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一旦事情败露,旁人笑话的是她的阿耶。
    李蘅远攥紧了拳头,三房这些事,到底该怎么处置?。
    想着,李蘅远叫来樱桃。
    樱桃低声道:“娘子有何吩咐?”
    李蘅远道:“小姨从外面回来后,和三叔还有联系吗?”
    冯微是如何和李玉忠保持联络的,这条线现在已经破了,都在李蘅远的监控之中。
    樱桃摇摇头:“感觉好像他们闹掰了,姨娘正在物色会做生意的买卖人,看那意思,是想把三郎换了,这钱财都要分了,还不是闹僵?”
    李蘅远暗暗点头,闹僵最好,如果小姨和三叔以后再不来往,她可以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从小姨陷害余氏的手段来看,兵不血刃,稳准狠毒,小姨倒是个厉害角色,不知道有一天会不会害她,到底不得不防。
    李蘅远对樱桃道:“继续监视,如能平稳的什么事都不发生,等阿耶回来是最好的了。”
    樱桃明白,称是。
    ………………
    之后李蘅远听到的消息是李玉忠半夜又去过月宿院两次,两次他都对冯微有动手脚,不过冯微两次都回绝了他。
    就因为李玉忠不肯抛弃余氏。
    冯微对李玉忠放下话,要么她,要么余氏,李玉忠只能选一个,想坐享齐人之福是不可能的。
    李玉忠对冯微百般解释他没有碰余氏,可是冯微不听。
    显然,冯微要的不仅仅是**上的,李玉忠和余氏划清界限,还要在名分上。
    但是不休妻是李玉忠的底线,所以最后李玉忠被冯微骂走,二人不欢而散。
    跟之前的消息差不多。
    所以李蘅远还有时间继续观察。
    ………………
    斗转星移,月缺了又圆,圆了又缺,很快的,年关就要到了。
    腊月初八这一天,李玉山送回来消息,他回来了,在路上,年是没办法回来过了,但是有可能元月十五到家。
    说是皇上看过他的胡旋舞之后,把李庆绪也放回来了。
    所以这次是有惊无险,在正月,他们就有可能到家。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李蘅远在书房中拿到信,看完了就不断的对桃子和樱桃感慨:“原来跳舞跳的好,也是有用的。”
    桃子和樱桃就哈哈笑。
    那可不是,他们的皇帝现在已经不理朝政,沉迷与乐曲舞蹈之中。
    皇上最喜欢的杨姓女子被封为贵妃,那也是跳胡旋舞的大家。
    总之,阿耶是要回来了。
    李蘅远把信件收好,然后吩咐樱桃:“你去告诉萧掩这个消息。”
    樱桃道是,李蘅远又叫上桃子:“咱们去一下宁馨院。”
    桃子微愣。
    自打从老龙湾回来之后,李蘅远十天能去宁馨院一次就不错了。
    还是象征性的让老太太看一眼就走。
    而前天刚去过,怎么今天又去。
    李蘅远看着窗口暗暗叹息一声,因为小姨的事,就让她想到了母亲。
    这几天一直在想母亲的事。
    阿婆在她小的时候就偏心,归咎原因是阿婆不喜欢母亲。
    想来母亲抛夫弃女,阿婆应该是知道的吧?
    但是阿婆再生气,再偏心的时候,都没有说过母亲的坏话。
    最令李蘅远安慰的是阿婆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李梦瑶那些人。
    没有让她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李蘅远道:“不管是过年,还是阿耶要回来了,这都是好消息,今天腊八,往年阿婆院子里会熬粥给大家喝,今年人少,我更应该跟阿婆一起吃饭了。”
    说到底,她是用动了孝心。
    桃子莞尔一笑,点头道:“婢子这就去准备。”
    ……………………
    宁馨院的穿堂里有两个老婆子抄着手在说话。
    李蘅远带人过来,二人忙停了闲话,给她请安。
    李蘅远点点头。
    随即站在穿堂里,看着眼前的院子,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以往这一天,穿堂里会有很多人进进出出,因为老太太要给个房和得力的下人送粥,各房的儿媳也会给家婆送粥。
    不可能就两个婆子说闲话,十分热闹的。
    往年这时候,她站在这里,何子聪早早得到消息,就会故意出来等着她跟他说话。
    不是想念何子聪,是想念宁馨院的那份热闹。
    还有大哥,会鼻孔朝天喝碗粥,然后目下无人离去。
    才半年时间,院子里就空了,要不是有熟悉的红枣香气飘出来,会让人怀疑今天不是过节。
    这时桃子在耳边道:“娘子,咱们进去不?”
    变才是生活的真谛,所以不要伤感,变了,是正常的。
    李蘅远长舒一口气,好多了。
    她点头:“走,咱们进去吧。”
439 孝顺
    李蘅远来到宁馨院正屋。
    刘老太太的暖阁里传来絮絮叨叨的声音。
    桃子留在厅里,李蘅远从卧房进入了暖阁。
    暖阁靠难南的炕上,刘老太太正盘腿坐着用饭,她正对着门口的方向,在她对面,有个不大的身影。
    李蘅远扫了一眼,那孩子背影梳着两个双丫,穿着红底宝相花的小袄,身形瘦弱,一看就是四婶的女儿李明珠了。
    而进来之前,老太太跟絮絮叨叨的话就是:“也不多吃点,你三姐姐能吃你四个,以往你何表哥,姨娘,就是二姐姐和那些小姐妹,也会来凑热闹,不曾想今年只剩下你。”
    “你这小孩,跟阿婆一起吃饭有什么不开心的,就想你那个没用的娘……”
    是老太太寂寞,所以没办法,就把李明珠借来了吧?
    李梦瑶,何子聪走的走死的死。
    刘老太太显现膝下十分寂寞,把李明珠叫过来,每日看着李明珠做功课,一廖慰她的孤独之情。
    李蘅远猜测的倒没错。
    不过李明珠个性老实,总是要跟着尹氏身后的,没用尹氏她不走动不说话。
    估计老太太的出发点得不到满足。
    李蘅远看了这一切,方才那种淡淡的忧伤又涌了上来。
    她叫道:“阿婆,您有没有给我准备腊八粥?”
    这清脆的女子叫声让刘老太太明显一愣。
    李蘅远确实偶尔会来看看她,但是都不叫阿婆了,叫老刘太太。
    这声阿婆可真难得。
    刘老太太瞬间泪盈于睫,接着转过头用袖子把眼泪擦干。
    然后看向李蘅远道:“你来干什么?谁给你准备粥,一个人抵四个,都给喝没了。”
    李蘅远:“……”
    这老太太真是,给了台阶都不会下。
    好在李蘅远脸皮厚。
    她自己脱了鞋上炕,坐到背着窗口地方,然后喊着下人:“给我盛粥。”
    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走进来,伺候李蘅远用餐。
    以往老太太是离开红妆吃不下饭的,但是经过李梦瑶那件事后,李玉山把红妆等能挑事的下人都打发走了,现在老太太是孤家寡人,下人也都换了。
    这又是一个物是人非。
    李蘅远见老太太看着那妇人出神,知道她是想到以往了,她垂垂眼皮没管。
    这种事就得慢慢适应。
    等下人盛好了粥,李蘅远接个碗,无声的喝起来。
    嗯,腊八粥的味道没变,说明厨子还在。
    李蘅远眼睛弯了弯。
    李蘅远今日穿着浅白的收口衣服,外面套着绯红色蜀锦的宝相花半袖,头上左右两个编的整齐的圆髻,生命带着红宝石的叮当首饰。
    其余长发垂在腰后。
    还是以往的打扮,但是孩子明显已经成熟不少,五官开始往开了长,可是小脸大小却不变。
    少了一些天真可爱,多了娇美和成熟。
    刘老太太看呆了,然后抿嘴一笑,这样子的李蘅远,确实越来越像她了。
    是自己的亲孙女,不吵了。
    也没什么可吵的人,人都死光了。
    又见李蘅远吃的香甜,刘老太太破天荒的也多吃了一碗粥。
    用过粥,刘老太太看李明珠实在是太艮了,来了还不如不来,倒生气,她对李明珠道:“行了,你回去找你阿娘吧。”
    李明珠无声的,但是很迅速的就走了。
    接着吃过的事物被下人撤走,炕几上恢复干净。
    刘老太太抻了个懒腰道:“困了。”
    李蘅远沉吟了下,刚要张嘴父亲的事。
    刘老太太这时又道:“阿蘅,你不是认得一个大夫吗,叫什么岳凌风的,那我脸上的伤,她能治好吗?”
    她脸上的疤痕有半个筷子那么长,粉红色一条,将他细腻的脸蛋从耳朵到鼻子那里一分两半,十分丑陋。
    确实毁容了。
    不过李蘅远不打算把岳凌风介绍给老太太。
    因为之前老太太就问过她,岳凌风能不能治好她的伤口。
    李蘅远说不能。
    岳凌风说了,要治伤口,得用手环的能量。
    手环的能量是稀缺之物,以后说不定要救谁的命,只剩下两次机会了,老太太的脸还是不如人命珍贵。
    李蘅远把这件事又岔开。
    然后道:“阿耶和大哥年后就能回来了,我来跟你说一声?”
    老太太生着李庆绪的气呢,但是她就这么一个亲孙子了,当时听说李庆绪可能被扣押在长安的时候,也吓得半死。
    这回露出笑脸长舒一口气,是很高兴的样子。
    不过随即她便沉下脸道:“家里人口太稀薄了,这次你阿耶和阿续回来,不然你阿耶续弦,不然阿续成亲,让他们两个人选一样。”
    然后她好哄孙子或者从孙子。
    李蘅远和李庆绪是都指望不上了,李明珠性格还不好。
    剩下的都跟她没有血缘关系。
    所以还是从新养一个最可靠。
    刘老太太想着,嘴角勾出满意的弧度,就这么办。
    不管是阿耶成亲还是大哥成亲,李蘅远都无所谓,只要他们高兴就行。
    不过就怕老太太也说不动了。
    说完好消息,李蘅远又随便跟刘老太太说了两句话,然后就出来了。
    出来的时候天比方才阴沉。
    不过李蘅远觉得心情比来之前好多了。
    她的阿婆就那样了,老人家,闹去吧,只要不再犯糊涂就好。
    李蘅远刚要离开,就在这时,东厢房下走出一个很壮实的婢女。
    那婢女李蘅远看着有些眼熟,但是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了。
    婢女五官焦急的“聚”在一起,尤其是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闪出焦躁之色。
    李蘅远对桃子道:“你叫她过来问问,是不是碰到什么难事了。”
    桃子很快不过,不过她没有把人领回来,而是自己回来了。
    回来后桃子告诉李蘅远,这婢女是给老太太养鸟的,有两只黄鸟丢了,找不到了。
    阿婆喜欢鸟类,夏天的时候娘笼子都挂在廊下,冬天专门收拾了一个厢房让鸟儿过冬。
    不过那鸟怎么会丢呢?
    李蘅远问道;“是自己飞走了,还是被人拿走了?”
    桃子摇摇头:“听那婢女的意思,在屋里就没了,笼子大开,倒不像是自己飞走的。”
    那可能就是人为。
    不过就两只鸟而已,也不是她的。
    李蘅远没在意,她回头看着那目送她的养鸟婢女,眼睛一亮。
440 宿敌
    终于想起来了,春天的时候阿婆养了一只黄鸟,羽毛艳丽,十分漂亮。
    当时这婢女还跟她说,那鸟喜欢啄人眼睛。
    就是那个婢女,见过的。
    是老相识,李蘅远对着婢女微微一笑。
    然后带着桃子出了宁馨院。
    ………………
    腊八是个节气,也算个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
    盖七娘倒是不想父母,但是她想那个为她出头的哥哥了。
    盖七娘因为在大堂上状告余有德,所以差不多全城的百姓都认得她了。
    她被余有德糟蹋过,在外面生活会很艰难。
    正好她有意要留在李蘅远身边。
    李蘅远也没让她签卖身契,就当个亲戚让她住在西池院,跟桃子等人住在一起。
    李蘅远从老太太那里回来,盖七娘在房里看见了。
    等李蘅远进了屋,她也跟进去。
    李蘅远因为很敬佩盖七娘,并没有把她当使唤丫头,都是盖七娘自己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她很少道李蘅远房里来,所以这一进来,可能就有原因。
    李蘅远脱下披风后坐下来,然后看向她。
    “您有事。”
    盖七娘想见盖子仪一眼。
    李蘅远忙到现在都忘了,那盖子仪因为要刺杀她,所以被投到大牢里去了。
    但又因为她同情盖子仪事出有因,所以并没有打算杀了盖子仪。
    现在这件事已经过去了。
    李蘅远心想若是盖子仪知错,我放了他也行吧?
    她抬头看着盖七娘:“这件事你先等等,我去问问太守府的人,你们相见方不方便。”
    盖七娘想见盖子仪是真的,但是更想替哥哥求情,不过是不好开口。
    听李蘅远这意思,应该是有安排。
    只要李蘅远想起来就行了。
    她难得的露出微笑,连连道谢道:“那妾都听娘子安排。”
    李蘅远看着这样的盖七娘,对父母是非分明,对大哥有情有义,她就更下定决心,只要盖子仪认错态度好,就把人放了。
    于是等盖七娘出去后,李蘅远叫着桃子:“去问问萧掩,盖子仪现在能不能放出来?”
    桃子知道樱桃特别喜欢去萧园看岳凌风。
    这个时候正好给樱桃机会啊。
    她答应着出去找樱桃,发现樱桃之前去送消息还没回来。
    桃子:“……”
    樱桃可能是搭进去了,她还得亲自跑一趟。
    ………………
    萧掩并不在家里。
    腊八节,盖七娘能想到替自己的哥哥求情,萧掩也能想到。
    他来到太守府的狱中。
    太守府牢狱就在太守衙门之后的院子里。
    但是盖子仪进来的时候,有李蘅远特意交代,不准大骂,所以衙役把盖子仪单独放在一个屋子里。
    就是牢狱后面的一个院子。
    是关押重要犯人的。
    但是范阳重要的人物就那么几个,十年也关不上一个,所以院子常年搁置,就成了有的衙役休息的地方。
    一人居住的屋子里,什么都有,就跟住家一样。
    萧掩进了院子,发现一个守卫都没有,他眉头蹙起。
    跟着来的衙役看出了郎君的不高兴,低声道:“门是锁着的。”
    所以就不用人看了吗?
    萧掩伸出手。
    衙役反映了一会,后恍然大悟,忙把钥匙拿出来。
    那是一个单片的钥匙,拴着一个麻绳。
    萧掩无声的将钥匙拿过来,然后对着衙役挥挥手:“院子口候着吧。”
    萧掩虽然年轻,但是自打管理太守衙门之后破了一个很漂亮的案子,也充分显示出了他的智慧和无情,所以衙门里的人对他都很敬畏。
    那衙役灰溜溜就走了。
    萧掩一手捏着钥匙,一手放在腰间的匕首上,然后来到屋子窗下。
    他耳朵贴着墙头听了听,里面微微有叹息声。
    萧掩目光一凝,那声音好像离窗户挺远。
    萧掩用匕首将窗花化开一个小洞,然后眼睛试探着放上去。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