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一脸巨汗,什么我叫跑到您的后宫来了?他只是来额娘的寝宫而已!汗阿玛,您这话说得,好似儿子觊觎您的嫔妃似的!也不看看,你的嫔妃,最年轻的也一把年轻了好不好啊?
阿也忙甩了马蹄袖,打了个千:“那个……儿子只是顺道来给额娘请个安而已。”
康熙黑着脸道:“赶紧给朕滚蛋!”
“额……是!”阿二话不说,马蹄袖都没来得及卷好,就溜了个没影儿!
淑妃李清若一看这状况,便晓得皇上肯定是不晓得被那个臣子给惹恼了,淑妃不敢逗留,忙屈膝一礼,“臣妾告辞!”然后,淑妃也很没义气地逃走了。
只留下昭,巨汗无比。
康熙那副火冒三丈的模样着实骇人,昭都有些头皮发麻了,可事到临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昭小心翼翼踱步上前,先屈膝见了个万福,才柔声道:“这是怎么了?”
康熙强忍着胸腔中的怒火,道:“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康熙将手中的明黄色卷帛丢给了昭!
昭忙接稳了那黄帛,不由一愣,这不是圣旨?虽然也是明黄色,但那明黄卷帛背面绣的不是双龙戏珠,而是鸾凤和鸣的绣纹!
这是懿旨!
没错,素来圣旨绣龙、懿旨绣凤!而懿旨,是只有中宫皇后以及皇太后、太皇太后才有资格下达的!譬如昭这个掌摄凤印的皇贵妃便没资格下达这种懿旨!
昭抚摸着这道懿旨,那黄帛已经有些黯淡,明显是有些年份的旧物了。
昭心中一紧,忙展开来一瞧,顿时她眼珠都要瞪出来了!
奉天承运,太皇太后诏曰:哀家百年之后,皇帝需谨记,储君为国本,国本不可易!太子胤若有过错,皇帝需宽恕之,切不可易储!
“是太皇太后的遗诏?”昭少不得吃了一惊,“这是真的?!”
康熙黑着脸点了点头。
昭犹自一脸惊愕,没想到孝庄竟然留下了这么一道遗诏!
康熙一脸恨恨之色:“今日朝堂上,朕本想借着‘公议立储’,瞧瞧还有多少人不安分!没想到……左副都御使张麟这厮,竟然拿出了这么一道懿旨!!”
原来如此,阿急匆匆而来,原来是想告诉她这件事啊!
昭看着那懿旨上陈旧的文字,一时间百感交杂,“太皇太后竟然留下了这么一手……”左副都御使张麟是两朝老臣了,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不过只是个寻常御史!没想到太皇太后竟暗中留下了这么一道懿旨给张麟。
孝庄太皇太后也真真是够固执的,活着的时候,生恐昭的阿会威胁太子胤的地位,临死之前还想着要把昭拉着一块见阎王!若不是有小福豆祛毒,若不是太后暗中留下了解药了,昭早没命了!昭原以为孝庄已经成为过去,没想到……死人比活人更能给人添乱啊!
“既然张麟有这道懿旨,为何之前你下旨废储的时候,不拿出来?”昭有些不解。若张麟在康熙废储之前拿出这道诏书,便是给了胤一到最稳固的保护符!现在拿出遗诏,未免晚了点吧?
康熙气不打一处:“早先,朕下旨废储的时候,也同时将索额图一党下狱,而张麟之妻是是赫舍里家的旁支之女,所以也被一并下狱!后来经查证,这张麟与索额图并不亲近,朕又瞧着张麟素来清廉,又是难得的耿直之臣,才将他官复原职,没想到”
康熙恨得牙根痒痒!早知如此,他就不该赦免张麟!!
昭暗道,原来如此!
康熙又道:“朕虽以‘后宫不得干政的名义驳斥了这道懿旨’,并将张麟革职查办!可此事终究还是宣扬了出去!”
所以,才叫人头疼啊。
康熙素来以孝治天下,太皇太后虽没有权利干预朝政,可太皇太后毕竟是康熙的祖母!又是遗诏,自然分量颇重!要知道,康熙当年就是被太皇太后扶上皇帝的宝座的!
康熙气得眼睛冒火,“因有这道懿旨,张麟等一干文臣竟然死谏,要朕复立胤!!简直是荒谬!!一个谋逆贼子,岂可复立!!朕若复立胤,那逆子有朝一日岂非要逼宫了?!”
张麟必定是太皇太后埋下的暗棋,这个老太太,还真有够执拗的,死了这么多年,还要窜出来给人添乱!
康熙不禁想起当年太皇太后病危之事,他曾经对太皇太后做出过绝不易储的承诺。当初胤孝顺贤能,他的确没有易储的想法,只是那里想到,时移世易,胤愈发乖戾,他愈发忍无可忍,终究还是废储了。
康熙不得不承认,自己废储,并非只是为江山社稷考虑。他比儿足足大了十岁,将来,必定是他要走在前头!他百年之后,若胤即位,只怕儿和他与儿的孩子都难有善终!
胤心胸狭隘,绝非能容人之辈!他不像百年之后,九泉之下,魂魄不安。所以多年布局,在北巡的时候,特意只带了半个骁骑营的兵马,便是给胤谋反的机会!
废储,如他所谋划的一般顺利。
但是,康熙没想到,他的亲祖母竟然留了这么一手!生生将他逼到进退维谷的境地!
昭看着那道懿旨,眉头皱得老深,忽的……她突然脑中一亮。
第563章、爵位大派送
“玄烨,这道懿旨,有漏洞!!”昭眼睛发亮了。
康熙一脸疑惑:“漏洞?什么漏洞?”
昭笑着指着那“易储”二字,道:“这‘易储’的意思,是改立储君之意!也就是说,这懿旨,并非是不许你废储!”
康熙一怔,眼中忽闪了一下。
昭又继续道:“太皇太后遗诏让你宽恕胤,可胤犯下的谋反大罪,未加赐死,难道还不算‘宽恕’?!”
康熙点了点头,他口中喃喃:“易储……废储……,朕废黜胤,只要不再改立旁人为储,就不算违拗太皇太后懿旨了。”
昭笑着点头:“没错!”大概是太皇太后的腐朽观念里,觉得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不立储这种状况应该不存在。
“可是、如此一来,朕岂非不能立阿……”康熙露出几分为难之色。
昭心中一暖,康熙废储太子之后,虽然并未表露出要立阿的意思,可他心里还是有这个主意的。如此,她也可以安心了。
昭莞尔一笑,道:“不立储君也好,储君之位太容易成为众矢之的了。胤,便是前车之鉴。”
储君,离君王的宝座太近了,可以说近在咫尺!一旦成为太子,天底下哪个太子不盼着当皇帝的?若是阿当了太子,也生出那种念头,那要将父子之情置于何地呢?
而原本的历史轨迹,清朝自康熙之后便再未立过太子。阿即使不做太子,昭也并不觉得遗憾。
康熙眼中露出惊色:“儿,你……”
康熙口中嗫嚅:“你当真不介意吗?”
昭笑容依旧,“自古储君难为,胤也不是开始便是如此的,这个位置,本就难做。阿在外头分府而居,反倒是比储君好做。”
俗话说得好,近的臭远的香,阿还是在远处做那个香饽饽儿子比较好。一旦近在跟前,入住东宫,做得好是应该的,反倒是错处便容易被放大。
康熙沉默了良久,“也罢,在外头起码能多加历练。朕便下旨,封阿一个亲王爵位吧。”这话里大有补偿的意思。
“说到这爵位,三阿哥、四阿哥都不小了。”诸皇子的爵位也该晋一晋爵位了。
“也好,就来一次大封吧。”
翌日,康熙便下旨:二阿哥胤,谋逆之罪本当赐死,朕顾念父子之情,赦其死罪,将其终身幽禁。朕遵从太皇太后懿旨,决意不再令立储君。
又下旨:廉郡王胤、诚郡王胤祉孝顺温恭,着晋为亲王,四贝勒胤、五贝勒胤祺、六贝勒胤祚、七贝勒胤、十一贝勒胤俱封为郡王,十五阿哥胤封为贝勒,九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十四阿哥俱封为贝子,钦此。
好一场爵位大派送,几乎所有年长皇子全都得了爵位,唯独十三阿哥是个光头阿哥。唉,果然还是受了胤谋逆的牵累啊。
此番晋爵,阿和胤祉的晋和硕亲王好办,封号照旧,不过是由郡王便成了亲王。而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七阿哥以及昭的阿,晋多罗郡王。
即将迎娶二福晋齐慧小妹齐福的胤也一下子多了一定贝勒的帽子,想当初阿也是婚前封了贝勒,这样婚事无疑能办得体面一些。
至于给四五六七外加阿拟封号这种事情,康熙又一次丢给了昭。
“十三阿哥马上就要迎娶兆佳氏了,不给他个爵位?”哪怕是被贝子也好呀,光头娶老婆着实丢脸啊。
康熙板着脸道:“不必!”
好吧,这种事情,康熙不想给,昭也没辙。康熙还是心结未解啊。
礼部早就捡着好意头的字眼给递了上来,昭从中圈定也就是了。这是个很简单的工作,昭按照记忆,给四贝勒拟定为雍郡王、五贝勒为恒郡王、七贝勒为淳郡王淳郡王之母是醇嫔戴佳氏,母子同音不同字,也算是缘分了。
唯一需要动动脑子的,便是六贝勒和她的小阿。
胤祚这娃原本是早夭的命数,因为昭的插手,免于夭亡,如今他也成家立业,府上娃一堆了。如今更要加封多罗郡王了!
六贝勒的封号……,就选个“睦”字吧,和睦的“睦”,一则六贝勒的性子最是和煦,和睦兄弟,他自是当得起这个字,二则……取“雍睦”之意,就是和睦的意思。
雍郡王的弟弟是睦郡王,挺好。
至于小阿,这个掉钱眼里的小子……好吧,是个乖儿子,这些年给昭赚了不少银子呢!阿和九贝子胤的铺子开遍京畿,无论是绸缎庄和茶楼都经营得有声有色,还有那怜幼居更是开了十几家分店,生意甚是兴隆,着实让昭感受到什么叫“数钱数到手抽筋”了!
做生意嘛,最要紧的自然是“诚信”二字,“诚”字已经有主了,阿就当个信郡王吧。
嗯,蛮不错的。
一应拟定好之后,昭便交给了康熙审核。
康熙扫了一眼,便颔首不已:“老四和老六的封号拟得都不错!”
昭嘿嘿笑了,那还用说。
旋即康熙眉头皱得老深:“阿取这个‘信’字?!这个小滑头,朕给他的差使都偷懒得很,哪里当得起这个字?!”
昭一脸不乐意,小阿哪里当不起这个字?!阿做生意很讲诚信滴!!
见昭拉下了一张脸来,康熙尴尬地咳嗽了两声,“罢了罢了,封号而已,由着你便是了!”
哼,算你识趣!
这次大封诸子,年长阿哥中,只有大阿哥胤和十三阿哥胤祥没分。十三阿哥也就那样了,于敏嫔而言,儿子能放出来她就知足了,也没敢奢望旁的。
而胤原本是阿哥中第一个封亲王的,如今倒是好,胤祉和昭的阿都成了亲王,他反倒缕缕降级,如今跟十三阿哥一样,都是光头阿哥。
想到胤,昭便想到了惠妃所求、弘昱之事。如今见康熙心情不错,便打算跟他提及此事,“惠妃想孙子了,连太后都开了口……”
康熙敛了脸上的笑容:“弘昱么……”
昭道:“惠妃是瞧着弘皙弘普都进了尚书房读书,担心弘昱的功课被耽误,所以想让弘昱也进宫读书。”
康熙挑眉:“惠妃真的只是想让弘昱进宫读书那么简单?”
昭笑了笑:“这个要求也不算太过分,你若是觉得独独开恩给胤不妥,不如让各家皇孙都进宫读书吧。”
康熙一怔,旋即笑了:“这个主意倒是不错!”
过了几日,康熙便下旨,命直郡王府的大阿哥弘昱、诚亲王府的弘晴和弘晟、雍郡王府的弘晖和弘、恒郡王家的弘晟、睦郡王府的弘、淳郡王府的弘曙,这七个六岁以上的皇孙俱入尚书房读书。再加上废太子的长子弘皙、次子弘普便是足足九个皇孙了。
废太子两个儿子住在阿哥所,其余皇孙都搁在各自的祖母的宫里养着,不过德妃一下子要进来仨孙子:弘晖、弘、弘晏,未免照顾不过来,弘便送去淑妃的景阳宫照顾了。
至于昭的俩大孙子,阿的嫡长子弘、阿的嫡长子弘都还不够岁数。
这下子,宫里可热闹多了。除非德妃不怎么乐意照顾俩精力旺盛的嫡孙之外,惠妃、宜妃、荣妃、定嫔、醇嫔都高兴坏了,平日里一个月只能见一次半次大孙子,如今可以每日见到,亲自照顾,的确能派遣寂寞,以慰晚年。
这些皇孙,除了弘皙弘普是侍妾所出,其余七个生母不是嫡福晋、便是侧福晋。
诚亲王家的弘晴和弘晟都是嫡福晋董鄂氏所出,雍郡王府的两个阿哥一嫡出一侧出、恒郡王家的弘晟是侧福晋刘佳氏所出,弘晏是睦郡王胤祚的嫡福晋富察氏所出、弘曙的母亲是淳郡王最宠爱的侧福晋纳喇氏。
“娘娘,廉亲王府上传来喜讯,侧福晋郭络罗氏有喜了!”白檀满是欢喜地进来禀报。
“哦?”阿的动作倒是够快的,郭络罗氏宫寒治好之后,生了楚嫒,如今又怀上了!这下子廉亲王府上,一下子俩孕妇,可想而知,身为嫡福晋的赫舍里氏该是何等膈应。
淑妃正在一旁逗弄着小儿,不由笑开了花儿,“阿才刚封了和硕亲王,郭络罗氏便有喜了!她倒是个有福气的!”
白檀又笑着道:“还不止这一桩喜事呢,一大早,皇上便下旨,命内务府修缮坤宁宫呢!”白檀笑容灿烂,“娘娘只怕是有大喜了呢!”
昭一怔,坤宁宫,那自古以来,就是皇后的寝宫。只不过自打仁孝皇后赫舍里氏去世之后,坤宁宫便一直空着了,即使后来温贵妃的姐姐孝昭皇后被立为继后,也不曾入住坤宁。空了这么多年,若要住人,的确需要重新修缮。
康熙的这意思是……
淑妃含笑颔首:“看样子,的确是快了呢!”
昭心中一动,当了这么多年皇贵妃,若说对皇后之位没有渴望,那是骗人的。早些年,碍于太子之位的稳固,康熙才将中宫之位一度虚空,如今太子已经被废黜,如此一来,她……
“儿,你如今虽说是六宫第一人,可掌摄凤印,掌摄中宫大权。可说到底,皇贵妃只是副后,若是能把那个‘副’字去了,那才算是完美了。”
第564章、昭嫆封后
康熙四十三年正月,坤宁宫终于修缮一新。
黄灿灿的琉璃瓦上白雪皑皑,面阔九间的殿宇华丽巍峨,廊下绘满了龙凤和玺彩花。
坤宁宫此番大修着实耗费不少,殿内以汉白玉砖石铺地,洁白温润,每一块砖上俱雕琢了如意莲纹,精美细腻。房内墙壁饰以椒泥红漆,取温暖多子之意。
坤宁宫正殿明间居中,东侧百年朝凤花梨木落地罩后是东暖阁。落地罩下垂着缂丝仙台楼阁的幔帐和碧玉珠帘,极尽奢华。
东暖阁临窗设紫檀雕龙凤罗汉床一张,床头的香几上是一尊赤金狻猊熏炉,一旁的大紫檀雕螭案上搁着镂空山水纹象牙香盒、填漆嵌珠花鸟痰盒、白玉雕龙大盘等物。
白玉盘中有几只金灿灿的金橘,细一看才知,竟是黄玉的,金橘上的橘叶是翡翠雕琢而成的,叶络清晰,盈润通透,那翡翠橘叶上还卧着一只金蝉,栩栩如生。
罗汉床上铺着明黄色的福纹锦缎条褥,褥正中是一方填漆雕龙凤的倭角小炕几,炕几上放着一柄和田玉如意和一只嵌珊瑚的海棠形剔彩盖盒,盒中满满的俱是各色缕金簪花,牡丹、山药、海棠、辛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