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话-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啊,看她的样子就知道没说完。

    老金又道:“东头有个姓李,听说他家会抽丝,每次会收够附近庄里的蚕茧,但从茧到丝,这价儿又能赚一倍,所以他家只种了二分菜地,也不养蚕,每年只收茧抽丝。”

    陈湘如依不说话,只指了指一边的茶水。

    老金很用心地想,“庄子西头有个梅娘子,会织布,听说针线是一顶一的好。”

    陈湘如唤了店家,又点了几个馒头包子,“十几里路呢,老金吃了饭就回家吧,一个月后再来。”

    他看到的都说了,怎么不对么,还是哪里漏掉了。

    老金很认真地想着。

    绿叶扶陈湘如上了马车,不解地道:“大小姐,你到底要干吗,老金说了半晌,我一句也没听懂,东一南山、西一棒槌,听着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话呢。”

    陈湘如笑着。

    她的计划,岂是绿叶能明白的。

    她不过是求一安宁罢了,既然有了血脉至亲的家人,她总得给陈相富兄弟求个平安。(未完待续。。)

第132章 退路

    想听陈湘如解释几句,老金说的那些话,绿叶一句没听明白。

    绿叶嘀咕道:“不说就算了,我不问就是。”她突地“啊——”一声尖叫,吓得陈湘如顿时警惕起来,“大小姐,对了,对了,有个姓万的客商,说是去年你找他帮忙办的事办好了,让你从绸缎庄出来去一趟茗香茶楼呢。”

    姓万的客商,一个从燕州来的布商。

    每次来江南,都会从陈记绸缎庄记上好几车的货。

    陈湘如道:“能不能别咋咋呼呼的,我的魂儿都快被吓没了。”忙对车夫道:“去茗香茶楼。”

    万老爷已等了半炷香工夫,此刻正与一个相熟的客商闲话家常。

    “老万你好啊,你是燕州一带有名的大布商,就连陈记绸缎庄也给你几分面子,去年我没买到的美人屏风,你竟买了一千套。去年争相买的,你瞧今年,整个江南,到处都是美屏风。”

    万老爷颇是得意笑着。

    陈记大小姐给他面子,就是那年江南生丝产量大跌,别人买不到,也给他出货的,这是两家的交情。

    “林老爷是京城的大布商,哪能与你比,我在北方也就是做个小本生意,养家糊口。”

    “还是你好,虽说路远,每年跑一趟挑货结账,后面的货顺风镖局的人就给你送上门了,这头保质上货,那头如数接货,羡慕呀。”

    万老爷身边的下人道:“老爷,陈大小姐到。”

    陈湘如进了雅间,款款一拜:“万世叔久等了。”

    “世侄女快坐。”

    林老爷抱拳道:“万老爷,我先告辞了,今儿请了云记云老爷吃饭。”

    陈湘如给万老爷蓄了茶,“万世叔这次来江南。可得多住些日子。”

    “世侄女,你说这叫什么事,去年的美人帔子、美人屏风、美人锦扇抢破了头,你看今年,无论是扬州也好,还是这江宁府。满大街都是。”

    “物以稀为贵嘛。”

    万老爷无奈摇头,就在去年难求的,今年突然一下子想要多少买多少,再加上去年蚕丝收成好,江南各家的织布房的绸缎都出货。

    “还是世侄女有眼光,听说你家从美人别苑撤出来了,把名额让给了江宁织造府的画师。”

    “正是。”

    万老爷竖起了大姆指,“去年你请我帮忙办的事,办成了。离范阳城不远,有三里路,统共是七百八十亩田庄,还由上家的庄头打理着,新庄头一接手,旧庄头就离开。这原是幽州知州夫人的陪嫁庄子,如今知州大人升迁做了京官,怕是往后就要在京城常住了。这才转手。”

    陈湘如看似漫不经心,却又好奇地问道:“只转了这处庄子?”

    “夫人陪嫁的东西不少。因她与娘家父兄不合,一气之下扬言说再不回范阳了,家里的店铺、宅邸都要出手呢,这么多的东西,寻常人也买不起,只留了一个老管家帮忙处理。”

    陈湘如勾唇一笑。“统共多少银子,我把钱付给万世叔?”

    万老爷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从里面取了地契,但见上面写着“范阳城南三里大兴庄良田七百八十亩,”又下方处简要绘了一个图。陈湘如觉得有趣,不由得细瞧。

    万老爷道:“燕州的地契与旁处不同,早前发生过几桩地头界边的案子,自那以后,知州老爷下令便要在地契下方绘个小图,标清东、南、西、北的界限。这处田庄好就好在是连成片,这在整个幽州可都不是多见的哦,听说是知州夫人娘家母亲传了好几辈的陪嫁庄子,要不是老夫人过世,知州夫人伤了心,还舍不得转呢。”

    陈湘如眸含感激,“这回有劳万世叔。”

    万老爷笑着:“我也不赚钱你的钱,就这个数。”他比划了一根指头,而后又是五根。

    “一万五千两银子……”

    如此算下来,不是得近二十两银子一亩了,这是不是也太贵了些。

    “世侄女,我可没赚你的钱,你想想看,离范阳城只得三里路,且是成片的好田地,这上哪儿找去……”

    陈湘如面露尴尬,“可是这价也太高了些,我听人说,范阳城范围五里以内,良田十两一亩,薄田三两、五两的都有呢。”

    老狐狸!

    当真以为她好骗么。

    在买之前,她可是找了好些人问过,而顺风镖局那边的人常往幽州、冀州一带送货,人家说的是另一个价儿。

    万老爷笑着,“这地段好、土质肥,贵有贵的好。”

    “不瞒万世叔,我原是帮一个世交买的,他有一个女儿,订了门亲事就在幽州,想给她置份嫁妆,回头我要是报这个价,知道的说我从你这儿买贵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连世交亲友的钱都赚。

    万世叔,你也不忍我这个世侄女被人误会不是,你就说个实价,要是太贵了,我真不敢要。只有请旁人帮忙了。”

    万老爷已经买了,他就是个生意人,哪有白帮的道理。

    “为了买这地,我可跑了不下五趟呢,这来来回回总得有个茶水钱。这样可好,一万四,一万四,再不能少了。”

    陈湘如回道:“一万两银子,我另付二百两的辛苦费,万世叔,这不亏你吧。”

    “世侄女儿,你这价真敢还,我这不是亏了老本。”

    讨价还价,可两人的声音都不高,一面说,还一面比划着。

    绿叶心里犯迷糊:大小姐到底要干什么?居然在范阳城买田庄,那离江南可是隔了上千里,从江南到范阳,这路上就得不少日子呢,想想就头疼,在那儿置一个田庄……

    突地,绿叶想到了周八。

    难不成。大小姐真要嫁到北方去。

    大小姐心里真的喜欢周八公子呢,这么早就给自个儿置陪嫁妆子了。

    一定是这样。

    真瞧不出来,大小姐也是一个有主意的,这主意也太大了,也不知道老夫人会不会同意,就敢在那边置陪嫁田庄。

    万老爷比划着:一万三千两。

    陈湘如摇头。“一万两,另再付七百两,多一两我也不要。”

    “世侄女,你这不是坑我么,是你托我帮忙的。”

    陈湘如慧黠一笑,“我是请万世叔帮忙打听,可没说帮忙买下。”

    万老爷吐了口气,看着外头,“真是被你这丫头给坑死了。再加点。再加点我就给你了。”

    “加五百两。”

    绿叶听得直跺却,有这样的吗,居然加了五百两,要死了,这大小姐又善心大发了。

    “成交!”

    陈湘如对绿叶喊了一声,“绿叶,把隔壁大牙行的李大东家请过来,请他做个中人。”

    通常大生意。尤其是像这样的地契、房屋买卖,都要找中人。一手交情,一手交货,再付中人一些辛苦钱,货讫两清。

    万老爷道了声“你这丫头。”别看她小,倒是精明得很,一来这一万多两银子。他怕收到了假银票,她也怕那地契有假,但牙行的人,什么样的生意都做过,是真是假。一看就明白。

    绿萼此刻还在绸缎庄里,奉了绿叶的命,从赵文那儿支了一万两银票就去了茶楼。

    待她把银票送到时,大牙行的李大东家已经到了,搁下银票,绿萼就退出去了。

    绿萼想着,这是大小姐与人谈生意,心里还想着:难不成又要进生丝了?不是生丝,莫不是颜料。也没多问就多退出去了。

    李大东家核了地契,又核了银票,银讫两清。

    陈湘如照着规矩给了李大东家五十两银子的酬劳。

    李大东家笑道:“出来与朋友喝个茶,竟还能赚钱,哈哈。”

    这种买卖,原是两头都要付的。

    万老爷只付了二十两,李大东家在心头直骂他小气,又不好讨价还价,拿了银票就离开了。

    陈湘如拿了东西离了茶楼。

    万老爷让随从合上门,又细细地清点一番,嘴里哼着小曲儿。

    随从道:“老爷,这回到底赚了多少钱?”

    “赚了多少,老子能告诉你。咦咦……”继续哼着,连数了三遍,见数目对了,这才舒了一口气。

    “看老爷这么高兴,这回怕是最少也赚了二千两银子吧。”

    “八千两银子买的,这一倒手,就是一万一千二百两银子。”

    “老爷,你不是说不赚亲戚朋友的钱么?”

    “你个笨蛋,陈家财大气粗,那小丫头年纪不大,可精着呢,居然给我讨价还价,这钱老爷我赚得容易么,要不是能赚一点,我还真舍不得转买,那地儿可真是难得的好地儿呀……”他又唱了起来。

    陈湘如将地契收好,赶在晌午前回了家,陪老夫人用过饭,就领着绿叶去了书房。

    这个时候,书房里很静。

    先生正在看书小憩,绿叶站在门口,轻唤一声:“十三老爷,大小姐求见。”

    陈将宏搁下书出来,自来陈家大院读书后,他如饥似渴地沉陷其间,常常是废寝忘食,要不是一日三餐都有侍女送来,他真会忘了吃饭。

    陈湘如见了礼,“十三叔,我们到花园走走。”

    走了一阵,问了些陈将宏在陈家大院的起居饮食等事。

    陈将宏可不觉得陈湘如会与他说这些话,“侄女有事但说无妨。”

    陈湘如道:“我想劳十三叔代我去一趟府衙,办一份地契文书。”

    通常人在一个地方,而地契是另一个地方的,但主家会派人去接手打理时,为证实接手人的身份,主家会拿着地契到当地官衙开办一份文书,到了田地所在地时,又通过官衙加盖当地官印即可,但通常这样的文书都是有期限的,短的半年为期,长的两年、三年皆有。(未完待续。。)

第133章 谎言

    ps:  (ps鞠躬求粉红票了(*^__^*)浣浣左看看,右看看,粉红票票在哪里?读友大人,如果你有粉红票请投给该文吧!谢谢。)

    陈将宏问:“可有地契?”

    “有的。”陈湘如掏了出来。

    陈将宏看了一眼,一看是范阳城南三里外的,“东家姓名。”

    她想了片刻,“陈相富。”

    绿叶惊住了,不是大小姐的陪嫁庄子么,她怎写二爷的名讳。

    陈湘如担心陈将宏误会,“家里的下人有的原是北方人,待他们老了,也有一些人想回北方的,正好可以安置他们。也好安了他们的心,让他们可以放心为陈家大院效力。”

    实则是,她知道几十年会天下大乱,战事纷争,而江南成生灵荼炭,她想给弟弟们在北方置一份家业,也让她们届时有个安身立命之处,免得徒于奔命。

    陈将宏却长叹一声:“侄女仁善。”

    “这件事,还请十三叔莫要张扬出去。”

    这么大一笔买卖,想来她是与老夫人商量过的。

    陈湘如不想平白招人猜疑,既然她今生做了长姐,就会用心呵护幼弟,更会用心守护家业。

    陈将宏虽是族叔,可陈家大院上头还有精明的老夫人,道:“我明儿一早就去官府。”

    “这地契就先搁到十三叔这儿了,待办好了文书还一并给我,有劳十三叔了。”

    “不碍事。”

    待陈将宏离开,绿叶感动得眼泪哗哗的,问陈湘如道:“大小姐,你也是为了奴婢吗。”

    陈湘如忘了,当年赵婆子把绿叶买回来时。曾说过绿叶的口音像是北方人,这会子她与陈将宏编的那个谎话,绿叶已经信以为真。

    “你不想回北方?”

    “不是啊。赵婆子买我的时候,人牙子与她说我是孤女,我也一直当自己没家人,以前没想过回北方。但现在知道你买了个庄子,我突然想回北方看看。”

    陈湘如温和地凝视着绿叶,她也想去瞧瞧,前世今生,她都没有去过北方。

    周八的信里,与她说过北方的雪,北方的风,还有北方的月……

    北方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方的风。呼啸过山顶,夜里如鬼哭狼嚎。

    北方的月,如冰似润,似乎比江南的月更大更亮,在空灵的旷野上升起,更加孤傲。

    陈湘如长身而立,眺望着远方,“一切肯定和上回不同。”

    她说的是这具躯壳的宿命。更说的是前世乱世红颜的命运。

    一切都很好!

    陈湘如,谢谢你。让我成为你,谢谢你给予我的一切。给我官家小姐的出身,给我疼我、爱我的祖母,给我敬我、惜我的弟弟,给了我一个平凡又温暖的家,虽然有颇有用心的族人。虽然会有阴谋算计,但因为我有了亲人,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觉得自己不再无助孤独。

    遥远的北方边城。

    周八骑着马儿,带着五名随从士官候在山坡上。凝望从南边过来的行人。

    “少将军,回去吧,夫人许是明儿回来。”

    “不,路上二十多天,这两天也该到了呀。”

    “少将军,夫人知道路,不会走丢的。”

    周八又伸长脖子张望着,左看右看,有过来的商队,有押货的镖局,还有探亲访友的百姓,甚至还有赶集的人,三三两两地走从官道上走过。

    没有慕容氏。

    已经等了两天,几乎每日早晚,他都要过来瞧瞧。

    天,就要黑了,许是明天就回来。

    周八领着人回了城中家里。

    今晚不用当值,他可以睡在家里。

    周宅不算大,不过是寻常的二进院子,只得前院、后院两处。前院有两间花厅那么大的会客厅,周五爷夫妇住在东屋。在离会客厅东面约莫丈许远的地方是厨房、杂房,西面则是三间厢房,住的是管家一家。

    周八单独住在后院,西厢房是家里的库房、杂房,堆放家里一些珍贵或不常用的东西。

    慕容氏不过是小户人家的小姐,陪嫁的下人是一家五口,其实严格说来也不算是下人,只是北方寻常的百姓,为了求个安稳生活,便做了她家的下人。婆子随慕容氏去江南了,慕容管家还在,夫妻俩是慕容管家的儿子慕容来旺、儿媳,儿媳是家里的厨娘,厨娘有个儿子,今年才三岁。

    来旺比周八大不了几岁,现在却已经有儿子了,这让周五爷觉得很是羡慕。

    管家看周八失落而归,唤了声:“少将军,没接着夫人?”

    来旺媳妇道:“你别太着急,许是明儿就回城了。”

    周八不说话,一路回到了后院,父亲在江南养伤,母亲要侍疾,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