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天师-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苒苒也注意到了这个新闻,与那些只想几句话文字报道的媒体不同,她觉得这个发现正好能拍入翻开这一页的江南诡事系列之中。宁可多拍一些也不要错过,立即就请司机张超宇开了面包车载着她与同时新人的摄像白皓去了现场。

    “人还真不少。”白皓扛着摄像机就见现场已经被围了几圈人,尽管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但完全抵挡不了路人凑热闹的好奇心,“我们先去找工地的负责人,希望他能答应让全程跟拍。”

    董苒苒绕了一圈发现了施工围栏入口处竖着的牌子,上面清楚地写明了这个工程由哪个建筑队复杂,这一块是做的商品房用地,大概的工期从六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来年年末,而这个工程的负责人叫邱德。“先去里面找找看,如果今天敲不定的话,可以直接联系工程队的邱德。”

    三人出示了工作证,围栏入口处的守卫也没阻拦地放行了。等进去一看就发现有好几家媒体都在随处拍照,不单是来了媒体还有维持秩序的警察与考古所的工作人员。

    人群内有一个中年大肚男人拿着一个喇叭就在喊,“各位媒体记者朋友,现场的照明较暗,大家注意脚下的碎石。不要拥挤,当心摔倒!”

    “这场面根本不至于摔倒。发现古尸与采访明星的火爆程度是一个天一个地,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张超宇看着前面的一拨人,他仿佛练就了泥鳅的功夫一样,很是顺利地拨开了人群给两只菜清出了一条路,三人直接到了内围。内围的照明程度却很低,警戒线内侧的三位考古工作者只是打着手电筒在观察土坑。

    棺材并没有被打开,目前根本看不到木棺,因为只破了外面那一层石棺的一角。

    白皓在原地扛着摄影机拍摄,董苒苒与张超宇就去找了那个拿着喇叭的大肚男。

    张超宇二话不说就塞了一包烟给大肚男,“老哥,你看能不能行个方便。我们是环球纪实的人,正在做一个有关沪海历史变迁的专题栏目。你这地方出了一具古尸,能不能和上头说说让我们搞一下跟踪拍摄?”

    大肚男面上有些为难却很快将烟塞到了口袋里,“这年代谁敢得罪媒体,都是互惠互利才好做生意。不过这事情我说了不算,这块地是用作商品房买卖的,微博的消息一出去就把大伙都招来了,挖到一具棺材说不好要影响房价的。你们想搞专题报道,必须要与考古队、警方、工程队上头、开放商等等方面都联系好了才行。”

    “在沪海也不是第一次挖出古尸了。不少地方往上追一两百年都是墓地。”董苒苒做过这方面的前期调查,“听说在博物馆里还有展出古尸,现在的人不至于那么忌讳。”

    大肚男并没有因此给一个肯定的说法,“我给你们一个联系方式,你们直接找邱头这采访的事情。这事情关键要看开放商与考古队怎么说才好。”

    张超宇对董苒苒微微点头。这事情搞不好要上下打点才行,就又对大肚男说,“那请老哥说一说发掘的过程,这没问题?”

    “大概是两半小时之前,七点刚过没多久,挖土机就挖到了一块大石头。周围一圈都没有这种石头,我们是正规工程队做事很讲究,就放轻了动作观察了开石头的一角,随后很快打了110,等待专业的人士来处理这具棺材。”

    大肚男说着点了一根烟,“我看这棺材不会放太久会搬走,那几位专家特意说了出于保护文物考虑不易让其受到强光照射。七月的天太阳一照地表温度很快破三十五度,所以要是速度快的话,这两天考古队该把手续弄好抬棺走人。”

    **

    行壹从善如流地听取了易咸的建议,准备妥当后才去拜访了徐慧颖。徐公馆地处闹中取静之所,是一个占地颇广的花园式公馆,从出入的客户的豪车就能看出徐惠颖的古董珠宝生意做得很大。

    徐慧颖得知行壹想要购买的东西后,当即就猜出了是谁推荐行壹来了此地。虽然她的脸色有一瞬的僵硬,但还是没有将生意拒之门外。许是知道从事这一道的术士都不差钱,并且基本都对古物与珍宝感兴趣,她还顺带给了行壹一张近期古董珠宝交流会的邀请函。

    行壹对易咸说了与徐慧颖会面的经过,“徐慧颖的生意经算得不错,难怪她能守住徐家家业。”

    而这会还不到上午十点,行壹刚结束了驾校练车,因为路途距离所住的市中心有些远,易咸主动负责起了接送。

    “等会吃了中饭一起去考古所一趟。老郑与吕曦还与警方的沟通,希望能调档查一查到崔梦纯与张凯的近况。再说三天前董苒苒三人去实地采访了斐远路新挖到的那口棺材一事,昨天棺材已经被运回了考古所,马丁告诉我考古所那头同意了全程跟拍,至于建筑工地方面还在与开发商联络。”

    易咸简明扼要地说了节目组的近况,“我想该请你一起去见证开棺的时刻,说不定会有什么有趣的发现。据说那口石棺上并无刻文,而在建筑工地附近并没有发现残存的墓室,是一口石棺直接埋到了土里,要等开棺之后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

    行壹也跟上了新媒体时代的资讯发展,虽然她没有发微博等喜好,但每天会抽空了解一下时事新闻。前天看到这则古尸的报道后,她去调查了这些年来沪海的古尸挖掘。

    从六十年代至今,不论是远郊、浦东、或市中心都有不少古尸出土,已经发掘出土的古尸都是明代所葬。从数量上来看还真不少,也就是说沪海挖出明代的棺椁并不是稀罕的事情,其中有薄葬的,但也有不少厚葬的。

    正如九十年代挖出的几具古尸还被放到了博物馆里展出,这一放就该有二十多年了,还有一些随葬品也一并展览了出来,说是可以让市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沪海的历史变迁。

    昨天,行壹特意去那间博物馆近距离一观,她也有些好奇如此展览是否会招来阴气。

    更让人感慨的一点在于,当年她来到上海县是为了给高门大户选择入葬的风水宝地,如今却又看着这片土地上高楼平地起,那些风水宝地一一变作它用,而那些棺椁都被发掘出来供人研究历史的进程了。如此说来,厚葬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意义,想要福泽万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照你那么说的话,新闻里写的疑似明代古尸,这都是记者按照往年的经验先猜一个再说了。”

    行壹想着昨日的博物馆一行,出展古尸的那个馆其实很小,里面肯定是有些阴冷,那能用常年开足了空调更好保存尸体去解释。而她并没有发现展馆内的尸体还存有任何阴气,这一点当属让人安心的好消息。“我看网络爆料贴,并没有提到这些年的发掘工作遇到过古怪的问题。你还希望我今天能有什么有趣的发现?给你玩一出诈尸?”

    易咸并没有这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想法,“我像那种喜欢搞事的人吗?你这是冤枉我了,我的意思是虽然现场没有勘探出一个完整的墓穴,但说不定棺椁里会有一些贵重的随葬品,那么此具古尸的身份就有些看头了。或者那不是明代的古尸,而是春秋战国的古尸,那么研究意义就更深了。”

    “好,算是我冤枉你了。”行壹说着摇摇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并不希望目睹一场尸变。

    考古所里的工作人员都已经做好了准备,本来按照老行规是在挖掘地开棺更好,万一有什么问题也能就地解决。

    然而,不知开发商是怎么打通了关系,上面透露了希望能尽快把石棺椁运出来不要耽误对方施工。而且还给了更为考古着想的理由,说是工地设备简陋又是暴晒于室外,很有可能破外文物的研究价值,这就让考古队隔了两天就把石棺给搬运回来了。

    这会来现场的人都把防护口罩与防护服等穿戴完毕,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开棺。

    行壹看着正中央处的大石棺,石棺的盖子已经有了一个缺口,上面也有了些许裂纹,那些是因为建筑工人开挖土机伤到了棺材。石棺的外貌确实平平无奇,没有见到它携带着久未散去的阴魂。

    随着石棺的棺盖被工作人员们推开,一股木头味散发了出来,而下一刻就看清了其中木棺的全貌。

    这是一幅楠木棺材,与什么刻文都没有的外层石棺相比,里面的木棺上以金漆绘制了不少图像,大概是仙鹤、祥云纹等普通的图案。唯独有一点奇怪的地方在于,木棺上面并没有常见的七根镇魂钉。

    “熊老,这情况还继续开吗?”一个开棺的工作人员看向了一旁的熊老科长,“明代的棺材都该用子孙钉了。”

    熊老科长推了推老花眼,先是绕了棺材走了一圈,再又仔细看了看木棺的图文。“开!”

    几个小年轻推开了棺材板,在场的都有些惊讶,因为里面空空如也。不,应该说不是什么都没有,棺材里面有衣物、鞋袜、金银细软等等,唯独没有尸体。这让考古所的人暂且都有些蒙了,当下他们是开出了一个衣冠冢,还是开出一个疑冢?

    大伙都开始小心地观察其棺材内的陪葬品,先是不着急取出来,而是都要全程拍照存档。

    行壹站在棺材尾部,她眼见地发现有一个东西不对。“那个发簪好像有些不同寻常。”

    “哪里不同寻常了?这就是一根耳挖簪,造型是有些别致。”

    靠近金簪那一头的工作人员还以为行壹没见过顶端有挖耳勺的簪子式样,“这种耳挖簪在宋代还多见于男性佩戴,是个集掏耳朵与发簪于一体的实用物品,后来在明清就流行开来了,造型多种多样,成了常见的女性头饰。”

第54章() 
白皓听行壹说完了那句话就上前两步,准备给白玉耳挖簪一个特写。他听着年轻的考古所工作人员简述了耳挖簪的历史,将摄像机的镜头朝着棺材中的簪子方向推进。

    “唉!你干嘛!”董苒苒慢了白皓一步,没想到她刚要靠近棺材就被猛然后退半步的白皓重重踩了一脚。

    此时,白皓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差点将肩上扛着的摄像机扔出去,因为他清晰地看到了簪子顶端耳勺里的一层耳垢,当即就脱口而出地问到,“谁用过了它?”

    这一句话使得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了白玉簪子上。

    其实,活着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耳垢,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耳垢又分为干湿两种,其成因大多是与人的体质有关系。

    刚刚那位年轻工作人员说了耳挖簪原本是一种实用的饰品,此刻他的脸色也瞬时刷白了。因为附在簪子顶部白玉表面的那层耳垢并不明显,但是细看就发现它是湿性耳垢,那就必须问簪子在棺材里放了那么久,为什么耳垢还是湿的?

    “熊老,这会不会是棺材的密封性很好,隔绝了与外部空气的接触?”

    熊老科长微微皱起了眉头,他看着棺材里其他的陪葬物,每一件都放得整整齐齐,而那些物品称不上珍宝级别的古董,但也能看出其做工精良。如这般的入葬随葬品会放置一支使用过没有擦拭干净的白玉簪子吗?

    “小心一点把里面的物品清一清,注意观察里面是否留有任何曾经存放过尸体的痕迹。”

    然而,熊老的吩咐让室内的气氛又更安静了两分。

    什么叫做存放过尸体的痕迹?接上刚才的谁用了簪子的疑问,不正是在暗指古尸挖了耳朵然后就消失了?

    不过,在场的工作人员谁都没有把这些疑问说出来,就安静地加快速度拍照存档,接着就开始将棺材里的遗物一件件取了出来,但都没有去碰那个白玉簪子。

    等他们仔细检查了一番棺椁,确定并没有留下任何毛发、皮肤等残存痕迹,而从木棺底部铺的一层绸布也能看出上面没有人形重物压过的痕迹,换言之里面应该没有躺过一具尸体。

    这会有人取下了防护口罩就对在场人摇了摇头,“没有尸臭味,只有木头的潮湿味,这应该只是一具空棺。可能就像阿斌猜的那样,因为棺木保存妥当,所以簪子上的耵聍还呈现出湿的特性。”

    “早年就挖掘出身体不腐烂的古尸,有科学解释为何不烂,这种耳垢可能也是一样的原理。”

    董苒苒说着瞪向白皓让他不要自己吓自己,如果连这种场面也会被吓到的话,那看到一具栩栩如生的尸体就会更加疑神疑鬼。董苒苒想到这里又瞥了一眼行壹,所谓顾问总是要说点什么才对得起酬劳,但她还是不要乱说话为妙。

    行壹没在意董苒苒的眼神,倒是易咸看向了董苒苒,他的眼神太过平静,反而让董苒苒不敢再表示什么。

    “听说考古所里有各种检测设备。熊老,恕我多此一问,你们会检测这份耵聍吗?”

    行壹已经将无人敢去触碰的簪子拿了起来,她对考古研究也有些好奇。“有没有可能测定它是什么年代留下的?”

    熊老见行壹拿着簪子却并没有呵斥什么,行壹能在众人都没有注意之际发现发簪有异,这等观察力也足以说明她有些本事了。

    “按照程序来说,小组会安排人检验。对发掘出的尸体采集一些标本进行科学检测是现代考古学的一个环节,从中还能看出先人的身体情况而大致推断出那个年代的生活情况。”

    行壹看着那层耳垢将簪子放到了一旁的托盘里,她微微点头并没有再多话。

    整个棺材都不见阴气,唯独这支白玉簪外蒙着一层黑雾,它并不浓郁却让人觉得奇怪。为什么偏偏是耳挖簪子染上了阴气?为什么偏偏要挖耳朵才好?难道说那位不知名的存在耳朵痒了,不挖一挖不舒服?

    当然,行壹不会将这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说出来。

    她对似乎想问什么的易咸笑着摇摇头,就默默看着在有些古怪的气氛里工作人员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分类工作。

    大概过了一小时左右,工作人员分门别类的陪葬品归档放到专门保存与研究的地方,而今日的跟拍任务也将告一段落。

    在离开考古所的时候,行壹出于职业道德将一道折成三角状的符交给了白皓,还稍微告诫了一两句,“你最近还是戴着比较好。记住一点,有些话在不该说的时候不要说,或者不要说得那么直白。我想这也是一种行规,你看考古所的人都很懂得禁口。”

    白皓有些发愣地接下了三角符放到了胸前的口袋里。他知道行壹指的是刚才他脱口而出的那句话,这会有些担忧后怕地问,“行老师,难道刚才我的话犯了什么大忌讳吗?”

    “难道没有人教过你,出现场的时候保持沉默是个好习惯。”

    行壹没有接触过太多的新闻工作者,但她曾接触过常常与尸体打交道的仵作。仵作大多沉默不语,所谓祸从口出,有的话不说出来就不会被不该听到的存在听到,她想直击第一现场的媒体工作者也该守着一些陈规比较好。

    董苒苒却不觉得行壹一个外行人懂什么媒体行业的行规。“从来没有谁说过在一线的记者要保持沉默,沉默还怎么采访?我们就是要多问多看才对。”

    行壹对着董苒苒笑了,她不喜欢强人所难,这两位新人要一直在翻开这一页的栏目里呆下去,那么他们是该经历一些什么才好。

    “百种米养百种人,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不怕也是一种了不起的勇气。希望你们能一直有勇气,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气强则阴鬼弱。”

    旁观了这一出的张超宇一直都没有说话,等到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