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紧张起来了还不算完,曹操突然昭告天下,搬下天子诏书,声称青州袁谭有谋逆之举,他要替天行道,驱逐袁谭。并直接任命程昱为青州刺史。
曹操此举是彻底的跟袁绍决裂了,为了他的战略纵深,只有死道友不死贫道了。
天子的诏书刚刚搬下,徐州的刘备便起兵响应,配合曹操进攻青州的大军,出琅琊郡,攻入北海国。
这一下袁绍傻眼了,他最亲近的盟友背叛了他,青州弹丸之地,就有五万杂兵,怎么可能是曹操加刘备的对手。
袁谭更是捉襟见肘,被曹操打的节节败退,如果不是曹操有意放袁谭回冀州,怕他就直接死在青州了。由此曹操跟袁绍彻底决裂。
几个月的攻伐,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便过去了。
这一年袁术起大兵攻打冀州,打了一年也没进入魏郡。征荆州被打的大败而回。所幸收了诸葛玄一家,又占据了山阳郡、广陵郡,豫章郡,虽然跟他的目标相去甚远,但还算有所成就。
过完新年,袁术的治下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忙碌,该吏治的吏治,该提拔的提拔,该撤换的撤换,有条不紊的在这东汉末年前进着。
这一天袁术正在议事厅跟贾诩、郭嘉等五人议事,外面报事人传来消息,江东孙权遣使来访。
孙策死后,周瑜等人在征求了吴夫人的意见之后,共推十五岁的孙权为江东三郡之主,继承孙策的基业。
原因无他,孙策早死,他儿子孙绍才一岁,根本不可能在这乱世中统领众人前进,只得推举只有十五岁的孙权出来掌权。
孙权这人跟他父亲兄长截然不同,武艺不达,但是天生异像,紫鬓碧眼,有城府,有韬略。
孙策死后,江东三郡便开始动荡,各地的士族纷纷起事独立,就连已经俯首称臣的王朗联系山越,又再次在会稽郡作乱。
孙权临危受命,一番安排之下,不但安抚了士族,还联系山越,一番谈判之下,山越的叛乱也停止了,不过王朗却没有再次逃脱,直接被孙权斩首。
孙权虽然年纪不大,这一番手腕玩的很是漂亮,直接掩住了那些欺负他年幼人的嘴,再加上周瑜不遗余力的帮助,总算是稳定了江东三郡。
江东稳定之后,孙权第一件事便是差周瑜出使南阳,向袁术俯首称臣。
袁术在议事厅内接见了周瑜,见到这个不过二十三四的青年却老的跟中年一样的人。
两年不见周瑜老了这么多!看来稳定江东让他心力交瘁啊!
“南阳候在上,某周瑜有礼了!”随着周瑜的行礼,袁术回过神来,回礼道“公瑾不必多礼,你我都是熟人了。来人看座!”
分宾主落座之后,袁术就问“公瑾今年年方几何?”
周瑜不明所以,袁术问他年龄干嘛,不敢隐瞒,周瑜再次行礼道“瑜二十又三也,不知南阳候因何会如此发问?”
“唉,还是个孩子啊!”袁术无不的感慨道“遥想当年公瑾,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虽不敢说貌甲天下,却也是少有的美男子。怎得两年不见,汝苍老了这么多?”
袁术感慨的话,却让周瑜心中难过,他能不苍老么,大业未成,孙策就死在了岘山中,为了辅佐孙氏,安抚江东,他忙前忙后,不断的虚与委蛇,绞尽了脑汁才总算平定下来。
众人都说这是孙权的功劳,怕也只有孙权知道,这都是他在背后出谋划策,联络各方,才会有此局面啊。
不过这话,他周瑜却是没法跟袁术说,毕竟袁术是南阳候,又不是他的主公,怎么可能跟他交心。
“唉,一言难尽啊!”周瑜感慨一声,却不愿意多说“瑜此来,是有要是禀告。”
“公瑾不要多想,我也只是感慨一声罢了。公瑾大才,若是在江东不如意,可以来这,我必虚席以待,征南将军府少府还未有人,便是为公瑾留的!”袁术说着便开始拉拢周瑜,却不接周瑜的话茬。
他的来意袁术如何不明白,现在影部遍布大汉各处,但凡有点风吹草动,他都能知道,更何况江东那个小主人是怎么想的。
现在的孙权虽然已经有了雄主的气象,但他在袁术眼中就是个笑话。到处倚重周瑜,却不给他实权,就连这种出使的小事都要安排他来做,真是个薄情寡义之辈!
袁术的心意周瑜如何不明白,但是孙策的身死,让周瑜怎么能弃孙家独自去求富贵?不过转念他就被现在的形势愁的心中发苦。
袁术两面包围江东三郡,基本上已经决了他们争霸的可能,可叹孙权还想跟袁术玩权谋,想要瞒天过海。这怎么可能?不说他,就是这议事厅中的五人哪个不是深谋远虑之人,能让你这小孩蒙骗了?
唉,江东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啊?
第387章 说周瑜再拢大才()
“多谢南阳候。正所谓:忠臣不侍二主,我周瑜虽然身姿粗鄙,但也还算是忠义之人。现江东危急,我又怎敢轻离而独求富贵?南阳候还是不要强人所难了吧!”周瑜虽然悲哀江东孙氏的式微,但还是坚定的说道。
“此言差矣!”袁术还没说话,旁边的郭嘉便反驳道“俗语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识时务者为俊杰。公瑾贤达之臣,怎得对这天下大势看不清白?”
“哦?此话怎讲?”周瑜不动声色,看了一眼郭嘉说道。
“现天下大乱,朝纲失常,群雄逐鹿,天怒人怨也。”郭嘉摇头晃脑的说道“刘氏衰微,安天下者必他人也。现我主南阳候治下,百信安居乐业,繁荣昌达,现万众一心,匡扶汉室指日可待。放眼大汉十三州,谁是我主的对手?”
郭嘉说着不给周瑜反驳,又接着说道“江东三郡,弹丸之地也。内有士族、山越作乱,外则雄主新殇,以无争霸的可能,公瑾难道不顾家族跟江东陪葬乎?”
这一句“不顾家族”彻底的说动了周瑜,汉以孝悌治天下,这家便是孝之首,族子不为家族考虑,那便是不孝之人,是难以在世间站立的。
袁术听到郭嘉的话,深以为然,又看了看有些动摇的周瑜说道“奉孝此言虽然也有夸大的成分,本候没有那么贤达。但我虽粗鄙,也以振兴袁氏为己任,匡扶天下为志向,现在大业未成,正是用人之际,公瑾何不雪中送炭,以期家族荣耀?”
袁术说着走下首位,到了周瑜近前,一恭扫地道“我恳求公瑾相助!江东那碧眼小儿如何会用人?公瑾若来,不但可为征南将军府司马,文可为太守、刺史、谋主,武可为都督、将军,某麾下所有职位,公瑾随便挑!”
这句话一出,别说周瑜了,满屋的众人无不动容,周瑜的能力在他跟随孙策征江东的时候已经验证过了,是文武双全。
但是袁术麾下人才济济,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多他一个不算多,少他一个不算少,他们的战车已经滚动起来,席卷天下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袁术如此看重周瑜,可见他对周瑜是何等的喜爱!
周瑜也被袁术如此的厚重感动了,这可是南阳候,已经有了帝王之气的南阳候,他如此看重自己,再对于现在的孙权,高下之分立见!
看着躬身的袁术,周瑜傻到那里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袁术了,但是这么大的事,不是三言两语就决定的,毕竟他周瑜的家族,妻子都在江东。
“南阳候,这如何使得,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周瑜反应过来,一边说着,一边去扶袁术“南阳候如此看重,我感激不尽,但是家族事大,我还要考虑一二,望南阳候成全。”
袁术一听,心中一喜,这是真说动他了,不然他也不会考虑的。嘿嘿,碧眼儿,就你这小孩子的伎俩,还嫩的很啊,周瑜我就笑纳了!
“好,我在南阳等候公瑾的好消息!”袁术哈哈大笑,抓住周瑜的手臂说道“若能得公瑾,席卷天下易也!”
周围的人也都羡慕的看着周瑜,想着这以后得重臣怕是要跟江东周氏分一杯羹了。
众人又从新归坐,周瑜这才想起来,他的使命“南阳候,我此来是代表江东之主孙权来的,江东三郡愿对南阳候称臣,黏黏纳贡,岁岁称臣,只希望能以自治的情况,管理三郡,若是将来南阳候得坐大宝,江东愿意归降!”
周瑜的话,让大厅的众人都笑了,这孙权还真是会卖乖,现在的袁术需要他称臣么?
郭嘉更是哈哈大笑道“江东碧眼儿还真会想啊,我主治下,要人有人,要物有物,如此狭小的三郡,我主还看不在眼中,也就他这目光短浅之辈像宝贝一样藏着。现在刘氏虽然衰微,但也为天子,他这话还包藏祸心啊!”
郭嘉这么一说,袁术也回过味来,可不就是。现在都是以匡扶汉室为由头,虽然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大家心知肚明,但要真的拿到台面上,怕是得被群起而攻之啊。怕孙坚就是想看到这一面,他江东三郡才能得到喘息的机会。
周瑜在那尴尬不已,孙权的小心思直接被人家戳穿,他这个传达的人不也是有欺瞒的嫌疑么?况且他已经在心里向着袁术了,这还没投效,就挖个大坑,这以后过来了,让同僚怎么看他?
“他……这个……我……他……”周瑜张开嘴,他了半天也辩解不了。
“哈哈,公瑾不必如此!”袁术替他解围道“孙权想如此,答应他便是。就是这大汉所有诸侯来攻,又能耐我何?天下大势,我不过是顺应天道罢了。至于以后,那便以后再说吧!”
袁术说着一身的霸气显露无疑,他这个穿越众,在这一刻终于又了虎躯一震的架势,而为了这一刻,袁术努力了将近十年!
袁术答应了孙权,周瑜出使的目的就达到了,在被袁术宴请之后,周瑜就起身告辞了,他要回江东复命,顺便跟家族大人商议此事。
若是真的投效袁术,他周氏便要阖族搬迁,不然必被孙权所害。
周瑜要走,袁术有些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直到送出宛城十五里才堪堪回转。
袁术更是拉着周瑜的手说道“公瑾,我可是虚席以待啊,希望公瑾不要让我失望。”
“南阳候放心,不管怎么样,我都会给南阳候一个满意的答案!”周瑜拱手郑重的说道。
“既然如此,我就不送了,公瑾这一去,是振兴家族,还是蹉跎一生,便在你的一念之间!”袁术说道“我会传令广陵的魏延,若是公瑾想来,可先到广陵,那里离曲阿最近,也方便你们前来。”
“多谢南阳候,我记住了。送君千日,终需一别,南阳候还是回去吧,我,走了!”周瑜说着翻身上马,起身回转江东。
袁术看着周瑜的身影,直到消失在视野里,才带领着群臣回转宛城。
再次回到议事厅,庚乘便问道“周瑜此人,却有贤才,但还不用主公如此看重吧?不说其他,就谋略,在坐的各位不敢说超过于他,但是相当还是可以的。”
第388章 蔡蒯谋荆州乱局()
“周瑜此人,能文能武,是个大才。人才人才,你不看重,如何投你?况且他还是江东旧臣,很是忠心。若不是那碧眼小儿,太过薄情寡义,怕也不好这么容易的拉拢于他!”袁术则不同意庚乘的见解。
郭嘉在旁边也说话了“主公此言只是其一,其二则为此消彼长也。孙策死后,周瑜便是江东之魂,其麾下宿将皆以他马首是瞻。若是他来,则是断其一臂也。其三,主公此举便是安天下人之心,正所谓,不问出身,唯才是举。便是连仇敌都能接纳,便能显示主公广阔的胸襟,对以后招降敌将很有好处。”
贾诩看着郭嘉分析的深入浅出,无不点头,这个后生真是了得,不但辩才无双,连这大略,人性都看的通透,有这么个人辅佐,便是没有他们这些,袁术也没有不兴的道理!
贾诩虽然有大才,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愿意显露的。他信谨慎小心,只要不危及他的生命,他便乐得看到其他人出头,这也是虽然他几乎没有献过什么策,但是在坐的众人对他都很是友好的原因。
对郭嘉,田丰、诸葛玄是越来越佩服,这么个可以看作是他们子侄辈的小子,真是了得,谋略一道样样精通,还能洞察人心,是个谋主的上上之选。他们也都为袁术能收这么个大才感到高兴。
袁术就更不用说了,心中除了高兴就是喜悦。遥想当初,那还是他刚任南阳的时候,直到三年后才真正的成为君臣,这其中的心酸也只有他袁术自己心中清楚,也是运气,也应该是天意,合该他代天而立。
众人说完江东的事,又把目光对准了荆州,今年的大略的就是彻底的占据荆州!
而且襄阳传来了影部的消息,近期蔡瑁、蒯良、蒯越便要起事,让他们这边做好准备,只等刘表一死,便起大军攻伐荆州。
而袁术早就安排好了,樊城的纪灵部已经达到了十五万大军,而甘宁的水军就在这边待命,随时准备护送他们过岸。豫章的徐晃、沮授也都准备妥当了,就等襄阳的信号了。
不过才经过半年,荆州的局势怎么发展的这么快,连刘表都要死了?
原来经过去年半年的三管齐下,荆州现在是到处着火,刘表只得到处救火,疲于奔命,再也没有了当初大胜时的气势。
武陵蛮反反复复,降而复叛,剿而复降,牵扯着荆州军八万,在武陵郡不敢动弹。徐晃在豫章郡频繁的调兵拉练,让长沙郡不敢妄动,唯恐他攻入荆州内部。水道上的甘宁已经消灭了荆州水军的大部,只剩下一两万人龟缩在襄阳水寨不敢出去。他则在水面上来去如风,时常劫掠江夏、南郡,弄得荆州怨声载道。
百姓虽然也恨甘宁,但是他只抢劫不杀人,却没有真的让荆州的百姓同仇敌忾。但是对刘表这个荆州牧就爆发出惊人的怨恨。如果不是他太过无能,怎么可能连他们这些内部的百姓都保护不到?
在有心人(影部)的煽动下,江夏郡,南郡多有百姓冲击县衙,跟官军对峙的情况,虽然没有爆发叛乱,但是这个苗头已经起来了。
这时候的刘表忙的是焦头烂额,千疮百孔的荆州让他再也无暇北望,三十万荆州军让他分散在荆州内部,也就堪堪的能保持现状。要想彻底的改变怕是还要聚拢二十万军士才行。
但是现在的荆州已经没有多余的财力,物力去支持他继续扩军了。丢掉南阳郡让荆州的税收几乎减少了一半,剩下一半供养三十万大军已经是穷兵黩武,再要扩军,怕不用百姓去反,这些士族就先不干了。
几次三番的争吵,都差点把襄阳议事厅的顶棚掀翻,但依旧找不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刘表几次想力排众议强行扩军,但都被蔡瑁、蒯良联手其他氏族抗了下去,对于直接很是忠心的两族,刘表也生出了怀疑,更是彻查了一次蔡瑁的府邸,虽然什么都没查到,但是这更加剧了蔡瑁反叛的心。
这一日两家又在议事,不过是在蒯氏府邸,在坐的除了他们三人外,还有襄阳影部的头领。
几个月的亲密无间的合作,蒯氏、蔡氏已经彻底的信任这个人了,一些荆州的机密也都不避讳于他,这才是让武陵蛮能如此得以保全的根本原因。
今天的再次商议,不过还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刘表对荆州的掌控力也是不弱,几个战场宿将都已经成了他的心腹,蔡瑁也被削去了水军大都督的职位,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