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想要是哪个大臣被康熙赏识后;来上一句:“皇上;您的光辉已经堪比孔圣人了!”之类的;绝对会被万岁爷立刻打入冷宫的。
这个脑洞是隔天撸猫时她突然想起的,于是就笑嘻嘻的和猫大王分享了。
猫大王听得无奈又好笑;心想又在瞎编排朕了。把大臣打入冷宫亏玉儿想得出来。
有了法棍,也就有了面包屑和炸鸡系列。见瑜主子喜欢吃;膳房那边还无师自通的把鱼虾和蔬菜也挨个炸了一遍。
琳琅一边心想这不就是天妇罗吗?一边就让膳房进了一大盘各式炸蔬菜;还把自己觉得最好吃的炸毛豆和炸紫苏叶安利给了康熙。
万岁爷现在属兔子的,不能吃肉,应该会喜欢吃油炸的东西。
结果,康熙不喜欢吃毛豆和紫苏叶,却是喜欢吃炸蘑菇,尤其喜欢沾着萝卜泥和姜泥吃,甜中带辣,很是开胃。
不到半个月,琳琅又惊喜的发现周泉和王太监倒腾出了椰蓉面包。
一边很怀念的吃了一个超级好吃的椰蓉蝴蝶包,她一边就又给膳房下了任务:能用手撕着吃的椰蓉吐司(椰蓉系列里她的最爱呀),还有突然想起来的椰蓉牛奶小方。
椰蓉牛奶小方做法简单,瑜主子又说得详细,膳房那边两天不到就给做出来了。
这里顺便一说,因为觉得画风不统一,琳琅很少给自己‘发明’的各种好吃的取名字,一般都任由膳房那边自由发挥,所以黑糖沙琪玛这时的大名叫香妃萨其马,椰蓉蝴蝶包和椰蓉牛奶小方则分别叫雪花蝴蝶包和雪花奶疙瘩。
雪花奶疙瘩,淡淡的奶香中带着浓厚的椰香,吃着清甜香浓,还入口即化,把琳琅吃得可满足了。
正巧,这时大格格和二格格带着三格格和四格格一起来给她请安,见她们尝新后都喜欢吃,她就一人给了一大盘,让她们回去吃了够。
知道大格格她们急着去桃花堤旁骑马,她也不多留人,说说笑笑的熬了回茶,又每人关心了几句后,就领着福宝亲自送她们到门口。
到了门口,琳琅弯腰给福宝理了理衣领,然后道:“快送送姐姐们。”
福宝阿哥现在是个颜色控,谁最五颜六色他就最喜欢谁,见二格格今天穿了一身葱绿配桃红,头上还戴了一对孔雀蓝的结子,他心里今天就最喜欢二格格(嗯,就是这么简单直接)。
不过他还是记得的,额娘和嬷嬷都说过的,大格格才是大姐姐,就像他是额娘的大阿哥一样。所以,他还是很公平的先和大格格道了别:“姐姐走好!”然后才对二格格三人也分别说了一样的话。
别看万岁爷把后宫几乎全留在紫禁城里了,就象征性的带了惠妃宜妃和敬嫔,凑齐了两妃两嫔,却是把阿哥们全带上了。
除了太子住在园子东路的太朴轩里,其余的能去上书房读书的阿哥们全住在大西门外的西花园里。
至于八阿哥以下的五个小阿哥,除了敬嫔带着小十二,琳琅带着福宝,其余三个则跟着姐妹们一起住在皇太后的后罩殿里。有他们在,淑惠太妃等人都被挤到后罩殿后面的云涯馆去住了。
趁着刚入秋朝务不太忙,时间有富余,康熙最近每天都带着太子和几个大的阿哥们或读书射箭,或骑马游园,有时还跑出园子去登山钓鱼。
这时已经是秋老虎了,于是十天不到,从万岁爷到刚进上书房的八阿哥个个都晒成了黑脸包公。
至于也来了园子住的大格格和四格格,却是被万岁爷安排了两个任务,一是每天骑马一个时辰,二是跟着太后那里的蒙古嬷嬷们学习蒙古的习俗和礼仪。连德妃生的五格格,说是满了六岁,也会来园子里骑马和‘上学’。
阿哥们是寓教于乐兼加深父子感情,格格们则是为以后出嫁蒙古做准备。康熙的这些打算,琳琅是最先知道的。发现他想得这么周到细致后,说真的,她感觉很安心。
哪怕是政治动物,万岁爷也还是个好父亲啊可真好,她乐滋滋的想。
出了漱玉馆,大格格四人就坐着各自的小辇径自去了桃花堤,在堤边骑了一个时辰的马,然后才一起回了后罩殿。
后罩殿的正间里,皇太后正笑盈盈的和五阿哥一起吃点心,见她们个个热得一身是汗,赶紧就让她们回左偏殿擦身和换衣服。
大格格领着妹妹们谢过皇祖母才退了出去。到了晚上,却是悄悄过来陪着皇太后念了一会的藏经。
等她走了,皇太后不禁感叹道:“大格格如今总算是懂事了。”
要是换了是以前,大格格绝对会一吃完饭就过来陪她,还会天天抄经往后殿的小佛堂里供,然后不用大格格自己开口说,她的孝心就总能传得人人皆知。而如今大格格总算知道什么是悄悄做人了。
春嬷嬷笑着接话,“也是太后您教得好。”
皇太后道:“我可不领这功劳。都是她自个儿终于想通了。”
名单()
刚进八月;康熙的一道口谕就传回了紫禁城。
今年的中秋圣驾不会回宫了;皇上会亲奉皇太后在园子里过节;命贵妃钮钴禄氏当天领内外命妇于慈宁宫开宴。
宣完口谕;等领旨的贵妃和德妃荣妃安嫔端嫔四人都起身坐下了;梁九功才笑眯眯的补了一句:“贵妃娘娘;万岁爷还吩咐了;一来国孝已过,二来毕竟两头过节,到中秋那天。宫里虽然还是不要用炮竹戏酒;但该松快的尽可松快些。”
不准热闹,又要松快些,这就是要贵妃酌情打赏后宫和宫人们的意思。
贵妃一边笑着回:“那敢情好;万岁爷可真是体恤咱们。”一边就看了眼一旁的宁姑姑。
宁姑姑被看得心里有数;很快就悄声退下,守在殿外;见梁九功办完差出来了;赶紧就一脸是笑的迎上去。
等她把一个放着六百两银票的薄薄的荷包塞给梁九功后;梁总管这才‘大方’的透了风——今年别说中秋了;连重阳和太后的圣寿万岁爷只怕都不会回宫的;贵妃只管厚赏重罚的把宫里管严实就是了。
“是这样。”贵妃点点头,清楚该怎么做了;就又问起儿子十阿哥来。
宁姑姑道:“梁九功说了,咱们十阿哥性子活泼;万岁爷心里是喜欢的;前天还单赏了一个犀牛角做的陀螺给阿哥。”
贵妃听得高兴,嘴里却道:“这下好了,等明天回来,胤俄指定要在本宫面前把那陀螺抽得嗖嗖作响不可。”
宁姑姑凑趣道:“娘娘要是嫌吵,那还不简单,奴婢到时悄悄和阿哥说一声,阿哥心疼娘娘,肯定就忍着不玩陀螺了。”
贵妃笑着点点她,“胤俄心疼本宫,本宫自然要更心疼他,你这么说话可是在偏帮他呀。”
宁姑姑赶紧笑着‘求饶’:“娘娘恕罪,您一明见,奴婢立刻献丑了。”
贵妃被她逗得呵呵一乐。等到隔天十阿哥回宫请安时,却是陪着正苦练怎么把陀螺抽上天的十阿哥玩了好一会。
和宫妃们每三天就去和皇太后请安一样,住进园子后,额娘不在园子里的阿哥们无论年纪大小,都得每三天就或骑马或坐车回宫一趟,给留在宫里的各自的额娘请安。
从西郊进外城,再由西直门过内城,然后进得紫禁城,第一次这么一路过来,可是把还很少出宫的三阿哥他们个个都看得两眼发亮。
阿哥们在乾清宫的广场前解散,也在那里集合,还不能骑马来回的六阿哥胤祚在德妃那里吃得饱饱的,一边笑嘻嘻的和七阿哥比一比谁的胃口更大,一边就不时的往永寿宫的方向瞥一眼。
他觉得自己盯了好久,才见到四阿哥埋着头从那边过来了。
其实四阿哥没在永寿宫里待多久,恭敬的给皇贵妃请完安后,他就去了偏殿用膳,因为心里很不舒服,没吃几口他就搁了筷子。
怕阿哥饿着,又不敢劝膳——上一个敢劝膳的已经被阿哥打发回内务府了,才跟着伺候的小太监苏培盛连忙就包了三块香妃萨其马,仔细往怀里一塞,备着阿哥路上吃。
出了永寿宫,四阿哥就沉着脸走得飞快。
养母皇贵妃自年前就病得卧床不起了,病到眼下,人都病糊涂了,最近几次竟然常常突然就开口问他,是不是很早以前就知道德妃才是自己的亲额娘。
胤禛能怎么回答,说早知道肯定不行,说不知道那是骗傻子,只能跪下叩谢皇贵妃的养恩。
被养母当着一屋子奴才们的面总这么为难,他觉得又羞又燥,心里都有些不想来看她了。这种想法显然是不孝的,于是每一浮起在心头,就让他更是难受。
见他总算来了,六阿哥立刻就一拍七阿哥的肩头,道:“剩下的咱们哥俩上车再说”,然后就跑去四阿哥的身边和他咬耳朵。
“四哥,等会出了外城,你带着我骑会马吧,”
太子和大阿哥不用回宫,阿哥里领头的自然就是三阿哥和四阿哥。这种事问三阿哥是没用的,他只会说“不好不好”,或者“等回了园子再骑不行吗?”
总之就是一通的打太极,绝不会往身上沾染上麻烦事就是了。
倒是四阿哥,虽然脾气臭,平常不太好说话,可也没三阿哥那么缩手缩脚,屁事都不敢做主。
四阿哥沉着脸伸手摸了摸他的肚皮,见鼓鼓的,就断然拒绝道:“不行,你吃得这么饱,还想骑马,肚子准得痛!”
六阿哥还想继续争取,却是被四阿哥越来越难看的脸色给吓住了,只能怏怏而归,心里就在想:四哥今儿这么难说话,皇贵妃怕是病得更重了吧。
漱玉馆里,想到没几天就要中秋了,琳琅不禁就很期待不久后的游园会。
宫里面办筵宴,不管是庆祝哪个节的,那都有固定的大致流程,一般来说,只要屁股一坐下,那就是不能随便起身的。
所以别看宫里有个足够大的御花园可以用,但游园会或者元宵灯会神马的,那都是从来没有的事。
而在园子里就不一样了,进园子的头一天,晚上九点一过就要关门下锁的夜间宫禁就被康熙给取消掉了。
从这事上,畅春园总管李煦就揣摩出圣意了。皇上住进园子里来说是避喧听政,可这喧字不能按字面来解——在园子里少些规矩那叫随意自在,要真跟着宫里的那套繁文缛节走,那才叫喧闹了。
于是,李煦就试探着上了折子,问皇上,中秋在园子东路的龙王庙和剑山附近办个游园会行吗。
看了折子后,康熙欣然写了个准字。
回头就和琳琅说,到时她可以请一些万家和许家人也来游园。
虽然是穿来后认下的便宜家人,可身子是一脉相传的,脑子里还有原身的记忆打底,琳琅早就把常进宫来看她的小许氏当做真亲戚了——当成妈还差得远估计一辈子都不可能了,可当成姨妈,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哥哥纳穆图,弟弟阿林保,还有许家的那一大家子,常听小许氏提起他们,没办法的时候还不觉得,万岁爷这么一开恩,琳琅还真希望能赶紧见他们一面。
不过,肯定不能全见,万家那边人还算少,许家可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虽说和她说起这事时,万岁爷可怜她好久都没见过家人了,所以一脸怜惜的说,你想见谁就叫谁进来好了。
可琳琅不想搞得这么挥霍,她很领康熙的情是一回事(要是她真有那么久都没见过家里人了,万岁爷能这么体贴,她得乐疯了好吧),讲不讲分寸又是另一回事。
走心是走心,可她也不能忘了该怎么走路了。哪怕这时看来只是一件有些出格的小事,可日积月累的,以后也许就变成断她后路的大事了。
所以,想了想后,她就叫桂嬷嬷去找李煦要了中秋当天的名单,见万岁爷这回比较任性,叫来游园的全是他的亲信——比如兵部右侍郎李光地一家就给了十二个名额,佟家更是佟国纲和佟国维两兄弟分别给了十个名额。
于是她给自家定了八个名额——万家四个,许家四个。
她的这一番考虑,猫大王在一旁听了个究竟,不由赞叹又欣慰:不知不觉的,玉儿也长进了。
救命()
八月初五一过;贵妃就开了钱匣子开始在宫里遍赏宫人;到了初十二那天;各宫都已经发完赏钱;也领到了月饼。连在宫里的各条甬道和御花园里做洒扫活的杂役们都每人多得了半个月的月俸。
再有;虽说还不能听戏;可杂耍说书之类的却是尽可以的;于是漱芳斋和倦勤斋还有慈宁花园那边的小戏台也开门下锁,热闹起来。
下面的人热闹,上面的人也没闲着;这回宫里的中秋宴皇上太后都不在,贵妃头一回真挑大梁,心里是小心加小心;就怕出错丢面;光是领宴那天的膳食单子她就拟了好几遍。
贵妃忙,德妃也不清闲;七格格身子一向就弱;这一换季她就又病了;低烧咳嗽了好几天;德妃一边守着小女儿养病;一边还要为大女儿五格格年后去园子里住做准备。
五格格的蒙语说得不算好,在骑马上也是个生手;去了园子后一要挨着太后住,二要和姐姐们天天骑马;去之前的这四个月里要学要练的东西可多着了。
至于荣妃;她也忙,忙着一门心思的吃斋念佛。
自从前年内务府彻底惹恼了皇上,她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随着内务府的老底被掀得干干净净,马佳家好像也没那么显眼了。
要论贪墨,管着打牲和工程的都虞司营造司那是最贪的,要论胆大妄为,奶子府那边都敢买通里外好给皇子皇女们下毒了。
可谁叫马佳家是第一个被抓的典型了,包衣们又格外喜欢联姻,这下可好,后面陆续被抓的内务府的大小‘世家’那是家家都能和马佳家扯上点关系。
以往弄来的好处有你的一份,这会的罪名自然也有你的一份,总不能去攀扯还没倒霉的乌雅家、董家吧,这样一来二去的,等内务府的贪墨渎职案差得差不多的时候,和马佳家有关的黑料已经厚得能当锅底使了。
就凭这些黑料,马佳家的人死十回都不够死的,也就是去年入秋那会,荣妃一面气恨的咒骂踩着她家勉强脱身的乌雅家和董家,一面就已经哭着在想,身边哪两个奴才适合放出宫去,给马佳家一家老小收尸兼守坟的。
结果这时,皇上明察秋毫的开恩了。
当初,康熙用马佳家的事为由开始整束内务府的,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把内务府从上到下的清理和整顿后,到这时他终于感觉满意了,却是要以施恩和安抚告结此事了。
于是,作为祸首的马佳家又得沐皇恩,甩脱了黑锅底子不说,连原本的罪名也轻判了不少。在荣妃出生的那一房,男丁里只有一个被砍头的,其余的,最重的一个也就判了个终生流配宁古塔罢了。乌雅家和董家却是受了皇上的斥责,该罚的罚该贬的贬,两家最后不比马佳家好多少。
知道这些事后,荣妃喜不自胜,先前她心里早已不指望皇上会顾忌到她,就一心去想,马佳家的人都没了也好,三阿哥和二格格以后少受些牵累可谁知道到了最后,皇上还是饶过了她家。
看着马佳家在悬崖边上站了小两年,这时终于能下坡了,荣妃心里是又喜又愁——从今往后,马佳家可就彻底变成三阿哥的累赘了,又自觉自己在皇上面前只怕是把最后一点脸面都给用光了,于是欢喜过后,她倒是比苦熬那会还要谨小慎微。
在宫里,做什么都可能出错,关起门来抄经念佛却是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