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珍玩-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旋转的速度并不快,随着泥丸的旋转,其他八个凹陷内部,似乎也出现了漩涡,不知道是视觉上的错觉,还是青石中的凹陷真的开始了旋转。

    “不好!”唐无心大叫一声,伸手指了指刻有九宫格的青石。

    刻有九宫格的青石已经开始缓缓下陷!虽然速度很缓慢,但是肉眼却能够感觉到,以这个速度,一分钟下去几厘米没问题。

    还是太心急了!唐易暗暗自责。

    看来,一旦放上一个球,机关就已经启动,那就必须在短时间内把全部小球都放上,不然青石沉到底,没有正确地放置小球,很可能就玩完了,这石门会不会永远关闭?甚至,三个人被封在这山体之中?

    文佳看了看出口。

    现在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迅速选一个方案进行摆放,拼命一搏。

    另一个,就是用最快的迅速逃出去,哪怕是逃到水渠中,也多了一份逃离的希望。

    关键是,虽然青石下陷的速度很慢,但是不知道下陷多少厘米就会到终点。往外跑,先得爬出第一条通道,然后再跑出第二条通道,最后还得从水渠中游出去,这需要不少的时间。

    但是,如果选一种方案放置小球,也是在赌,机会同样渺茫。

    唐易死死盯着旋转的泥球,其他凹陷里的漩涡此时的速度仿佛也加快了。唐易的额头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而唐无心和文佳仿佛也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青石仍在缓缓下陷,漩涡仿佛在扩大。

    这时候,唐易突然一阵头晕目眩,眼冒金星。

    “快扶住他!”唐无心叫了一声,和文佳一起把唐易扶住了。

    这时,唐易的脑中突然出现了一片白光,炫得让他浑身发抖起来。

    青石已经下陷了十厘米左右,文佳满头大汗,双手架住唐易问唐无心,“怎么办?”

    “你扶住他,我放小球!”唐无心大叫一声,当机立断,双手从唐易腋下离开。

    一块硕大的龟甲在唐易脑海的白光中浮现出来,上面九宫八卦的纹饰清晰无比,除中宫之外的八个方格里,乾坤震巽坎艮离兑八个甲骨文熠熠生光。

    这正是唐易最初见到的那块龟甲的放大版!

    只是,这龟甲上八卦的方位十分怪异,是和伏羲先天八卦完全相反的方位!只是唐易当时并没有太注意。

    而且,这八个甲骨文的颜色光怪陆离,仿佛组成了一个带有地表颜色的地图!

    龟甲猛然闪光,转瞬即逝。唐易的脑海突然陷入了一片黑暗!

    猛然睁开眼睛,唐易发现唐无心正拿起煤精黑色小球要往已经沉下去十几厘米的青石九宫格里放。

    “慢着!”唐易大喊一声。

    唐无心本是十分镇定的人,但是仍旧被这一声吼得手一抖,手里的小球拿捏不住,差点儿掉下去。不过,唐无心算是反应快的,手腕一翻,手一伸又抄住了。

    唐易顾不得这么多了,甩开文佳,拿起石槽里的小球就开始摆放。

    根据玉石的产地,按照先天八卦相反的方位迅速一一放了进去。此时,青石已经沉下去大约二十厘米。

    最后,唐易拿过唐无心掌心里的煤精黑色小球,放到了最后空置的与产地东北方位相反的西南方位!

    青石下降的速度突然加快!

    啪!

    仿佛是沉到了底。

    喀拉拉!

    放置九个小球的青石突然又从底部升起,速度同样很慢。

    就在此时,巨大的石门开始下沉。

    轰隆隆!

    足足过了十分钟,青石重新回到了与地面齐平的位置。而石门也沉到了地下,一个洞口露了出来!

    洞口里面两米,是一块巨大的青石壁,类似于庭院里的影壁,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但是,里面居然不是黑色,青石壁后面,发出了白莹莹的光!

    “放对了!”文佳一声欢呼。唐无心摆了摆手,“先观察一下!”

    唐易擦了擦额上的汗,长出了一口气。

    “你刚才没事吧?”唐无心和文佳回头一起看向唐易。

    “没事,就是有点儿头晕。”

    “你是怎么想到的?”唐无心点点头,一边观察洞里的情况,一边问唐易。

    “我不是曾经得到一块龟甲么?这个都跟你们说过,灰飞烟灭了。这龟甲上的八卦方位,就是我刚才摆的。我刚才头晕目眩,想起了这块龟甲,同时有点儿地图的感觉,就按照玉石的产地这么放了!”唐易解释道,“我脑子里隐隐有种感觉,这么放肯定没错!”

    说到这里,唐易忽然又想起了冯青山那把绣春刀里崇祯御笔的四个字:图谋造反!

    难道,这四个字不仅说的是另一把绣春刀里的地图,而且还暗示了这个机关九宫八卦图?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唐易微微定了定心神,便立即又看向洞里。

    虽然有一块青石壁挡着,但是里面的白莹莹的光仍旧很明显,不像是蜡烛,倒像是月光。

    三人面面相觑。

    等了一会儿,并没有什么动静,三人便开始往里走,这一次,唐易请缨,走在了最前面。

    文佳第二个,唐无心押后。

    走到里面,影壁左右两边都有通道,唐易顺势选择了右边的通道走了进去。文佳想了想,走了左边的通道。唐无心则站在中间,先看着两人进去了。

    “快进来!”绕过影壁的唐易和文佳,同时发出了呼叫。

第444章 散尾火甲

    听到叫声,唐无心连忙顺势从右边的通道就进去了。

    进去之后才发现,青石壁后面,是一个“装修”过的大山洞,四周石壁平整光滑,顶上如同穹窿。

    山洞正中的地面上,是一个硕大的太极形的封闭式水槽,里面银光闪闪。

    这个太极形的水槽,挖出的是一个圆圈和中间的s形线,中间两块太极鱼的部分是平地。就在两个太极鱼的鱼眼的位置,各放置了一样物件。

    三人都没有先去看鱼眼上是什么物件,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太极图圆圈和s线的正中。这里,放置了一个一米多高的“仪器”。

    “这不是我梦里出现的那个浑象吗?”唐易的心脏如同打鼓一般,咚咚咚响了起来。

    看上去,这的确像个浑象。

    上半部分是三个黑色的圆圈组成的球体,竖着的两个圆圈呈90度交叉,横着的一个圆圈在正中。

    球体下方,是四条腿的支架。

    支架的形状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玄阴四象。颜色也分别是青、白、红、黑。

    一颗底色是白色的珠子,发出五色光彩,正在球形横着的圆圈上的轨道内缓缓转动。

    整个山洞里虽然不是十分明亮,但也相当于位于充足的月光之下,能把里面看得清清楚楚。这个珠子发出的光,散开去看如同皎洁的月光,但是单看珠子,却又是五色的光彩。

    唐易不由自主地抬了抬头,山洞顶部打磨光滑的石壁穹顶,有着一颗颗的排列成形的小洞。虽然不透光,但却给人一种联通外界的感觉。

    细看小洞的形状,是一把“勺子”。

    北斗七星。

    唐无心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整体打量了一番之后,“这个如同浑象的东西,可能就是玄黄神灯!”

    “嗯?”唐易和文佳一起发出了惊讶声。

    “看来,这灯和传说的不太一样。”唐易思忖道,“这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了,我们先从哪个开始?”

    “最后研究神灯,先看看这个阵法!”唐无心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太极图水槽前。

    唐易和文佳也走上前去。

    水槽里银光闪闪的液体并不透明。

    “不好!水银!我疏忽了!”唐无心连忙捂住了口鼻。

    唐易和文佳也立时面带惊色。

    水银这东西,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水银学名汞,常温下能发出汞蒸气。

    这蒸汽是有毒的!

    虽然水槽不宽,只有二十厘米左右,但这整个太极图直径大约三米,这么一圈下来,又累积了这么多年,这空气中的毒性可想而知。

    最要命的是,这汞蒸气还是无味的!

    他们带了不少装备,但是却没带防毒面具。

    三人捂住口鼻,迅速回撤。

    就在扭头的一刹那,唐易又注意到了那光滑的洞壁上的几处挖出来的小平台。这几处小平台,一进来就看到了,但是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现在,他却发现平台里,仿佛插了东西!

    不对,虽然汞蒸气无色,但是进入这个山洞这么长时间了,丝毫没有感觉到空气的污浊,而且似乎还有一种微微的香气······“等等!”唐易虽然依然捂住口鼻,但却停住了脚步,“我觉得这山洞里不像是汞蒸气弥漫的样子!”而后伸手一指最明显的一处平台上的东西。

    唐无心和文佳都是一愣,齐齐朝唐易所指的方向看去。

    就在这时候,唐易却直接把捂在口鼻上的手拿掉了!

    “我说,这崇祯秘藏,留下了这么多线索,很显然是崇祯还希望后人能再度进来,取走这玄黄神灯。他怎么会毒死后人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

    仔细想想,这秘藏内部虽然设置了重重障碍,但都是能破解的,而且破解难度极大。尤其是最后一道门,似乎如果没有见过那块龟甲或者不知道设定的顺序,根本不可能想到小球放置的方位!

    如果真想毒死人,何必设置这么大的障碍?设置得简单一点儿做做样子引人上钩就是了!而且,也不会把水银放置得这么显眼,放在暗处,岂不是更加不知不觉?

    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水银,是设置这个阵法必须的东西,但是同时,山洞里又做好了防护!

    洞顶的北斗七星小洞,很可能就是气孔,保持通风。唐易上次在峭壁上看到洞里发出的五色光彩,十分暗淡,很可能就是这颗珠子发出的五色光彩又从北斗七星小洞里透射出去的。

    三人又凑近打量了一下,洞壁上一共开凿了八个平台,每个平台上都有一株火红色的植物。

    “看看。”唐无心走到一株植物面前,发现这植物居然扎根在洞壁的山石中!

    “散尾火甲?”唐无心大吃一惊,放到口鼻上的手也拿了下来。

    听了唐无心的说法,唐易也仔细看了看这株植物。别说,这名字还真是挺形象,叶片如羽毛般散开,火红的茎叶,茎部生有一块块如同甲片的皮,倒真像是覆盖密集铁片的铠甲。

    “这散尾火甲能吸收汞蒸气?”唐连忙问道。

    “正所谓火克金,据说这散尾火甲不仅能克制金气,还能吸收金气。水银的蒸气,自然就被吸收化去了。”唐无心解释道,“同时,散尾火甲最不喜欢水,所以一般只扎根在山石中。这散尾火甲不仅能吸收金气,还能散发一种如烧烤一般的淡淡香气。”

    这下文佳也放心了,“这东西看来也是这阵法的一部分。”

    “这八株散尾火甲和穹顶的北斗七星,都应该是阵法的一部分。”唐无心点头道:“有过这么一个说法,明末,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受伤,就是因为袁崇焕提前设置了散尾火甲的阵法,使得金(清)兵所有金属兵器和工具难以发挥作用。不然以双方的实力对比,明军是很难占到便宜的。”

    唐易是学历史的,对宁远之战的各种史料耳熟能详,自然不太赞同唐无心的这个说法,不过此时也必要去探究这个,而是接口问道:“那么,现在怎么见不到这种植物了?”

第445章 汉唐葬品

    “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不久后,连伤带气,就死了。可以这么说,散尾火甲间接要了他的命。后来清兵入关,对这种植物带着无比的恼恨,竟下令全部清除。这散尾火甲原本就只在北方部分地区才有生长。经过一二十年的清除,这散尾火甲竟然真的绝种了!”唐无心摇头道。

    “卧槽,那现在这八株,岂不是重大的植物学新发现?”文佳已经放松了下来,调侃了一句,接着又笑道:“好了,既然确定没事,这个阵法我们得抓紧研究了!”

    唐无心和唐易也不再多想,三人重新一起走到了水槽边。

    “先看看鱼眼位置上放了什么东西!”唐无心说着,就跨过了水槽,来到了s形一侧的地面上。

    “这样直接过去就行?”唐易一时间有些惊讶,毕竟,这可是设置在崇祯秘藏里的一个闻所未闻的阵法!

    文佳一边跨过水槽,一边说道:“自古以来,阵法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别乱动东西就行,这个阵法只对这玄黄神灯管用。你看那个珠子只要还在转,那就没事儿!”

    唐易对唐无心和文佳还是很信任的,随即跟着过去了。

    三人来到一处鱼眼的位置前,这里放置的居然是一个椁!

    常说棺椁,这个棺一般就是指棺材,但是这个椁,其实是指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套棺。棺和椁的形制不一样,这几个人这点儿常识还是有的,这里放置的是一个椁,不是棺。

    不过,这个椁,确切地说是一个椁型盒具,只有二三十厘米的长度,应该是一种随葬的特殊物品。此椁由金丝楠阴沉木制成,灰色的椁体上,如果来回扫视,能隐隐看到金丝闪动。

    这个椁里面,没有别的,直接放置了一个陶俑。

    陶俑是一个体态丰腴的妇女形象,共有三种颜色,头上梳着发髻,脸部丰满圆润,眉眼细长,小口小鼻,身着长裙,胸部微露。

    这是一个典型的唐三彩仕女俑。

    “金丝楠阴沉木的椁和这个仕女俑,都是唐代的。”唐易说道。

    “怪不得这个仕女俑阴气这么重,原来是陪葬品。”文佳接口道。

    “这个唐三彩仕女俑出现在崇祯秘藏里,文物史又该改写了。”唐易笑了笑。历史这东西,说穿了都是人写的,人都有局限性,历史其实也是在不断改写中完善的。

    在此之前,唐三彩的出现,仅限于民国之后。

    在古玩圈子里,有不少刚入门的爱好者想收藏唐三彩,但是,只要在市场里,有人说:我这个唐三彩是祖传的!那就一定是假的。

    为什么呢?

    因为唐三彩这个东西,只要是真品,那就没有传世的,全部是冥器。在唐代,唐三彩就没有实用器物出现过,只作为陪葬品。而且,在民国之前,根本就没有“唐三彩”这个称呼。

    这个称呼怎么来的?是20世纪20年代,洛地唐墓被盗掘之后,发现了这样一种带彩的唐代的陶制品。唐三彩这才被考古研究人员命名。即便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古玩店也很少会卖唐三彩,有卖的,也是偷着卖。

    包括一些佛头佛像,这在当年都是不能随便买卖的,因为都是犯忌讳的东西。

    现在,却在明末的一处秘藏里发现了唐三彩,说明,明代就有人从唐代墓穴中弄出了这东西!所以唐易才说文物史要改写了。

    当然,极有可能只有很少的数量,而且用途极为隐秘,不然就算正史没有记载,野史和民间杂记中也会有提及。

    这一处鱼眼的位置,其实是两样东西,只不过放到一起罢了。

    “再看看另一处。”唐易说着,便跨过中间的s形水槽,来到了另一处鱼眼位置。文佳和唐无心稍顿,也跟着过来了。

    与阴沉木椁和仕女俑相比,这一处鱼眼位置的东西就显得清亮多了。

    一对十几厘米长的黄玉握猪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