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工-第4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史箴图的价值和历史意义非常特别,它流失到国外本来就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现在能回到国内,就算只是进行展示,也非常令人惊喜了。

    当然,如果能把它们永久地保留下来,那才是最好的事情……现在看来,希望真是不大。

    接下来几天,交流讨论仍然如常举行,苏进无形之中成为了整场大会的主持人。

    每天上午,他都会总结前一天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

    他的思路非常清晰,极其擅长归纳总结。

    这种讨论即兴发挥的时候非常多,很多时候讨论者只是灵光一闪,想到什么说什么,之前毫无规划,之后也未必知道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但是苏进总能从会议记录中提炼出最核心、最准确的部分,让所有人听完后都心服口服。

    这种能力实在太强大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从一开始就已经胸有成竹,所有的讨论全部都在他的预想之中,他归纳整理的时候只需要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事实上,这也是他们高看了苏进。

    这样一群行业顶尖人士聚集在一起,在同样的主题下畅所欲言,其中灵光乍现的部分非常多,很多时候诞生出的奇思妙想或者提出的现实问题,都是苏进完全没想到也不可能想到的。

    不过,也正如他们所想,他来自一个更先进的时代,天然就站在了比他们更超前的位置上。这让他有足够的高度去思考他们的思路、设想,以及困惑,进行提炼并总结。

    几天下来,苏进以强大的实力折服了所有人。

    这个人仿佛天生就拥有格外强大的心灵、格外深邃的思想,天生就是为了文物修复而来的。

    在他的强力带领下,最终的“宪章”以比所有人想象中都要更快的速度诞生了。

    就在英方文物到达的当天,《沪城宪章》正式成形。

    跟苏进以前那个世界一样,它仍然被称为“宪章”,但是它诞生的地点从欧洲的威尼斯变成了华夏的沪城。

    更重要的是,它融合了东西方两种不同地理条件与历史文化的遗迹特征,于是在可想而知的将来,作为《威尼斯宪章》补充的《奈良宣言》也不可能再出现了。

    新的《沪城宪章》的开端,完整引用了苏进当初最先开始发言时所说的话,给他们将要保存以及修复的古迹进行了定义,引入并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这段话本身就来自于《威尼斯宪章》,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地方,如今在这里重复,仿佛两个世界在此处奇妙地交汇了一般。

    除此以外,沪城宪章接下来继续以苏进提出的“保护(保存)”、“修复”、“发掘”、“出版”四个部分为核心框架,完美融合了威尼斯宪章与奈良宣言,同时以华夏文物修复史上的一些问题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化与补充。

    新的沪城宪章,比苏进上个世界存在的那些规则更完善、更细致,也更符合华夏修复的需求。

    它的诞生,对于整个华夏乃至世界文物古迹保护与修复来说,都是一件至关重要,可留名青史的大事!

    此时认识到这一点的,当然不止苏进一个人。

    他站在华夏馆后馆演讲大厅的台上,一条条把沪城宪章的全文一条条地念了出来。

    他的声音清朗而响亮,穿透力极强。

    最后,当他念出今天的详细时间与地点,宣布“沪城宪章正式颁布”的时候,全场在片刻的静默后,掌声如雷鸣!

    ____________

    美好的构想……就yy一下吧,哈哈

0829 到了

    签字、盖章。

    与会的顶尖学者们纷纷在新出炉的《沪城宪章》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作为对它最郑重的认可。

    他们不约而同地把最前面的空白位置留了出来,仿佛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

    最后,当这份打印制作得极为精美的原版沪城宪章传到苏进手里时,签名处最前面的位置仍然是空白一片。

    苏进的观察力何等敏锐,宪章一到手,他就注意到了这个位置,当时就是一愣。

    旁边韦斯登站得离他最近,他察颜观色,顿时笑了起来。他亲手拿起笔,递到了苏进的手上,道:“苏大师,就差您的签名了。”说着,往最前面那个空白的位置示意了一下。

    苏进抬头与他对视,韦斯登满脸真挚的笑容。

    接着,苏进缓缓移开目光,看向周围其他人。

    此时,所有人都在注视着他。无论是华夏人还是外国人,无论是老是少,是男是女,所有人脸上都挂着同样诚挚的笑容,带着同样期盼的眼神。

    这一刻,苏进已经是众望所归!

    片刻后,苏进突然也是一笑。他点点头,从韦斯登手上接过那支金笔,在宪章上那处空白的位置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仍然是无比庄重谨慎的馆阁体,一笔一划都清晰而稳定,仿佛也代表了苏进此时郑重的心情。

    他落完名字,又注视着它看了一会儿。

    《沪城宪章》从它诞生的这一刻开始,就变成了全世界文物修复的法律。

    可想而知,只有当这个世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现有的规章已经不再适用的时候,它才会被新的宪章或者宣言所补充、所取代。

    在此之前,它在全世界文物修复界的地位,都必将至高无上。

    现在,他苏进的名字署在了这份宪章的首位,是一个巨大的荣耀,也是一份沉重的责任。

    所有在此署名的人都是如此,他们共同商议落实了这份宪章,他们就有责任解释、实行,并且维护它的存在。

    同时,他们的名字,也必将伴随着这份宪章的存在一直留传下去。

    然而,苏进看着落在宪章上的这个名字,一时间有些恍惚。

    这个苏进,指的是他,还是这个世界原有的那个苏进?

    不过这恍惚只是停留了短短的一瞬间就消失了。

    苏进的目光重新变得稳定而凝实,他合上金笔,把它放到一边,又举起宪章,轻轻吹干墨水,把它递到韦斯登手上。

    韦斯登仿佛意识到了他的想法,把这份宪章从头到尾全部看了一遍,连后面的签名也没有错过。看完后,他把它交到了身边另一位专家的手上。

    如此,最后拟定完成的宪章从一个人手上传到另一个人手上,仿佛是一个无声的确认。

    到现在为止,所有与会人员全部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从这一刻开始,沪城宪章正式颁布实施!

    这几天,段程一直都在。

    他旁观着这个过程,心潮比与会的这些修复师以及专家们还要澎湃。

    在他看来,这个传递确认的过程堪称神圣,仿佛一束光从一处移到了另一处一样。

    这种情绪如果放在电影里应该怎么传达呢?应该用什么样的镜头?什么样的布光……

    不知不觉中,他又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有点忘记自己正身处何处了。

    然后,他突然一个激灵,回过神来,发现周围有些不对。

    这时,沪城宪章最后传到了杜维的手里。

    要说现场的最兴奋的人是谁的话,那一定是杜维无误。

    论及对文物的爱,他绝不输给任何人;另一方面,这份宪章在文交会上诞生,并且以“沪城”命名,对于整个华夏,以及刚刚成立的国家文物局,乃至于他这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这几天他都是一大清早就到这里来了,每天都全程陪同。现在看着火热出炉、签满了权威人士姓名的宪章,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与此同时,他的电话响起,另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发生了。

    事前约好的那批文物抵达了机场,现在已经上车往这边过来了!

    按理说,这批文物过来,杜维他们应该组织人去接的。

    但是英方却表示,想要让游客们更早、更顺利地看到新一批文物,所以不想搞得太兴师动众。

    文物到了就直接送过来,这边把接收工作搞好就行了,不用那么麻烦。

    所以,杜维一早就接到了通知,现在听说文物到了机场,立刻招呼了苏进,两人一起往东馆方向去了。

    东馆的确比西馆冷清多了。

    当然,这里的门口也排了队,全天游客不断。

    但是不仅队伍的长度不如另一边,人们的情绪也远远不如西馆那边的高昂。

    这种对比的确非常鲜明,所以英方想要对此进行一些弥补,也是可以理解的……

    杜维一来,就叫来了安保队长问话,苏进则走进馆内检查设施。

    东馆原先就进行过认真周全的布置,当时他们已经拿到了展出文物以及艺术品的清单,所以展馆布置全是根据清单上的来,并没有留出多余的空间。

    临时接到增加文物的通知,对于布展方来说其实是很麻烦的事情。

    更何况文交会还没结束,东馆还在持续不断地接待游客,要在保持接待,同时保证文物安全的情况下改变展馆,增加新展柜以及新文物,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

    杜维在刚刚接到消息的时候非常兴奋,没多久意识到现状,突然开始担忧起来了。

    他私下里又找了苏进询问,这样的工作是可以完成的吗?他有什么样的打算?

    换了另一个没经验的,可能真的会觉得很棘手。

    但苏进上个世界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怎么进行安排调度,他可以说胸有成竹,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再说了,现在天工社团都在,这可是一支他训练了很久的,各方面都很得心应手的队伍,有他们配合帮忙,这种工作并不难完成。

    听见这个,杜维才放下心来。他放手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苏进,并向他保证不用担心,万事都有他兜着。

    今天峰会开始之前,苏进就已经到东馆来检查过一次了。

    现在文物将到,他进行最后一次检查,各方面都跟他预想中的差不多。

    全部检查完之后,他走到门口,看见杜维正拿着手机跟对面的人说话,表情似乎有些奇怪。

    苏进走到他身边,他刚好讲完电话,表情奇异地转过头来。

    “文物已经上路了。那边刚刚打电话过来,说跟着文物一起来的,还有英方一个王位继承人,排名第十七顺位什么的……”

    众所周知,英王室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权力,在英国就像是吉祥物一样的存在。

    但是在名义上,他们仍然是英国的统治者,这样一个王位继承人随行前来,他们必须还是要重视一点的……

    于是杜维再次离开去做安排,苏进要负责的只有文物,在人和文物到来之前,他再次检查了东馆的自动监控安全系统。

    两小时后,车队进入华夏馆,来到东馆正门。

    东馆暂时闭馆,准备迎接文物进行安置。

    游客们隔着围栏好奇地看着这边。听说英国运来了一批新的珍贵文物进行展示,他们都很兴奋,对暂时闭馆没什么意见。

    运输文物的车辆全部都是专用的,由文物局从平天机械定制。

    车辆的内部环境、外部安全保障都是针对文物进行特殊设计的,牢固程度可以媲美运钞车,技术难度犹有甚之。

    苏进走到第一辆车跟前,此时车门正好拉开,一句英语从里面飘了出来:“……这可真是拿钱不当钱,啧啧,果然是暴发户啊……”

0830 两块走私表

    段程没听清楚车里的话。

    此时他的心里又是紧张,又是兴奋,紧盯着车门的方向,等着上面的人下来。

    他本来只是试探着问苏进他能不能跟着一起过来,心里没有抱有太大希望的,没想到苏进竟然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苏进同意了,杜维当然也没有意见,段程也因此站在了这里。

    车里的声音很快就消失,没一会儿走下一行人来。

    为首的是一个穿着西装大衣的棕发白人,年纪不大,约摸只有三十岁左右。他的笑容亲切里带着矜持,眼下的黑眼圈与眼睛里的红血丝掩不住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颓靡。

    他刚一站定,目光就扫向这边,最后落在苏进身上,定定地停了好一会儿。

    “他在看你……”段程猜到他是谁了,有点紧张地小声说了一句。

    苏进一如即往地平静从容,他的目光直视对方,礼貌地笑了一笑。

    与此同时,杜维那边传来小声介绍的声音:“这位就是查理侯爵……”

    查理当然就是这次他们迎接的主宾了,接着那人又把查理身边其他几个人按顺序全部介绍了一遍。除了查理的随行人员之外,值得注意的有一位是大英博物馆的副馆长,名叫比利;另一位是大英博物馆的常驻教授,名叫丹尼尔。

    查理身边也在发生同样的事情,他身边一个华夏人正凑到他耳边低声说着什么,应该是在帮他对号入座。然而查理的目光仍然停留在苏进身边,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移开。

    介绍之后就是相互的礼节性寒暄,这个过程以杜维为主,查理侯爵虽然一副宿醉未醒的模样,但一举一动极具章法,绝不失礼。

    段程察颜观色,发现他的随行人员很紧张地盯着他,发现他这样,纷纷露出松了口气的表情,显然他平时绝对不是什么善茬。

    一番寒暄之后,车厢的门被拉开,文物逐件被运了下来。

    杜维和苏进虽然还在跟查理说话,但注意力明显被分散了。

    查理脸上挂着笑容,非常通情达理而又饱含感情地说:“亲爱的比利,你陪他们去看看那些远道而来的稀世珍宝吧。”

    没一会儿,苏进他们就到了运输车后厢的位置,看着一箱箱文物被小心翼翼搬下来。

    运输的工作人员是平天集团派来的,训练有素,搬运的动作稳定有序,一丝不乱。

    丹尼尔拿着文物清单,目光中闪过一道异色,对比利小声说了一句:“华夏人素质不错,真是令人意外。”

    段程英语不错,离得又够近,把这话听得清清楚楚。他心里一瞬间的骄傲之后,又为那句“令人意外”有点不是滋味……

    苏进明显没在意这些,他手上也拿着文物清单,正在跟送下来的箱子一样样核对。

    他的表情认真而严肃,每核对一次,都要上前用手把箱子摸一下,敲一敲,仿佛在检查着什么。

    比利眉头一皱,用英语问道:“苏先生,您这样做,难道是认为我们的文物包装会出现问题吗?”

    苏进闻言抬头,平静地道:“只是例行检查而已……”

    说话的同时,他刚刚站到一个新箱子的跟前,片刻之后,他脸色微微一变,低头道:“这个箱子,先搬到一边去!”

    比利来不及阻止,平天集团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动作,两个人一起抬起那个箱子,把它托到了离文物堆比较远的地方。

    比利的脸色也跟着变了,质问道:“苏先生,您这是什么意思?”

    苏进摇摇头,没有理会他的话,而是快步走到那个箱子旁边,手指先在四壁上轻轻一敲,接着对着文物清单找到了箱子对应的密码,开始调拨密码编号。

    卡卡的声音响起,一共八位的密码编号以极快的速度被输入了进去。

    箱子还没有打开,英方人群里一个人突然走了出来,阻止道:“这位先生,这可是珍贵的文物,在这种——”他往四周扫了一下,看了看阴沉的天空与暴露的视线,“露天场合把它拿出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