待的。而黛玉也在这潇湘馆中,也丝毫没有什么主子架子,将院子里的小丫头们像是家人,竟然有商有量的。

    想到这里,柳五儿心里暖暖的,一拉紫鹃,说:“紫鹃姐姐,你先带我到后院去转转,这办法都是人想的。咱们一起合计合计,也许就有办法了不是吗?”说着拉着紫鹃出了通往后院去的门。黛玉扶门望着两人的背影,不觉一丝暖意浮上心头,唇边微微挂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