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通关-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托樾南蛭庑±鲋行牡拿恳桓龊献骰锇榍虢萄啊4由砦呒队稻淼奈庑±龅狡胀ㄓ嗽保彩潜人缂尤氲谋人娜怂佳啊K选叭诵斜赜形沂Α闭饩浠霸贏BC直销中用到了极致。 
祝天奇甚至还向黄来娣请教过如何销售产品。 
那天,祝天奇对黄来娣说:“黄姐,你的个人销售能力在我们中心是数一数二的,我想向你学习一下如何有效地达成销售。” 
黄来娣正在看一本营养学方面的书,抬眼看了看祝天奇,心想:你这个大老板以前不是瞧不起我吗?现在也要向我这个当年的垃圾婆请教?老娘还真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呢!你虽然有钱,但你现在推不了ABC直销这磨了吧? 
“怎么样?想拜师傅了?”黄来娣阴阳怪气道。   
第十章 人生通途 1(2)   
“确实想叫黄姐教几招。”祝天奇并不介意他的态度。 
“想拜师傅也不诚恳一点?”黄来娣翘起了二郎腿。 
“怎么才算诚恳?” 
“叫我师傅!” 
“师傅,徒弟向你学习……”祝天奇笑了笑,欠下身来。 
黄来娣听到这一声师傅,全身像是抹了酥油一般,滑溜极了。 
“这还差不多!”黄来娣乐滋滋地说。 
吴小丽经常在课上说,做ABC你付出多少将来就能回报多少,你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会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这话一点没错。 
现在祝天奇那些私下的努力终于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了。 
这个月他就做到了ABC公司的营业主任。他一个人销售了将近8万元的产品! 
虽然人们常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但祝天奇最近却接二连三地收获了喜事。他和温可心的关系从老板与员工的上下属关系迅速演变成恋人关系,现在又变成了夫妻关系。在祝天奇做到ABC公司营业主任后的第三天,两人正式去登记结婚。结婚后他才知道,温可心早在4年前就已经暗恋他了,只不过那时候碍于他有了家庭才不敢大胆表白。 
祝天奇和温可心举行婚礼那天,他生意场上的朋友和天驰市政府部门的朋友来了七八十桌人。温可心的大学师兄,《天驰早报》的记者周大洲也来了。 
周记者的出现让祝天奇确实很惊喜,因为他们很久没见面了,自己的公司正想找他出一些营销策略出一些金点子呢! 
周记者说通过这几年对直销的关注报道,他觉得直销是个很有市场前景的行业,他准备在适当的时机切入,同时他建议祝天奇也可以切入。 
祝天奇笑着说:“我早就切入了,我现在都已经做到ABC公司的营业主任了。” 
周记者惊讶地说:“什么?好小子你把我师妹弄到手没有任何迹象,什么时候切入直销怎么也没告诉我?” 
祝天奇微微一笑说:“我也是半年前才切入的……” 
周记者说:“那我也加入你们ABC公司吧……” 
其实周记者之所以这么爽快地就加入了ABC公司,除了确实是想兼职这个很有市场潜力的行业赚点外快外,更重要的是他还另有打算:他想深入地了解直销行业。 
周记者是《天驰早报》的财经记者,也是G省的知名财经记者,在新闻界和商界的知名度很大。由于职业的关系,周记者和ABC公司早在传销禁止时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记者特别是财经记者,他知道直销在国外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营销模式。由于直销是把产品直接流通到消费者的手上,省去了传统店铺营销之间那些繁琐的中间商环节,这对生产商对营销人员对消费者来说都有好处,可以说是三赢。生产商可以节约很大一笔商品的运营成本;营销人员可以通过销售产品获得事业的机会,从中获取利润;而消费者则可以买到高质量价格合适的产品。另外,由于直销省去了中间环节,消费者在购物时还可以避免买到假货的烦恼。而假货泛滥成灾是传统店铺营销中的一大怪胎。直销可以让假货无容身之地。因为直销公司的产品只通过营销人员一个环节就到了消费者手上。 
周记者知道,传销在中国被禁止后,很多人都“谈传色变”。将传销看作是洪水猛兽,当成骗人的代名词,无形中把直销也当成了骗人的行为。其实这是那些非法的传销公司借助直销的模式搞浑了整池水,才使得人们真假不分的。人们这一混淆,就使得ABC公司等一些正规经营的直销公司深受其害。不但让普通人把从事直销行业的人打入另册,看成是不务正业者,而且把那些直销公司也看成是骗钱害人的公司。其实传销和直销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传销的根本目的就是拉人头骗取入门费或者利用层层盘剥来牟利,而直销则通过销售来获得回报;传销宣扬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直销倡导有付出才有收获。 
从传销被禁止起,周记者就开始关注直销,关注ABC等这些合法的直销公司。在对这些直销公司的采访中周记者发现,直销这个行业虽然没有直销的业内人士说得那么好,但是也绝非外面的人想象的那么坏,更不是什么骗人的事情,而是一种很正常的经营模式。周记者还发现,近年来那些直销公司在天驰市做出的公益事业是很多的。他们所做的公益事业涉及很多领域,扶贫助困、保护环境、帮助残疾人、关爱青少年成长、希望工程等领域都有这些直销公司的足迹。   
第十章 人生通途 1(3)   
周记者觉得自己作为一名财经记者,有必要关注直销行业。 
黄来娣成为“风暴行动”开始以来第一个被处罚的人。 
这天上午12点30分,吴小丽准时在中心办公室等候“风暴行动组”成员的回来。所有的成员都准时回来了,只有黄来娣一个人迟到了。时间过去10多分钟后,黄来娣才气喘吁吁地回来了。 
“你今天完成了多少个?”吴小丽问黄来娣。 
黄来娣说:“没完成任务。” 
吴小丽再问:“多少个?” 
“老娘才要了10个陌生名单。” 
“看来你要跑楼梯了。” 
黄来娣顿时傻了眼:“不会真的要我跑楼梯吧?” 
吴小丽严肃地说:“你认为这是开玩笑的?” 
“老娘能不能只跑四层呀?” 
“谁和你讨价还价?八层!一层不能少!” 
“就老娘一个人跑?” 
“就你一个人没完成,还有谁陪你跑?” 
“老娘要是不跑呢?” 
“你必须跑!” 
“为什么?” 
“这是我们的游戏规则。” 
“什么叫游戏规则?” 
“是规定。” 
“不跑真的不行?” 
“你要想在你的合作伙伴中起到带头作用,你就必须给我跑!谁叫你没完成任务?” 
黄来娣就嘟着张嘴说:“跑就跑,累死了大不了老娘睡一天!” 
“别嗦,快跑吧。” 
黄来娣就只好跑步上八楼了。中心的合作伙伴听说黄来娣跑楼梯,都纷纷跟在后面跑着看热闹。把黄来娣气得不行,一边跑一边骂:“妈的!老娘跑楼梯有什么好看的?你们巴不得老娘天天跑是不是?” 
为了把“风暴行动”开展好,在中心起到带动作用,吴小丽决定加大培训的规模。除了常规的培训外,她打算每个月再搞一次人数在400人左右的大规模培训。 
这天晚上的营养课结束后,吴小丽把祝天奇和马远征留下来,和她还有汪治国一起讨论如何策划大规模培训的事情。 
四个人在吴小丽办公室里的沙发上坐下来,吴小丽说:“这段时间的‘风暴行动’搞得还不错,在中心起到的带动作用还不小。我打算以‘风暴行动’为契机,搞几次大培训,把整个中心的合作伙伴充分激励起来!” 
“打算怎么搞?”祝天奇问。 
“一个月搞一次,人数在400人左右。我打算请北京的鲁总过来当我的主讲嘉宾,他绝对是力量型的人物。其实他早就告诉我要多搞培训了。”吴小丽说。 
“好啊!我就盼望着多一点这样的大型培训呢!也好帮我跟进几个大老板出来。”祝天奇兴奋地说。 
“我觉得培训是应该搞,但人数可能太多了一点。现在公司在人数方面卡得紧,规模太大了公司可能不允许。”汪治国说。 
“你这个人就是胆子小,做事情总是前怕狼后怕虎。谁让你告诉ABC公司了?”吴小丽不耐烦地说。 
“我不是前怕狼后怕虎,我是考虑得全面一点而已。万一被公司知道了怎么办?”汪治国低声说道。 
“考虑那么多干吗?等你考虑完茶都凉了!”吴小丽没好气地说。 
“汪经理这个问题是应该考虑一下,要是被公司知道了可能就麻烦了。”马远征插了一句。 
“像你们这种胆子能办得成什么大事?祝老板,你说一句,搞是不搞?” 
“搞!一定要搞!直销的精髓就是要搞培训、会搞培训。搞个培训考虑那么多干吗?”祝天奇态度坚决地说。 
“祝老板能认识到这一点很不错。就是嘛!人家祝老板做了那么多年生意,考虑问题不比你们周到?怕什么怕?公司知道公司知道,知道了又怎么样?”吴小丽说。 
“我保留我的观点,搞可以搞,但规模不一定要那么大。搞太大了可能会有麻烦。ABC本来就经常被人家说闲话,最好不要惹麻烦。”汪治国淡淡地说。   
第十章 人生通途 1(4)   
“你这个人就是办不成大事!”吴小丽几乎失去耐心了。   
第十章 人生通途 2(1)   
马远征上报纸了! 
吴小丽是今天上午知道这个消息的。 
当时她刚从家里赶到办公室,还没坐定,一个合作伙伴就手里扬着一份《天驰早报》,像街上的卖报员一样嘴里嚷着“快看!快看!大新闻!大新闻!”跑了进来。 
“吴经理,马远征上报纸了!你看他的相片还登在报纸上面哩!”这个合作伙伴指着报纸兴奋地说,似乎报纸上登的人是他一样。 
吴小丽拿过报纸一看,一行大大的标题映入眼帘—— 
《喝白粥,睡公园,拉过业务,搞过推销——贫寒农家拼出外企经理》。文章大约有三四千字,写的是马远征从一名穷困潦倒的大学生成为一家著名外资直销企业的营业经理的故事。文章的中央还印了一幅马远征的生活照,照片上的马远征笑得很灿烂。 
文章是周大洲记者写的。文字写得很感人,有的地方催人泪下。 
吴小丽看完后流泪了。她为马远征的成功而高兴,这回终于可以对马远征放心了。 
当初吴小丽看到马远征做ABC那副贫困潦倒的样子,看到他做着做着就对自己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就一直用这样一个故事去激励他—— 
一个孤儿四处流浪。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受苦最没用的人,他整天唉声叹气。最后他流浪到了一个寺院,寺院的方丈收留了他。那个方丈见他这个样子,就叫他捡起草丛中的一个很普通的石头拿到集市上去卖,但是告诉他,无论别人出多高的价钱,都不要卖这个石头。那个孤儿心想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石头,谁会买呢?但是他还是听从了方丈的话。他把那个石头摆在集市上,第一天无人问津。第二天陆陆续续有人来看热闹,但都是觉得这个卖石头的人很奇怪,对他评头论足而不买他的石头。到了第三天,竟然有人愿意出钱要买那个石头。他摇头说不卖。谁知道买石头的人就提高石头的价钱。他还是不卖。最后石头被提到了100元。他还是不卖。当他十分高兴地拿着石头去见方丈并把卖石头的过程告诉方丈,方丈就再叫他拿着石头到珠宝市场去卖。他去了。第一天同样没人问。第二天有人问并想买了。他不卖。到了第三天,有人愿意出1000元买下石头。他不卖。又有人愿意出两千元。他不卖。后来那块被人们当成名贵宝石的石头就被不断地抬高价格,后来被抬到了100万元。他还是不卖。最终那块石头被人们当作了无价之宝。当他拿着石头去见方丈并把石头卖到100万元最后变成无价之宝的事情说出来的时候,方丈摸着他的头说:“孩子,你要记住: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还是一块无价的宝石,其实并不由别人来定,而是最终由你自己决定!如果这块石头永远躺在草丛中,它就永远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是你把它拿到集市甚至是珠宝市场,它就会成为一块值钱的石头甚至是无价的宝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学会去等待和创造机会!孩子,请记住:你是一块无价的宝石!” 
当时吴小丽就不断地重复着这个故事,并且一遍遍地对马远征说:“远征,请记住!你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你是一块无价的宝石!” 
现在马远征终于从一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了一块宝石。 
写马远征的报道刊登出来之后,在天驰市的读者中引起很大的轰动。《天驰早报》的新闻热线电话打到发烫。那些读者在佩服马远征的同时,都要求报社提供他的联系方式,说是有机会想见识一下这个顽强拼搏的小伙子。 
连续几日来,马远征的手机也像报社的新闻热线一样一直响个不停,简直被打到爆炸。究竟接了多少个电话,他已经记不清楚了。 
很多人觉得和马远征打电话还不过瘾,他们就跑到马远征的办公室来见识见识这个报纸上的新闻人物到底长什么样子。 
阿秀是数以百计的来访者中的一个。 
阿秀也是从天驰市一个下岗家庭出来的女孩子,她的经历和马远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她想不到马远征的经历比她还要苦,他比她还要坚强。   
第十章 人生通途 2(2)   
阿秀的父母亲双双下岗。一家人挤在不足30平米的房子里,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是他们家唯一的娱乐工具。父亲靠摆水果摊母亲靠擦皮鞋来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 
就是这样的家庭,照样把阿秀供到大学毕业。 
但阿秀的大学和多数人不同的是:她一个月才吃一次肉,平时都是靠吃白米饭和青菜。饭堂的阿姨见她可怜,很同情她,就浇一些肉菜的菜汁到她的米饭上,她这才每天有了点油水。 
为了能把大学读下去,阿秀就在学校里推销方便面呀袜子呀牙刷呀什么的,星期天她还要去打零工做家教,要不她连吃青菜都困难。因为父母的微薄收入还不够支付高昂的学费,哪里还能负担她的生活费? 
正是凭着那种坚强的拼搏精神,阿秀不仅在班上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从推销中发现了一个商机:每年大学生就业双选会的时候,学生们都要印很多的求职材料四处去投递,印一本就要花几十甚至上百块钱。阿秀就把那些学生的求职材料业务揽到手里,再去和文印店统一谈价格。这样一来,既让那些学生得到了实惠的价格,自己又从中赚取了一定的差价。这样一年下来,阿秀竟赚了两万多块钱。赚了钱的阿秀不甘心继续做一个跑业务的了,她买了复印设备,办理了有关证件,开起了“大学生复印社”,后来竟发展成了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学生服务公司”。公司业务范围涉及求职材料印刷设计、大学生求职咨询策划、大学生求职形象设计、大学生勤工俭学咨询代理等等多项业务。由于阿秀做的这些业务都是新鲜事物,所以一时间引起了众多大学生的注意,不仅本校的学生纷纷到她的公司去要求提供相关服务,她的生意还从本校延伸到了别的学校。后来竟几乎包揽了这个城市中所有大中专院校的业务,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就这样,阿秀大学还没毕业就成为了一个拥有上百万资产的学生老板。4年大学毕业后她已经是怀揣两百万走向社会了。有了在学校的那段历练,走向社会的阿秀很快就成为了更大的老板,成为了朋友眼中的款姐。 
但阿秀一直都没有男朋友。 
当然她的身后也跟着一大群护花使者,他们都想得到阿秀这个既漂亮又有能力的女孩子。 
这一大群人当中,阿秀没看上一个。理由很简单:一是生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