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韩国,也很少出现当事人得罪法官,当庭要求更换法官。
因此在金允浩的固定思维和认知下,根本就没考虑到韩佑希会这么玩。
同样,工作经验丰富的尹国洪也没想到这点,因此也没提醒过金允浩。
正因为这个思维死角,才让韩佑希钻了空子。毕竟韩佑希常年在美国从事法律工作,对法官没什么畏惧,也习惯用这种手段,这是认知上的诧异。
因此,与其说韩佑希这番漂亮的攻击是利用法律,但不如说是利用金允浩的思维死角。完全打金允浩措手不及。
“大意了!”
金允浩此刻才发现韩佑希的厉害,也承认自己小看了对手。
在金允浩他们低声私语时,审判人员也做出了决定。
申泰俊法官总结道:“鉴于被告辩护律师申请合议庭回避,本庭无法继续履行审理职能,将等待审判委员会最终裁定结果。现在,闭厅!”
随着小木锤重重落下,还未正式开庭,本次庭审便宣告结束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退庭时,韩佑希遥望金允浩,并露出得意、炫耀的胜利笑容。
金允浩坦然面对,目光直视韩佑希,也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你以为你赢了?”
“当然!我不仅赢下这句。更会一直赢下去,直到最终获胜!”
“有我在,你做不到!”
“是吗?那你来阻止我啊!”
两人眼神无声的交流。针锋相对,也相互露出了敌意,正式宣战。
看场面火爆,另外一位辩护律师赵民俊赶忙出来打圆场,拉走韩佑希。
他可不想让韩佑希把金允浩得罪死,进而连累到自己。
韩佑希耀武扬威的退庭后,金允浩心中憋着怒火和战意也转身离开。
因走廊人来人往。不方便交谈,因此金允浩并未多说,闷头赶路。
不过他显然低估了韩佑希的无耻程度和连环攻击招数。
在法院门口。金允浩遭到记者围追堵截和问题狂轰乱炸。
“金允浩检察官,请问您为何私下会见主审法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请问您是否为了获胜而做出不当行为?”
“请问您跟申泰俊法官是什么关系,为何会在开庭前夕私下会面?”
记者为了新闻卖点,早已抛弃金允浩其他身份。揪着问题不放。质问他。
造成这种现象,不仅有记者的原因,也有韩佑希卖力股东的原因。
因为就在不远处,韩佑希正慷慨激昂的发表演讲,呼吁维护审判的公正性,让庭审工作可以真正公平工作的进行,且话题矛头直指金允浩。
金允浩问心无愧,当然不会心虚。
面对记者提问。金允浩平静回答:“是否存在不当行为,作为当事人我说出的话没有信服力。我想审判委员会会给出公正的答案。
另外,我也请媒体帮我传话给某人:恭喜你,你玩弄法律以及阴谋手段成功激怒了我,我会让你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我会利用法律的手段惩罚你!
这是我的表态,也是我的决心。请大家拭目以待。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触碰法律的人,最终定会接受法律的制裁!”
这是隔空喊话,宣战!
听闻金允浩这段讲话,记者们兴奋的不得了。
两位辩护人大大出手,定会成为焦点话题,新闻卖点十足啊!
记者们继续追问,可金允浩已然失去了回答问题的兴趣,迈步离开。
金允浩想走,还真没有记者真心敢拦!
毕竟金允浩霸道的行事风格已经给记者们立下了规矩,没人敢肆意破坏。
——
灰头土脸的回到办公室,金允浩并未被失败打到而颓废,反而斗志昂扬。
金允浩脱掉检察官法袍,残暴的撕开衬衫领口,冷冷道:“既然他想玩阴谋诡计,我就陪他好好玩玩,在这方面我还没怕过什么人!”
看到金允浩冰冷没有温度的可怕眼神,尹国洪心里打颤。
“您的计划是?”
玩弄阴谋诡计他并不反对,因为‘善不从警’,对付犯罪分子不能墨守成规。
他主要担心金允浩怒火中烧,冲动下也触碰法律,这就不可取了。
因此他想先听听金允浩的想法,如果不妥,再行劝住。
金允浩的回答有些模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他玩思维死角,那我们就照葫芦画瓢,也从他的思维死角下手针对他!”
金允浩的语气非常肯定,这让尹国洪听出了更多信息。
尹国洪惊喜的追问道:“您有具体计划了?是什么?”
金允浩淡淡的回答:“我的计划就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捕,但不能互相沟通。如果两人都不揭发对方,则由于证据不确定,每个人都坐牢一年;
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五年;
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两年。
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
囚徒困境是两个被捕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反映人性自私的特点。
囚徒困境被首先应用在经济学领域并大规模普及,但司法界也偶尔使用。
在韩国,几乎所有检察官、法官、律师都研究过囚徒困境。
尹国洪对此战略持怀疑态度:“您能想到囚徒困境,对方也能想到,并针对防守。我觉得此战略很难起到效果。”
金允浩高深莫测的笑道:“你我都能想到,但韩佑希不见得能想到!
我说过要从他思维死角下手,而这个囚徒困境,就是他的思维死角!”
在尹国洪和申东海的不解的眼神注视下,金允浩缓缓给出提示:“因为他在美国读的研究生!那里的法学相关课程不介绍囚徒困境!”(未完待续。)
七百章 庭审争锋(上)
“因为美国法学相关专业并不介绍囚徒困境!”
听闻这话,尹国洪十分诧异,难以置信道:“这怎么可能?!我进修时就曾学习过囚徒困境,而且教材还是从美国翻译过来的,美国怎么可能不介绍?”
金允浩详细的解释道:“囚徒困境的确是美国学者提出来的,也曾被美国人应用在犯罪领域,这没错!
可囚徒困境也会导致真正的犯罪嫌疑人为了减刑而冤枉清白者,造成冤假错案。给主审法官带来极大困扰,更有失法律公正。
因此,美国已经修改了相关法律,严令禁止审讯人员使用囚徒困境。
故此,美国法律教材早就删除了相关内容,大学课程也不介绍。
而韩国的法律主要照搬美国且相对落后,囚徒困境的审讯手段依然可以使用,韩国法律并不禁止。这是两国的法律诧异。因此我们才能接触到它。
不过囚徒困境是比较高级别的审讯技巧,在韩国只有法学研究院或者是研究生阶段才会教授,大学本科生往往接触不到。
恰恰,韩佑希只在韩国攻读本科,随后便到美国求学从业。
两国情况的不同,造成他根本就没机会接触和了解囚徒困境。
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他熟悉美国的法律和庭审模式,因此更换法官,从我们思维死角下手。
同理,我们也可以利用他的思维死角。使用他没接触过的囚徒困境。”
此前,金允浩详细研究此案的卷宗后,立即就想到了囚徒困境。
因为此案没有其它证据。非常适合使用这种手段。
不过当时金允浩觉得这种手段太普通,韩佑希定会有所防范,因此放弃。
可刚才庭审时,韩佑希虽然打他个措手不及,但也给他提了个醒。
思维死角!
他有思维死角,韩佑希同样也有。
金允浩幡然醒悟后,重新考虑使用囚徒困境战略。且越想越觉得可行。
而这种出其不意的战略也是他跟韩佑希战斗的底气所在。
听完金允浩的解释,尹国洪重重的点了点头:“此战略的确可行!”
金允浩笑道:“没问题的话,下面我们就研究研究如何完善它…”
——
金允浩和尹国洪制定完反击战略后。申东海终于能插话了。
“老大,宋恩智书记官调查有结果了!
原来,首尔地方法院审理此案的候选法官有两人,申泰俊和赵昌民。
如果申泰俊被判定需要回避此案。那么将由赵昌民法官审理此案。
而这个赵昌民人送外号‘心软法官’。他对那些值得同情的犯人的判罚非常轻。他甚至会为了照顾清白者而放过惩罚犯人的机会。
老大,如果由他主审此案,对我们可大大不利啊!
按照这位法官的判决风格,他很可能当庭释放两名嫌疑人!
不对,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宋恩智书记官调查还发现,赵昌民是李贤秀法官的得意门生,而李贤秀是当年主审黎泰院的法官!当年李贤秀因证据不足。当庭释放了两名嫌疑人。
既然赵昌民是李贤秀的学生,那判决风格应该类似。
另外。为了维护老师李贤秀的名誉,赵昌民也不会判决出相反的结果。
所以,此案如果由赵昌民主审对我们那就太不利了!”
原来申东海还不太明白法官的重要性和韩佑希执意更换法官的原因。
现在他仔细思考后,终于想清了其中的关节。
法官将严重影响案件的走向和最终审判结果,至关重要。
而现在,被韩佑希占了先手,金允浩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听完申东海的汇报,金允浩表情十分平静。
因为在韩佑希发动进攻,要求更换法官时,他就猜到会出现这种结果。
因此,有了心理准备后,他可以坦然面对。
金允浩淡定,可有人不淡定了。
申东海焦急道:“老大,我们怎么办?要不要我们也想办法更换法官?”
金允浩摇头否定:“不可能再更换法官了。出现申泰俊的例子后,赵成民定会非常小心,绝不会再闹出类似的事。所以我们是没有机会的。”
申东海颓然:“那怎么办?我们就坐以待毙?老大,这可是你的首秀啊!可不能搞砸了!”
金允浩信心十足道:“坐以待毙?怎么会?我们不是有囚徒战略吗?”
尹国洪显然信心不足:“老大,说实话,我不太看好这个战略。主要是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反正我个人为人他们不会上当。”
金允浩嘴角微牵:“会的,他们会上当的!因为这是人的本性——自私!”
囚徒困境是比较高级别的审讯技巧,涉及到很高深的心理学知识。
而恰恰,金允浩掌握的心理学知识非常丰富,正善于此道。
因此,他才有这么大信心。
现在申东海不相信这个战略会成功,那就等着瞧好了。
金允浩决定用事实说话,完美呈现囚徒困境战略,漂亮的打败对手!
——
韩佑希的计划具有极高的持续、连贯特性。
为了确保更换对自己有利的法官,他不仅当庭质疑法官、要求更换法官,甚至利用媒体舆论的力量向审判委员会施压,力求‘公平’。
韩佑希的计划很成功,也达到了目的,主审法官最终换成了赵昌民。
心满意足后,他当然不会再提出异议。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
于是在韩佑希改变天平倾斜程度后,第二次庭审再次启动。
因上次庭审金允浩放话、宣战,话题性十足。社会对此案关注持续攀升。这次来旁听庭审结果的记者几乎翻番,充分表明此案到底有多受关注。
二次开庭前,民间议论纷纷、猜测最终的审判结果,甚至出现私人赌局。
虽然金允浩的社会民望很高,可法律界人士和民众大多不看好金允浩。很多人都认为金允浩会输掉官司,遭遇滑铁卢。
有反对者,自然就有支持者。
金允浩的亲人和朋友。只要有时间的,几乎都来旁听此次庭审。
郑岱芹、金允曦、徐贤、刘在石、罗宏镇等人组成了颇为壮观的亲友团。
虽然是善意的行为,但他们不知道。这种举动会给当事人带来多大压力。
老练的尹国洪想要制止解散这些人,却被金允浩笑着阻止。
“你认为是压力,而我却认为是动力!是鞭策我拼尽全力的动力!”
金允浩的良好心态和大心脏让尹国洪震惊。
尹国洪还从未见过如此年纪的人能有这种淡定的功夫。
猛然间,他忽然对获胜充满了些许希望。
“看来也不是没有任何机会嘛!”
其实他跟申东海一样。对本次较量也持有悲观看法。
可现在看金允浩如此信心十足。他又升起了获胜的希望。
“也许真的能创造奇迹呢!”
——
庭审开始,法官入场,宣读法庭纪律。
熟悉而相同的流程结束后,正式进入庭审阶段。
而这次不同的是,坐在主位的主审法官换成了赵昌民,对金允浩很不利。
不过他并未表现出什么,仿佛不以为然,专心做自己的工作。
庭审第一项。由金允浩代表司法机关宣读起诉书。
金允浩没变更自己的诉讼要求,依旧是以共同杀人的名义起诉双胞胎。
随后。被告双胞胎的两名辩护律师分别对起诉书提出质疑和辩解。
韩佑希和赵民俊的选择并不让人意外:分别坚持自己的当事人无罪。
庭审第二项,法官总结主要争议焦点,双方质证。
因此案案情简单,争议点不多,主要就是有没有罪的问题。
因此法官总结过程非常快速,很快进入双方辩护阶段。
作为原告,金允浩首先向法庭出示相关证据,然后辩护律师质证。
金允浩提交的证据清单共有9项内容,包括证人和现场监控等。
而金允浩每出示一项证据,韩佑希和赵民俊都要针对性质证,否定对嫌疑人不利的证据。这些都是常规庭审流程,没出现什么意外和特殊情况。
而金允浩为了创造囚徒困境的条件,也主动放弃这一阶段的纠缠,任由韩佑希否定所有不利证据。也正因如此,这项内容进行的非常快速。
质证完毕后,进入庭审第三项,双方辩护。
质证是针对某项证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而辩护是对整个案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否定或部分否定对方的看法和主张,有本质区别。
可以说质证阶段是辩护阶段的前置条件,辩护是质证的归纳总结。
外行人会觉得金允浩和韩佑希争辩的东西有些耳熟,但内行人能看出来,金允浩是在描述完整的证据链,而韩佑希则是在破坏金允浩呈现的证据链。
虽然金允浩已经十分努力的控诉了,也没有出现任何失误,可内行人都能看出金允浩处于绝对的下风。而普通民众通过观察法官的表情也能看出这点。
在韩佑希的辩护下,法官已经站在了嫌疑人这边,主张无罪释放。
现场气氛对金允浩极其不利,原告败诉似乎已成为定局。
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