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五章 守孝
苏幼贞对府中诸人的的表现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她不是什么都不懂的闺阁女子,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不好,她还是能分开,那些面子上的事情不看也就罢了。
只不过苏幼贞觉得,自己才来这个世上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只剩下自己孤零零一个人了。这样的时刻,身边还能有几个真心陪伴自己的人,却是难能可贵。
只是不知道母亲去了天上是不是能见到她亲生的女儿呢?若是能见到,是不是也算是母女团聚?
妻子去世,苏子栎心中也难受,虽然这些年和安氏算不上情深意重,但总也是相敬如宾。这么多年了,安氏对自己体贴,就是对几房妾侍也和睦,对庶子们更是关心的很,因此并没有红过脸。现下安氏去了,苏子栎心中也难过的厉害。许多事情他都愿意亲自去操心。
苏子栎请了阴阳择准日期,最后定了停灵四十九日,又定了但日后开丧送讣闻。
又请了一百零八位僧人在大厅超度亡魂,并不计较花了多少的银子,只说是公中应出的不够就用自己私库里的贴补,也算得上是全了安氏这一生的最后的体面。
只是苏幼贞却觉得,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人都已经不在了,做这些还有什么用处?都不如活着的时候,好好的陪着说几句话。
父亲对母亲,虽然说不上不好,可是却也说不上好,到底在感情上,父亲对母亲还不如对秦姨娘。
安氏是当家的太太,如今她去了,府中再没有人能主事,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府中找出一位合适的人来接替三太太主事。
府中有事,各家诰命、太太们少不得要来吊唁,府中若没有名正言顺主事的人,只怕就会混乱。
老太太便做主让六太太正式管着府中的事情,因六太太年轻,且孩子也还小,需要人照顾,所以老太太又让五太太和大奶奶在一旁协助她。
六老爷是嫡出,六太太管家是无可厚非,何况又有二房的大奶奶和五房的太太协管,如此,府中的人也都没有异议。
六太太也就正式做了苏家的当家太太。
六太太也是大家小姐出身,从前也是经常看着母亲管家,虽然到了苏家以后因为丈夫是幼子而不曾管家,可是对于处理这些事情并不陌生。
如今府中有丧事,对她而言算得上是一桩大事。可是六太太却难得的不怯场,虽然是第一次办这样的大事,可六太太带着人都招呼的很好,事无巨细,确实妥当。
安氏的丧事办的风光体面、井井有条,让人挑不出来错处。就是苏老太太对这个小儿媳妇也多了几分赞许。
苏家的丧事,少不得有许多功勋世家和新进官宦之家的人来吊唁,只是让苏家的人意外的是,就连诚王府也派遣人来吊唁。
诚王府侧妃乃是安氏的胞妹、苏幼贞的嫡亲姨妈,这会儿姐姐忽然就没了,侧妃担心外甥女,所以在派人吊唁的时候,特意安排人看望了苏幼贞,知道苏幼贞一切都好,这才算是安心了许多。
虽然众人都知道安氏的妹妹是诚王府侧妃,可是侧妃不过就是好听些,终究也只是妾侍罢了,在府中也没有多少权利,就连出府一步都不能,因此这些年和苏家并没有过多的来往。就连三节两寿有些时候也不一定就会送东西过来,却不想今日忽然有此一处。
不过这也让人都知道了,不管平日里是不是关系淡薄,只要是当真有了事情,亲人终究还是亲人。安侧妃在王府或许有些身不由己,可是她并没有忘记这个姐姐。苏幼贞虽然没有了母亲,可也不是无人照管。
众人那里知道,安侧妃这些年在府中的境况不上不下的,说不上是受宠,也说不上是不受宠,不过就是平淡的过着。这一次之所以能让王爷安排人来却是因为怀孕的缘故,才格外得了这个恩典。
只是她这样的一个恩典对于苏家尤其是对于苏幼贞来说,意义就大不一样了。
安氏最终归入苏氏祖坟,家中不过是多了一个牌位。伤心的人有,但是更多的人很快就遗忘了这个曾经的主母。
何况死了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不管心中如何痛苦,该怎么过日子的还是要怎么过,终究不能跟着去。
虽然守孝期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读书却是不影响的,因此苏幼文过了百日依然被送去保定读书。
他现在是三房的长子了,被寄予更多的期望。实际上苏幼文自己现在也给自己许多压力,以前做什么事情前面都有哥哥在,如今那个愿意保护自己的人已经不在了,凡事只能靠着自己,还有四妹妹,也要自己代替哥哥来保护。
他必须要让自己变的和以前不一样,不能继续躲在能干的哥哥背后,那就只有自己成长起来。别的他不会,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
苏幼文带着对妹妹和弟弟的不舍得走了,府中就剩下了苏幼贞和苏幼锺姐弟两个人。
他们要在府中守孝。
孝中不能吃肉,穿的是素衣吃的是素菜素饭。别的人倒是也罢了,只秦姨娘看着觉得心疼锺哥儿的厉害,又想着锺哥儿并不是从安氏肚子里爬出来的,断没有这样受苦的道理,因此私底下几次求苏子栎,却也没有结果。
苏子栎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先是失去了儿子,后又没有了妻子,心里头难过是当然的,如何能答应秦氏这样糊涂的要求。
在苏子栎看来,苏幼锺虽然是庶子,可安氏才是他的母亲,做儿子的为母亲是守孝天经地义,并不能因为锺哥儿年幼就免了。
何况男孩子,连这点儿苦都不能吃,又哪里能成器。自己的嫡子没了,如今就只剩下两个庶子,即便苏幼锺只是小儿子,在他的心中也一样被寄予更多的期望。
家中的事情,有六太太、五太太和大奶奶三个一起处理,并不影响什么,可是三房却少了一个主事的人。
卞姨娘老成却是个实心眼子的,管不了这些,秦姨娘倒是机敏,可是却多了许多花花肠子,要是这院子里的事情都交给她,只怕会闹出许多的不是。
☆、第四十六章 继母
最后苏母决定,还是苏幼贞管着。
秦氏原本以为卞姨娘木讷,小婶子们也不能管着大伯院子里的事情,到底这院子里的事情现在能轮到自己做主了,熬了这么多年,总算是能有出头的一日,却不想横空出来一个苏幼贞打破了她的梦想。
秦氏只是恨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
可是从此在秦氏的心里,苏幼贞就好像肉中刺一般让她难受,自己的儿子只和她亲近,自己想要的管家权利,也落到了她的手中,到了最后,自己还是什么都没有。
苏幼贞是三房嫡出的长女,如今没有了太太,她管着这些事儿也没有什么不合理,何况三房院子里的人都是三太太留下的旧人,在秦姨娘和苏幼贞之间,她们自然更愿意听苏幼贞的话。
苏幼贞安排事情的时候,又是个妥当稳重的,因此三房却也没有像是别人以为的那样会乱起来。
守孝的日子虽然清苦,可是却也不曾真的就让苏幼贞和苏幼锺两个受苦,不能吃肉,可是素菜素饭做的也精致,因此她们兄妹日子过的也算是安稳。
转眼,已经是一年时间过去。
如今苏幼贞已经是九岁的女孩子了,失去的母亲的她比以往时候的成长更快了一些,现在的她做起事情来,更是多了稳重和老练。
只是这样的早熟,看在她祖母蔡氏的眼中,不由就更加多了些怜惜。尤其是看着苏幼贞像是小大人一样,把自己手中的事情一件件料理的井井有条,心里就觉得更加难过了,如此大的一点儿,就要做这些,当真是没娘的孩子早当家。
这一年的时间,苏幼贞恪尽孝道,深居简出,除了正常的读书习字学习女红之外,就只有给苏母请安才会出去。其余的时间,她就只在自己的小跨院里,或者是在苏幼锺的小跨院里教苏幼锺一些东西。
虽然她是穿越而来的,可入乡随俗,这些事情苏幼贞现在很能适应。其实她就算是不适应也不行,众人都知道她有孝在身,就算是有聚会什么的,也不会邀请她去。
她管着的后园,如今做的很好,不光是园子里的事情不用人费心,就连花房也在康大年一家子的料理之下有了不少起色,许多难得的花儿也能培养出来了。
老太太曾经去看过一次,觉得很是不错,还特意要了两盆自己喜欢的端到了自己院子里去,有人来的时候就夸一夸。
二房的明哥儿如今已经十四岁了,做为侄儿,按制为婶母守孝一年,因此现在算是出了服。
二太太怕耽误了自己儿子的大事,不等着除服,就开始私下里张罗起他的亲事。可是她不好的名声在外面,要为小儿子求亲的路就变的格外艰难了。如今好不容易等着除服,自然是大张旗鼓的开始张罗这件事情。
苏母却不去多操心孙子们的事情,她现在操心的是儿子应该怎么办。
三媳妇没了,老三房中不能没有个能照顾他的人。
虽然三房的事情现在有贞姐儿管着,可是这孩子有孝,许多地方也不能去。再加上是未出阁的女孩子,那里就能和已经成婚的妇人混在一起。
何况做女儿的一直管着父亲房中的事情,终究也不是个事儿。
家里的事情虽然有六太太等人,可也不是长久之计,要是拖的时间太长了,将来这中馈要还回来就难了。这人都是有私心的,虽然六媳妇现在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可也将来不会做些什么。
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办法便是尽快给苏子栎寻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
苏子栎年纪不过三十几,算不得老却也不年轻了,何况找的又是继室,这就有些难了。苏母不知道着人打听了多少,却没有合适的,最后只能找了一个没落书快电子书论坛的女儿刘氏。
刘家本是安阳大户,在百年前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大户望族,只是后辈不争气,才逐渐没落,到了如今府中差不多也就只能勉强度日,甚至是拆东墙补西墙才能过日子。刘氏的两个哥哥又是不争气的,这几年把府中最后的一点东西都败坏了,偌大的家族,如今算是只剩下虚名了,因此才愿意把妹妹给人做填房。
刘氏今年十九岁,要不是父母早亡,两个哥哥又不争气,如何能被耽误了下来。
苏老太太看上她的缘故不过是她少年时期也曾经跟着父亲读过书,是个读过书的女子。
苏家家规,不娶目不识丁的儿媳,就算是继室也一样。
在苏家人的眼中,只有读过书的才算是知礼,因此这个媳妇虽然出身低微一些,苏母还是定在了十月乐颠颠的将新媳妇娶进门了。
刘氏进门对苏幼贞还算是好,客客气气的,虽然说不上亲近,可到底也算是有礼。苏幼贞知道,即便是刘氏和自己相差不过十岁,可是名义上她总是自己的母亲,因此苏幼贞对刘氏也算是恭敬有加。
一个月以后,苏幼贞手中管家的权利就交给了刘氏。
苏幼贞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而且她需要更多的时间打理自己母亲留下来的铺子和庄子,并没有许多时间管院子里的琐碎。
何况,不管她管额有多好,可如今继母进门,继续管着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总不好让继母伸手和继女讨生活。
何况又要过年了,许多事情都要费心操办,苏母也着实心疼苏幼贞不过一个孩子就要操心这许多事。如今能交出去也好。
刘氏虽然出身不高,却是个能干的,把三房这边打理的井井有条,就算是许多的事情都手生,可却都做的不错。过年的时候,也没有出什么乱子,苏母看着到底安心了许多。
这个春节是苏幼贞到了这里以后过的第三个春节,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苏幼贞现在对于那个遥远的或许一辈子都回不去的地方现在印象越来越模糊了,只剩下自己的亲人还在苏幼贞的记忆中,变成一帧永久的画儿。
☆、第四十七章 过年
苏幼贞回想起来这三年的时间,只觉得一年和一年不一样。
第一年的时候,虽然因为二房的事情,府中有些压抑,但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苏幼贞姊妹们是愉快的。
第二年的时候,母亲没了,这房中冷冷清清。可是,那时候起码有父亲陪着自己和哥哥弟弟。
如今已经是第三年,三房有了新的女主人,虽然她极力想和这位继母搞好关系,但是却无功而返。刘氏对她也好,对哥哥和弟弟也好,都是冷淡的很,似乎他们这些人和她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或许她根本没有适应怎么做一个现成的母亲吧。
饶是如此,苏幼贞还是从后园的花房里让人搬了一些盆花过来,给各院子都送了两盆,包括自己的继母刘氏院子里,算是自己的心意。
只是别的院子里都打发人来道谢,只有刘氏这里,似乎这件事情就和没有发生一样。也许刘氏觉得,她才是三房的女主人,三房里的姑奶奶个给自己东西原就是天经地义的吧。
不过,苏幼贞不是这么计较的人,因此想想苦笑一声也就算了。
这一晚上一家子人没有在一起守夜,从三太太去了以后,苏母的身子越来越差了,如今也不能熬夜守岁了。
苏幼贞姊妹三个从祖母的房中回来以后,苏幼贞看着苏幼文带着苏幼锺去睡觉,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就打发了丫鬟们都出去吃酒闹腾,自己一个人坐在房里。
苏幼贞觉得,自己真的很孤单,从到了这里以后,她第一次觉得这么孤单,孤单到想要掉眼泪。
她想起自己在遥远的另外一个地方的父亲和母亲,想起这个世界里已经不在了的母亲和哥哥,也想起来哪个不会再和自己亲昵说话的父亲。
“四妹妹!”
忽然,苏幼贞被一个声音惊醒。
“谁?”苏幼贞忙就开口问。
“四妹妹,是我。”门口传来的声音是苏幼文的。
这边的声音也惊动了丫鬟们,听竹已经快步走到了门口去。
“四少爷,您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听竹掀开门帘让苏幼文进来。
却不想,随着苏幼文进来的,还有卞姨娘。
虽然今年过年没有下雪,可是外面的天气干冷,苏幼文不过走了这一段路而已,就连鼻子都冻红了。
苏幼贞忙就拉了苏幼文过来烤火,一面又招呼卞姨娘也过来取暖。
听竹已经带着小丫鬟送了滚烫的茶水来。
“这样大冷的天儿,四少爷和姨娘怎么就过来了,赶紧喝口热茶驱驱寒。”
虽然是听竹问的话,可是苏幼文却是对着苏幼贞回答的:“哄着锺哥儿睡了以后,觉得睡不着,就请了姨娘过来陪着四妹妹守夜。”
从安氏没了以后,苏幼文回府就暂时住在苏幼锺的院子里。可是苏幼文的心中却始终都在怀念以前跟着母亲住的时候。
虽然他不是母亲生的,可是那时候母亲对他真的算是不错,自己的待遇实际上和身为嫡子的哥哥也都是差不多的,但凡是哥哥有的,母亲绝对也会给自己一份,可如今不一样了,许多的事情,都没有人会为自己操心。
母亲和继母到底是有些不一样,继母从来都不会和母亲一样关心自己兄弟姊妹的事情,她心心念念的不过就只有她自己罢了。或许在继母的心里,自己和弟弟妹妹一样都是外人吧。
卞姨娘却一直都没有说话,只是憨厚的笑着。
卞姨娘觉得,当初太太在的时候,对自己的孩子好,如今太太不在了,自己就应该对太太的女儿好,虽然自己只是一个妾侍,帮不了太大的忙,可是能尽心就好。
至于别的她没有想过。
卞姨娘是个实心眼子的人,却也是她的实心眼子才成就了她的福气。
听着苏幼文的话,苏幼贞不觉鼻子一酸,好在自己还有这个哥哥,虽然不是一母所生,可到底对自己也有真心在。
眼看着苏幼贞就要哭出来了,苏幼文忙就笨手笨脚的安慰。可是他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因此就有些手忙脚乱的了。
好在卞姨娘在一旁帮这苏幼贞擦去面颊的泪水。
“好小姐,别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