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条徒步路线是沿着山峰一侧开辟出来的天然路径; 虽然是人工铺设出来的,却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山峰原始的面貌。

    山路环绕着山峰顺势而下; 右边是马特洪峰; 右边就是立壁千仞的悬崖和山谷。但巧妙之处是山路离悬崖永远有一片缓坡做缓冲,所以安全极有保证,绝不会掉下去。

    行走在这条山路上的背包客,既可以畅行于山间; 也可以尽情地观赏远景:雪峰、云海、湖泊,一览无余。

    这次江舞子一直走在秋隽人的前面; 秋隽人跟在后面。

    一路上江舞子没有说什么话; 只是在风景极好的地方,她会停下来,一声不出地看很久。

    秋隽人原本担心她中途会累; 但江舞子却像不知疲倦一样,径直走了下去。

    走到半山腰的时候,两人在山路拐角处看见一个把长椅。

    这个长椅人为地固定在拐角处的最尽头处,那个位置地势比其他地方高,一想便知如果坐在那上面,肯定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尽管知道会是这样,但当江舞子坐上去、脚下几乎悬空的时候,还是有种坐在云端的惊险感。

    她忍不住想,无论是谁想到在这里放一把椅子,一定都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远山漂浮在云海中,云海翻滚浮动,美得不真实。

    就在江舞子看得出神时,秋隽人站起身来,走到椅子后,指着护栏旁边对江舞子说:“来看看这个。”

    江舞子跟着来到椅子后,看见在护栏旁立着一个石制的十字架。

    因为十字架在长椅的侧面,所以刚才江舞子没注意,她走上前,蹲下细看,发现这个十字架虽然简单,上面的雕刻却很精致。

    围绕着受难的圣子的,是雕刻着精美的鲜花,底座的边缘刻着:

    “愿你们都离恶行善,

    永远安居,

    永不被弃,

    永蒙保佑。

    愿上帝立定你们的脚步,

    喜爱你们的道路,

    永世无尽。”

    江舞子看完这句话,眼里忽然莫名地一酸。她飞快地擦了下眼角的泪水,却被秋隽人看见了。

    秋隽人在她身边也蹲了下来问:“你信教吗?”

    江舞子摇摇头,过了片刻说:“我只是觉得这句话很伤感,也很感人。”

    秋隽人点点头:“……善意是没有宗教、种族和文化的界限的。”

    江舞子伸出手,手指轻触着面前的十字架,轻声问秋隽人:“你说这个为什么会在这里?”

    秋隽人摇了摇头。

    泪水静静地从江舞子的眼角流了下来:“是不是有人把TA的心带到这里,想让阿尔卑斯的山风送到TA爱的人那去?”

    “……大概是吧。”

    江舞子重新走到长椅前,面向着群山云海,站了许久。

    秋隽人看着她的背影,他知道她在哭。

    江舞子在狂风中站了许久,忽然举起双手,对白雪皑皑的远山声嘶力竭地大喊:“妈妈,我很好,我会好好生活的!”

    喊完这句话,她抹去眼泪,转身往山下走去。

    接下来的日子,秋隽人带着江舞子转遍了瑞士另外几个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他们有时徜徉在老城街,买奶味十足的手工冰淇凌吃;有时还会花一整天的时间参观博物馆,傍晚出来吃一顿最地道的当地菜。

    江舞子一如既往地对新鲜事物和美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但每当傍晚,一天的游玩结束后,两人坐在阳台上看日落时,秋隽人从江舞子的神色里看出了一些和从前不一样的东西。

    她依然偶尔会有跟她年龄不相称的沉默,但在那份沉默的背后,隐藏的再不是不安,而是坚定。

    那种坚定深深藏在她眼神的深处,闪动着钻石般的光芒。

    假期的最后几天,秋隽人问江舞子想去哪里,他没有特别安排什么行程,全看江舞子的意思,只要最后一天回到日内瓦国际机场就可以。

    江舞子思考了下,告诉秋隽人她想回少女峰下的因特拉肯。

    秋隽人听到这个回答并不意外,因为因特拉肯是个让人宁静的小镇。住在半山腰那些五颜六色的小旅店里,眺望远处的少女峰,悠闲地喝下午茶,就像生活在童话里。

    回到因特拉肯,因为不打算再四处奔波,秋隽人就租了辆车,带着江舞子在山间到处转。

    瑞士的风景处处都是惊喜,有时像在魔幻小说的森林里,有时又像在格林童话的村庄中。

    临回国的第二天,也是在因特拉肯的最后一天,秋隽人和江舞子约好一大早就去两人都很喜欢的一个公园转一上午,中午在山下一家露天餐厅吃顿丰盛的中饭,吃完回旅馆收拾东西,给瑞士之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早上秋隽人把车停在停车场,跟江舞子在公园沿着一条森林里小溪走了一上午,觉得有些累的时候正好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两人接着来到预定好的餐厅吃了一顿当地菜。

    吃完午饭还不到两点,江舞子不想那么早回旅馆,就问秋隽人能不能再开车四处转转。

    秋隽人说不能去太远的地方,就在山脚下顺着村庄漫无目的地开。

    这一路上除了两旁吃草的牛,一个人影都没有,不仅没有人影,连个车影也没有。

    秋隽人正在感慨瑞士的人口密度,一直望着窗外不说话的江舞子忽然扭过头来对秋隽人说:“你让我开一会儿吧。”

    秋隽人一怔:“……你会开吗?”

    “不会,但反正这儿除了咱们,一辆车都没有。”

    “那不行。”

    “为什么?”

    “你没有驾照。”

    “可是你留学的时候也没有驾照,不也偷偷开来着吗?”

    秋隽人开始自我反省自己告诉江舞子的事是不是太多了?但不管如何他还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她:“我当时虽然没有驾照,但我会开。你不一样,你根本就不会开,太危险了。”

    “那你教我不行吗?”江舞子双手握在胸前,忽闪着大眼睛,“我超想在这么美丽的地方自己开会儿车,不让我试试就回去,我会抱恨终生的。”

    她那双漂亮的大眼睛忽闪得秋隽人头直疼,他四周围打量了一圈:前后五百米没有一辆车,而且预测短时间内,这么穷乡僻壤的地方也不会有车经过,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他将车停靠在路边,江舞子欢叫了一声就要下车,秋隽人一把拽住她,一本正经地说:“听我指挥,听到没?”

    江舞子使劲点了点头,欢快地就下了车。

    秋隽人忽然有些后悔自己一时心软的冲动,但事已至此,不好再扫她的兴,只好跟她换了位置。

    江舞子坐上驾驶位之后,兴奋地这摸一下,那按一下。

    秋隽人用手指敲了敲方向盘:“先调座位,把位置调合适了。”

    江舞子“哦”了一声,手在椅侧一顿乱摸,却半天找不到调整位置的按钮。

    秋隽人无奈,只好起身伸手到江舞子座位的左侧,把她的手放在按钮上,说:“这是调前后的,另外那个是调高低的。”

    江舞子调好座位,秋隽人指了指安全带,她又系好了安全带。

    秋隽人最后指了下后视镜说:“自己调调,以能看见后面车辆为准。”

    江舞子伸手调了调,感觉可以了,就放下手,乖乖地望着秋隽人。

    秋隽人系上自己的安全带,说:“你脚下有两个踏板,左边是刹车,右边是油门。左脚用不着,现在把右脚放在刹车上,然后踩到底。”

    江舞子照做。秋隽人指着档把说:“按住档把上的按钮不要松手,同时把档把放到D档上。脚别放开。”

    江舞子抓住档把,按秋隽人说的,把档把上的按钮按了下去,微微一使劲,拨到了D上。

    秋隽人立即说:“很好,现在两手扶住方向盘,慢慢把刹车松开。”

    江舞子两手抓住方向盘,把脚慢慢抬了起来。车缓缓往前滑去。江舞子顿时兴奋地尖叫起来:“车动了!”

    秋隽人刚要夸她一句,忽然屁股底下的车“呼”地一声蹿了出去,原来是江舞子嫌车慢,擅自一脚把油门踩了下去。

    秋隽人吃了一惊,眼见江舞子一时适应不了这么快的速度,方向盘就开始晃,急忙说:“踩刹车!”

    谁知话音刚落,车“嗡”一声往前冲得更快了。

    原来江舞子一着急踩错了,踩的还是油门,而且踩得太着急,一脚踩到了底。

    秋隽人喊了一声:“松油门!”

    江舞子没反应过来,大叫:“什么?”

    “抬脚!!”

    江舞子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抬起脚。

    车速慢了下来,秋隽人伸手要去拉手刹,江舞子这时却找到了刹车,猛地踩了下去。就听“吱—”一声刺耳的轮胎响,车里两人同时顺着惯性往前倾去。

    车停住了。

    江舞子的手还死死地攥着方向盘,瞪大了眼睛瞧着前方,脸色惨白。

    过一会儿,她一脸不安地看向秋隽人,默等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教训。

    秋隽人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把他自己的车窗放了下来,掏了支烟点着了:“我抽根烟。”

    江舞子此刻万念俱灰,心想秋隽人肯定不会让她再碰这辆车了,正要下车,秋隽人这时却忽然说:“这回我让你干嘛干嘛,听见没有?”

    江舞子立刻坐了回去,把头都快点掉了。

    作者有话要说:  预收:

    1、都市架空异闻《门口那封信》

    2、古风江湖灵异《血月楼》

第48章 第四十八章() 
秋隽人抽完烟,重新给江舞子梳理了一遍:“你就记着:踩刹车; 推档; 松刹车,踩油门。这个顺序:踩、推、松; 踩。听明白没有?”

    江舞子看着很迷茫; 但却很坚定地点了点头:“懂了!”

    秋隽人心里有点敲小鼓; 顿了顿; 问:“真明白了?”

    “明白了!!”

    秋隽人想想也实在没什么其它能说的了; 就坐了回去。

    江舞子半天没动,还一直盯着秋隽人看。

    秋隽人说:“别看我; 看前面; 怎么不开?”

    江舞子“哦”了一声; 有点委屈地说:“你不是说你让干嘛我干嘛,我在等你下命令。”

    秋隽人叹了口气; 指了指前方:“开吧。”

    江舞子立刻挪了挪屁股; 坐了坐直,两手端端正正地扶住方向面,嘴里默念:“踩,推; 松,踩。踩,推,松,踩。……踩; 松,推,踩。踩,松,推,踩,……”

    “念反了。先推档,再松刹车。”

    “哦。”江舞子深吸了口气,踩下刹车,想了想,推上档位,然后慢慢松开了刹车。

    车缓缓移动起来,这回江舞子再不敢踩油门,很紧张地盯着前方。

    车以蜗牛爬的速度往前蹭了两三米。

    秋隽人说:“可以给点油。”

    江舞子小心地踩下一点油,油门刚一响,她顿时有点害怕,又松开了。她看看没什么事,就又试探着踩了一下油门。车往前冲了一下,立刻又慢了下来,原来是江舞子又把油门松开了。

    车像大喘气似的颤抖着往前蹿了几次,秋隽人安慰说:“放心踩,别一脚踩太狠就行了。”

    江舞子目视前方,做了个深呼吸,缓缓地把油门往下踩去,车终于不抖了,而是平滑地往前驶去。

    江舞子满脸兴奋,但经过刚才的教训,她不敢轻易得意忘形了,仍然连大气都不敢喘地认真瞪着前方。

    秋隽人鼓励地说:“你要是觉得适应了,就提点速。”他指了下仪表盘:“现在才20麦,如果有车经过会嫌咱们太慢的。”

    江舞子使劲点了点头,慢慢把速度提了起来。

    车子终于像个正常车辆一样缓缓开在了路上。

    如果不特别去注意车里司机死命扒着方向盘,探着头瞪着眼、紧张兮兮往前看的模样,别人顶多以为这是辆沿途观景的车,只不过开得稍微慢点而已。

    江舞子兴奋地欢叫起来:“开起来了!我会开车了!”

    秋隽人轻轻地笑了。

    江舞子开得十分满足,等她自己觉得好奇心满足得差不多了,就说:“我想停下了。”

    “不开了?”秋隽人把烟熄了,“打右转向灯,靠边。转向灯在你左手边,那个长把的,挑上去就是往右。”

    江舞子一紧张,没分清左右,把雨刷器打开了。

    秋隽人看着满挡风玻璃乱飞的雨刷,一下笑了。

    他忽然想起他刚学车的时候,李俊哲跟他说的一句话:“你上街要是看见你旁边的车,大晴天的忽然开始刷前玻璃,然后又像要拐弯,那司机肯定是个女的,千万离她远点。”

    秋隽人笑着伸手帮江舞子把雨刷器关了,顺便帮她打了右转向灯,等车靠边停稳了,他看着江舞子问:“过瘾了?”

    江舞子带着满足的神色,乖乖地点了点头:“嗯!”

    秋隽人微笑了笑,拉开车下了车。江舞子跟他换了位置,秋隽人坐在驾驶位上看了一眼手表,说:“时间也差不多了,得回旅馆收拾行李了。”

    车轻快地行驶在山路上,江舞子有些崇拜地偷偷拿眼睛瞟着秋隽人。

    她坐过很多人开的车,但她觉得都没有秋隽人开得好。他开车轻松自如,从来不会一顿一顿的,并线、超车行云流水,更不会急刹急停,让坐车的人很舒服。

    秋隽人发觉江舞子在看他,看了她一眼。江舞子慌忙扭头去看路旁的山野,脸蓦地有些红了。

    她忽然那么希望这条路没有尽头,就这样永远开下去。

    —————————

    回国后,连李磊都发现了江舞子的变化。

    她依然不大爱说话,但却不再显得局促不安;她变得更爱笑了,原来眼中总带着的警惕变成了一种坦然和坚定。

    李磊把自己的感觉告诉给了秋隽人,秋隽人听了没说什么,只是笑了笑,眼神却很欣慰。

    过了一段时间,随着期末考的到来,江舞子和吴吉祥要面临分班的选择了。

    从瑞士回来后,秋隽人的意思原本是让江舞子再休息一段时间,但江舞子却要求立刻回学校上课。她的态度极其坚决,秋隽人就答应了。

    回到学校的江舞子像变了一个人,她不再理会周围的声音和看法,无论别人说什么,她都雷打不动地按照自己的日程表走。

    她积极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再没在体育课上睡着过;还跟秋隽人主动提出参加补习班,把之前落下的课程都补上;偶尔有关于她的议论传到她耳朵里,她像没听见一样。

    然而她并没有封闭自己的心,这世上毕竟还是善良的人多,尤其是在天性未泯的校园里。

    江舞子跟善待自己的同学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于是绝大多数人很快将过去抛在了脑后 — 年轻人总是觉得未来比过去更有趣些。

    在这些人里,只有一个人对她的态度没有任何变化。

    在她因为打伤富子明成为众矢之的时;当她被人说进过康复中心、有精神病时,他没有对她不好;当她重返校园与同学重修于好后,他对她的态度也没有改变。

    这个人就是皇甫清志。

    但某日放学后,江舞子意外地在自己的书桌里发现了一本复习笔记。没有署名,但她认得上面的字迹,因为她初中时收过皇甫清志的作业。

    这本复习笔记帮了她巨大的忙,薄薄一本复习总结完胜外面任何一本厚成砖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