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龙章-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砚的嘴角笑的弯弯的,侍子们早见怪不怪,也不跟着进殿,都乖乖在外头听传。

    华砚不叫渴,毓秀就没为他安排茶饮,直接将人拉到龙椅旁,当着他的面打开红封密函。

    果不其然,里面什么都没有。

    毓秀知道华砚为人谨慎,不会为了单单进宫见她就胡乱编造理由,她就笑着问他卖什么关子。

    华砚正色道,“边关传来的是口讯,母亲没写奏折,叫我亲自进宫一趟。”

    神威将军镇守北琼边关多年,她如今虽身在朝堂,守地却还有许多旧部。

    “到底是什么事?”

    “北琼的三皇子入关了。”

    北琼这些年一直蠢蠢欲动,西琳虽百般戒备,也受了不少骚扰。

    现下北琼的公主是南瑜的皇后,西琳的先皇是南瑜的王妃,北琼与西琳暂无通婚,三国的姻亲关系略有失衡,何况孝恭帝在位时还发生了天下皆知的退婚事件。

    明哲戟爱舒辛爱昏了头,北琼皇子送上门不出三月,就被她原封退回国,那皇子本是庶出,身份低微,选来和亲已是折辱,之后被退婚更是火上浇油。

    可谁想到那个不起眼的皇子八年前竟夺位成功,成了北琼的帝王。兴许是记恨当年的拒绝,他继位后,两国边关的冲突就多了起来,琼帝还曾多次密书明哲弦,求的也不知是什么事。

    却不知他这回派三皇子来西琳,打的又是什么算盘?

    毓秀扶住额头,“三皇子走的是仪仗还是便装?”

    “仪仗。”

    “大张旗鼓来西琳,动身前却不曾传书通报,实在失礼。”

    “的确失礼,皇上以为,他们此行是否来者不善?”

    毓秀摇头轻笑,“直到现在,我听你叫我皇上还是觉得别扭。”

    华砚本一脸正色,闻言也忍不住笑了一下,随即接住毓秀对他伸出的手,“依我看,局面并不乐观。”

    毓秀也隐隐担忧,“惜墨想的同我一样?”

    华砚一皱眉头,“北琼前几年就曾提过联姻的事,因皇上与公主都年幼,皇室旁支寥落,没有适龄的女孩,先皇就没有应承,倒是玩笑着反向琼帝求皇子为你做储妃。”

    毓秀自然也记得,“琼帝虽恼怒,却并未终止与母亲的密书,我从前就怀疑其中有蹊跷。”

    “如今皇上大婚,公主也已成年,北琼遣三皇子来想必是以道贺之名,求公主为实。”

    “当年母亲远嫁南瑜,也曾委曲求全,受了许多困苦,灵犀是嫡公主,一辈子的荣华富贵等着她,我绝不会把她送去北琼看人脸色。”

    华砚出宫后,毓秀又留在金麟殿批了一个时辰的奏折,到了就寝时分起驾,心里着实犹豫了一番要不要回永乐宫。

    纠结到最后,还是放弃念头,她白天去是以探病之名,大晚上的跑过去就是要让姜郁侍寝的意思了。

    对于床上多一个人陪她睡觉这件事,毓秀并不排斥,却也没有特别的喜欢,何况他们的新婚之夜,她又挤又硌又冻的体验太糟糕,以至于之后的两晚虽睡的相安无事,她心里却还存着一点余悸。

    想来想去,毓秀还是回了金麟殿。

    撤去婚饰的宫寝恢复了本来模样,毓秀一见就觉得很舒服,晚上也睡的沉熟。

    姜郁却没有那么幸运,他在永乐宫等了一晚上,心里忐忑着毓秀会不会去而复返,她要是真的回来,他又该拿什么态度对待她。

    直到内侍禀报毓秀回了金麟殿,姜郁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大概是白日里睡得太多的缘故,和衣就寝后,他又悲哀地失了眠。

    姜郁正躺在榻上辗转反侧,就有人身姿轻巧地破窗而入。

    姜郁猜到来的是谁,索性眯眼不做理会,那人蹑手蹑脚地走到他床前,低下头一寸寸靠近,眼看就要吻上他的脸,却被他偏头躲过了。

    “在我面前,伯良也学会装睡了。”

    “公主深夜到访,不知所谓何事?”

    灵犀笑如银铃一般,“伯良怎么同我也生疏起来?”

    姜郁坐起身子,下床穿靴,顺手披了一件外袍,“半夜三更,孤男寡女,公主是要陷你我于谣言不逆之地?”

    灵犀满不在乎地哼笑一声,“我的身手马马虎虎,一路探到皇后床前却无一人敢拦,这宫里谁不知道我睚眦必报的手段?”

    姜郁一声冷笑,“不敢拦你未必不敢告你的状,要是你来永乐宫的消息传到皇上那里……”

    “传到皇上那里又怎样?我还怕她不知道。”

    灵犀在屋里转了转,一屁股坐到床上,“我是听说你病了才特意跑来看你的。”

    姜郁蹙起眉头,“公主想看我何不白日来,偏偏挑这么一个惹人诟病的时辰?”

    灵犀斜靠在榻上拿脚磕床沿,“我是来提醒你的,原本三个月的时限如今变成了一个月,你要是再不抓紧,等凌音几个张牙舞爪的进宫,你就再也没有半点机会了,何况还有华砚呢?”

    姜郁默然不语。

    灵犀幸灾乐祸地笑了几声,拿手扯下一边帐帘抓着把玩,“我听说皇姐在你床前陪了半日,腿都坐僵了,怎么这么好的机会你没抓住?”

    姜郁的面色越发不好,“边关有急奏。”

    “急什么急啊,你知道进宫送信的是谁?”

    姜郁心里当然有个猜测,之后却自欺欺人地没有求证。

    灵犀才不留情,“自然是华砚了。”

    毕竟自己猜到和被别人证实,心里的滋味很不一样,姜郁的头都有点疼。

    灵犀抚着鲜红的指甲,看也不看姜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什么急奏的都是说辞,他找个借口进宫来见皇姐才是真的。”

    “是又如何?”

    “皇姐没有从前那么好糊弄了,总有一天她会想明白从前对你只是不知所谓的荒唐迷恋。皇姐跟母上一样专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要是你做不成她身边的那个人,你我的心愿恐怕都要落空。”

    姜郁的眼神晦暗不明,嘴角竟露出一丝看不清内容的笑意,“这样也好。”

    灵犀也笑,“的确没什么不好,若不是迫不得已,我也不想把你让给皇姐,要是有一天皇姐真的不要你了,那你就回到我身边吧。”

    姜郁心里的冰火都化成一团风,随着一声叹息冲胸而出,“闹也有个分寸,你快走吧。”

    灵犀想抓姜郁的手,却被姜郁闪身躲过。

    “你小时候拉着我哭鼻子,让我别赶你走的情景我还记得,如今情势反转,想不到也有你赶我走的一天了。”

    姜郁蓝眸一闪,嘴角挂上一丝讽嘲,“你来永乐宫的消息不日就会传遍,皇上仁慈,不会把你怎么样,可我小叔呢?你再待下去就真的解释不清了,你猜以太妃的秉性,他会相信你来永乐宫只是恶作剧?前几日我们只不过靠近说了几句话,他就求皇上遣你出宫,要是这回你再闹出乱子,你猜他会怎么整治你?”

    灵犀脊背恶寒,立时就没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了,不跳窗不上梁,从正门大摇大摆地走出去。

    姜郁心说这丫头还不算太笨。

    公主夜探皇后的消息,果然在第二日就传到毓秀耳里。

    毓秀想的却是,那两个人不会是被打压的太紧,才要等到夜半无人私语时悄悄见上一面吧。

    她忍不住就问公主在皇后处呆了多久,得到的回答是不足一炷香。

    毓秀对晴事寥寥无知,也不知在一炷香的时间里孤男寡女能做到什么地步,幸亏昨晚她没一个激动又回去永乐宫,否则中途遇到灵犀,岂不尴尬。

第7章 。20() 
毓秀在心里暗暗下了个决定,姜郁是留不了六七年了,至多三年,要是她有本事在两年之内解决最好。

    有情人终成眷属什么的,她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只是别在她眼前,她就算不长针眼也堵心。

    上朝时,毓秀就有点心不在焉。

    刑部尚书奏曰,初元令的条款已经按照皇上的意思拟好了,还要两位宰辅定夺。

    不出一天政令条陈就准备妥当,毓秀显然一早就下定决心要整顿流民的户籍,右相和几位尚书被闪了个措手不及,又纷纷站出来反对。

    毓秀笑道,“我只是请迟卿初拟条陈,至于如何写入西琳律,还要请两位宰辅细细商议后再行。”

    右相明知他在初元令的事里没有话语权,妥协认输又不是他一贯的秉性,索性明确表态,“臣等苦劝皇上三思,皇上却固执己见,不听忠言,初元令之事,恕臣不能尽力,请皇上与左相裁断。”

    毓秀被正面打脸,难免有点发愣,压着火气笑道,“既然如此,初元令就请左相一人裁定,礼部,户部,刑部三部协同。”

    左相不动声色地接旨。

    朝堂气氛尴尬,原本要禀奏的臣子也都不敢多说话了,毓秀又向礼部尚书布置开恩科的事,特别交代新入籍的士子也可参加考试。

    下了朝,大理寺卿随毓秀去了勤政殿。

    毓秀才屏退众人,程棉就哀声说了句,“皇上,初元令制定虽易,实施却难,若右相和几位尚书从中作梗,日后也会生出事端。”

    毓秀又何尝不知道,她一开始也没想到右相的态度会如此强硬,居然连天子的颜面也不顾了。

    “初元令的事,程卿从今晚后不要再插手,但凡有个差池,朕不希望大理寺也牵涉其中。”

    程棉沉默半晌,方又说道,“朝野内外明里站在皇上身边的只有臣下一个,右相早把臣视作眼中钉,就算臣明哲保身,也是徒劳。”

    毓秀看着程棉轻轻叹了一口气,“朕马上要和布局的人见面,在此之前,程卿须谨言慎行。”

    二人正说着话,门外就有侍子通传刑部尚书带了一个人来谢恩。

    程棉笑着退到一边,“来谢恩的是被特赦出狱的陶菁,他早朝前就等在宫外了。”

    毓秀忙回龙椅端坐,叫内侍通传刑部尚书与陶菁进殿。

    她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莫名有一点紧张。

    勤政殿的正门打开,刑部尚书款款进殿,他后面跟着恭谨谦卑的陶菁。

    陶菁的相貌虽出众,为人却低调,所以偶尔展露风华时,会让人生出措手不及的凌然之感。

    礼数上在毓秀叫他之前他是不能抬头看毓秀的,所以从陶菁进殿到站定,两个人的眼神也没有交汇。

    陶菁正儿八经对毓秀行了个伏礼,口称“皇上万岁”。

    毓秀挥手叫平身,陶菁这才抬起头,站在堂下与毓秀对望,一双黑眸深不见底,笑容似有深意。

    毓秀的心一阵狂跳,她也有点明白为什么母上大人当初认定这人有祸国殃民的潜质。

    陶菁面上的从容并没有因为两年的牢狱之灾而消去半分,就算当年凭着一张利嘴得罪了满朝文武,更激怒执掌他生杀大权的帝王,他脸上都不曾有过半分畏惧,一直优雅的微笑着。

    “罪民谢皇上再生之恩。”

    “不必多礼,士子这两年受委屈了,回去潜心准备功课,明年来参加会试吧。”

    陶菁还想说话,毓秀却轻咳一声给堵了回去,“程卿与迟卿辛苦了,陶君恩也谢了,早些回去将养身子要紧。”

    说完这句,她就吩咐内侍赏陶菁安身用度的花费,忙不迭地将人送出门。

    她怕再被他看上几眼,心又会莫名扑通个不停。

    毓秀从前一想到姜郁,心里都是酸,越酸越想求,越不得越酸,可刚才被陶菁看着时,心里却像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一般,竟有些甜。

    毓秀隐隐期待陶菁不要因为两年的牢狱放弃举业,依然心怀抱负,能顺利通过会试殿试,入朝为官。来日若在朝堂上相见,他会不会如刚才那般望着她笑上一笑,或是一如初心,直言进谏,侃侃而谈。

    姜郁摆驾到勤政殿时,正遇见大理寺卿三人出来。

    陶菁知情识趣低了头,生生把锋芒掩盖过去。

    姜郁半点也没看到陶菁,他的注意力都被大理寺卿吸引了。

    程棉是孝献十三年的进士,以二甲第一名入刑部供职,曾是孝献帝为毓秀内定的皇后人选。

    程大人十六岁就进士出身,孝献帝原本是要点他做状元,私心作祟,最后却没让他进一甲。

    孝献帝替毓秀物色夫婿这些年,自觉官绅子弟,豪门公子没有一个比得上程棉的,当初更有意封他做毓秀的储妃。

    那个时候毓秀还没成年,对储妃的意义一知半解,只因为母亲的安排才对程棉生出些另眼相看。

    可惜程棉是个清高才子,一心想进朝堂而非入宫门,明哲弦爱惜人才难得,这才将封储妃之事作罢。

    程棉因此也在朝野内外都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人都道程君不恋富贵,骨气可嘉。

    姜郁忌讳的不止是程棉的学识风华,也有他对毓秀的忠心。自从毓秀担任监国,孝献帝就将程棉指给她做心腹,两个人在这几年的交往比她与华砚还多。

    眼见皇后驾到,刑部尚书忙屈膝行了个不折不扣的大礼,陶菁紧随其后,程棉比二人都慢了一些,起身后看向姜郁时,脸上还带着一丝轻蔑。

    像程棉这等十年寒窗,入仕为官的男子,大约总是对世家纨绔与男妃男侍有些鄙夷,且不论姜郁又是姜家人。

    姜郁又何尝不笑程棉道貌岸然。

    两看生厌,彼此彼此。

    目送三人走远,姜郁才着人通报。

    毓秀没想到姜郁会来勤政殿,想了想,就猜他是要解释昨晚灵犀擅闯永乐宫的事。

    “皇后怎么来了?”

    姜郁欲言又止,反倒是服侍姜郁的内侍笑着禀道,“皇后特意来同皇上一起用膳。”

    一起用膳?

    毓秀一时有点发蒙,何况姜郁脸上的表情看不清喜怒,她等了半天,他也不说话,反倒把她熬的五脏皆伤。

    罢了罢了,她纵容他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索性替他把来意说了,“皇后为公主求情吗?我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想必灵犀也是担心你的病情,才顾不得时辰早晚。”

    一句说完,姜郁又变回了千年寒冰脸。

    毓秀越发摸不着头脑,“皇后用午膳了吗?”

    “臣不饿。”

    毓秀忙着人传膳,放下折子走到姜郁面前,“皇后身子才恢复,要自己保重。”

    她原本想伸手拉他一拉,又怕像从前一样被他冷淡地闪躲,这才把伸到半空中的手生生收了回来。

    此一举又引来姜郁的一记冷眼。

    毓秀想了想,还是大着胆子扯住姜郁,中途怕他挣脱,特别用上了不容抗拒的力气。

    姜郁的确没抗拒,就是胳膊被掐的生疼。

    毓秀咬咬牙,“只有你我时不必行大礼,说话也不要站着说。”

    姜郁从善如流地坐了,“初元令……”

    他虽然只说了三个字,毓秀却听出他话里的讨伐之意,莫非他已经知道她在朝上与右相站明立场。

    毓秀讪笑几声,躲了一躲,“程卿与迟卿才带人来谢恩。”

    一口一个程卿叫的亲切,姜郁郁闷之后又暗自腹诽,刚才他明明只看到程棉与迟朗,对那个陶菁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听闻那人才貌双全,风华绝代,他才与他走了对面,不会注意不到他的容貌,莫非是他对程棉太在意了才不得视物?

    姜郁正疑惑,宫人已将午膳准备好了。

    毓秀拉姜郁入座,让试菜的内侍把好吃的都给他夹了一份,不出一会,姜郁面前的盘子就堆起了一座小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