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岁多的孩子,白白胖胖,最是可爱。
    看着小婴儿嘴角的口水,默璃下意识的就拿出帕子,小心翼翼的为它擦干净嘴角,然后一根手指一根手指慢慢擦好。
    默璃一直都是喜欢小孩子的,一向凉薄的她对于小孩子总是有用不完的耐心。
    眼神清澈,没有坏心思最好不过了。
    “啊……啊”
    默璃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那张牙舞爪的小模样倒是可爱极了。
    智商会停在七岁吗?
    就算是弯腰低着头的默璃,也能够感受到清河公主眼睛里的灼热,显然是看她对这个小婴儿这么友善,想要演苦肉计了。
    不出默璃所料,清河公主的越说越悲伤,把这个小婴儿的生活说的格外凄惨。
    默璃嘲讽的勾了勾嘴角,把帕子塞在孩子的衣服边,淡淡的说道。
    “你是符坚盛宠不衰的爱妃,她是符坚最疼爱的皇女,因着这个孩子的原因,符坚更是对你多了几分恻隐之心,怎么在你的描述里这些都不见了呢?”
    “你一位我远在凤皇城,就对长安城中的一切一无所知了吗?”
    “清河公主,莫要再做这些无所谓的解释,我也从来没有说过需要你的解释。”
    默璃张扬的笑着,风华绝代,十年的时间,慕容冲这张脸彻彻底底的张开了,也终于对得起他倾世美人的描述。
    清河公主闪了闪神,有深藏眼底的嫉妒。
    就是这张脸,符坚念了十年都忘不了,就算是她久伴他身边,都比不上当日的惊鸿一瞥。
    就因为他这一张脸,年幼之时就被父皇封为了大司马,中山王,国破家亡,又让符坚念了十年。
    “清河公主,俗话说的好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亲,你与符坚夫妻情深,而这小公主也是与符坚父女情深,我怎么也不好把你们分开。”
    “你放心,我会把你与小公主送到符坚身边,毕竟夫妻就应该同甘共苦啊。”
    “你说是吗?”
    默璃嘴角一直浸着笑意,只是说出来的话却让清河公主恐惧不已。
    世人皆知,大秦国已经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慕容冲。
    虽然慕容冲没有登基,没有建国号,但是这北方的大片土地尽归他所有,就算他不登基,不黄袍加身,也是这北方名副其实的皇帝。
    就连建立西燕的慕容族人,此时此刻都必须仰他鼻息。
    她是慕容冲的嫡姐,按理说,慕容冲为帝,她是堂堂正正的长公主,为什么要去追寻符坚呢?
    十年不见,这个弟弟变得愈加难以揣测了。
    “凤皇,入符坚后宫,姐姐实在是情非得已,为了保全慕容一族才苟延残喘,虚以为蛇,从不曾真心实意待符坚……”
    清河公主不断的说着,而默璃只是安静的看着她。
    她不清楚真正历史上的清河公主是什么模样,但是能让无数人惋惜的绝不会是面前这个样子。
    这样的清河公主,怎么可能会有人缅怀。
    “我无意听这些,不过,这个孩子我倒是可以替你照料一二。”
    “反正在你眼里,他也是个累赘。”
    “若不是他还能为你博得几分怜惜,你怕是早就把你溺了池子了吧。”
    默璃没有错过清河公主眼里的冷芒和嫌弃。
    从他进来,就看到清河公主只是拉着小公主的手,至于那个话都说不利索的小皇子则是随意的让他坐在地上,从不曾施舍一个眼神。
    如果是真心疼爱孩子的母亲,怎么可能这样做。
    默璃没有时间再看清河公主演那楚楚可怜的戏码,弯腰抱起小皇子,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尘,转身离开了房间。
    小皇子一双清澈干净的眼睛看着默璃,半晌才咧开嘴咯咯咯笑了起来,随着笑声还流了几滴口水。
    不止眼神清澈,就连笑声也是干净的。
    默璃笑了笑,其实孩子的感知才是最敏锐的,他们能够清楚的分清谁是善意,谁是恶意。
    她抱他离开她的母亲时,都不见他有任何不舍,足以看出所谓的母子情分有多寡淡。
    对上这样一张笑脸,任是谁都无法硬起心肠。
    于是,默璃也回了小皇子一个微笑。
    “吧唧……”一个湿漉漉的嘴巴印在了她的面颊上。
    默璃叹了口气,爱流口水的习惯什么时候能改。
    就这样,默璃把小皇子留在了身边,并给了他一个新的名字,慕容安。
    她不在意他的智商停留在几岁,只是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的长大。
    有她在,她一定会尽力调理好他的身体。
    而清河公主和那位小小年纪就精明的不像话的公主确实被默璃送到了符坚身边。
    就算他们再不愿意,也反抗不了。
第七百六十二章凤皇何不归故乡(十六)
    (十六)
    占领长安后,默璃并没有着急着东征西战,而是停下来整顿。
    就算属下再怎么劝说她登基,默璃都置之不理。
    这只是把符坚的前秦打下来罢了,北方统一,呢南方呢?
    对于所谓的南北朝,默璃并不想看到。
    既然要以皇帝二字冠之,那么就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
    重整北方,把北方境内那些自立政权的小国一一收拢,包括慕容氏一族建立的西燕。
    所有的慕容族人提起她只有四个字,冷血无情。
    不过,默璃摆摆手,就喜欢你们看不惯本姑娘,又动不了本姑娘的模样。
    她可不像符坚那么傻,把实权分给前朝遗孤,很多时候,非我族类,齐心必异这句话还是十分正确的。
    权利动人心,祸起萧墙到常见的很,更何况是国家与国家之间。
    任人唯贤是一回事,权归中央又是另一回事。
    被送走的清河公主并没有死心,时不时的会给默璃写一封信,诉诉思念之苦。
    每当清河公主来信,默璃都会抱着慕容安读给他听,然后看着他没心没肺的笑着。
    默璃很是喜欢这样干净的笑容,仿佛能够驱散她心头所有的烦闷和阴霾。
    默璃也会时不时用好不容易攒下的灵气替慕容安梳理身体,有时候也会让他泡药浴。
    跟在她身边的慕容安,身体强壮了很多。
    只是先天的痴傻,她无可奈何。
    大脑是人组织器官最精密的地方,就算是透视的机器都研究不透,更何况是人眼呢。
    所以,她有不俗的医术,但却始终不肯替慕容安治疗痴傻。
    她怕一不下心,这个可爱乖巧,总是能让她开心的小人儿就这样消失在她面前。
    她宠慕容安,所有人都知道。
    收到符坚被心腹手下所杀时的消息时,默璃并不意外。
    不论是在剧情中还是历史中,符坚兵败逃出长安,前往羌人的地盘后,就被曾经的手下姚苌逼问传国玉玺,然后被杀。
    符坚死时,享年四十八岁。
    符坚一生爱好美色,后妃,儿女数量都不少,如今符坚一死,成年的皇子还好说,至于那些幼子命运就有些悲惨了。
    姚苌为讨默璃欢喜,知道慕容冲和清河公主的关系,自作主张的把清河公主和那个讨人厌的公主送到了长安。
    对于一出现就装可怜,装慈母的清河公主默璃是十分不喜的。
    不过,默璃并不想在清河公主身上费神,如同对待其他慕容一族的人一样,一处宅院,两三个侍从。
    默璃是不可能让清河公主和那些符坚的小公主接触权利的,就算他们是女人,默璃也不会小觑。
    通常成大事者,女人的心比男人更狠。
    默璃把自己的态度表现的很明确,所有人都知道清河公主母女不得她喜欢。
    整合北方,消除了一切不团结的因素外,默璃才举兵南下。
    为了能够与东晋的谢氏势均力敌,默璃专门训练了水军,毕竟东晋长居南方擅长水上作战。
    长途跋涉,想要攻打东晋,战线势必就拉的很长。
    战线拉长,不论是兵线还是补给都必须跟的上,否则不战自溃。
    谢安谢玄叔侄二人同心协力,叔叔官拜丞相,侄子则是大将军。
    谢安坐镇后方,运筹帷幄,谢玄冲锋陷阵,勇猛无双,二人相互信任,默契十足。
    东晋是一块儿硬骨头,想要啃下来一点儿都不容易。
    因为士兵的水土不服,刚开始默璃的仗打的十分艰辛,没有办法默璃作弊了。
    空间中的灵泉水滴在将士们的大锅饭中,无声无息中改变将士们的体质,使得他们适应南方的潮湿与闷热。
    慢慢的,开始打胜仗,到最后的战无不胜。
    战场上刀剑无眼,就算是默璃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还是受了不大不小的伤,甚至是那张倾国倾城的容颜上都多了一道贯穿半个面颊的狰狞伤疤。
    铜镜中的男子硬朗铁血,一道伤疤并没有有损他的容貌,反而多了几分肃杀和威严。
    果然,长得好看的人就算是毁容了也比一般人好看。
    就在她可以乘胜追击,直捣黄龙时,长安传来消息说慕容一族叛乱。
    慕容一族叛乱?
    呵呵哒,默璃实在搞不懂慕容一族究竟是有什么好叛乱的。
    或许是觉得她变相的软禁了他们?没有把权利和军队分给他们?
    慕容一族的叛乱并不简单,看来背后是有人支招了,否则也不会这么底气十足。
    百里和小玉带领一支队伍相携回到长安,只是在他们离开的第二日,默璃接到了一封信,说是半月之后要拿慕容安祭旗。
    没错,就是祭旗。
    看到这个消息,默璃的手忍不住握拳,青筋暴出。
    当初南下攻打东晋时,她曾经想过要把慕容安带上,可是考虑到山高路远,长途跋涉,而他的身子又弱才歇了这个心思。
    清河公主是死人吗?再怎么说慕容安都是她的儿子。
    默璃清楚,这些人其实就是想逼她回京,放弃对这东晋最后一座城的攻打。
    东晋皇城城墙高耸,守城士兵都是精锐之师,三天两天没有可能攻打下来。
    半个月啊,还真是考虑周到。
    一般人半个月还这没法子从这里赶回长安,看来算计的人都考虑到了她的功夫不弱。
    慕容安?
    想想那个软软糯糯,十分依赖她,笑起来干净的孩子,默璃的心就软的一塌糊涂。
    按理说,百里和小玉回长安,定然会救出慕容安的,可是她还是不放心。
    看看一河之隔的城墙,默璃眼中杀意涌动。
    不用说,鼓动慕容一族,画下大饼引他们上钩的一定是那位丞相爷。
    不过,慕容一族的人还真是傻,东晋失败已成定局,他们到底是得了什么好处才会悍然在长安城中叛乱,难道就不怕他秋后算账吗?
    慕容安还是东晋都城建康,貌似她只能选一个。
    微微沉吟之后,默璃眼中的犹疑之色褪去,建康她要,慕容安她也要保。
    只要她成功的拿下建康,那么自然可以震慑长安城中上蹿下跳的人。
第七百六十三章凤皇何不归故乡(十七)
    (十七)
    相反,如果她就此回去,怕是才会落入别人的陷阱,成为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慕容家的人,此次回京她绝对不会再放过。
    韩信都能背水一战取得战争的胜利,而她现在形势大好,兵力远远大于东晋,有什么好害怕的。
    攻城。
    默璃把掌心的纸条化为灰烬,轻轻一吹,便飘散在空气中。
    威胁别人的时候,总要做好被吞一口的准备,希望那位丞相爷做好了这个觉悟。
    浴血奋战,不知道倒下去多少人,只知道建康城外的河水已经被染红,整个空气中都飘荡着浓重的血腥味。
    建康城,是东晋最后的依托,所以默璃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挠和抵抗。
    这不同于她攻打长安,长安是北国,她从国内揭竿而起,而现在严格说起来她是侵略者。
    只要东晋一方有人煽动,那么自然会有百姓抵死反抗,这在无形之中加重了默璃攻城的难度。
    不过,也仅仅是加重罢了。
    东晋仅仅八万兵力,只要她手中粮草充足,迟早都会打下建康城。
    另默璃没有想到的是,战争进行到了如火如荼的阶段,建康城竟然打开城门,迎她进城。
    没错,这个世界上总是不缺那些识时务的人。
    建康城覆灭已成定局,还不如叛出东晋,在默璃这里卖个好。
    谢安,谢玄被五花大绑压在默璃身边,谢安已经上了年纪,不过这叔侄二人端端是好容貌,清新雅致,带着江南人特有的韵味。
    大帐中三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开口。
    默璃是在心中琢磨二人为她所用的可能性,而谢安则是打量着默璃,看看这位从那座废弃之城崛起,统一整个北方,然后又攻下整个东晋的慕容凤皇。
    看来当初的燕皇还是有眼光的,凤皇自然会天下归一。
    他看的清楚,面前这位年轻人,真正的目的是要实现大一统。
    真没想到,符坚和他,一连败在了这个年轻人手上。
    当初符坚打败,他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亲自交锋三年,他知道那是理所应当。
    面前的这个容貌俊美的男子,不按常理出牌,你自以为揣摩到了他的心思,可下一秒就打破了你的计划。
    人有前面,确实如此。
    谢玄倒是没有他叔叔那么多的心思,毕竟两人多次在战场上,熟的不能再熟。
    “慕容元帅,长安城中百姓人人言您对前秦帝王和清河公主之子疼爱有加,更是赐予了他新的名字,你不管不顾的攻城,是把他抛在了脑后吗?”
    “还是说自始至终,那个孩子都是个工具。”
    谢安的声音儒雅淡定,并没有作为俘虏的觉悟。
    默璃撇嘴,嗤笑一声“丞相大人,你觉得凭慕容家那帮欺软怕硬,贪生怕死之徒敢出手吗?”
    “他们只会在确认我没有复起可能时,才会展现一下所谓的勇气。”
    谢安认真的听着,眼里划过一道笑意。
    是啊,在他眼里,前燕覆灭再正常不过。
    他倒是没有想到,前燕还留了慕容凤凰这么一个一统天下的主儿。
    好男儿志在四方,他也曾想辅佐明君征战四方,天下统一,只是有心无力。
    他本以为国破之后,他会愤怒,也会仇恨,却没想到现在反而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就算慕容冲登基,也会善待东晋百姓。
    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常言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只是他没有想到这次分裂时间竟然如此短暂。
    没想到,有生之年他还能够看到大一统。
    “慕容元帅说的是,慕容族人确实不堪。”
    谢安并没有遮掩,就这么当着默璃的话说了出来。
    慕容家两代人的精华好像全部集中在面前这个人身上,耀眼夺目。
    默璃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有谢安这位东晋德高望重又大权在握的丞相出手,默璃重整建康城格外顺利。
    在完成了基本的后续之后,默璃开始回长安。
    浩浩荡荡,军队的大旗漂洋在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这下真真实现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回到长安,百里和小玉已经制服了慕容一族的人。
    小玉知晓她的身份,所以对付起慕容一族的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