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观众们看到后面,发现了更令人吃惊的事情。
天工社团把国公府改建的费用,也一样列了出来!
材料要从哪里去弄,需要多少钱、多长时间;工人的工资;天工社团成员的工资……甚至连一些细节的费用,包括施工场地的水电费、加班费,全部一项项列在了上面,清楚分明。
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说得极端一点,苏进这是把自己的老底掀开给所有人看了啊!
研究这些费用,他们全部可以一一对上;而研究这套方案,所有人都可以学到古建筑修复的操作方法!
从来没有一个修复师,说得更大一点,从来没有一个建筑单位会这样做。
而这样做法说明了什么?
说明苏进相信,自己所做的所有一切,都没有问题,经得起无数目光的共同审查!
这种底气,这种自信,能有几个人有?
这个视频只是改建的第一部分,有些心怀不轨的人看完之后还要挑刺,嚷嚷着只有一部分怎么行。
结果几乎是他们话刚出口,第二部分的视频也跟着放了出来。
接着是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最后,“婉容故居改建”这个微博,在一天之内,一共用五十段视频,把改建的全部方案合盘托出——完完整整,一点也没漏掉!
每段视频,都有一小时的时长。
五十段视频,就是五十个小时。
最后做出来的成品都要这么长时间,那么在做的过程中间,苏进和天工社团,又花费了多久,用了多长时间,多少心力?
先不管内容怎么样,光是这份努力,就足以让人惊叹佩服了!
五十段视频,就像五十记重拳,打得质疑者们哑口无言。
“婉容故居改建”的微博只发视频,没有对此多说一个字。但很多人都明白了这沉默之后的意思。
有话要说?可以。
先看完这五十段视频再说!
有疑问,没问题。
看完视频,随时可以提问!
再精美的视频,也经不起翻来覆去地看。
黄建的剪辑的确很精彩,白泽恩的解说的确很动听,古建筑改建这样全新的领域,接触起来也很有趣。
群众们看第一个视频时觉得挺有意思,第二个视频也还能勉强撑下去,到第三个视频就不行了。
除了少部分人以外,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一个脑袋能有别人的三个大。
这样完整、详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改建方案,可不止是光看就可以了的。一边看,还要一边动脑子去思考。
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思考都是一件既快乐,又痛苦的事情——
太他妈累了啊!
五十个视频发放完毕之后不久,微博上就出现了哀叹声:“妈的不看了,我头都大了。”
“好他妈累啊……”
“看都这么累了,做起来得有多辛苦?”
“就是,就冲着这份精神,我都不好意思再黑他们了。”
“的确,这才是真正的努力啊……”
“努个毛的力,这种方案,是天工社团能做出来的?你们别是忘了,他们是什么组织了吧?”
一句冷冷地质问,被连续转发,表达了很多人的心声。
天工社团是什么组织,那是一个学生社团啊!他们的社长苏进,也不过是一个学生,还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
这样一个组织,哪来的本事做这么详细的方案?简直跟一个在这行浸淫了几十年的积年老鬼一样……
不可能,这可能是天工社团独力做的,他们背后一定有人帮忙!
这时候,还有一大批人沉浸在视频里,试图好好啃一啃。有些资深的好心人则根据视频,做出了普及版的目录,供给大众浏览。
单是看目录,就知道这份方案有多华丽了。
这越发证明了之前大家的想法:这么完善的一份方案,怎么可能是一群学生做出来的?
这时,一条转发的微博出现,她弱弱地挖坟挖出了一个很久以前的热点新闻,在转发里主表示“我是觉得这个苏进的声音好耳熟,刚想起来,好像是这个!大家听听是不是一个人?”
这个微博的名字叫“神秘的s先生”,几个月前曾经发过两条微博,一条原创,一条转发,每条都是曾经是一时间的热点新闻。之后,这条微博主就销声匿迹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两条微博,第一条是一个视频,在故宫古玩街发生的。
那是一个年轻人跟一个三段修复师发生的冲突。
那个三段修复师是一个掌眼,当时卖家要卖一座瓷像给一个胖老板,他就是那个胖老板的掌眼。
这三段修复师趾高气扬,对自己的老板也没什么尊敬之情。他信誓旦旦地表示那观音像一定是真的,是明代大师何朝宗的作品。结果那年轻人随口就说是假的,理由还很荒谬,表示是——看脸就假!
三段修复师当然不认了,于是两人来了一场“砸瓷鉴真”的好戏。
最后瓷像被砸了,果不其然是假的,三段修复师要因为之前的约定赔钱给卖家,结果又被揭穿他戴的表也是假的。不是他自鸣得意的“江诗丹顿”,而是“王诗丹顿”!
虽说文物修复师对名表不在行也是正常的,但把v看成w,这走的眼可就大了,可见他平时有多不上心……
最后那个三段修复师跟卖家扭打起来,一起被警察带走,也让古玩街的围观群众,以及视频前的观众看了一场好戏。
当时这个视频明显是临时拍的,画面不时晃动,更没有拍出那个年轻人的长相,只勉强能让人看清楚事情经过。
但现在,人们对照视频里年轻人的声音,以及京师大学新年晚会后台苏进质问文七段的声音,的确觉得非常相似,基本上能确定就是一个人!
如果说这个视频只是当众打脸,让人觉得心里暗爽的话,另一件事就让人更加觉得大快人心了。
在帝都植物园,同样是一个年轻人,跟一位国家的植物学专家,当众引经据典,辩论樱桃的来历。
在这个过程里,两人都展示出了对历史深厚的造诣,尤其是那个年轻人,更是当众驳斥了外国专家对华夏文化研究的蔑视,表示“华夏人的事情,还有谁比我们华夏人更懂?”
这一次辩论比上一次,更加让人扬眉吐气,恨不得痛饮几碗酒。
第二件事也有一个模糊的视频,但关键内容还是网络红人“蹦蹦面”的长微博。微博上,他拍下的照片里,有那个年轻人一些侧面和背面的身影……现在对照起来,也跟苏进有着微妙的契合啊?
接着,苏进的事情被越扒越多。
天工社团为什么成立?是因为他在学校的公开课上,当众质疑文修专业老师的修复方法。
在此之前,在前一堂公开课上,他曾经当众向同学们介绍纸张,侃侃道来,知识极其渊博。
还有京师大学网站上,到现在还挂着苏进当众现场修复纪晓岚朱漆木箱的视频呢。这充分表示,他犀利的不仅只有眼力,渊博的不仅只有知识,对文物修复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是一等一的。
这林林总总的内容充分展示了,苏进虽然年轻,但在文物修复方面的确拥有一等一的实力。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承恩公府、婉容故居的修复方案,虽然完整,虽然复杂,怎么就不可能是他做的?
就算背后有南锣鼓巷改建组支持,就算可能还有别的牛逼修复师帮忙,他的功绩也不可被磨灭,因为他的实力,已经实打实地展示出来了!
苏进长得本来就不差,五官端正,身材锻炼得非常好,气质尤其出众。这些事情一被扒出来,他在微博上立刻多了不少男粉女粉。
男粉欣赏他的实力,女粉沉迷于他的气质,渐渐的,甚至有人开始叫起了“文修男神”。虽然这年代男神不值得,但苏进也算是小小地出了一次名了……
0353 坏规矩
苏进的事迹只算是锦上添花,是这次婉容故居修复方案展示的一个花边新闻。真正重要的,还是“婉容故居改建”展示出来的五十段修复方案视频。
五十段视频实在太多太长了,相当一部分人看了个两三段,就看不下去了。
一些相关专业的爱好者与学生不久也败退了。
一个在网上小有名气的文玩大v嚷嚷着解释:“尼玛这也太专业了!我能看懂一部分吧,但再深的,得我老师来了……”
另一个文玩大v表示:“在下还在坚持。虽然看不太懂,但能看懂的部分收获也很大。”
除他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直坚持着。
这些人无一不是真正的内行。
或者是古建筑修复,或者是文物修复,或者是建筑法式,或者是城市设计……他们从各个角落聚集而来,全部都在以极其严肃的态度,研究这些视频。
第一次有人,或者说一个组织,会像这样,把一个项目的全部方案,完完整整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而这里,所谓的“完完整整”,就是真的一点保留也没有。想一想,连钱的事情都拿出来说了,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当然,还是有的——有很多。
如果这是一份很烂的方案,它这样摆在台面上,就是被嘲笑的。
甚至不需要它很烂,只需要它出现相对比较多一点的漏洞,它就足以被无数道围观的目光攻击成筛子。
而如果,它是一份很好的、漏洞非常少的方案呢?
毫无疑问,它对于现在这个封闭的文物修复环境来说,就是一次冲击!
无数专业人士开始研究它,一开始是试图找出其中漏洞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久,研究变成了学习;再不久,学习再次变成了研究——这一次这个词的含义,就跟头一次完全不同了。
越研究,就越让人心惊。
这份方案,实在太规范、太全面了。
它跟以往传统文物修复师那种随兴、上手就来的做法不同,更类似于现代建筑工程的搞法。
视频中的投影并不是纯粹的投影,很多地方是在实景的基础上改造演算而成,基本上就是真实的。
每一部分都有测量数据,都有材料检测分析,都有力学推算,有当前实景与未来修复结果的比对。
整个工程将要分几个阶段完成,每阶段的人力投入与工程预算,中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些投影无法表示的内容,都会由白泽恩进行讲解。白泽恩不愧是辉煌电视台的台柱子,五十小时的讲解,他从头到尾坚持了下来,始终语声平和,气息稳定,甚至连声音都没怎么沙哑。
他清晰而有力地进行着解说,恰到好处地补完了观看者的疑惑,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接受着冲击,也从中吸收了海量的知识。
从来没有一个组织,会这么无私地把自己的方案拿出来,帐目分明,细节清晰。
一条条帐目有力地驳斥了之前文昌明在电视里的暗示,尤其显出他心思阴暗,思想无耻。整个承恩公府的改建,每一笔已经支出的款项、每一笔将要支出的预算,全部都清清楚楚,有来有往,一点可以质疑的地方也没有。
天工社团在中间拿的,正儿八经就是学徒工资,价格不能更公道了。
同时,通过这些帐目,外行人也能了解,古建筑修复是什么样的,大概需要些什么方面的支出。相比之下,文昌明之前报的价,就太斩钉截铁又含糊不清了。
…………
到这个时候,事情就闹得有点大了。
此时,远在山西,汪煤球正在听漂亮的女秘书讲解天工社团的视频。
汪煤球从小就被取了这样一个名字,之后他在煤炭生意上如有神助,从一文不名白手起家,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数得着的大煤矿主。
他觉得老天爷给他这名字,注定他这一辈子就要做这个生意,所以后来他有钱有地位了,很多人劝他改个好听点儿的名字,汪老板就是坚持不改。
汪煤球向来以晋商之后自居,有钱发家之后,买了一个明代就很出名的晋商的老宅当家宅。
老宅子年久失修需要修复,汪煤球托人请了一个很出名的修复师,还是个四段,来主持施工。
近年来汪煤球的生意越做越大,他有点嫌现在这座宅子小了,看中了另一座更大、更有名气的。
那座宅子也比较破旧,好宅子又需要好修复师来修,汪煤球最近不时在关注这方面的事情,一眼就看见了网上轰轰烈烈的讨论——汪煤球老板可是很与时俱进的。
恰好最近为了买宅子的事,汪煤球专门聘请了一个女秘书。这个女秘书姓岑,名叫岑小珍,长得漂亮,肚子里也是有真材实料的。
她出身于一个文物修复的门派,不过没有学到入段,就退出了门派转做他行。后来,她做的一直都是古宅古董买卖中介方面的事情,以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又从其他方面学到了一些新东西,在山西一带的业内倒小有名气了。
汪煤球是花了大价钱把她请过来的,正好看见网上的视频,就让她给自己讲一讲,也算是一次实战测试。
岑小珍的确有点本事,她在文物修复方面钻研得不算很深,但是了解的范围却非常广。尤其她是社会上打混的,对行业内买卖交易的一些内幕流程非常清楚,对古建筑修复的惯常流程也有些了解。
她很清楚老板想知道的是什么,这时,她就着视频上的内容给他讲解,提炼出一些关键的、梗概的内容,竟然让汪老板这个门外汉听得津津有味,一点也不觉得难懂。
后面,视频的内容涉及到了工程预算以及当前已经支出的各方面费用。
一听到钱的事情,汪煤球马上振奋起来,对岑小珍说:“慢点慢点,这里讲得细一点!”
岑小珍却皱起了眉头,先把这段视频看了一遍,说:“这个博主这样做,很坏规矩啊。”
汪煤球最想知道的就是这个,他也皱起了眉,问道:“怎么就坏规矩了?这才是老子想知道的东西!”
对自己的老板,岑小珍也不隐瞒,她道:“钱这个东西,业内的规矩是,私下里说,互相之间不交流。每个修复师有每个修复师的习惯,你不赚钱,也不能拦着别人赚钱。”
汪煤球的眼睛马上就瞪起来了:“这是什么狗屁规矩?给老子修房子,还在老子身上赚钱,你还有理了?”
岑小珍也不生气,声音平缓地道:“修复师也是要吃饭的,你不让他赚钱,让他喝西北风去?”
汪煤球眯着眼睛不上当:“少跟老子说这些废话,你刚才明明就不是这个意思。你是说,就算他骗老子的钱,也没人会出来说话!”
岑小珍笑了笑,说:“骗钱什么的太绝对了,我们先不说……打个比方说,老板你有两座煤矿,甲矿出产的煤块大,杂质少,单价是不是就应该比乙矿的贵?”
“那当然了。”汪煤球点头。
“同样的道理,甲修复师的手艺比乙修复师的高,那酬金是不是应该更高点?”
汪煤球顿了顿,勉强点头:“是这个道理。”过了一会儿,他琢磨着又觉得有些不对,道,“但是煤好煤坏,一眼就能看出来。手艺高低,那是怎么算的?段位高的,就手艺好?”
岑小珍说:“这是一个方面,一般来说,高段修复师的收费的确是比低段贵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