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龙章-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毓秀头皮发麻,才想着要怎么接话,凌寒香就说了句,“悦声和他父亲是一样的身份,他父亲这些年旧疾缠身,渐渐已执掌不了修罗堂,我二人都有心叫悦声代掌堂主之位,悦声见惯了天光,做不得影子,皇上要是准他入宫,也可让他名正言顺地护在你身边。”

    毓秀这才明白了,“只怕委屈了凌公子。”

    凌寒香笑容一滞,“不瞒皇上,悦声他……”

    话说了一半就说不下去了,“臣有难言之隐,让悦声进宫是委屈了皇上。要是来日他行事得罪皇上,就请你看在我夫妻二人的面上,原谅他吧。”

    毓秀不明所以,却也点头作应,二人相扶着回榻上坐了。

    沉默半晌,凌寒香才笑道,“皇上是不是对初元令的事有了打算?”

    “无论如何,初元令之事,朕希望凌相不要出面,毕竟现在还不是与右相分庭抗礼的时机,请凌相再忍耐些日子。”

    左相一愣,随即点头作应。

    毓秀一五一十把心里的想法都说了,两个人你来我往地商量了一个时辰,外头通报说右相午觉睡醒了,左相才出宫。

    大理寺卿等左右相都去了,才悄悄回殿中同毓秀密谈。

    晚时,毓秀又传召了礼部尚书,户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入宫饮宴,席间把初元令的事同三位稍作知会。

    她求得不是三人的支持,只求他们不要公开反对,借着这个时机,她也想看清谁是谁非。

    金麟殿已备好晚膳,姜郁饿的头昏,吩咐人去请毓秀,派去的人不出一刻就回来了,说皇上一天都在召见臣子,叫人备了御膳,留三部尚书,大理寺卿与督御史在宫中一同用膳。

    姜郁下午派人打听过一次,知道毓秀与众臣商议流民法与外籍士子一事,可招两位督御史入宫,又是所为何事。

    毓秀回金麟殿时,人已微醺,走路轻飘飘的像踩在云端。姜郁靠在椅子上看书,一看到她就正儿八经地行了个拜礼。

    毓秀借着酒劲手把手把人扶起来,一寸眉毛一寸眼睛地盯着姜郁看,直到把姜郁万年不变的脸都看出了红晕,这才耗光勇气转身逃了。

    一屋子的宫人都以为要发生点什么,没想到他们的主上有贼心没贼胆,连借酒装疯也不过是拉着人多看了几眼,别说推倒,连稍微亲密的动作都没有。

    侍子们哀叹着退出门去了。

    毓秀沐浴更衣又喝了解酒茶,人也清醒了几分,为安抚受惊的姜郁,就亲自为他剪烛芯。

    姜郁看也不看她,还若有似无地冷笑了一声。

    毓秀这个尴尬,只能抱着花瓶上床就寝。

    姜郁在桌前坐了一整夜。

    毓秀起身洗漱预备早朝时,见姜郁还端着昨天的那本书顶着个红眼睛看,书没翻几页,人倒憔悴了不少。

    毓秀怕遭白眼,也不敢深劝,“皇后今日就搬到自己的宫里去了,想来一定比金麟殿住的习惯。”

    这话不止是安慰姜郁,也是在安慰自己。可惜姜郁听了没有半点被安慰的样子,还是那么木然地坐在桌子前,也不洗漱换衣,叫他用膳也不理。

    毓秀猜他大概还在为昨天她搪塞他的事生气。

    姜郁爱记仇这件事,她从前就知道了,她却更怕他的喜怒无常,昨晚她借着酒劲扶他手时,他面上明明还带着几分柔和,之后她跑去谄媚剪烛心,他就变了脸不甚欢喜了。

    毓秀一个人用了早膳,上朝去了,她前脚刚出门,姜郁就支持不住晕了过去。

    三天没睡觉,铁打的身子也熬成干了。

    姜郁最终还是去了永乐宫,当然是被横抬过去的。

    奇也奇了,他的身子刚沾上永乐宫的床,他就睡了个昏天黑地。

    宫人不放心,特别找来御医来看姜郁。御医摸了姜郁的脉,料定无大碍,随手开了几张温补凝神的方子。

    毓秀上朝的时候还不知姜郁晕了,她满脑子都是初元令的事。

    众臣恭贺皇上大喜,大理寺卿闪身出列,把他与左相联名的折子当着满朝又说了一次。

    毓秀笑着看着底下众臣,那些人里被大理寺卿闪了个措手不及的只寥寥几人,其余大多严阵以待,显然是之前就听到风声。

    右相一派凌然,睥睨冷笑。

    毓秀丝毫无惧,“初元令之事,朕思虑多日,决定将流民的法令改为二代即可入籍,外籍士子乡试成绩优异者,可参加会试,会试成绩突出者,可破格参加殿试。”

    她话音未落,殿上就一片哗然,朝臣议论纷纷,个个摩拳擦掌预备开口劝阻。

    还不等人禀奏,毓秀就抢先说了句,“我朝从来都重贤任能,有才有能有雅有量之士难遇难得,何必在乎其出身,该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是。”

    右相一声轻哼,听小皇帝这意思,她非但要赦免闹事的陶某人,似乎还有重用之意。她是觉得自己势单力薄,无心腹可分忧,才想着要对新人下手?

    不等右相出马,户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打头阵,“姓陶的举子嘴上功夫了得,学问与德行却未必有过人之处,何况他曾罔顾西琳律法,煽动士子闹事,以下犯上,对献帝不敬,若皇上授他官职,朝廷颜面何存。”

第7章 。17() 
毓秀看着户部尚书恨的牙痒痒的,昨天她设宴时,这老东西还满脸赔笑,今天要表明立场,他果然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外籍流民的事看似是小,实则牵扯甚广,会被损伤利益的人也不在少数,几位权臣拿冠冕堂皇的理由反对变法也无可厚非。

    毓秀打了个太极,“流民之事不止是外籍士子之事,士子里也不止有一个陶菁,我什么时候说要封陶菁做官了,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他的真才实学如何,要等会试后才知道。朕听说他是乡试解元,想来也该有些本事,否则就是他那一州选不出人才?”

    右相在心里腹诽,皇上你都许人进会试了,哪里还有商量的余地,这是早早地就要打出一张天子牌?

    吏部尚书闪身出列对毓秀拜道,“皇上三思,我朝许外籍侍子考取功名已是大大的恩典,要是再恩准会试殿试,岂不损了我西琳士子?”

    又一个两面三刀的老狐狸。

    毓秀任监国时就知道朝局是一潭深水,朝臣顾忌先皇,党结党争都不敢过于外显,如今形式渐渐明朗,一干权臣欺负她年轻,明摆着要撕破脸。

    毓秀拿眼看了一下满堂朝臣,众人或多或少也是同样的想法,越是这样,她越觉得悲哀,“若我西琳士子有真才实学,何惧有损?”

    吏部尚书哀哀一叹,“皇上说这话,不怕伤了西琳臣民的心?”

    此言一出,下面马上有人附和。

    毓秀笑道,“朕以为,凡是在我西琳出生的百姓就是西琳的臣民,二代流民不该再归入外籍。差别待之,尚书大人可曾想过他们会不会伤心。”

    右相对工部尚书递个眼色,工部尚书赶忙也站出来帮腔,“亲疏有别,内外有分,皇上宅心仁厚,对外籍也存着一分仁爱之心。变法事大,还请皇上三思,若对我朝百姓与外籍一视同仁,这天下就要大乱了。”

    帽子扣的倒结实。

    “哦?尚书大人倒是说说,怎么会天下大乱?”

    六部中有两位女尚书,一老一少,工部尚书正是那资历老的,尚书大人的庶妹是右相夫人,两家姻亲联系,从一开始就站成一队,毓秀明知她拉拢不来,一早也没费那个心思。

    工部尚书正身禀道,“我朝严禁土地买卖,只为耕者有其田,若外籍一入西琳境就轻取户籍,分得田地,流民岂不大批涌入?建造工事何等要紧,若不分本国外籍任用工匠,中间有个差池,如何是好?朝廷举仕也是如此,祖宗定下三代才可入籍的规矩,也是怕居心叵测之人混入朝堂,偷窃机密,扰乱朝局。家世不明,身份不清之人,有再好的才学,又怎么敢放他考进士。”

    毓秀忍不住冷笑,混入朝堂扰乱朝局的人也不一定非要是外籍,下头站着的一干重臣,有几个不是居心叵测。

    “宫中服侍我的侍子,许多都是外籍,若真有奸细想混入朝堂偷窃机密,何必十年寒窗苦读,混入宫在女主身边岂不更方便?”

    工部尚书一皱眉头,“皇上此言差矣,宫廷选侍严瑾,进宫伺候的宫人哪个不是被详查三代,验明正身,怎么会有奸细混在女主身边?”

    毓秀就等她说这一句。

    “尚书大人也说宫廷选侍严瑾,既然能对进宫伺候的宫人详查三代,验明正身,怎么对考取功名的士子就行不通?三年科举,全国考取孝廉的有几人?会试后上殿试的又有几人?会比挑选筛查宫人还难?”

    工部尚书被噎了个正着,还面不改色心不跳,“皇上这么说,岂不是强词夺理,臣以为……”

    毓秀还想听她怎么以为,右相却站出来打断她的话,“尚书大人三番两次出言顶撞皇上,太放肆了,还不向皇上请罪。”

    工部尚书看了右相一眼,慢慢跪下身子,伏礼对毓秀叩道,“臣一时失言,冲撞了圣上,请陛下开恩,饶了我这老糊涂。”

    打了巴掌又喂甜枣,毓秀本想乘胜追击,结果被右相搅了战局,这种情况下她要是再穷追猛打,唯恐又落下个心胸狭窄的名声,毓秀只能对工部尚书挥手叫平身。

    刑部尚书看了一眼兵部尚书,两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想掺和,兵部尚书又看了一眼定远将军,定远将军一派淡然,作壁上观看戏看的好自在,兵部尚书又看了一眼神威将军,神威将军倒是很想替毓秀说话,可她是华砚的母亲,硬插话恐怕有帮亲之嫌。

    同样不动声色的还有礼部尚书,外籍与士子之事本就是礼部分内,这一位是最有资格说话,他却从头到尾都装哑巴,毓秀也弄不清他心中所想。

    场面尴尬了好一会,毓秀几乎要开口点礼部尚书的名了,却见大理寺卿对她轻轻摇头。

    毓秀就改口叫大理寺卿,“程卿以为如何?”

    程棉闪身出列,避重就轻,“臣请陛下看在陶菁十年寒窗苦读的辛苦,放他出狱时,不要革去他生员的功名,还保留他孝廉的身份。”

    毓秀笑道,“朕这就拟旨,着大理寺与刑部重申当年之事,为获罪的生员平反。受牵连的士子一并恢复功名,朕之后会同礼部商议,什么样的外籍生员有资格参与会试殿试。”

    “皇上圣明。”

    一张天子牌到底还是打出来了,右相脸上连冷笑都看不见,只剩一张冷脸。

    毓秀犹豫再三,还是留了一点余地,“初元令的具体条款,如何推行,朕还要同两位宰辅,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再详议。”

    既然讲明了是再议,底下的朝臣也不好纠结。

    初元令的事告一段落,毓秀正准备询问春耕的事,工部尚书就又站出来说了句,“老臣请皇上谕,修建帝陵。”

    毓秀望着工部尚书发蒙,“不知尚书大人说的帝陵是母上的帝陵,还是朕的帝陵。”

    “臣斗胆,是皇上的帝陵。”

    “母亲的帝陵可修缮完毕?”

    “还未完工。”

    “那朕的陵就不着急,等母亲的帝陵建好再建朕的不迟。”

    工部尚书笑着禀道,“皇上登基修陵是老规矩,皇上颁圣谕,老臣也好早作打算。”

    毓秀隐约记得她母亲曾怀疑工部借修帝陵藏了一些见不得人的秘密,还叫她登基之后特别留心彻查。

    “朕知道了,请尚书大人写个折子,容后再议。”

    工部尚书轻咳一声,退回列中;兵部侍郎又跑出来请旨配给边关的粮饷;刑部侍郎依旧例请示大赦天下;礼部尚书请旨开恩科。

    凡是要钱的事毓秀一律压后处置,只批了几件常规事务。散朝之前,毓秀特别提了一下灵犀出宫封府之事,着礼部携内务府与太妃商议置办。

    毓秀猜到六部听说公主封府,必定要打定主意为公主求差事,只不过最后站出来的是谁,她心里还没有底。

    散朝之后,大理寺卿又留下来同毓秀密谈了半个时辰。

    毓秀回金麟殿时,姜郁已搬离了,她看着满屋子的大红只觉得讽刺,就吩咐人把幔绢都撤了,床铺帘帐也都换回淡雅的颜色。

    毓秀正预备去勤政殿批奏章,宫人就禀报说姜郁病了。

    她心里一着急,就匆匆摆驾去看姜郁。

    毓秀到永乐宫时,姜郁还在睡,眉毛轻轻皱着,呼吸却深沉绵长,下巴长出淡淡的胡茬,头发有些凌乱,似乎从昨晚到现在都没梳洗整理。

    毓秀却觉得他比什么时候都好看,起码比绷紧了精神对着她横眉冷对的时候要好看多了。她看着看着,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伸手将他的手握住了,放在掌心轻轻摩挲。

    “太妃与公主看过皇后了吗?”

    “太妃白天来过一次,听太医说皇后身子无大碍就回去了。公主这几日都忙着出府,白日不在宫里。”

    毓秀哦了一声,也不知是欣喜还是失望。

    等来等去,姜郁也没有醒过来的迹象,毓秀吩咐人把折子都拿到永乐宫,她一边陪他一边看折子。

    毓秀站起来伸懒腰的功夫,就瞧见外头天暗了。

    内侍掌了灯,毓秀摸摸肚子,的确有点饿。

    永乐宫的宫人都说皇后一整日粒米未进,一直在睡觉;毓秀让御膳房做了温补的米粥,生怕凉了,只等姜郁醒了再摆桌。

    姜郁醒来时眼前模模糊糊的,看到个影子像是毓秀,他还以为自己在做梦,揉揉眼把四周围都看清楚了,才知道毓秀真坐在他面前。

    她手里还捧着个折子呢,都看出神了,应该不会是他的幻觉。

    姜郁动了动身子,毓秀这才发觉他醒了,就把折子塞到内侍手里,俯身问姜郁觉得如何,要不要传太医。

    姜郁想着自己有点邋遢的形象,当下也没了高傲拿乔的本钱,红着脸说了句,“臣无碍,有劳陛下忧心。”

第7章 。18() 
姜郁急着起床沐浴更衣,毓秀偷偷在心里笑他,一边吩咐人把晚膳摆上桌。

    他再回来时,又恢复到从前的丰神俊逸。

    毓秀看着风度如初的皇后殿下,反倒没有刚才亲切,总觉得他又把自己端上高台,让她抬手跳脚都够不到了。

    姜郁哪里知道毓秀的想法,他只顾着自己成身舒爽,风度如初;他现下精神十足,面对毓秀时也有了底气,明明饿的前胸贴后背,坐在桌前喝粥的姿势却还保持着优雅。

    两个人不痛不痒地寒暄了几句,毓秀越发找不到实感,姜郁也没了起初见到毓秀的惊喜,气氛变得压抑客气。

    毓秀拉不下脸留宿,姜郁更不会开口留她,两个人吃过饭用了茶就各自难受。

    亏得梁岱跑来说边关有军报,请毓秀移驾勤政殿。

    毓秀心里虽有失落,更多的却是获救般的如释重负,对姜郁嘱咐几句好好休息,就十里溃败的跑了。

    姜郁望着毓秀的背影,喃喃一句,“不知是北琼的军报,还是南瑜的军报?”

    毓秀本以为边关传来的是要紧的急报,到了勤政殿才发现是她想多了,所谓军报也不过是神威将军派人送密函进宫。

    派来的人倒是挺和毓秀的心意,她悬了一路的心在看到华砚的那一刻稳稳落回肚子里,“怎么在外头等?”

    华砚的嘴角笑的弯弯的,侍子们早见怪不怪,也不跟着进殿,都乖乖在外头听传。

    华砚不叫渴,毓秀就没为他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