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王朝1449-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太后已直起身来:走吧,回宫。 
英宗殷勤地搀住孙太后:慢,慢,皇娘,儿臣扶你回去。 
孙太后一笑:皇上,今儿个是有事找哀家吧? 
英宗吞吞吐吐地:也……也没什么,儿臣听说这些天皇娘心情不佳,特来陪皇娘散散心,嘿嘿。 
孙太后突然拉下脸来:哼,你这个不争气的,你不把哀家给气死就算积德了! 
英宗惶恐地:儿臣不敢。 
孙太后:要不是你是皇上,当着列位大臣伤了你这做皇帝的脸面,中秋大典那天晚上如此胡闹,哀家……哀家早就拿出太祖立下的规矩,狠狠教训你了! 
英宗垂手伫立一旁,颇为不满,但没争辩。 
孙太后:堂堂大明禁宫,让你搞得乌烟瘴气,这且不说,你竟敢对你那个王振王先生如此宠信,任由他胡作非为,你……你好糊涂啊你! 
英宗看着太后脸色:皇娘息怒。儿臣都当了多少年皇帝,宫中的是是非非,难道还分不清?皇娘又何必生这份闲气? 
孙太后:太祖爷立有内官不得干预朝政的遗训,还在奉天殿前铸下御牌,警示后世,皇上难道忘了吗? 
英宗终于忍不住了:儿臣当然记得,太祖是立了内官不得干预朝政的遗训,可打成祖皇帝靖难起兵,平定天下,内官立下不少大功,成祖皇帝对其另眼相看,加以重用。成祖皇帝文治武功,儿臣最为钦佩。皇娘,儿臣以为,对内官也不可一概而论嘛。 
孙太后:你倒比哀家在理了,搬出成祖皇帝来压哀家。 
英宗:儿臣说了,儿臣最仰慕的是成祖皇帝,他老人家重用内官,儿臣又有何不可?再说,这内官是皇家最亲近的人,要令他们好好替朝廷出力,就不可对其另眼相看。 
孙太后恨恨地:好,哀家问你,这王振对你到底有何恩德?让你如此宠信,言听计从。 
英宗:儿臣打从小就由王先生照料长大,儿臣眼里,他就是儿臣的亲人。皇娘,儿臣……儿臣小时候真是好寂寞啊! 
孙太后没料到英宗说出这种话来,倒怔住了,良久无语。 
英宗已动了感情,眼前不由浮现出小时候王振带养他的情景。 
小英宗被抱在王振怀里,正在哭闹。 
王振拿出一只拨郎鼓逗他,小英宗听到咚咚的鼓声,被吸引住了,很快破涕而笑。 
小英宗骑在王振身上,“驾驾”吆喝着,王振趴在地上,学着马儿的样子爬动。 
小英宗乐得咯咯直笑,王振则累得汗流满面。 
那只拨郎鼓扑通一声从王振怀里掉到地上,王振忙捡起来,心疼地擦去上面的灰尘。 
小英宗一把抢过拨郎鼓,摇晃着:咚,咚,马儿马儿快快跑,咚,咚―― 
王振卖力地在地上爬动,膝盖上磨出了鲜血。 
小英宗跟着王振,在摇头晃脑地念书: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王振换上一副为师者的威严面孔,小英宗昂着脑袋,认真背书: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英宗回忆着这些场景,眼眶湿润了:王先生对朕的恩德,朕不会忘,也忘不了。他侍朕呵护有加,又有十年辅政之功,既是朕的师尊,也是朕的首辅,是以朕一直称他为先生,除了一份亲情,更多了一份崇敬啊!   
二 疑难重重(10)   
孙太后慢慢抬起头,叹了口气,痛心地:唉,哀家真是没想到,你还有这份心思! 
英宗:皇娘能让王先生自小照料朕,朕得益匪浅,感激不尽呢。 
孙太后紧盯着英宗,摇摇头:说起来,也得怪哀家,哀家这些年看你已长大成人,希望你能多处理些国家大事,不料却让王振钻了空子,现今他羽翼已丰,再如此下去,那是后患无穷了! 
英宗吃了一惊:皇娘是想除掉王先生? 
孙太后:哀家已想了多时了。当年你刚登基,太皇太后在世,就看出王振不是个好东西,有一天,太皇太后把王振召到宫中,要逼他自尽,是你跪在地上为他苦苦哀求,太皇太后见你哭得可怜,心一软,放过了王振。没成想如此一来,还真留下了祸害。这一次,哀家无论如何…… 
英宗扑通跪下:皇娘―― 
孙太后摆摆手,恢复了威严:哀家知道,皇上你长大了,哀家多嘴,入不了圣听啦!不过,哀家得告诉你,现今还是哀家听政,容不得王振胡作非为。 
英宗委屈地站起来:皇娘,朕不是都听你的了吗?安抚流民,着于谦严查圈地,连朕的舅舅都下入狱中,朕哪样做错了? 
孙太后:你舅舅的事,哀家自有主意。 
英宗:那……朕想问问,于谦交给你的到底是何物? 
孙太后一愣,紧盯着英宗:这么说,你是来打探消息的喽? 
英宗:于谦说王先生与走私火炮有牵连,朕心里不信,既然皇娘手上有了证据,为何不给朕看一看,也让朕搞个明白。 
孙太后沉吟了一下,摇摇头:这件证据到时哀家会给皇上看,现在哀家只望你好好想一想,于爱卿的那番话,果真是空穴来风吗?啊? 
英宗倒愣住了。 
13、兵部大牢 
孙万山被关在牢里,正对着狱卒破口大骂:呸,你们敢如此对待本大人,这是给本大人吃的吗?这是猪食! 
“砰”一声,孙万山将一碗饭菜扔了出来。 
狱卒小声陪着不是:太国舅息怒,太国舅息怒。 
孙万山越发狂妄:快把邝野那个老东西给我叫来,本大人要惟他是问! 
正说着,牢门哗地打开了,邝野陪着锦衣卫指挥马顺进来。 
邝野:太国舅,下官来了,来了。 
孙万山傲慢地:哼,邝大人,你就这么伺候本大人的吗? 
邝野看看地上的饭菜:太国舅受委屈了,下官…… 
孙万山:我告诉你,要是皇上和王先生知道你虐待本大人,你这兵部尚书的乌纱帽可就保不住了。 
邝野有点不满,但仍勉强堆起笑容:是是,下官照料不周,请太国舅见谅。这不,马指挥给太国舅送好吃的来了。 
马顺捧着一只装饰华丽的大食盒,恭敬地放在孙万山面前:卑职奉王先生之命,特来慰劳太国舅。 
孙万山:有什么好吃的,都拿出来吧。 
马顺:是,卑职保管太国舅一饱口福。 
马顺从食盒内端出一碗碗美味佳肴,还有一坛酒:太国舅请看,这坛御酒,可是皇上特赐的。 
孙万山大喜:唔,皇上到底没忘了我这个舅舅啊! 
孙万山说着,就要坐下大吃大喝,不料屁股一阵剧痛,便大叫起来:妈呀! 
马顺:太国舅你这是怎么啦? 
孙万山恨恨地:于谦把本大人的屁股都打烂了,本大人能不疼吗?哎哟―― 
邝野忙掏出一只瓶子:下官带了些金创药,请太国舅先……先敷上。 
孙万山大大咧咧地往凳子上一趴:你――过来。 
邝野倒愣住了:太国舅,你这是…… 
孙万山:磨蹭什么?快给本大人上药啊! 
邝野深感屈辱:太国舅,下官大小也是兵部尚书,这伺候人的事,下官可干不来。 
孙万山大怒:好啊,邝大人,你是不肯效劳了?你这个兵部尚书,怂恿属下把本大人打成这样,这笔账本大人还没跟你算呢!快过来! 
邝野犹豫着,脸色十分难看。 
马顺巴结地:来来,邝大人,卑职和你一块伺候太国舅。 
邝野无奈,只得和马顺一块替孙万山敷药。 
孙万山又大呼小叫起来:哎哟,哎哟,轻点,轻点,你们想疼死本大人吗? 
邝野和马顺大汗淋漓地总算为孙万山敷好了药。 
马顺:太国舅,好些了吧? 
孙万山:唔,这还像个样,以后见了本大人,都要如此,明白了? 
马顺:明白了,卑职保证,太国舅在里面的日子过得像神仙一样逍遥自在。 
马顺说着,掏出大把银子,放在桌子上:太国舅,这些银子你先花着,要什么东西,尽管对下人吩咐。 
孙万山:光有银子有屁用?本大人现在要出去,出去! 
马顺:太国舅稍安勿躁,先在里面静养几日,只要太国舅是清白的,总会有出头之日。太国舅,你说是不? 
孙万山:本大人可等不及了,马指挥,你回去禀报王先生,让他快想法子。 
马顺掏出一颗药丸:对了,这是王先生送给太国舅的药丸,王先生说,吃了这药,养气提神,对太国舅管用着呢。 
孙万山一愣。 
马顺朝他眨眨眼睛,孙万山马上明白过来,接过药丸:那好啊,你先替本大人谢谢王先生了。   
二 疑难重重(11)   
马顺:太国舅请慢用,卑职和邝大人先告辞了。 
孙万山已抓着一只鸡腿啃起来,含糊不清地:去吧,去吧,晚上再给本大人送好吃的。 
邝野和马顺退下。 
孙万山见两人一走,忙扔下鸡腿,抓起药丸,小心翼翼剥开,药丸里面果然露出了一张小纸条。 
纸条上是寥寥几字:不出三日,定当苦尽甜来。王。 
孙万山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邝野和马顺走出大门,都吃了一惊。 
大门外停满了一顶顶的官轿,有许多大臣正从轿子上下来。 
这些大臣的仆人们抬的抬,扛的扛,显然是带上了厚礼。 
邝野一出现,便有大臣乱纷纷嚷起来:邝大人来了,邝大人来了。 
邝野疑惑地:列位,你们这是…… 
丁铭:邝大人,下官等是来探望太国舅的,请邝大人行个方便。 
邝野连连摇头:哎哟,诸位,这案子不是老臣审理,老臣不敢作主啊。 
李威不满地:邝大人,你这是什么话?堂堂兵部尚书,难道还怕于谦这个侍郎不成? 
邝野:太后有旨,老臣不敢违背。 
丁铭:现今太后是在气头上,人家太国舅到底是亲兄弟,等太后消了气,太国舅说不定就没事了。邝大人,你得留条后路啊。 
邝野一愣。 
李威:进去进去,我等受皇上恩惠,探望一下太国舅,也是情理之中嘛。 
丁铭一声吆喝:走! 
众大臣一拥而入。 
邝野却干着急,无奈地:哎哟,老臣这是得罪人不是,不得罪人也不是啊! 
14、于府卧房 
兰心的病情又加重了,烧得厉害。 
大夫已给兰心看完病,脸色郑重。 
于谦:大夫,贱内的病情…… 
大夫:大人,夫人得的是伤寒。 
于谦的脸色大变:果真是伤寒?这…… 
大夫将一张方子递给于谦:大人,快去抓药吧,这病可耽误不起啊! 
于谦:是是,我马上去抓。 
大夫:在下先告辞了,大人有需要在下的地方,在下随时效劳。 
于谦朝大夫拱拱手:有劳大夫。 
大夫走后,于谦拿着方子,就叫于冕:冕儿,冕儿―― 
兰心:老爷,你喊冕儿干吗? 
于谦:抓药啊! 
于谦说着,又向门外叫了一声:冕儿,快去给你娘抓药。 
兰心焦急地:等等。 
于谦吃了一惊:怎么啦? 
兰心知道再也瞒不下去,吞吞吐吐地:老爷,有一件事我没跟你说,家里……家里早没钱了。 
这一下,于谦完全愣住了。 
兰心:我知道,老爷身边也没钱。 
于谦却焦急地在身上摸索起来。 
兰心平静地:前年山西大旱,去年河南大涝,老爷把三年的俸禄全捐给灾区百姓,现今这三年还没满,老爷身上哪来的钱啊? 
于谦摸了半天,只摸出几个铜板,难过地:对不起,夫人。 
兰心淡淡一笑:老爷一年的俸禄也才一百二十两银子,刚够一家人过日子,再捐了钱,哪还有剩的? 
于谦难过之极:就为这个,你才不让冕儿告诉我你的病情? 
兰心:我也是怕老爷知道了,反而急坏了身子。老爷,你不会责怪我吧? 
于谦既是感动,又是内疚,一时说不出话来。 
正在这时,于康进来禀报:老爷,徐珵徐大人求见。 
于谦大为意外:徐珵?他来干什么? 
15、于府厅堂 
徐珵:卑职徐珵见过于大人。 
于谦皱着眉头:徐大人,你找我有何事? 
徐珵点头哈腰地:嘿嘿,卑职受人之托,与于大人商议个事,请于大人千万行个方便。 
于谦已猜到了徐珵的来意:行个方便?看来徐大人是要为难我了。 
徐珵摸着垂胸的长髯,讪笑着:于大人清正廉明,天下人人皆知。只是这件事非同小可,请于大人无论如何帮个忙,要不,对于大人你,可是大为不利。 
于谦淡淡地:是吗?那我倒真要请教了。 
徐珵:于大人仔细想想,太国舅是何许人也?得罪了他,就是得罪了皇上和太后。那天你在廷上发难,太后一时下不了台,这才动怒,可这世上最亲的还是骨肉亲情,说到底,太后也是人,而且是个女人,怎会置自己的亲兄弟于死地? 
于谦讥讽地:原来你是替太国舅当说客来了,难怪一开口就是个非同小可! 
徐珵装出关心的样子:卑职是替于大人你担忧啊,这个案子不好审,一着不慎,那是左右不是人,岂不葬送自己的前程?以卑职之见,于大人不如放过太国舅,如此一来,皇上自是要记于大人一功,太后那儿呢,也乐得顺水推舟…… 
于谦的脸拉了下来,默然不语。 
徐珵:卑职还有一句话,不知中不中听?太国舅一案,乃皇家的家务事,我们做大臣的,何必凑这份热闹,多此一举? 
于谦冷冷地:徐大人这是要于某徇私枉法了? 
徐珵讪笑着掏出几张银票:一点小意思,请于大人笑纳。 
于谦瞟了一眼银票:徐大人好气派,这点小意思就是万两银票哪。   
二 疑难重重(12)   
徐珵:卑职知道于大人手头有点紧,夫人又有病在身,这些银票先用着,到时候事情办成了,卑职再奉上一万两,如何? 
于谦强压怒火:我于谦倒还值点钱,啊?徐大人不会是自己出的价吧? 
徐珵悄声地:实话告诉你,这是王先生托卑职…… 
于谦的眼里闪过一道怒火,就要拍案而起,他霍地站起来。 
徐珵媚态百出地:王先生如此看得起于大人,嘿嘿,卑职先向于大人道喜了。 
于谦随即冷静下来,又慢慢坐下,将银票拿在手上,掂了一掂:承蒙王先生看得起于某,只可惜这万两银子太沉了,我于某人消受不起啊! 
徐珵:于大人客气了,太国舅之事一了,于大人得到的又何止是万两银子? 
于谦冷冷一笑,不动声色地将银票折叠起来。 
徐珵以为于谦接受了这笔交易,大喜过望,进一步利诱:于大人当了十九年的三品官,政绩卓著,却迟迟不得升迁,连卑职都为于大人抱不平呢。王先生发下话来,说以于大人的才干,就是升个二品、一品,又有何不可! 
于谦把折叠起来的银票轻轻推到徐珵跟前:抱歉了,徐大人,我于谦不吃你们这一套,快收起来吧。 
于谦说着,霍地站起身,厉声地:送客! 
徐珵愣住了,尴尬地:于大人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于谦指着门外,又是一声厉喝:出去! 
徐珵见于谦动怒,明知无法说动于谦,只得捡起银票,慌乱地退出:那……卑职告辞,告辞…… 
于谦看着徐珵狼狈地出门,强压着的怒火终于喷发,他猛地拍了下案几:哼,混帐东西,真是狗眼看人低! 
兰心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厅堂里,扶着墙,定定地看着于谦。 
于谦恍然一惊,抬起头来:夫人,你怎么起来了? 
兰心艰难地走到于谦边上,也不说话,慢慢将手举起来,就要摘戴在耳上的耳环,但她又犹豫了一下,举起的手又放下了。 
于谦一愣:夫人―― 
兰心:刚才的事我都看见了。 
于谦痛苦地:我不能收他们的钱,可没钱又不能给夫人抓药。唉,都怨我,我这个做丈夫的,眼看你病成这样,痛在心头,却无能为力! 
兰心似乎下了决心,再次举起手,这一次,她是将手腕上的玉镯捋了下来,递给于谦:老爷,给。 
于谦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夫人,这玉镯是你家祖传之宝,当年我们结婚…… 
兰心:老爷一心要给我抓药治病,眼下家里就这点东西还值点钱,这副耳环我是舍不得,权且先把玉镯当了吧。 
于谦半晌无语,颤抖的手终于接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