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不成,还是别在这儿打肿脸充胖子了,乖乖将家主的令牌交出,换你家真正有能耐的叔伯下场吧!”
旁边“七贤居”与“妙味轩”的家主,斜眼看看这边的动静,也免不了心怀大慰——醉白楼内讧,想来这届佛前献供的比拼是要输定了,要想找回场子,三年以后吧!哼,家主之争,伤筋动骨,三年以后还不晓得怎么样呢,没准这醉白楼就衰落下去了,三年之后没这家字号了,都是可能的。
而这袁文彦却果真是容易紧张,这时候他手中的厚背厨刀还未曾提起,额头上又渗出一层薄薄的汗来。
“你先将所有除豆腐以外的材料都先切丝,先熟悉熟悉手上的感觉,也叫旁人见识一下你的真本事。”一片嘈杂之中,柳五儿清亮的声音稳稳地传过来。
袁文彦一凛,心道,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他一伸手,将事先已经泡发的香菇、冬笋等物取了,瞬间只见那厚背厨刀的刀光飞舞,耳边传来匀净整齐的“咚咚”敲击案板之声,而袁文彦原本紧张至极的神情,在这整齐的节奏之间竟慢慢放缓下来。转眼之间,原本袁文彦的心思便全放在了料理眼前的材料上头,瞬间便忘却了三大酒楼相争、袁家家主之争……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围观的香客们见了这番架势,也免不了轰然地叫了一声“好”出来。
柳五儿在旁边看得暗暗点头,她经验丰富,一看这袁文彦动手切菜的姿态、手势,甚至脸上的神情,便知道袁老爷子选这位袁文彦当继承人,应该没有看错。厨艺之道,勤学苦练固然不错,可是真正能踏入顶级名厨境界的,多多少少还是讲求一个悟性高低。柳五儿见了袁文彦的架势,再看他的年纪,便知道这人除了肯学苦练以外,悟性也是不错,否则绝不会小小年纪便练出这样刀功来。
只听袁文彦切菜的声音匀净而悠长,直有小半柱香的功夫。突然,切菜的声音止歇,袁文彦直起身,只见他气定神闲,先是去寻柳五儿的目光,见到柳五儿微微点头了,才舒心地咧嘴一笑。
他面前的大盆里整整齐齐地叠放着各种材料切成的细丝。切出来的细丝也如袁文彦刚才切菜的声音一样,匀净细直,全部是一样粗细长短,放在洁白的瓷盘之中,红的红,绿的绿,黑色的则泛着油油的黑色,颜色极其鲜艳好看。
这时,袁文彦将这些材料放入事先调好的高汤之中烹煮,接下来,只要他能将那块白豆腐也切出这样的效果,这份“文思豆腐羹”就算是成功了。
这时候,袁文彦小心翼翼地将他那柄厚背厨刀在清水中洗了洗,又开始瞪着眼睛看着他面前的那块南豆腐。不知为何,他提着刀的手竟再度有些微微发颤。
柳五儿扁了扁嘴,心道:不会又关键时候掉链子吧!
果然,这袁文彦伸手微微碰了一下那片南豆腐,豆腐上便掉下一小块来。
观者无不哗然。
柳五儿也皱眉。这切豆腐这门功夫,她当年在忠顺亲王府准备孔府宴的时候,就拿出来考校过京中各家王府世家的厨子,没有多少人能够合格的。而当时京中所用的豆腐,因北方惯用材料的关系,用的乃是“北豆腐”,比眼前质地软嫩,柔若无物的“南豆腐”,料理起来要容易得多了。
这样质地的南豆腐,切成细丝,融入调好的素高汤之中,便自然与高汤融为一体,入口即化。
可是要将这样娇弱的豆腐切成丝,又其实寻常厨子能够办到的?
袁文彦碰碎了一小片豆腐之后,那块南豆腐已经碎了一角,不成为方方正正的形貌,而袁文彦此时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原先刚刚收拾起来的一点点儿气势,这会儿全去了爪哇岛了。他头上再度渗出密密的汗珠来,忍不住抬眼,看了一眼柳五儿。
柳五儿心中叹息。
那袁文彦若是给她抛来个求助的眼光,估计她这会儿就双手一拍走了,趟这趟浑水做啥?
可是袁文彦的眼神里偏偏却尽是自责,似乎不能在世人面前令那精绝天下的文思豆腐重现,他亏欠了很多,不仅亏欠恩师,亏欠眼前这位不知名的好心姑娘,还亏欠了天下人的。
柳五儿见了这等眼光,心里便有点腻味,可是却身不由己地走了过来,一伸手道:“围裙!”
她借来的衣裳,总不能做厨活就这么弄脏了不是?
平氏在她背后,见柳五儿出头,想要喊一声的,十四拽了拽她的衣袖,平氏这一声还是忍住了。
而柳五儿套上了醉白楼伙计递过来的围裙,伸手接过了袁文彦手中的厨刀。她的手很稳,令很多原本认为她连这厚背厨刀都提不动的人都大失所望了。
柳五儿手中提到,深深吸了一口气,手中大刀的刀背一挥,已经将那块豆腐片下两片来,早先袁文彦碰坏的那一角,这时候已经不见了,南豆腐已经恢复成为一块标准的立方体。
柳五儿伸手取了一块切下来的碎豆腐,尝了尝,点头道:“味道不错,是你家自己点的吧!”
袁文彦这时候已经傻了,柳五儿问了第二遍,他才点头答道:“是的,老爷子说,这样才见诚心!”
柳五儿不再多说,只是点了点头,道:“你看着!”
她提起左手三根纤指,若有若无地落在那块豆腐上,而那豆腐似乎并未受力一样,而柳五儿突然右手下刀,又快又匀,“咚咚”数声,从豆腐块上片下三片薄如蝉翼的豆腐片来。
第404章 文思豆腐重现人间(5)()
说时迟那时快,柳五儿片下三片豆腐,已经飞快地给刀身蘸水,接着大刀一挥,再听“咚咚咚”数声,那三片薄薄的豆腐片已经瞬时变成了豆腐细丝,柳五儿挥刀一抄,豆腐丝已经落入了一只盛满水的碗里。
柳五儿伸手用筷子一拨,豆腐丝在水中全部浮了起来,当真如头发丝一般,在水中载沉载浮,极为好看。
围观的众人看不清场内的情形,但见袁文彦和他身边帮厨那惊异无比的眼神,便大概知道,柳五儿应该是做到了,重现了文思和尚当年的绝技。
欢呼声中,袁文彦只听见柳五儿一字一顿地说:“我能的,你也一定能。这有什么难的?”
然而这时候,七贤居和妙味轩的人不干了,便听有人嚷嚷着道:“这还是不是你们醉白楼的献供了,难道还有请外人帮厨的道理么?”
柳五儿点点头,说:“是这个理儿!”
接着他转头,看向袁文彦,右手倒转,将厨刀的刀柄递到了袁文彦面前,说:“佛前献供,是你的诚意,旁人不能相代。你只要记住,你今日究竟是为了什么,才在这里做菜的就好。”
袁文彦有几分痴怔着接过了柳五儿递过来的厨刀,紧紧地握在手里,心道,眼前这个女孩子,说的话,怎么那么像是老爷子当年所说过的?
袁老爷子晚年之际,早已经厌倦了三大名楼之间的争斗,也腻味了自家子侄为了家主之位的勾心斗角。袁老爷子在他生命里的最后几年,钟情于佛事与素斋,总是对他这个钟爱的小徒孙说,料理食物,不是要强加给食物人们喜欢的味道,而是要让人们爱上这食物本来的味道。
而他今天为了袁老爷子的遗愿来到这里,不是为了要在扬州城里出人头地,不是为了让醉白楼稳坐第一把交椅,也不是为了让自己保住什么醉白楼的家主之位。他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想亲手做一碗羹汤,献于佛前——这就是老爷子的心愿,他一定会全力以赴去完成。
就是这么简单——可是这碗羹汤里,必须饱含他袁文彦全部的诚意。
在那一刻,袁文彦陡然觉得身上并无半点压力和担子了。什么三大名楼,什么家主,见鬼去吧!
他右手已经提起了与自己相伴了十余年的厨刀,刀身早已磨得锃亮,刀是最好的状态,而他自己,也像是这柄刀。
人生,也不过全力以赴而已。袁文彦嘴角突然噙上了笑,右手已经稳稳地下刀。
豆腐虽然软嫩,但是毕竟有型,有型之物,在他的厨刀之下,便与香菇木耳冬笋之类的材料无异。
“刀身记得蘸水!”有人出言提醒他。
袁文彦恍然便觉得是袁老爷子还在世的时候,出声指点。
他依言给刀身沾水,继续下刀。在这个世上,除了袁老爷子以外,他刚才还亲眼见到另一个人也能够将这样软嫩的豆腐片成细丝,所以这不是做梦,旁人能做到的,他以前私下里自己也练过的,他此刻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
场中一时静了,唯一的声音便是袁文彦下刀的声音。不少人瞪大了眼睛,看着袁文彦面前的碗里,清水中漾着的豆腐细丝越来越多,渐渐地盛满了一只碗,开始往第二个碗里盛着。
袁文彦身边的帮厨此时将袁文彦切出的一碗豆腐细丝捧着,递到围观的香客面前让人欣赏。人们看着水中载沉载浮的豆腐细丝,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惊叹之声。谁能相信,就在片刻之前,这还是一块稍稍碰一下就能碎掉的南豆腐呢?
“这是我们袁少爷在佛前的诚意。”帮厨是个中年人,曾经看着袁老爷子病逝,也曾经看着袁文彦成长。他此时泪流满面,这是老爷子的心愿,也是袁少爷曾经为之日夜苦练而目标。
佛前供奉的,只能是诚意,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噱头。
袁文彦将整整一方南豆腐切完,禁不住双目紧闭,泪水长流。
此时他眼中再无其他,只有大明寺山门高耸,寺中佛像宝相庄严。
那根根如发丝般精细的豆腐丝,被加入事先熬制的素高汤,瞬时那浓郁的高汤香气之中,又添加了一股淡淡的豆香,香味似乎立时有了层次。
少时,文思豆腐羹被盛入青瓷大碗之中,清澈的汤羹之中,漂浮着如雪的豆腐丝,配着些许五颜六色的配菜,宛若大千世界,又令人联想到圣洁的佛国。
袁文彦这时除却围裙,整肃衣冠,亲自将头一晚出锅的豆腐羹捧着,来到山门前,将豆腐羹放在阶上,自己虔诚地叩首。在那一刻,他身上似有圣光相罩。
登时,围观的香客之中有人高声呼叫:“醉白楼,醉白楼能做文思豆腐羹!”
“是呀是呀,失传数十年的名菜,终于在佛前重现了啊。这是神迹!”也有人惊叹道。
“醉白楼,醉白楼,赶紧去醉白楼订位置,咱也要尝一尝这佛前供奉的名菜!”已经有人指使家仆赶紧赶回城中。
“是呀,与这‘文思豆腐羹’相比,‘假火方’和‘假蟹粉’,手艺上或许不差,诚意上多少便差了一些!”
醉白楼那位中年帮厨这时候来到目瞪口呆的袁家人面前,说:“诸位先请回吧,我们少爷今日会在大明寺礼佛。醉白楼的其他事情,以后再说吧!”
他家少爷今天奉上这一道失传名菜,已经在扬州城中站稳了脚跟。
“家主不回去怎么行?”早先叫嚣着要做那“如意鲍片”的袁家叔伯们,此时都已经变了脸,“这‘文思豆腐’,就只有家主一个人会做,你难道见不到人都在往城里,只怕往后三天……”说话的人想了想,又改口,“往后半个月,楼里的生意都要爆满的。”
中年帮厨微微笑着,这拨人变脸的功夫他早已见惯了,“各位,这是老爷子的遗愿,所以家主发愿今日在此礼佛,佛前献供,不会回去。各位都是生意人,回去该怎么做,大家都是明白的!”
第405章 揭身份柳五儿认亲(1)()
醉白楼的人面面相觑,可也觉得那帮厨说的有道理。
“那剩下的‘文思豆腐羹’,可得让我们带回去才行!”
中年帮厨继续微笑,道:“这是少爷佛前供奉的诚意,诸位说这话,也不怕亵渎了佛祖。”
醉白楼的人听了这话,动了动嘴,再说不出别的来,一时尴尬至极。
而袁文彦此时,依旧跪在山门之前。大明寺有僧人出来,郑重接过三大名楼的佛前献供。围观的香客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今年献供的结果究竟会如何。
“不用说,一定是醉白楼了!”
“我看也未必,你想想,你我都爱火方,也都爱蟹肉之鲜,你怎晓得佛祖不是如此?”有好事的青年嘻嘻哈哈地玩笑,立时头上挨了一个爆栗。
要知道,这七贤居和妙味轩,到此献供,就是想借这机会,将自家这两道菜的名气打出去,试想,能将素菜也做得如此逼真的酒楼,料理起真正的火方和蟹粉来又会如何。这时大明寺前的一番功夫,全是为了自家酒楼日后的生意。若真为了佛前献供,说真的,谁有那个功夫,还有袁家那个傻小子,竟然真的沐浴斋戒三日,还花了这么大的功夫,复原了失传已久的名菜。
废那么大的劲儿,回头能收回来么?
这时候,一名沙弥从寺中匆匆奔出。众人晓得这是大明寺的惯例,这等于是变相宣告三大名楼献供比拼的座次了。一时众人都屏息静听,想看今年的比拼到底是个什么结果。
“袁相公,住持有请!”小沙弥说。
袁文彦重重地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整衣,见周身都妥当了,才随那小沙弥进了山门。
接下来两家耐心地等着,等着决出二三名分别是谁。岂知大明寺里再无动静。少时袁文彦出来,他兀自有些迷茫,看了看众人,然后对七贤居和妙味轩的人说:“众位请回吧!住持方丈不会再见其他人了。”
随着袁文彦一起出来的小沙弥听见这话,也是点了点头,说了声,“阿弥陀佛”,便不再说话了,可见这袁文彦传话乃是真的。
登时“醉白楼”过来的人立时爆发出一阵欢呼——这回醉白楼在今年的献供之中,岂止是胜了,而且是大胜。这比拼的结果,毫不留情地令另外两大酒楼输得干干净净。
不少香客也都颔首,说:“主持评得甚是公允,你看那袁小相公多么虔诚,啧啧啧,他连这样的料理都能做得如此精彩,醉白楼还有什么美味珍馐做不出来。咱们走,就算是今日尝不到‘文思豆腐羹’,去醉白楼吃一顿也是好的。”
另外两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郁闷无比,心想,这醉白楼为什么竟冒出来这么个憨货,竟然不按常理出牌,奉了这么一道菜出来。早晓得该更努力地撺掇撺掇醉白楼的人,早点抢了那家主之位,奉了那道“如意鲍片”出来,那三家就淌在了一趟浑水里,大明寺便是心里觉得不舒服,便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袁文彦交代了那位中年帮厨几句,他还要回去礼佛。正在这时候,袁文彦突然发现早先立在山门内阶边围观的柳五儿正转身要走。
“姑娘!”袁文彦一下子什么也顾不得了,一个箭步迈到了柳五儿面前,躬身就行下礼去,问:“姑娘,今日之事,袁文彦粉身难报,请姑娘受小子一拜!”
柳五儿“噗嗤”一笑,说:“那些羹啊汤啊,都是你自己弄的,来谢我作甚?”说着,她已经一手挽住了平氏,一手牵上了十四,转身就要走。
袁文彦急了,膝行两步,高声道:“姑娘高姓大名啊?好歹给小子留给恩人的名姓,小子好日后给恩人立长生牌位……”
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能够答谢帮助他圆满达成袁老爷子心愿的人了,情急之下,口不择言。而面前柳五儿笑得快要喘不过气来了,回头指着自己的鼻尖,说:“我有这么急迫的需要,要考虑长生不老的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