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欢的那几味浇头,晓得柳五儿是记得他昨天说过的话,恨得咬牙切齿,心想这个丫头还真是记仇。
第292章 惊才绝艳美味出寻常(4)()
少时柳五儿出现,笑嘻嘻地望着几个人,问:“客官都吃完了吗?吃得可还满意?”
中年男子与身旁几人互相看看,忍不住笑道:“怎会不满意?”
柳五儿便拍拍胸口,装作有些后怕的样子,说:“那就好。我本来还觉着,这些都是随手可见的材料,又都是寻常百姓人家做菜的做法。几位看着就是贵人,我固然是用心做的,可就怕这豆花做得太普通了,入不了众位大人的眼。”
她冲众人开心地嫣然一笑,如朝华初绽,不可方物。连那中年男子都忍不住一呆,轻声叹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果然如此啊!”
大约是见了柳五儿俏丽清爽,那中年男子,心情也是极好。他一面说,一面又转过头,看了看已经逐渐热闹起来的街市。他轻轻地叹道:“民安则国泰,国泰则民安,真愿天下百姓,都如此间!”他的手指轻轻在桌面上敲击着,慢慢地道:“再普通的材料,只要用心,便能料理出如此的味道,这样的道理,浅显易懂,可惜朝中……绝非人人都能做到啊!”
一想到这里,中年男子转过头,看了看忠顺亲王,点点头道:“你很好!”
忠顺王爷略有些惶恐,赶紧冲中年男子躬了躬身子。接着他转过脸,脸色依旧很黑,冲柳五儿一瞪眼,那意思就是:“装吧!你就装吧!”另外一个知道柳五儿底细的北静王则拿出了自己的扇子,轻轻地扇着,将他那狭促的笑容藏在了折扇后面。
东平王爷却不知为何,总想要挑毛病,说:“若全是寻常市井百姓的做法,你又何必专门用这些精致器皿,这样一搭配,简直有些不伦不类。”
柳五儿也不生气,但是却很坚决地反击回去。说:“历来只有食器配食物,没有食物专门去配食器这一说。不是说精美的食器,就只能盛精贵的食物。再说了,这位大叔,他平时用惯了这样的碗勺。我给他用了,就是想让他觉得‘宾至如归’,像是在家里吃饭一样舒服。咱们寻常百姓就是这样的啊,用惯了的碗筷,平时天天吃到的那个味道,就舒服了。”
北静王闻言笑得更欢了,狭促的眼光频频投向忠顺亲王,仿佛在笑他矫情——出个门吃碗豆花儿还要自带餐具。
东平王一瞪眼,还想再说,却被中年男子拦住了话头,点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若是百姓都能天天尝到你这一碗热豆花,那么朕也就放心了。”
柳五儿装作惘然不知,可是她听中年男子透了一个“朕”字出来,便晓得早先的猜测全中。不过她这时倒是看了看这中年男子的相貌,觉得与祖父倒有那么一二分相似。一想到这里,又想到“月派”那拨人的图谋,柳五儿忍不住心里有点发虚,赶紧转过脸来。
便听那名中年人问道:“你想要什么赏赐?”
柳五儿一呆,心想,还是不要与这拨人有什么纠葛才好,于是假痴作呆地问道:“客官也是付钱吃东西,吃得好下次再来就是,哪里还要什么赏赐啊?”
中年男子一笑,转脸对旁边那名内侍说:“付钱!”说着起身准备走人。
那名内侍吓了一跳,他陪着这位大人物时日已久,从来没有遇到过吃东西还要付钱的情况。他身上也从来不带钱,到哪名臣子家中,只要一开口,对方就得一千两千的银两取出来。所以他现在,兜里没钱,又不能当着主子的面上门去打秋风,所以他这个尴尬啊!
忠顺亲王为他解围,从袖子里取了一枚小的银锭子,放到了豆花铺子那个盛钱的碗里,依旧板着脸,问了一句:“四碗豆花儿的钱,够了么?”
柳五儿满脸堆笑,说:“够了,尽够了。我这本来就是客官随意给钱的,您要觉得好,就多给点,觉得不好,不给也无妨。”
听了柳五儿这话,那中年男子忍不住笑了笑,说:“有意思,实在有点姜太公的意思。”说着朝忠顺亲王那里看了看。
北静王与东平王在中年男子面前并不太拘束,忍不住也是笑了起来。北静王起身,朝忠顺亲王躬了躬身,笑着道:“多谢王兄,请小弟吃这一碗豆花!”
而东平王却转脸问柳五儿,朝忠顺亲王那里一努嘴,说:“你知不知道他的身份?”
柳五儿点点头,毫不讳言,说:“知道啊!”
东平王这下华丽丽地被惊到了,“你知道他的身份,竟然还在这儿卖豆花儿?你知不知道,做他府上的厨娘,他一赏赐下来,赐你个上百两银子也不是没有可能,你何必还在这儿苦哈哈地地方熬着呢?”
柳五儿忍不住嘴一嘟,心想,姐主要怕被砍双手好不好。
可是她表面上却换了一副神情,对着忠顺亲王面露崇敬,说:“王爷关心民间的疾苦,也尊重民女自己的选择。民女曾经在高门大户府上当差,总觉得寄人篱下终不是个了局,虽然这边辛苦些,挣钱也少,可是终是个自由自在的地方,能事事自己做主……”
忠顺亲王脸色稍微好了些,他今天被人“大叔”“大叔”地叫了那么久,总算对方肯尊称自己了,而且还大送了一堆高帽,忠顺亲王心里开始受用起来,觉得自己今天将圣上带来此间,实在是大大的一步好棋,叫皇帝晓得,自己其实也有亲民怜下的一面,还肯来这种地方,在平民的食铺里吃东西,与百姓们打成一片,比之那些尸居素位的老臣之族,实在是好了不少。他更想着,其实还可以将昨天那周衙内强买产业、欺侮民女的事情再婉转地回报了,没准城门领这个职位,还可以重新空出,归到自己手下来……
忠顺亲王这么想着,冷不丁旁边东平王插嘴问了一句,“你原先曾在哪里当过差?”
柳五儿没说话,倒是北静王帮着答了一句,“荣国公府,也就是贾妃娘娘府上。”
众人都没有注意到,听见“贾妃娘娘”这四个字,已经走出几步的中年男子,也就是当今圣上,脚下竟然顿了顿,有一步没能顺利迈出去。
第293章 见土仪颦卿诉忧心(1)()
好容易送走了这拨身份显赫的“不速之客”,柳五儿总算舒了一口气,她将适才忠顺亲王给的那枚小银锭子捡了出来,看了看,见那银锭子铸得极为精巧,上面还有“喜上眉梢”的图案。于是柳五儿将那银锭子递给翠缕,说:“喏,这个你收着,将来你家姑娘出阁,打个赏什么的,都用得着!”——不是都说大宅门里弯弯绕多,柳五儿去过一次卫家,觉得卫家也是个传统的宅门大户。
翠缕一下子就明白了柳五儿的意思,也没客气,微红着眼圈,将东西收到了袖子里,口中嗫嚅着道:“五儿姐,你这份恩情,叫我们……怎么报答才好?”
柳五儿扁扁嘴,心想:我其实就是求个心安,毕竟在你们姑娘那位未来的老公那里揩过一点油……想到这里,她又忍不住伸手,抚了抚嘴唇。只不过她的嘴唇早已消了肿,抚上去柳五儿才惊觉,她与卫若兰的过往,似乎已经很久远了。
正在这时,孙管事赶了过来,见了柳五儿,连连喘着气说:“哎哟我的柳姑娘唉……王爷派我来,说是让我帮您照管着这个铺子。他老人家说,务必妥妥帖帖的,您怎么说,就怎么来。一定要让百姓们吃得起您的豆花儿,爱吃您的豆花儿,而且您这豆花铺子的名声,一定要全京城都晓得才行。”
柳五儿眼角直抽,心想,幸亏当初选了做豆花儿,万一自己个儿哪根筋不对,决定做豆腐,那这会儿在孙管事口中不就变成了,“吃得起您的豆腐,爱吃您的豆腐”……这哪行啊!
孙管事作坊里作坊外看了两圈,怎么也没弄明白柳五儿这间毫不起眼的豆花儿铺子,怎么就入了忠顺王爷的眼。不过看自己主子早先那副样子,想必是在皇上跟前得了脸,所以虽然脸上不显,但是估计心里美上了天,所以才将自己踢过来这里给柳五儿帮忙。
想到这里,孙管事就腆着脸问柳五儿:“咱们这间铺子,该起个啥名字啊!”
柳五儿自顾自忙,不去理会他,被问得急了,才抛下一句:“没名儿!你回头就将咱们这间铺子的地址给人说得详详细细的,反正咱们这条街上就一条卖豆花儿的。”
孙管事不是个蠢人,听了柳五儿这话,细细一想,突然一拍大腿,说:“高,实在是高啊——”
两人正在铺子前头说话,柳五儿一抬头,见街对面站着贾府丫鬟的女子,定睛一看才晓得是紫鹃。她连忙抛下孙管事,赶去与紫鹃说话。
走到近前,柳五儿才发现,紫鹃的面貌虽然温婉如昔,可是眼下却是有些青黑,显得是休息不好,睡眠不足,饶是紫鹃抹了些脂粉,也遮掩不住。
柳五儿一吓,连忙问紫鹃:“怎么了?可是林姑娘那儿有什么事?”
紫鹃见柳五儿冰雪聪明,连忙安慰道:“没、没什么大事儿,姑娘前些日子犯了嗽疾……”
刚听到这儿,柳五儿便急得直跺脚,说:“本来姑娘的嗽疾已经看着要好起来了,怎么又犯了?”
紫鹃无语,心想,自晴雯去了之后,宝玉一直郁郁寡欢,黛玉时常过去怡红院安慰,来来去去多了,便感了时气,再加上黛玉心境也不佳,秋风一起,便犯了老毛病。
她想到这里,见柳五儿一脸着急,自然也免不了安慰,说:“没事的,姑娘的嗽疾已经渐渐好了!”
柳五儿看看紫鹃这般憔悴,料想是前些日子不眠不休,照料黛玉的结果,忍不住抱怨道:“林姑娘病了,你也不找个人告诉我。”她指了指自己的豆花铺子,说:“要晓得,我如今可是个财主!给姑娘买点燕窝什么的,丝毫不在话下。”
紫鹃苦笑一声,拉着柳五儿说:“别说这些闲话了,今儿我来找你,是想请你帮着给姑娘解说解说。也许,姑娘肯听你的话也说不定。”
“怎么了?”柳五儿瞪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急切地问。
紫鹃长叹一口气,这才告诉柳五儿。原来,早先曾经拜访过贾府的那位林道台夫人如今正在京里。这位林夫人早先派人过来问候黛玉,话里话外便提起,因黛玉的族叔林道台往苏州祭祖已毕,如今已经在山东济南上任。林夫人正安排着一大家子人迁往山东济南道台府,就问黛玉想不想一起过去,也不说是常住,只说是去山东济南养养,等过了年了,再回京中不迟。
柳五儿奇道:“这是好事儿啊!林姑娘怎么说?”
紫鹃面上现出忧色,摇头道:“姑娘只是不肯!”
柳五儿猜测黛玉的心思,怎么也想不通,干脆叫过孙管事过来,说:“孙叔,铺子交给你了,我出门一趟就回来,有什么事儿你就交给她——”说着一指翠缕。
紫鹃见翠缕在这儿,也是十分惊异,柳五儿连忙将她扯到自己身后,不想让翠缕看见。
“也好,你与我一起去见姑娘,你跟我一起劝劝姑娘,顺便也将史家的情形说与姑娘听听。虽然平儿进来给我们讲过一次史家近来的情形,可是我也总觉得她尽拣那报喜不报忧的说。”紫鹃见状,登时下定了决心,要将柳五儿再次带进大观园。
如今要进大观园可不算太容易了,毕竟贾母王夫人都在府里,门禁要较早先史家出事的时候更严格了些。不过这也难不倒紫鹃,也不晓得给看角门的婆子塞了个什么,柳五儿便被她带了进来。临了那婆子提醒了紫鹃一句,说:“听说老太太、太太今天要进院子赏花,你们自己小心些,别撞见人。”紫鹃应了一句,谢了这个婆子。
走到大观园中,紫鹃转头望望柳五儿,说:“你如今瘦了些,出落得越发好了!”
柳五儿忍不住去抚了抚自己的面颊,心道:有么?难不成这就减肥了?
哪晓得远远地,在园中闲逛的宝玉瞄见了柳五儿的身影。柳五儿本来与晴雯有几分相像,如今瘦削一点,更颇有几分晴雯病中的形容。宝玉只见了一眼,便似魂飞魄散,被轰在原地,半天都呆呆地,既不说话,也不离开。
袭人听了小丫头的回报,急得连忙赶来,推了推这位呆爷,宝玉这才说出一句话,“晴雯……芙蓉花神……显灵了——”
第294章 见土仪颦卿诉忧心(2)()
且不去管大观园里那位呆爷,紫鹃带了柳五儿直扑潇湘馆。黛玉这会儿刚睡了中觉起来,正在望着面前满满一桌的南方土仪发呆。
柳五儿见那些都是笔墨纸砚,外加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看着那些东西的精致模样,柳五儿便料定这些一定是苏州出产的东西。
果然,紫鹃向柳五儿解说:“这是林夫人给我们姑娘捎来的。早先林大人回苏州祭祖,还惦记着咱们姑娘,所以林夫人进京,特为派了嬷嬷来看望咱们姑娘,又送了这许多东西。可以说是‘千里送鸿毛,礼轻情意重’了。”说着,紫鹃一直看着黛玉的眼睛。
柳五儿也留神黛玉,只见她大约是久病初愈,脸色极差,身子瘦到几乎不剩多少肉了,下巴尖尖的,越发显得一双杏眼睁得大大的。
听了紫鹃的话,黛玉眨了眨眼睛,眼圈微微泛红,似乎想要流泪,可是却怎么也没哭出来,反而揉了揉眼睛,说:“紫鹃,将窗关了,我眼睛酸得很。”
柳五儿心里难受得紧,黛玉这样,岂不是“泪尽夭亡”的先兆,这怎么行?
她正胡思乱想着,就听到紫鹃说:“平日里尽听姑娘说,又无父母,也无兄弟,孑然一身,远离故土。如今姑娘的亲眷从苏州送了这些东西过来,反而招得姑娘伤心了,这是什么道理?”
黛玉闻言,转眼看看紫鹃,叹道:“你这个蹄子,我平日惯得你,当我的面儿,也这样呛我。如今五儿来看我,你也不肯给我留一点儿脸面儿?”这句话说得长了,黛玉一说完,就捧着帕子咳了几声。
紫鹃丝毫不以为忤,而是上前轻轻地给黛玉抚着后背。
柳五儿笑笑,道:“这也没啥,紫鹃姐姐原本就没脸没皮,我们都知道!”
听到这儿,连黛玉也忍不住笑了出来。紫鹃更是嗔了柳五儿好几句。只听黛玉轻轻地道:“你其实是个好的。宝玉,他……却不识人。”
柳五儿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她反正从来也与宝玉没有任何交集。于是她就顺着桌上的土仪开始聊起,与紫鹃两人一唱一和,说起黛玉的这门亲戚来。
在柳五儿看来,黛玉这门亲戚来得再及时不过了。如果黛玉这时候能跟着林夫人一起去济南,不仅能够走动走动,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也能见一见亲戚家同龄的兄弟姐妹,多几个能交心的人也好。柳五儿可是听说过,那位林道台,膝下有两子一女,都是林夫人所出,年纪比黛玉略小些,但不管怎么样,人家都姓林。
除了这些面上能说的好处以外,黛玉此行若是能成行,还会有很多隐形的好处。黛玉原本应该是个财主,但是她的家产都填了贾府这个坑了,而黛玉本人却没有享有作为财产所有者应享有的好处。有林道台一家在背后,贾府估计不能不给黛玉一点面子,改善生活条件也好,在“金玉良缘”的事情上面让点步也好,总之黛玉不会再这样继续默默地被坑了。
所以,如果黛玉接受了林家的邀请,暂时在济南住两三个月,等过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