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我回答,『我选孔雀。』
 
    他仔细看了我一眼,眼神中带着些许好奇。
 
    虽然知道接下来的问题可能有些不礼貌,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问:
 
    『老师,这个心理测验准吗?』
 
    他把手中的课本随手搁在水泥栏杆上,然后说:
 
    「RogerBrown曾经讲过一段话。」
 
    『他是谁?』
 
    「他算是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家,我常在课堂上提到他。」
 
    『对不起。』脸上微微一红,『我不是个用功的学生。』
 
    「没关系。」他反而笑了笑。
 
    「这段话的大意是:心理学家往往在即将可以用一个机械式理论解释
 
    人类复杂的心理历程时,感到雀跃不已。」
 
    他说到这里时顿了顿,然后像怕我不懂似的补充说明:
 
    「人类的心理历程其实是富有智能与弹性的心理历程。」
 
    『嗯。』我点点头,表示理解。
 
    「但有时在最后一刻,这种机械式理论被证明出来不仅完全无法解释
 
    人类的心理历程,还会突然迸出一些无法捉摸的现象。」
 
    他说这段话时,脸上始终带着祥和的笑容。
 
    我不发一语,默默思考他的话。
 
    「让我回到你问这个心理测验准不准的问题。猜猜看,我选什么?」
 
    『我不会猜。』
 
    「猜猜看嘛,猜错我又不会当人。」他笑了笑。
 
    『难道老师也选孔雀?』
 
    「没错。」他点点头,「因为在这五种动物中,只有孔雀是两只脚。
 
    我觉得牠也许会被其它动物排挤而没有朋友,所以我选孔雀。身为
 
 
    老师,总会特别关心坐在角落、看起来很寂寞的学生。」
 
    『那老师像……』我有些难以启齿,『像选孔雀的人吗?』
 
    他听完后哈哈大笑,笑声停止后,说:
 
    「我放弃台北的高薪,跑来台南教你们这群不用功的学生。你说呢?」
 
    原来教授、李珊蓝、Martini先生、施祥益、我、即使包括金吉麦,
 
    虽然都选了孔雀,但我们各自有不同的选择理由。
 
    这其中有的是地道选孔雀的人;有的则完全不像。
64
    「你为什么选孔雀?」他问。
 
    『我……』
 
    「没关系。」他说,「再奇怪的理由,我都可以接受。」
 
    我将思绪回到八年前第一次听到这个心理测验的情景,然后说:
 
    『是因为孔雀的眼神。』
 
    「眼神?」
 
    『所有的动物一定都想跟着我离开森林。但孔雀那么骄傲,绝对不肯
 
    乞求,所以牠的眼神应该带点悲伤,甚至在我做选择的时候,牠会
 
 
    远远避开。可是我如果不选孔雀,牠一定活不下去。』
 
 
    「活不下去?」
 
    『小时候同学常抓麻雀来养,但麻雀被绑着以后,会不吃不喝,甚至
 
    会咬舌自尽。我觉得孔雀和麻雀一样,只要我一离开森林,牠一定
 
 
    不想活下去。』
 
    「记不记得我说过这个测验的问法有很多种?」他掏出手帕擦擦眼镜,
 
    「我现在用另一种问法问你。」
 
    『老师请说。』
 
    「如果森林发生大火,你只能带一种动物离开,你会带哪种动物?」
 
    『孔雀。』我回答。
 
    「为什么?」
 
    『孔雀跑得最慢又不太会飞,如果不带着牠,牠会被烧死的。』
 
 
    「如果洪水侵袭森林,你只能带一种动物离开,你会带哪种动物?」
 
    『还是孔雀。』
 
    「为什么?」
 
    『孔雀不会游泳,一定会淹死。』
 
    「那么以这个心理测验的机械式理论而言,你确实是选孔雀的人。」
 
    他微微点个头,「再多告诉老师一些你选孔雀的理由。」
 
    『孔雀心里很明白,牠无法在大火和洪水中存活下来,却不肯求援。
 
 
    牠只是站得远远的,静静看着我,眼神充满着悲伤,而且努力压抑
 
 
    眼神中的悲伤以免被我察觉。我不知道最想带哪种动物离开森林,
 
    只知道如果不带着孔雀,牠一定会死。我……』
 
 
    话没说完,我突然感到浓烈的悲伤,喉咙也哽住。
 
    因为我已将孔雀的眼神和李珊蓝的眼神重迭在一起。
 
    清了清喉咙后,才又开口问:『老师,我真的是选孔雀的人吗?』
 
    「人的心理历程是软的而且具弹性,机械式理论是很难预测的,也会
 
    常出错。」他的眼神变得很慈祥,拍了拍我肩膀后,说:
 
    「孩子,你要记住:别人不能论断你,心理测验也不能;只有你自己
 
    才可以。」
 
    说完后,他拿起水泥栏杆上的课本,朝我微微一笑后,便离开了。
 
    我在原地想了很久,回过神后,才慢慢往大榕树走去。
 
    在树下席地而坐没多久,便听见身后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声音:
 
    「刚刚课堂上的心理测验,都没看见你举手,你到底要选什么?」
 
    回过头,一对看似情侣的男女坐在另一边树下。
 
    「我都不选。」男孩回答。
 
    「为什么?」
 
    「只要我选了一种,就对其他四种动物不公平,所以我都不想选。」
 
    「不行!你一定要选一种,即使你不想选。」
 
    「嗯?」
 
    「别以为你全部不选是重感情的表现,因为选了一种,只对其他四种
 
    不公平;但若不选,便对五种动物都不公平。」女孩的语气很坚定,
 
    「所以一定要选择,并带所选的动物离开森林,不管那是什么动物!」
 
    男孩楞了楞,没有答话。
 
    我也楞了楞。
 
    如果那五种动物中不包括孔雀,我可能也跟那男生一样,干脆不选择;
 
    但我已做出选择,选了孔雀。
 
    不管孔雀在那个心里测验中是否可以代表金钱及虚荣,或者美国,
 
    我现在只知道李珊蓝是孔雀、孔雀代表李珊蓝。
 
    我可以带着孔雀离开森林啊,这是我的权利,也是孔雀的权利。
 
    匆忙站起身,朝家的方向拔腿狂奔。
 
    一进院子,还来不及喘气,便猛敲李珊蓝的房门。
 
    我冲动到忘记礼貌和曾经发过的誓,伸手扭转门把,房门没上锁。
 
    只看了一眼,双脚突然变成石块,僵住了很久很久。
 
    等双脚可以移动后,我走回院子,缓缓在阶梯上坐了下来。
 
    我很清楚李珊蓝走了,是那种不回头的走法。
 
    因为小狗不见了。
65
    房东说,在我坐火车回台南的前一天,李珊蓝便搬走了。
 
    没说要去哪里,也没留下只字词组。
 
    我希望带着孔雀离开森林,但骄傲的孔雀却选择远远避开,
 
    不让我为难。
 
    我打包剩下的东西,打算什么东西也不留下。
 
    只剩挂在墙上,李珊蓝送我的那件蓝色夹克。
 
    拿起夹克,发现它遮住的墙上写了一些红色的字。
 
    「我会骄傲地留在森林,或是走进另一座森林。
 
    虽然我注定无法开屏,但你可以。
 
    祝你开屏。
 
    李珊蓝」
 
    我曾告诉她,如果遇见真正喜欢的人,我会写情书。
 
    所以我写了封情书,收信人是李珊蓝。
 
    署名不再用柯子龙,而是用本名蔡智渊。
 
    将这封情书贴在墙上,与黑色的字、蓝色的字、红色的字混在一起。
 
    临走前,顺便帮房东找新房客。
 
    只花了一天便找到新房客,是个30岁左右的年轻男子。
 
    他一走进楼上的房间,便被那片落地窗吸引住目光。
 
    凝视落地窗许久后,他终于开口:
 
    「这片落地窗好像千年未曾有人造访的火山湖,宁静深邃、晶莹剔透。
 
    虽然它不会说话,但我感觉它正浮上满满的文字静静诉说一个故事。
 
    太棒了!我一定要住这里。」
 
    他越说越兴奋,说完后转头看到一脸疑惑的我,不好意思笑了笑说:
 
    「我是写小说的,一个三流的作家。」
 
    我淡淡笑了笑,没说什么。
 
    「咦?」他注视着床边的墙,「墙上怎么会有一封信?」
 
    他转头看着我,目光正寻求解答。
 
    我看了他一会,便问了那个心理测验:
 
    『你在森林里养了好几种动物,马、牛、羊、老虎和孔雀。如果有天
 
    你必须离开森林,而且只能带一种动物离开,你会带哪种动物?』
 
    他想了很久,回答:「那我就不离开森林。」
 
    我楞了楞,又问:『如果森林发生大火,或是洪水侵袭森林呢?』
 
    「我还是不会离开森林。」他说。
 
    『为什么?』
 
    「这些动物都是我养的,不管我喜不喜欢。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彼此
 
    拥有,也只拥有彼此。我没有权利、也不想决定哪种动物可以活、
 
    哪些动物该死。唯一能做的,就是陪着牠们,直到末日来临。」
 
 
    他的神情很认真,但过了一会便笑着说:「我的想法很怪吧?」
 
    『不会。』我也笑了笑。
 
    也许就像Martini先生觉得他跟我有缘于是告诉我他的故事一样,
 
    我也觉得这个年轻作家跟我有缘。
 
    『想听那封信的故事吗?』我指了指墙上。
 
    「迫不及待。」他说。
 
    我请他坐下,然后告诉他我的故事。
 
    虽然他听得津津有味,但始终没插嘴。
 
    「两年后,你会回台湾吧?」听完故事后,他问。
 
    『即使布什总统跪着求我,并抱住我大腿,我还是会回来。』
 
    「是为了李珊蓝?」
 
    『嗯。』我点点头。
 
    「是不是因为她已变成你右边的石头?」
 
    『不只是这样。』
 
    「喔?」
 
    『我选孔雀的理由是因为如果不选孔雀,牠便活不下去。但我也是只
 
 
    孔雀啊,如果李珊蓝没有选我,我也活不下去。』
 
    他沉默了许久,才开口说:
 
    「我相信李珊蓝一定会再回来这里。」
 
    『为什么?』
 
    「因为她知道你也会回来这里。」
 
    我笑了笑,觉得这个年轻的三流作家有股说不出的亲切感。
 
    「如果她回来,我会帮你转交这封信。」他指了指墙上。
 
    『谢谢。』我卸下了心头重担。
 
    把身上的钥匙交给他后,我跟他握了握手,转身离开。
 
    是那种心里很清楚一定会再回来的离开。
 
    终于要离开台湾这座森林了。
 
    虽然荣安哇哇叫了半天,我还是坚持不让他到机场送我。
 
    我没带走任何一种动物,只有自己同行。
 
    天快要亮了,这时候的夜最黑。
 
    我一个人坐在空荡的机场大厅里,静静等待开屏。
 
    jht。
 
    ~TheEnd~
写在之后
    1986年春天,我搬进一个有两面窗户的房间,度过高中最后三个学期。
 
    房间在五楼,两面窗户一面朝南,另一面向西。
 
    朝南的窗外可看见隔壁女校的学生,这是我最大的休闲活动。
 
    偶尔女孩们不经意抬头看见倚在窗前的我,便会窃窃私语。
 
    大概是说些那个无聊的男生又在偷看我们,八成是个变态之类的话。
 
    我当时丝毫不觉得羞耻,反而会得意地嘿嘿笑,还朝她们比V。
 
    年轻果然真好。
 
    向西的窗外,是海的方向,也是故乡的方向。
 
    虽然根本看不见海,但心中有海,眼中自然就会有海。
 
    (编按:此名言佳句出自《夜玫瑰》,红色出版社2002年11月初版。
 
    欲购此书请洽出版社书库东北角,爬满蜘蛛网的书堆便是。)
 
    对当时未满十七岁的我而言,对家乡仍然有一份强烈的依恋。
 
    所以我想家时,就会站在向西的窗口,凝目眺望。
 
    后来家不见了,我便关上这扇窗,不再开启。
 
    不过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由于具有写作者的身份,我最害怕被问到灵感来源之类的问题。
 
    我无法说出灵感来源是青春少女亮丽脸庞所荡漾出的灿烂笑靥;
 
    或是佝偻老妇垂头白发也掩不住的斑驳沧桑等等美丽的话。
 
    只能说出我的灵感是源自对生活的感受这种烂答案。
 
    因为搬进那个房间后,我便习惯与自己相处,生活里没别人的影子。
 
    我开始用心感受每天经历的人事物。
 
    这十九年来,只要生活中让我起了从头开始的念头时,
 
    我心里便会试着回到那个房间,找寻「头」。
 
    某种意义上,那是我生命的。
 
    我大概是属于那种长不大的人,或者说根本无法长大。
 
    因为我生命的原型已在十九年前的那个房间里被塑造完成。
 
    之后或许可以被修饰,但样子不会改变多少。
 
    在我写作的历程中,「从头开始」的想法一共有两次。
 
    第一次是写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之后半年。
 
    因为写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我不断读到别人对我的看法。
 
    但别人口中的我或我的作品,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
 
    我开始感到慌乱与不知所措。
 
    因为害怕迷路,所以选择站在原地。
 
    直到我回到那个房间,重新找到不曾改变的自己。
 
    也彷佛闻到熟悉的洛神红茶味道,那是那阵子生活中的唯一味道。
 
    现在生活中的味道,或者说是生活本身,根本不可能会跟以前一样了。
 
    只剩自己是不变的。
 
    于是我用很简单的文字,写下《洛神红茶》。
 
    第二次——也就是这一次——想从头开始的念头,
 
    是动笔写《孔雀森林》前一个月。
 
    原因很简单:我累了。
 
    再怎么贪玩的小孩子累了也想回家,所以我想回到那个房间。
 
    《孔雀森林》其实应该叫《孔雀》,我计算机里的原稿一直是这么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