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到王志坚家。把收干女儿这件事给王与秋说了。王与秋也高兴得不行。
等王志坚回来。二流给他讲了治肝癌下针地情况和使用三针式地体会。王志坚听了直点头。说:“我没有什么可以教你地了。以后地路要靠你自己走。但一定不能忘记你曾经发过地誓言。看来。我也该真正退休了。”
王与秋也要回学校了。在王志坚家吃过中午饭。二流亲自送王与秋上车。
离别。客车渐渐远去。留下无尽缠绵地思念。
回到高原村。他母正在院坝边地池塘里淘洗红薯。上次放了水收了藕之后。小池塘又再次蓄上了水。这个小池塘。对二流家地农事有很多帮助。
二流家今年收地红薯真是多。总共种了一亩地地红薯。全部挖起来足足有近万斤。
看着万斤红薯,二流心里也有点发怵,(web用户请登陆www。①⑹k。сΝ下载TXT格式小说,手机用户登陆wàp。1⑥K。Сn)自家的一万斤倒好消化,运给刘海卖了就是。可高原村、红岩村、大石村家家户户都种了一两亩的红薯,产量五百万斤是没问题的。过去的时候,红薯都是拿来喂猪,可今年不同了,二流给了他们承诺,所有果蔬都按阿南镇的收购价来收,一亩地一万斤红薯,那就可以赚到四五千块钱,比拿来喂猪强多了,谁不会卖出来?
如果全部收购,那需要多少资金?按一万斤四千块来算,五百万斤就是两百万!流动资金至少也得五十万。二流哪来这么多的钱?
如果全部外销,光靠刘海的销售渠道,肯定吃不下这么多货。
如果拒收农民交过来的红薯,那高原红果蔬协会还有什么诚信可言?
这还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想到这个问题,二流心里顿时有点发慌,看来,得尽快找刘海商量商量,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爷呢?”二流没看到他爷,便问他母。
他母停了下来,抬起头,说:“你爷听说刘越清回来了,抓了一只老母鸡,急着跑过去看他了,我估计,现在刘越清家热闹着呢,肯定他家的门坎都被踏破了。”
实际情况与二流他母说的差不多。刘越清当了几年村主任,在村子里有很高的威望。他又是那种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想着农民们的利益的村干部,自然受大家的拥戴。一听说刘越清回来了,高原村家家户户都跑到刘越清家看望他。陆陆续续十来天,这个捉一只鸡,那个二三十个鸡蛋的。刘越清每天杀一个鸡来补身体,也根本吃不赢,他家的鸡圈一下子多了三四十只鸡,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中。当然,鸡蛋就更不用说了。
不收下这份礼物吧,便会被乡亲们认为瞧不起他。收了吧,又不好意思拿到镇上去卖,卖了换钱是要被别人嘲笑的。没办法,刘越清只能把难和蛋在家里搁着,遇到哪家有啥事,刘越清赶紧捉鸡包蛋,一家一家的回。
这就是山里人的人情!有时候显得有些无赖的人情。
高原红果蔬协会成立已经足足一个月了。
几个理事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高原村、红岩村、大石村的果蔬源源不断地送到二流家,二流进行滋养以后,又一挑一担地挑到镇上去卖给刘海。每天少则赚两三百,多则赚五六百,一个月下来,竟然足足赚了一万块钱。
如今的高原红果蔬协会,可以称得上万元协会。
这一段时间以来,董镇长经常朝高原村跑,说是调研,实际上是督促,搞得二流的压力很大,但动力也是无限。镇上和几个理事都在为高原红果蔬协会的发展想着办法。
听说高原红果蔬协会发展成为了万元协会,董镇长高兴地不得了,这毕竟有他的心血在里面,虽然万元并不多,但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于是,他决定到高原村看看。
满一个月了,二流也召集协会的几个理事开会,一来给大家发发工资,增强大家的积极性,二来商量一下如何应对即将开始的红薯收购潮。
董镇长到了高原村,正赶上几个理事开会。二流邀请他参加,他也想听听会议的内容,思考思考到底协会下一步将朝哪个方向发展,李县长可是给他下了命令的,必须在李县长届内把高原红培养成为全县十强协会。
届内,就是还有两年时间。
正文 第090章 一斤一毛钱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6:29 本章字数:2675
刘越深、刘越能、吴刚一人一千元的工资,装了鼓鼓的一个信封。
二流和刘海是没有工资的。
刘越深是急性子,一拿到信封,就急着拆开来,从信封里拉出一沓钱,数了一遍又一遍,说:“这可是一千元啊,回头给媳妇有交待了。我和越干哥刚分家,正急着钱来置办东西呢?”
其余二人虽然没打开信封,但都知道,三人是一样的,都是一千元,自然欣喜无比。这个月,在夏秋季之中,相对来说属于淡季,都能够得到一千元的收入。可想而知,即将到来的秋季菜上市的时候,将会得到多少收入?三人都在心中估计,可能不会少于两三千吧。这可比到外地打工强多了。
刘越能打趣道:“你就不留点私房钱起来?你媳妇问起,我们都说是得的八百,给你打埋伏。”
刘越深没听出刘越能是打趣,想了想,从两百中抽出两张,说:“有道理。这两百就属于我的了。呵呵。”众人一听,哈哈大笑。
董镇长在一旁看了,也跟着乐了,说:“今天你们关工资,一个月下来,能有这个收入,还真是不错,希望你们加油干。”
理事会众人都点了点头,纷纷想道:“跟着二流走,就是有盼头。”
等众人乐了一阵子,二流开口说道:“这个月我们小打小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该乐一下,今晚我家做东,大家都别走,好好地喝点酒。今天,我们理事会的人都到齐了。请大家来的目的,是商量一个事。我们协会即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接着,二流将红薯收购的事给大家讲了,说:“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销路问题,一是资金问题。看大家有啥办法?”
刘越能善于精打细算,二流在讲的时候,他就开始想办法,可是想了一阵,也没有好的答案,等二流说完,叹了一口气,说:“难啊。”
刘海发言:“关于资金地问题。我地所有老本加起来。可以凑十万左右。再找熟人贷下款。可以再凑十万。看现在地情况。二十万根本不顶事啊。我在县城地几个摊点。加起来每天最多能卖五千斤。按这个速度。得销一百来天。可是时间不等人啊。哎。”
刘越深还在反复地数着钱。见众人看着他。连忙说:“我没啥意见。二流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反正我就是跟着你们发点小财。”
几人商量了一阵。都没有好办法。
董镇长说:“关于钱地问题。你们不用担心。镇上可以协调信用社。给你们贷二十万。加上你们自己想地办法。如果销路畅通。四十万地流动资金虽然紧了点。但还是够了。销路地问题。要靠你们自己想办法了。”
政府提供这么大地扶持。完全是尽力了。二流连忙感谢:“那非常感谢董哥了。以后麻烦你地时候还真多。”二流还记得。吴倩给他说过。私下里。董镇长喜欢大家叫他“董哥”。
董镇听到“董哥”地称呼。觉得亲切无比。笑着说:“应该地。”
刘海突然灵光一闪,一拍大腿,说:“现在县上正在举办全市性质的农业展销会,四县三区都有很多人来参加,人流量很大,每天大概有十万人。按二流这个红薯的品质,我们把它当水果卖,大个的一块钱一个,然后我们还可以带上小型的加热设备,把小个的红薯拿来烤来卖,还是卖一块钱一个。每天卖一万个,大概一天就能销五六千斤。”
“有道理。”刘越能一听,连忙称赞。
二流也想到了其中的门道,如果这种办法可行,到时候把周边地区要开的各种展销会排出来,一个一个地去参加,说不定能很快就能把红薯销完。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大大地宣传一把高原红果蔬协会。
二流问董镇:“董哥,不知现在这时候能不能协调一下,弄一个展位?”
“这个,可能希望不大。毕竟展会已经开始了。”董镇深思了一下,继续说:“不过,协调一下管理部门,在展销会的旁边设几个摊点还是能够办到的。我回去后,马上给你们落实这个事情,明天之内给你们准信。”
刘越能这时想到了一个问题,提醒道:“现在到红薯大上市还有两个周的时间,我们应该安排一下红薯的收购节奏,不然,到时候大家一窝峰地收获了,涌进来一大堆红薯,收不赢销不赢就麻烦了。”
“对。”二流道:“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刘海和我负责把二十万的贷款跑下来。”
“刘越深、刘越能、吴刚你们一人负责一个村,把大家红薯的栽种情况摸清楚,把情况交给刘越能。刘越能按照大上市时每天20到50万斤、其他时候每天5到10万斤的收购速度排一个时间表。然后,再给大家宣传一下,一定要按时间表的顺序来收,没收的不能提前收来储存在家中,我们只收当天挖的。当然,不愿意交给协会的我们就不管了。”
“收购价就暂时统一按五毛钱一斤。如果到时候我们赚了钱了,再给协会的成员返一部分。”
“如果销路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到时候钱实在转不过来,我们大家相熟的亲戚朋友只能先欠着。反正红薯能够放三四个月,实在卖不出去,我们就慢慢卖,或者开辟一下其他县区和市上的市场,借这个机会把高原红果蔬专卖店开到其他地方去。”
“这样,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二流说完了,看其他人没有要说的了,便转头对董镇长说:“董哥,现在我们协会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这次红薯收购既是大难题,同时又是大发展的机会。如果这次我们硬过去了,五百万斤红薯,如果能收到两百万斤,就算一斤赚一毛钱,都是二十万的收入啊,协会就会获得大发展,在两年内发展成为十强协会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硬不过去,协会就算完了。所以,董哥,这其中还得靠你多支持啊。”
一斤一毛钱,就是二十万!董镇眼睛一亮,说:“我们镇上一定全力支持。”以前的时候,他还不大相信高原红果蔬协会能够做到这么大,通过今天这一次开会,他看到了希望。完成了县长交代的任务,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政绩,意味着官帽,同时也算是对阿南镇的老百姓有了一个交代。
一斤一毛钱,就是二十万!刘越深他们三个小伙子倒吸一口凉气,胸中热血沸腾。二十万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每人可以分到两万块钱!再说,二流的这笔帐,还是按保底来算的,说不定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一斤一毛钱,就是二十万!对二流和刘海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正文 第091章 展销会(1)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6:35 本章字数:2402
很快,董镇长哪里就传来了消息,县里的展销会已经协调好了,在几个出口处留了四个摊位,只要打出高原红果蔬协会的招牌,就没人来管。贷款的事情已经落实了一半,由于没有抵押物,信用社要看这次展销会的情况,如果情况好,就答应贷。
得到消息,二流赶紧把几个理事动员起来,刘海负责果实销售那一颇拉的事,包括果实销售、落实加热设备、制作展台和宣传单等东西,花了将近两千块钱。刘越能、吴刚负责协助刘海。二流又在高原村选了八个精于计算的妇女,其中就包括吴齐。展会还有三天时间,每人每天一百块钱的工资,在刘越能、吴刚的带领下赶赴县城,分配到四个摊位负责卖红薯。住宿问题刘海解决了,就住在他的四个店子上打地铺。
二流和刘越深则在家负责组织货源、运输货物。
县城文化广场,无数个临时搭建的大棚排成几排。大棚里,摆着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农业商品,这些都是四县三区名优特色商品,有的是原生态的新鲜果蔬,有的是经过加工的农产品。
这种规模的展销会,县上很少举行,这一次,吸引了县城二十多万人口及周边地区辐射范围内的几十万人口的参加。展销会每天的人流量都在10万以上,真正是人流如炽。幸好主办方考虑得周到,场面摆得够大,才容下了这么多人。
展销会已经过去两天时间了,各种农业商品的销售情况都极好。
童空是城管局抽调到展销会主办方的工作人员,昨晚上他就得到消息,今天在展销会的四个出入口处会有一个什么高原红协会的来摆摊卖红薯,听说还是李县长亲自打的招呼,让展销会主办方照顾一下。
卖红薯也要县长打招呼,这太小题大作了,童空不以为然,甚至有些不屑和嘲笑,也不知道是靠什么裙带关系弄出来的笑柄。
今日一早,童空照例提前一小时,也就是七点左右的时候,到展销会现场检查各种设施的安全、清洁等情况。
刚到文化广场,童空便看见有人比他还早,已经在出入口处摆上了摊点。
摊点摆得并不出奇,与周围几家正在收拾的摊点样子差不多。每个摊点就是用两张长方形的桌子拼成的。一张桌子上填了一堆个头均匀的红薯,洗得干干净净,还用卫生袋包着,另一张桌子上摆(web用户请登陆www。①⑹k。сΝ下载TXT格式小说,手机用户登陆wàp。1⑥K。Сn)了一些宣传资料。摊点的后面,放着一个大铁桶,这东西童空见过,是烤红薯用的。
“这红薯看个头还不错。”童空斜着眼睛看了一眼摆出来地红薯。在心中给出了一个相对客观地评价。
铁筒旁边。两个妇女正在忙碌着。一个妇女戴着白手套。将一些个头较小地红薯放入铁筒内。另一个则还在整理着摊点。把一张写着“高原红果蔬协会专卖、高原红薯”等字样地宣传画贴到两张桌子地正面。宣传画刚好把桌子正面遮住。
甫一见到这卖红薯地阵势。还多多少少像模像样地。童空对此产生了兴趣。走过去亮了工作证。问:“你们是高原村来摆摊地。”
正在整理宣传资料地便是吴齐。一见工作证上写着“城管局”三个字。顿时暗觉不妙。她害怕这是来赶他们走地。但素来胆大地她并没有心慌。连忙陪着笑。拿出一个干净地红薯。说:“童大哥。你好。我们是高原红果蔬协会地。已经给主办方联系好了。同意我们在这儿摆摊点。这是我们高原村地特产高原红薯。你尝尝。味道甜着呢。”
“红薯我就不吃了。”童空证实了情况。便不想纠缠。大声说道:“我就是来提醒你一句。在这儿摆摊要注意维持好清洁卫生。知道吗?”
吴齐赶紧答应着。目送童空离开。对旁边地妇女说:“去。还是一名普通地工作人员。架子还真大。”
摊位收拾好了,刘越能和吴刚来看了一下,刘越能对吴齐两人说:“这里就全靠你们两个了。刘海专门腾了个店子,摆开了阵势,专门聘请了七八个人,清洗、包装、运输红薯,你们这儿要是断货了,就赶紧给刘海打电话。其他三个摊位都准备好了,现在时间还早,冷清着呢,我和吴刚抓紧时间先到刘海那里去,补两个小时的觉,昨晚上我们三个可忙活了一通宵。等觉补足了,真正的战斗就该开始了。”
吴刚则叮嘱吴齐:“你对顾客说话要注意一下,小心惹祸。现在没事就多熟悉一下手机的用法,手机可千万不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