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片掌声之中,担任颁奖嘉宾的汤姆…克鲁斯揭晓了最终的答案,瑞茜还是战胜了菲丽希缇,成功摘下了自己演员生涯最重要的一座奖杯,迎来了自己事业的转折点。
虽然影帝和影后的归属都没有意外,基本上就是颁奖典礼之前预料到的结果,但此时的局面还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赢得最佳影片提名作品,“水果硬糖”、“断背山”、“撞车”和“卡波特”各自收获了一座奖杯,“慕尼黑惨案”现在颗粒未收,但最佳导演奖部门却从来没有人可以忽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存在,难道说,今年就要出现最佳影片得主仅仅只有两座小金人的窘境了吗?
在电影颁奖典礼的盛会上,最佳影片无疑是皇冠上的宝石,赢得最佳影片,无疑就意味着这部作品就是当年完成度最好的作品。所谓完成度,往往也就意味着不同部门的倾力合作,所以一般来说,最佳影片的得主都会赢得多座奖杯,像“宾虚”、“泰坦尼克号”、“魔戒3”这样横扫小金人的作品更是屡见不鲜。即使是在竞争无比激烈的年份里,最终胜利者也能够收获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三座乃至更多奖杯。
奥斯卡漫长的七十八年历史里,除了第一个十年里典礼奖项设置还不完善,导致当年的最佳影片赢得奖项有限之外,在那之后,每一部最佳影片得主的奖杯都超过了三座,严格来说,仅仅收获三座的最佳影片在历史长河里也仅仅只有八部而已。
上一次,奥斯卡最佳影片只获得了两座小金人的情况,出现在1941年的第十三届奥斯卡,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蝴蝶梦”赢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黑白摄影两座奖项,在那一届颁奖典礼上,约翰…福特(john…ford)凭借着“愤怒的葡萄”击败阿尔弗雷德夺走了最佳导演奖,爆出巨大的冷门,这也使得阿尔弗雷德成为了奥斯卡上的无冕之王。
三座乃至三座以上的奖杯,这是对最佳影片的肯定——这部作品在其他环节之中也都展现出了值得嘉奖的闪光点,结合在一起之后形成了一部完成度最高的佳作。但如果就连三座奖杯都无法赢得,这似乎就有些说不过去了,难道最佳影片居然只有一个名头,其他环节都名不副实吗?为什么其他作品可以赢得更多奖杯,反而最佳影片却不能呢?最佳影片在其他环节都比不上其他作品,那么又到底是如何赢得“最佳”的呢?
当然,也有可能技术部门选择了一部作品,表演部门选择了一部作品,综合表现方面又选择了另外一部作品,这样的解释是说得通的。可是,最佳影片真的还是最佳吗?还是说,这不过是一部缺少亮点却胜在主题的四平八稳作品?这样的最佳,即使拿到了,似乎也名不正言不顺。
现在,时隔六十五年,难道又要面临这样的窘境了吗?
今晚的颁奖典礼,已经不仅仅是缺少惊喜、乏味无力,现在更是犹如凛冽寒冬一般,在大失所望的悬崖边上岌岌可危。尤其是回想刚刚过去的这个颁奖季里沸沸扬扬的狗血戏码,可笑、可叹、可恨,荒谬至极,更是让人对奥斯卡寒心——偏执保守的评委们,拒绝承认一部作品的优秀仅仅只是因为对同性恋的排斥和恐惧,甚至拒绝观看“断背山”;学院公关过程中不折手段,甚至对“撞车”私底下分发录像带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目张胆地排挤“断背山”;剽窃门也被彻底遗忘,比起艺术创作的版权保护来说,人脉和利益开始占据上风,让人真正地看到了社会的残酷和冰冷;对脸面的执着、对利益的沉沦让评委们犹如墙头草一般,不断更改投票,艺术颁奖典礼真正沦为了华尔街的游戏,贻笑大方……这一切的一切,就像是马戏团的滑稽表演一般。
如果今年的最佳影片真的仅仅只收获了两座奖杯——甚至更加可悲,仅仅只有一座最佳影片奖杯,那么今年的颁奖季就将真正地成为一场闹剧了。
更可怕的问题就在于,投票结果已经结束,得奖结果已经密封,即使学院高层们意识到了这种狼狈的可能,他们现在也已经束手无策,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这不是妄言,在整个颁奖典礼只剩下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尚未颁发的情况下,可能性正在一步一步扩大——又或者,就好像去年一样,“百万美元宝贝”在最后时刻连连发力,连续收获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两座重量级奖杯,以横扫的姿态反超了“飞行者”,最终问鼎最佳影片,这也是一种可能性,只是,到底谁具备这样的能力,在最后时刻脱颖而出呢?
最佳改编剧本,率先登场!
达斯汀…霍夫曼作为颁奖嘉宾走上舞台,空气之中的紧绷感开始缓缓弥漫了开来,看不见摸不着的氛围顺着皮肤缓缓蔓延,心脏猛地就收缩了起来,彷佛身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不断推着事态前行,那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正在将第七十八届奥斯卡推向一个未知的境地。(未完待续。)
825 并驾齐驱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阵容,“卡波特”、“断背山”、“不朽的园丁”、“暴力史”、“慕尼黑惨案”。
在这五部作品之中,包含了三部最佳影片争夺者,谁能够再次占据先机,这也成为了奖项的最大悬念。如果“不朽的园丁”或者“暴力史”爆冷胜出的话,那么才是全场懵逼,估计每个投票的人都会开始思考人生——我当初怎么投票的来着?
还好,这样的情况没有出现,“断背山”的名字从达斯汀口中说出,成功赢得了最佳改编剧本小金人,并且在最佳影片争夺战之中抢先了一个身位。
其实这一结果也没有任何惊喜,与美国编剧工会奖的得奖名单保持了一致,“断背山”内敛而细腻、悠远而深刻的剧本改编在颁奖季得到了诸多赞誉,即使在金球奖这样仅仅只颁发一座最佳编剧奖的场合,“断背山”依旧笑到了最后,由此可见,这部作品所受到的肯定了。现在,“断背山”再次将奥斯卡小金人收入囊中,可谓实至名归。
最佳影片争夺战终于开始有趣起来了,如果“断背山”强势问鼎,那势必就可以避免最佳影片仅仅只有两座小金人的窘境,但同时也意味着——学院终于正视了这部同性恋作品,这部纵横整个颁奖季的作品站上了最高领奖台,好莱坞掩耳盗铃地无视同性恋群体的历史就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电影产业,就连社会其他领域也都将会感受到激烈的地震,这将会是彻底改写历史的时刻;但如果“断背山”没有能够问鼎,书写历史的幻想就破灭了,那么又将会是哪部作品胜出呢?
杰西卡…阿尔芭走上舞台时,就可以清晰感受到炙热的光线将自己团团包围,肩膀的重量让迈开的脚步都显得有些笨拙——最佳原创剧本,杰西卡即将颁发的就是最佳原创剧本奖,这个奖项的落定,也标志着,谁将会和“断背山”联手组成争冠阵容的第一集团,最佳导演的颁发则是抵达终点之前的最后冲刺,悬念正在一步一步缩小范围。
所以,柯达剧院内部的空气越来越紧绷,那种令人口干舌燥、躁动不安的氛围无处不在,所有的期待、所有的好奇、所有的忐忑、所有的雀跃都集中在了杰西卡身上,又或者更为准确一点,集中在杰西卡手中的白色信封上。
杰西卡可不是达斯汀,舞台经验远远没有那么丰富,这让杰西卡几乎就要迈不开步伐了,她竭尽全力才避免了自己在平底摔跤的危机,强压下内心的慌张和恐惧,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串场词上。但问题就在于,那声音彷佛根本不是自己的,杰西卡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只可以听到空洞的声音在耳边萦绕,大脑却已经完全分离,似乎整个人都漂浮在湖水中央一般,浑身上下都使不上力。
幸运的是,现场观众们也没有人在乎杰西卡的串场词,所有的焦点都维系在了那个白色信封上,还有隐藏在信封里的答案。不仅仅是典礼嘉宾们,就连学院高层们也都不能例外,就连杰西卡的美艳外貌都已经沦为了陪衬,无法吸引更多的关注。
“……兰斯洛特…施特雷洛,‘水果硬糖’……”大屏幕里传来了介绍词,杰西卡的思绪这才稍稍回神了一些,不由回过头,然后就看到了大屏幕之上,兰斯那面带微笑的绅士脸庞,她怎么忘记了,兰斯也是最佳原创剧本的候补者之一。
最佳原创剧本奖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但也绝对不简单。“赛末点”的伍迪…艾伦,“辛瑞那”的斯蒂芬…加汉,“鱿鱼和鲸”的诺亚…鲍姆巴赫,“撞车”的保罗…哈吉斯,“水果硬糖”的兰斯,这五位候补都绝对称得上实力出众,剧本的完成度也都超过了最佳改编剧本的平均水准,不过,今年的格局略微有所不同。
第十四次赢得原创剧本提名的伍迪,今年却不是热门,虽然“赛末点”被认为是伍迪近十年里最出色的剧本,但依旧不算是伍迪的最高水准,而且作品本身的主题挖掘也点到为止;编剧出身的斯蒂芬无疑实力坚挺,“毒品网络”已经为他赢得了一座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小金人,这一次的“辛瑞那”更是格局错杂,直指美/国/政/府的自诩民主和正义其实不过是背后财团的利益控制,冠冕堂皇借口背后的贪婪丑陋令人作呕,但剧本太过支离破碎,而且太过高深复杂,颇有些曲高和寡的意思,整体还是略显散乱。
“鱿鱼和鲸”倒是具备了黑马潜质,聚焦纽约中产知识分子的破碎生活,这完全就是伍迪的拿手好戏,但诺亚却没有伍迪的自恋和清高,以更加贴近生活的笔触讲述了伤痛对每个家庭的影响,每个人都在互相伤害之中学会成长的主题更是发人深省。从作品质量来说,甚至比去年的“杯酒人生”更高一筹,不过可惜今年却不是属于它的年份,虽然是颁奖小年,但诸多作品话题不断、焦点频频,“鱿鱼和鲸”的主题反而显得有些过于小资,也过于不温不火。
整体而言,“水果硬糖”和“撞车”才是今年的热门。前者格局虽小,但却寓意深远,几乎剧本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品尝出对社会的折射和反讽,黑暗结局的批判性更是达到了巅峰,角色与剧情的结合、台词与故事的结合,令人惊叹;后者略显过于直白,对种族歧视的探讨相对浅显,多线交织的剧情架构也完全是电视剧剧本的模式,但不可否认,剧本呈现出了洛杉矶文化大熔炉的真实面貌,并且犀利而精准地对生活的真实和错杂展开了阐述,种族歧视的主题更是值得肯定。
从颁奖季的各个颁奖结果来看,“水果硬糖”赢得了独立电影人的芳心,独立精神奖、纽约影评人协会、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旧金山影评人协会等等都更加偏爱这部作品;“撞车”则赢得了主流电影人的喜爱,洛杉矶影评人协会、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则选择了嘉奖这部作品。
最具有风向标兴致的美国编剧工会,将最佳改编剧本颁发给了“断背山”,最佳原创剧本则选择了“撞车”。
可以简单粗暴地总结为,一个小众,一个主流。也许有失偏颇,但的确是颁奖季走向的写照。按照如此走向的话,那么奥斯卡小金人势必会选择“撞车”。更何况,兰斯两年前才凭借“上帝之城”虎口拔牙,赢得了最佳改编剧本小金人,形成对比的是保罗去年的“百万美元宝贝”却输给了“杯酒人生”,一加一减之后,褒奖保罗就更加顺理成章了。
似乎所有迹象都显示着,“撞车”将会成为一匹黑马,与“断背山”并驾齐驱地冲刺终点,杰西卡也是这样想的。
可是,当她打开了信封,看到上面的答案时,杰西卡却掩饰不住自己的惊讶,瞪圆眼睛愣了愣,这个表情清楚地通过摄像机呈现在了大屏幕之上,现场所有观众心底都“咯噔”一响,紧绷的心弦被拉到了极致——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杰西卡到底在惊讶什么,难道冷门要出现了?今晚终于要出现冷门了?不是“撞车”也不是“水果硬糖”,而是……
“第七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杰西卡的声音有些迟疑地从话筒里传了出来,她抬起右手放在了胸口,看起来似乎是遮掩自己可能走光的抹胸晚礼服,但其实是压抑着自己狂跳的心脏,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她低头再次看了看手中的卡片,第二次、第三次地确认答案,心头的滋味错杂难辨,说不出到底是失望还是什么,“得奖者是,兰斯洛特…施特雷洛,‘水果硬糖’。”
……安静,安静……两秒,三秒……安静……啪……啪啪……掌声稀稀拉拉地打破了沉默,随后似乎有一瞬间的停顿,紧接着人们终于意识到这个得奖结果的含义——这也意味着,在提名阶段与“断背山”不分轩轾的“水果硬糖”,在赢得了今晚第二座小金人之后,再次脱颖而出,与“断背山”并驾齐驱,朝着最佳影片的终点线加速狂奔;这还意味着,最佳导演奖很有可能将要见证历史了,李/安和兰斯二中选一的几率正在无限放大,无论是谁得奖,都将书写历史!
啪啪啪!
掌声终于汇聚在了一起,犹如雷鸣般轰动起来,全场观众的视线都齐刷刷地朝着同一个方向投射而去——角落的边缘位置,这着实是一个巨大的讽刺,不是吗?
兰斯挑了挑眉尾,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外,甚至还有些许的疑惑。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就连兰斯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惊喜,虽然说“水果硬糖”在剧本部门也具有一定竞争力,但作品风格始终制约了发展可能性,所以混沌影业在学院公关过程中也没有集中火力攻略;就兰斯自己而言,他也认为“借刀杀人”的剧本比“水果硬糖”出色,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会得奖。
但,惊喜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出现了。(未完待续。)
826 刀尖狂舞
兰斯正在思考着,按照历史进程,第七十八届奥斯卡成为了二十一世纪之后学院奖的最大冤案诞生地。
当年横扫整个颁奖季,在世界影坛引起诸多瞩目的“断背山”,却因为敏/感题材的关系,许多学院评委甚至拒绝观看这部作品,拒绝以公正客观的眼光是审核这部作品,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笑话——仅仅在三年前,学院评委打着“艺术至上”的名号,将最佳导演奖颁发给了罗曼…波兰斯基,那位因为恋/童/癖依旧被美国通缉的波兰导演,可是现在,同样是这群评委却因为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而避之如蛇蝎,就连观看的勇气都没有。
最终,奥斯卡将最佳影片小金人颁发给了“撞车”。
客观来说,“撞车”确实不错,以一种十分讨巧的方式来呈现种族歧视的话题,并且真实展现了洛杉矶文化大熔炉的面貌。这部作品确实容易赢得学院评委的欢心,尤其是在奥斯卡的大本营洛杉矶当地,更是如此,再加上作品本身就具有不俗,最终掀翻“断背山”,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果。
但时间总是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就好像“莎翁情史”无法遮挡“拯救大兵瑞恩”的人文关怀光芒一般,“撞车”逐渐被湮没在历史长河里,“断背山”的艺术价值却打磨得越来越明亮。2015年,业界专业杂志“好莱坞报道者”邀请了数百位学院评委,重新对奥斯卡历史上最著名的几场冤案进行投票,“断背山”高居榜首。
也许“撞车”是一部佳作,但“断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