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经纶-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这种眼神,让宁佐贤心中称奇,在思忖之后,便将年幼的顾清之带回太学宫中。当年太学宫的长辈念顾清之年幼,便也就勉强应允了。
    宁佐贤为她取名顾清之,便是取“环顾荒芜,我当清之”之意,本意不过是一点心愿。不想一转二十年过去,前十八年一直默默无闻,只不过算是外派弟子的顾清之,在短短两年内陡然发力,一路修行畅通无比,两年间便攀升到了神通境界大圆满,令人咂舌称奇。顾清之虽然是女子,但是心xìng作风并无女子柔弱之意,处处不曾弱了去,竟然同她姓名十分的应和。
    “为师门出力,清之不敢称劳。”
    即便是顾清之生xìng清冷,但是面对如同生父一般的宁佐贤时,顾清之一改平日里的行事脾xìng,十分的谦恭。
    “同你一同前来那位裴都统,是何来历?”宁佐贤轻声问道。
    “楚朝燕云侯之子,裴东来,现任镇北军中都统一职。清之在京都,遇到了那位前辈,从他口中得到了一些消息的,故而前去寻他。”
    “清之同裴东来接触之后,发现其体内的确有浩然正气存在,并且不曾说出自己从何得来的手段。京都的那位前辈同我说过,并不曾传授裴东来太学宫中的法门,而且裴东来身上的浩然正气,同我派中的浩然正气并不完全相同,京都那位前辈所言,应当无错。”
    “清之不敢十分肯定,掌门之前也曾交代过,可以将他带回太学宫中,故而清之莽撞了一次。”
    顾清之将其中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垂手而立,静静的站在一旁。
    “楚朝京都……”
    宁佐贤低低的叹道,沉吟一阵之后,宁佐贤问道:“清之,你心中觉得,此子能有多大可能,是身具儒门圣器的那个人?”
    “六成以上。”顾清之不曾思索,低声说道。
    “六成……已经有足够的资格进入太学宫了。”宁佐贤摩挲着案上的古卷,口中缓缓说道:“清之,你一路劳累,就先去歇息吧。明日,再在太学殿上询问他吧。”
    清之低声应了,缓缓退出书房。
    “他,现在如何了?”
    顾清之走到书房门前时,宁佐贤的声音低低传来。
    “那位前辈寄情于山水林木,酒sè文章,自得其乐。”顾清之犹豫了一下,低声道。
    “去吧。”
    顾清之推门而出,缓缓的合上书房大门。
    “山水林木,酒sè文章……”
    书房中,宁佐贤轻声叹道:“你倒是逍遥快活啊……师弟。”
    ——————————————————————————————————————————————————————————————————————————————————————————————————————————————————————————————————
    何不归引着裴东来,在太学宫中左右穿行。太学宫立在高山之巅,院落星罗散布,有些机密重地还设置了许多的阵法手段,常人行差踏错误闯进去的话,勾动其中阵法发动,便有大大的不妙之处。
    何不归一边带路,一边向裴东来讲解太学宫中的禁忌之处,免得他误闯了阵法。何不归也是个有趣的,一边向裴东来交代各种事宜,一边同裴东来闲聊,倒也不至于冷了场面。
    “说起来,在下还从未见过顾师叔同谁有过好脸sè,除却掌门之外,寻常人等再难得到顾师叔几个好面sè。裴都统能让顾师叔如此相待,真是罕见。”
    “何道友不要取笑。正所谓“远热近冷”,便是如此了。”
    二人行走之间,何不归将话头拉到顾清之身上,同裴东来闲谈起来。
    裴东来听他言语,便就顺口打了个圆场。顾清之xìng子如何,尚还轮不到他这个太学宫之外的外人来评论。
    “并非如此。”
    何不归摇头笑道:“敝派虽然封山日久,但是平日里也有不少掌门故交前来探访,也有不少掌门的故交见顾师叔年纪同门下弟子相当,便有了提亲的意愿。”
    “但是顾师叔的xìng子,却不曾变过一分。不管来人身份如何,如何尊贵,也不管掌门的故交门下弟子如何的年少有为,人才出众,顾师叔都是冷冷的应对,冷冷的回拒。即便亲面掌门故交,顾师叔的态度也不曾改变过一分。”
    “在下所见过的,能让顾师叔良言相向,面上有些笑意的,裴都统算是掌门之外的唯一一个。”
    这话说的让裴东来一时间接不上话来,裴东来笑笑,算是将这件事情就此揭过了。
    “就是此处了,敝派简陋之处,还望裴都统海涵。”
    正在这个尴尬的当口,何不归停下脚步,向着裴东来说道。
    裴东来搭眼扫了一眼面前庭院,拱手道:“劳烦贵派操劳了。”
    何不归笑笑,并不答话。他左掌一翻,掌心中喷出来一道白光,口中喝道:“听令者何在!”
    “小人在此!”
    何不归话音一落,便听见半空中一声清脆声音应道。
    半空中一道青光射下,在地上一转,化作一个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向着何不归拱手道:“小人听奉上仙号令。”
    何不归点点头,转向裴东来说道:“这庭院中一切应用之物都是齐备的,若是裴都统另有需要,可以将所需之物同他交代。”
    他转过头,向着小童交代道:“裴都统是太学宫的贵客,你要小心的shì奉,但有什么要求,一律照办。”
    “小人晓得了。”
    青衣小童语声清脆,向着何不归答道。
    “劳烦贵派之处,东来承情了。”裴东来望望青衣小童,心中有些诧异。他掩住心中诧异之sè,向着何不归做谢。
    他心中诧异并非因为其他,而是因为这个青衣小童身上,并没有半点生人气息。虽然青衣小童活生生的站在裴东来面前,但是在裴东来的感应中,方圆十丈之内便只有自己和何不归两个生人气息。
    这青衣小童并非生人,身上却也没有鬼魅一道的yīn沉之气,浑身上下反倒是有些烟火仙尘夹杂之意,让裴东来mō不着根底。
    “裴都统只管自便,在下告辞。”
    何不归出言告辞,裴东来同他之间自然免不了几句客套。一番客套之后,何不归方才架起手段,飘然而去。
    “这位贵人,可有什么事情需要小人来做的?”
    青衣小童见何不归离去,转向裴东来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裴东来望着青衣小童,眉毛微蹙,口中问道。
    他拿捏不准青衣小童的来历出身,心中十二分的好奇。
    烟火仙尘之气归于一身,到底是如何的来历?若是来历奇特,又怎么会在太学宫中充当一个小厮。
    “小人没有大名,贵人可唤小人为扫尘。”青衣小童不曾犹豫,言语声清脆悦耳。
    “扫尘……”
    裴东来看着青衣小童,犹豫了一下问道:“问句不该问的,你是什么来历?我方才以神hún扫视周身,并未发现别的生人气息。”
    “禀告贵人知道,扫尘原本是枉死的孤hún,在世上飘飘dàngdàng,没有个安居之所,也不曾受到香火供奉。扫尘游dàng到了上仙们所居的仙山时,天幸méng承上仙怜悯,让扫尘归了神位,享受一方的香火供奉。”
    “小人méng承上仙的恩德,不敢或忘,因此便在仙山上做个奴仆,扫灰拂尘,打扫院落,多少偿还上仙们一点恩德。”
    扫尘面上带笑,朗声说道。
    “如此说来,你还是一处神明?”
    裴东来将扫尘言语中的意思琢磨明白,心中登时有些骇然。
    “禀告贵人,小人不过是尘世中十里水域的小小水神而已,当不上神明之说。”
    这青衣小童虽然没有怎样的修为,但是一得神位之后,不管品级高低,哪怕只是一方的小小水神,那也算是在位的神明。
    太学宫何等的底蕴,竟然能够御使在位神明,充当一名清扫宅院的小厮?
    而且御使它的,还是太学宫中的一名弟子。
    太学宫。
    到了现在,裴东来才明白太学宫三个字中,到底蕴含着如何厚重的沉淀。!。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外来者
    翌日清晨,裴东来收住了神hún,从闭关中转醒过来。
    修行如他,平常的睡眠已经不算是必须之事了,打坐修炼之时便能够自然驱除身体上的疲劳困倦,相比睡眠休息效果要好上不好。裴东来在军中行走了将近三四个月,又在紫皇神境中游走了两三个月,平日里哪里有什么空闲好好的休息,都是闭目打坐修炼,权且算是休息的手段。
    一旦放松下来,面对太学宫院落中的高chuáng软卧,裴东来一时间还真是有些不适应。正好他修炼到了神通境界,需要不断的淬炼体内的真气,化气为液,裴东来便就没了休息的打算,抓紧一切时间用来修行。
    一夜打坐修行,裴东来体内的真气已经被炼化了百分之二三,这个成绩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裴东来体内的庞大真气在那放着,想要短时间内将全部真气罡力融在一起,炼气为液,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功成的事情。
    而且这真气炼化之事,都是先易后难,越是往后,便越需要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耗费在打磨真气上面。若是等到裴东来体内真气炼化过一半之后,想要再进一分,那也需要累月的光景耗费。
    裴东来清楚这是水磨工夫,没有别的捷径,只要耐心打磨体内的真气,突破神通境界,达到通幽境界并不困难,只不过是耗费一些时间而已。
    看着窗外天sè大亮,裴东来深深的吸了口气,感受着久违的放松。
    不管是在军中还是在紫皇神境中,裴东来脑中的神经都是紧绷着的,没有什么功夫能够用来放松片刻。眼下在太学宫中,裴东来总算是能够放松下来了。
    片刻之后,裴东来整理了一番身上衣衫,推开房门,来到院落中。
    太学宫身处高山之巅,裴东来所居的这一处院落更是在山峰外围,紧邻云海。这院落虽然没有墙壁,却也没有罡风呼啸吹拂,想来便是太学宫中自有办法,将太学宫护卫起来。
    “贵人起的倒早。可有什么事情,需要小人来做的?”
    裴东来站在院落中,青衣小童扫尘便从一旁钻出来,站在裴东来身旁,脆生生的说道。
    “唔……不劳烦了。”裴东来笑笑,轻声说道。
    “贵人既然无事,小人就先行退下。等到贵人有事相召,只要叫一声小人就是了。”
    青衣小童冲着裴东来一拱手,得到裴东来应允之后,就地一转,化作一道清风去了。
    裴东来转过身去,望着悬崖外的云海,xiōng中顿时有一种莫名的情绪在萌发。
    观天地之间浩dàng之景,方知人身渺小,方证本心通透。
    此时虽然天光已亮,但是太阳却不曾升起。裴东来望着云海思忖一阵,便在院落边上盘膝坐下,望着东方天际。
    反正现在左右无事,静等日出,也算是一件美事。得见如此的景象,也算是平生的缘法,裴东来不想错过。
    太学重器,天地洞彻转化盘。
    宁佐贤望着缓缓盘旋的天地洞彻转化盘,眉头紧蹙。
    他已经在太学宫禁地中坐了一整晚,不曾动过一分身形。
    太学宫立派根本,遍观天下吉凶气运的儒门圣器,天地洞彻转化盘,转化中已经出现了不弱的衰亡暮气。
    释儒道三门圣器,便是在一个世界的人间生成之后而生成的,本应同天地同在。若非外力强行催毁,否则便是真真正正的永垂不朽,千古传承。
    衰亡暮气这般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儒门圣器上的气息,此刻却明明白白的展现在宁佐贤面前。
    “太学宫的气数,难道便要尽了?”宁佐贤口中轻声念道。
    儒门圣器坐镇太学宫,其中的气运便已经同太学宫紧紧相连。太学宫气数强横,天地洞彻转化盘之中的气数自然强横;若是太学宫气数转衰,儒门圣器的气数便会衰弱几分。
    但即便是数十年前,大楚朝明里暗里对太学宫下手,将太学宫的力量从朝野中缓缓清除之时,天地洞彻转化盘上的气数,也不过衰弱了三分而已,但还是生机勃勃,根本不曾动摇根本。
    朝廷不再支持太学宫,太学宫失去了皇权扶持,其中气数衰弱三分,宁佐贤心中也明白。但是一个裴东来,一个楚朝的小小都统,怎么就让太学宫的气韵转为衰败?
    “天心难测……”
    宁佐贤心中苦笑一声,口中低声道。
    今日面见裴东来,看起来已经关乎太学宫一派的生死存亡。
    宁佐贤站起身来来,正要离开太学宫禁地,却顿住了脚步。
    隐隐约约的,他听到一个晴朗声音,传入太学宫禁地,传入他耳中。
    宁佐贤虽然能够察觉到太学宫方圆千里之内的动静,但那也要他有心查探才可。平日里若是不用上探查的手段,武修的六识虽然远胜于常人,但也并非极其强大。
    而他身在太学宫禁地中,又有什么声音,能够穿过太学宫禁地中的层层禁制,传入他的耳中?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chuáng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yīn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
    清朗声音先前并不十分清楚,但是越到后来,便越是清晰。
    即便是身在太学宫禁地中,宁佐贤也能够听的清清楚楚。
    不仅是他,此时此刻的太学宫上上下下,都已经听的清清楚楚。
    “这……好精纯的浩然正气!”
    横剑台上,太学宫众弟子正在观云海,养心xìng,朗诵先贤文章。这是太学宫内每日的必修课,从来没有一日松懈过的。
    太学宫众弟子朗诵先贤文章,勾动本身中浩然正气发动,随着每个字吐出,便有星星点点的浩然正气从太学宫弟子身上散发出来,融汇在天地之间。诵读先圣文章,便是在增强心中浩然正气之时,将先圣文章中的浩然之意增强,两相得益。
    何不归站在横剑台上,口中念诵着先圣文章,一丝不苟。他的修为在同辈中,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了,身上散发出的浩然正气相比别的弟子,也要旺盛很多。
    正在念诵先生文章时,从来不曾分心过的何不归心中一个恍惚,从先圣文章中分出几分心神来。
    一股浩然宏大的天地正气,正在太学宫中流转。这浩然正气宏大堂皇,兼之精纯无比。其中蕴含的浩然正气,相比太学宫弟子身上的浩然正气更是旺盛数倍不止。
    何不归心中惊叹,口中轻声叫道。
    难道是哪一位师门长老,在此刻获得了晋升?
    如此宏大的浩然正气,何不归也只从师门长辈身上才领略过。而且师门中的长辈身上的浩然正气,能比这浩然正气更为宏大的,便只有两三人而已。
    更为宏大,却并不意味着更为精纯。
    随后,一个清朗声音从远处传来,清晰的映在何不归耳边。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