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工-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如此,他还改动了以前的室内壁画装饰,重新加入了缺乏历史依据的建筑雕刻。

    甚至,最令人诟病的是,他还非常自恋地加入了自己和另外两位建筑师的雕像……

    之后,在英国,类似这样的修复也非常流行。这些修复师或者建筑师强调的是“风格完整性”。

    按理说,修复古迹应该做的是维护与修理,但自恋的他们却加入了更多自己的创作。

    他们想要建立一个更具完整性的表达。就算这表达、这风格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存在过,在经过建筑师的考察与判断后,它们也将被重新建设起来,成为修复后建筑的风格。

    这就是所谓的“风格性修复”,它们追求的是建筑或者文物的“艺术风格”,而非“历史本质”。

    这样的流行最终遭来了批驳。

    在英国,以普金和拉斯金为代表举起了“反修复”的大旗,开始了两种观点的历史性论战。

    拉斯金在他的《建筑的七盏明灯》中鲜明地表示,“在这件重要事件上,请让我们别再自欺欺人,就像不能使死人复活一样,建筑中曾经伟大或美丽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复原。我在前面坚持认为是整个建筑生命的东西,亦即只有工人的手和眼才能赋予的那种精神,永远也不会召回。在另一个世纪,也许会赋予另一种精神,那时就成了一幢新建筑;然而其他的手和思想是无法召唤和控制已逝的工人的精神的。”

    “那么让我们不再谈论修复。这件事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你可以像模仿尸体做人体模型一样,模仿一座建筑;就像你的建筑业可以拥有旧墙的外壳,但是这样做有什么优点我却既看不出,也不关心。然而旧建筑却给毁了,与变成一堆瓦砾或者化为一堆烂泥相比,被毁得更彻底、更无情。”

    这两派论战的核心其实就是“原真性”。

    时间必将摧残一切,无论历史建筑还是文物古迹,在时光的长河中必将老化、损坏甚至倒塌。

    修复正是应延续它生命的需求而存在的。

    但是,在修复过程中,涉及到关于建筑本体、材料、技术工艺、场所、环境、情感等综合性要素,到底能不能保持原文物古迹的真实性价值,能保留多少,这就事关修复过程中的“原真性”理解与思考了。

    经过漫长的讨论,“原真性”这个概念渐渐被竖立了起来。

    一般来说,判定一件艺术品应该考虑它的两个基本性质。

    第一,是艺术品的创作;第二,是艺术品的历史。

    艺术品的问世由创作思维过程和实物营造所组成,历史则包含了能够界定该作品时代性的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变化、改动以至风雨剥蚀的现实情况等等全部内容。

    “风格性修复”不仅在修复设计上完全违背了原设计师及工匠的精神,而且在修复过程中也抹拭了岁月在文物上留下的痕迹,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历史的联系性。

    正是在这样不断的争执与论战之下,威尼斯宪章才应运而生,成为世界文物修复以及古迹保护的指导性纲领的。

    而“原真性”也成为了世界文物修复的根本原则。

    两个世界在不同的道路上发生了巧妙的重合。

    据苏进所知,这样的论战在这个世界也曾经发生过,但规模远没有那么大。它引发了雅典宪章的颁布,然而关于“原真性”的讨论还没有到威尼斯宪章那样的深度。

    当初在惊龙会上,文物协会的长老们想要推广的艺术修复,跟当初英法两国流行的“风格性修复”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令人深思的是,苏进能够很肯定地确认,文物协会的长老们,这些古板的传统修复师,的确是不知道英国那场论战的存在的。

    惊龙会上,苏进对“艺术修复”的批驳,几乎是那场论战的缩水版。

    他的观点能够轻易地取得胜利,除了之前用技艺碾压了长老,契合了“技艺为王”的潜规则以外,更重要的是因为,那些九段墨工,乃至于更多的传统文物修复者们,更认同的是“真实性修复”。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中,早期用得更多的不是“保护”这个词,而是“保存”。

    一字之差,代表的概念却有根本性的不同。

    而这,才是华夏传统文物修复真正的根本所在。

    正是因为这个,当初凌天如堪称天才,却在距离九段只有一步的时候退出修复界。

    正是因为这个,石永才才会放弃文物修复师的段位,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

    正是因为这个,岳九段才会觉得自己将要走出的是一条“歧路”,从而感谢苏进的一言之恩。

    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他们认同的是“真实”,觉得“艺术修复”是错的!

    然而,华夏文物和建筑,尤其是后者,跟西方建筑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所以,同样是“原真性”,不同的解释会带来不同的判断方式。

    这也是华夏文物修复的矛盾由来,也是华夏文物修复对威尼斯宪章的疑惑所在……

    对于文交会的这次交流论坛,苏进和国家文物局的专家从一开始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做了非常周全的安排。

    论坛第一天,国家文物局安排了一位专家进行开幕发言,基本上就算确定了这次论坛的讨论主题。

    这位专家直接提出了“原真性”的概念,也就是那一个“真”字。

    他发完言之后,第二位专家上台。

    他看似自由发言,但下面的人明里暗里都知道,这还是文物局安排的,相当于是一个托。

    但就算是托,他发言的内容也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关注。

    他对第一位专家提出的“原真性”概念提出了质疑,把重点转移到了“什么是原真性”上。

    他提出来的例证也非常有力。

    西方建筑以砖石为主,可以延续千年不倒。

    但是东方传统建筑以木结构或者夯土结构为主,这种结构相对比较容易损坏,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大修一次。

    在修复过程中,有可能进行扩建、改建,以及更换建筑的一些构件和材料,甚至改变颜色。

    对于木构建筑,还有“落架大修”的做法,这几乎就是一种重建了。

    这同样是传统,同样是历史建筑,对于这种建筑的现代修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标准?把什么定为它的“原真性”?

    第二位专家提出的这一点,直接引起了很多华夏修复师们的共鸣。

    华夏人通常都很务实,这些传统修复师们究竟如此。

    对于他们来说,概念是概念,最重要的还是实际操作。

    中国文物以及建筑的情况这么复杂,面对不同的情况应该怎么操作,这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如果能在这场会议上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就再好不过了!

    同时,这些务实的传统修复师们也隐约感觉到了一件事情。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

    能在理论上统一思想,制定标准,他们以后的工作可就方便多了……

    前两天苏进没有到现场来,但他其实一直是很关注这边的。

    他知道,两天时间,从一开始的定调子到试探性讨论到深入讨论,已经有十多位专家以及修复师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这还是公开上台,面向所有人的发言,私底下小规模的讨论乃至争论,更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次。

    这中间涉及到的问题实在太多,还有很多人持完全相反的意见。

    就算是大会公开表示并不支持的“风格性修复”“艺术性修复”,其实也是有一批支持者的。

    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有时候还针锋相对,据苏进所知,有几次讨论到怒火上头,这些老技师们几乎要动起手来了。

    还好这是在文交会上,安保工作是重中之重,那些人还没来得及发生过于亲密的**接触,就被非常友好地拉开劝解了。

    但即使如此,两天时间,也让讨论达到了非常深入而热烈的程度。更可贵的是,在文物局有意识的引导下,讨论一直没有偏离主题,仍然围绕着“文物修复的核心原则以及具体标准”来进行。

    文交会第三天,苏进到达演讲大厅现场,刚才受到大量注目,就有一个人站了起来,大声说:“苏大师,您觉得文物应该怎么修?!”

    _____________

    几乎是纯理论性的一章,花了很多心思写,希望不会太枯燥……

0823 接印

    乔治·布伦克是剑桥大学的学生,也是古建筑大师罗宾·韦斯登的弟子。他天资聪颖,也很勤奋肯干,很得老师喜欢。

    这次韦斯登前来华夏参加文化交流会,顺便也把他带来了。

    他不认识苏进,从未听过他的名字。

    苏进进场的时候非常轰动,演讲大厅里大半的华夏人都站了起来,乔治心想是什么大人物过来了,好奇地跟着看向门口。

    结果这一看他就有点惊讶——进来的竟然是两个年轻人,而且众人的尊敬,很明显是针对另一个更年轻的人过去的!

    他暗暗在心里估量了一下,就算他德高望重的老师在剑桥大学的会议上,也未见得……不,是肯定不会有这样的待遇……

    这个名叫苏进的年轻人做了什么,竟然能有这样的威望?

    乔治很好奇,偷偷地关注着苏进那边。

    他进来之后,跟几波人马打过招呼,就找了地方坐了下来。

    然后,讨论继续进行,大部分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这几天一直持续着的讨论上。

    文物局给这些英国人安排了实时翻译,同步口译台上的话。

    他老师韦斯登听得非常专注,表情也很严肃。乔治分了一阵子心之后,渐渐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正事上。

    韦斯登是古建筑大师,在古建筑保存以及修复上有着卓越的贡献。

    像他这样的大师,实践工作做得卓有成就,自然而然就会去考虑更深入的、理论方面的事情。

    而欧洲建筑虽然相对东方建筑要更牢固耐用一点,但实际修复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

    大型的建筑,以及小型的文物,什么时候该怎么修,一个基础标准是什么样的,这不仅仅是东方修复师需要面对的难题。

    韦斯登老师前一天用感慨的语气对他的学生说过,华夏这次交流会提出的这个议题非常好,很值得深入讨论。

    这样一场七天的会议,多半得不出什么真正的结论。但即使如此,能够有所启发,得到一些灵感,也是相当不错的。

    他提醒自己的这些学生,这七天一定要认真专心,等回到英国之后,他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把这段时间的思考与结论整理出来,重新号召召开会议。

    到时候,他们可以召集整个欧洲的现代建筑大师以及古建大师,还有文物文化方面的相关人士,举办一场盛会。

    如果能在那场盛会上制定标准,撰写宣言或者宪章,那么他们这些倡议者的名字都将留在历史上,供无数的后继者传颂!

    韦斯登的话极具煽动性,就算乔治很有自知之明,明白就算能青史留名,主创者肯定也没有自己这样一个学生的份……但他还是忍不住激动起来。

    就算不能处于关键位置,能在边边角角的位置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也是很令人激动骄傲的事情了!

    当然,这种激动基于一个前提——

    他跟他的老师一样,并不认为在华夏沪城这次交流会上,能够完成会议的即定目标,制定标准什么的。

    他坚信,这样的事情,只有在他们极为条理与系统的欧洲才能完成!

    相比较而言,据他们了解,华夏这方面的系统,实在太混乱了……根本不成体系。

    不过就像老师说的那样,这毕竟也是东西方交汇的一次交流会,能在会上得到灵感,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

    乔治是个很聪明的学生,通过这两天的专家演讲以及讨论,他大概明白了会议的主题,以及华夏人想要讨论的方向。

    华夏人提到的“真”,也就是韦斯登老师他们曾经提过的“原真性”。

    这一基本原则在当前的欧洲也正在缓缓建立起来,恰好与华夏的思路不谋而合。

    同时,华夏方面想要进一步讨论“原真性”的概念,进行更细致的解释,以解决内部原有的一些矛盾。

    乔治对此没什么感觉,但他知道他老师韦斯登是怎么想的。

    韦斯登对此并不以为然,只是现在处于华夏的地盘上,出于礼貌没有明言而已。

    他认为,华夏关心的这些问题是延伸性的,只是一些细枝末节。

    在核心内容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过多地关注这种细枝末节,基本上就是本末倒置,没什么意义。

    当然,这也很符合华夏修复界混乱无序的状态就是……

    韦斯登说到这里时,拿着烟斗,向着他的老友钱德森无奈地摇头。

    乔治看得出来,这种无奈之下,包含的是一种淡淡的轻蔑。

    相比英国,华夏这方面的研究起步得实在太晚了,一直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

    这直接导致,一些华夏出名的历史文化专家,包括有“国学第一”之称的王先永大师,都只能出国到剑桥学习华夏文化。

    当然这一次,王先永大师暂时回国参加文交会了,但在韦斯登看来,文交会之后,他还是会回去英国的。

    想到这里,乔治略微有些走神。

    韦斯登老师这两天一直在交流论坛这边,还没怎么参观过文交会的其它展馆——也是因为这两天人实在太多,就算开启贵宾通道,还是免不了拥挤。

    韦斯登懒得跟其他华夏人一起挤,准备晚两天等人少一点再出去参观。

    当然,谁都知道,主要还是因为韦斯登对此的兴趣并不算是太大……不然,这点问题,根本算不上大问题。

    但乔治去了。

    乔治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跟在韦斯登身边,但他毕竟还是有点自己的自由时间的。

    他对文交会倒是很好奇,抽空到前馆和最红火的西馆去参观了一下。

    当时他就震惊了……

    不光是技术,还有技术与文物遗迹的结合,还有那或精美或壮观或神奇的文物群组……直接洗刷了他对华夏文物以及修复界的全部印象!

    同时,他也留意到了中馆与西馆之间的群星馆。他很好奇,很想进去看看,但外面排队的人太多,他的休息时间有限,实在是没办法。

    不过他也打定了主意,过两天再跟韦斯登老师请个假,专门排队进去看看……

    他想,如果韦斯登老师看到这些,对华夏的感觉应该会跟现在不太一样吧……

    乔治正一边听台上演讲讨论,一边想着这些事情,突然听见一个年轻人大声喊出了那句话。

    他有些惊讶,猛地抬头。

    他对那个叫苏进的年轻人真的很好奇,他也很想听听,他能讲出什么内容来!

    那个年轻人满脸通红,眼睛都在发光,直视着苏进的方向。

    任谁也看得出来,他不是有意挑衅,他是真的很崇拜苏进,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苏进闻言抬头,表情也有些惊讶,似乎没想到这时候会被点名。

    他思索片刻,点了点头,站起来道:“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话,我的确有几句话想说。”

    台上一个华夏修复师刚刚发完言,正在解答听众的提问。

    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