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撸完黑豆,琳琅觉得有些饿了。炕桌已经撤了,她就让石楠去叫张小桂,吩咐他去膳房加一次‘点心’。她突然想吃海鲜了,就点了道鲜虾仁炒豌豆,还要了一碗海鲜粥。
等张小桂回来时,除了这两样,还带回了周泉的‘孝敬’——一盘糯米藕,配一碟青梅酱。
虾仁炒豌豆里的虾仁味鲜个大,琳琅一口一个吃得好爽。海鲜粥里有很多贝肉蛤蜊肉,味道特别鲜美,咸糯中满是新鲜贝类特有的甜味。
而冰镇过的糯米藕蘸着青梅酱吃,简直就是哈根达斯级别的甜点!太好吃了!她明天还要吃糯米藕!
吃完这顿加餐,琳琅的心情彻底由阴转晴了!
过了几天,紫禁城里终于是下雨了。
一早一晚的两场秋雨一下,原本又闷又热的梢间里立时就降温了。次日,天还没亮,石楠茴香就用从前院打来的冰凉的井水把梢间里上上下下地抹了一遍,等琳琅起床时,屋里的感觉就很是凉爽了。
匆匆吃了早饭,琳琅带着茴香去前院请安了。请安队伍里她是第三个到的,石常在难得没卡着点来,等琳琅进次间时,她正和春答应在说话。
琳琅给她道了万福,没理会春答应——春答应当然也没理她,径自坐到了自己常坐的位子上。
茴香赶紧给琳琅倒茶,琳琅出门前没喝水,就端起茶盏一口气喝了大半盏。春答应见了从鼻子里嗤笑一声,心道,看万氏这副穷酸样,这是来请安还是来蹭前院的普洱茶的。
春答应一想到这个又病又晦气的老答应居然住在自己的隔壁,就觉得自己也沾了一身的晦气!
自从堂妹妙答应得宠后,春答应就生了搬离咸福宫的心思。
在西六宫里,咸福宫离乾清宫是最远的,万岁爷已经差不多有两年没踏足过这里了,所以她做梦都想搬去长春宫!
长春宫里有僖嫔有堂妹在,是入了万岁爷的眼的。就是最近这几个月,万岁爷似乎更爱去德妃的永和宫了,但还是时不时会驾临长春宫的。要是能搬去那里住,她也能跟着沾点光!
虽说僖嫔性子不好,特别难伺候,可怎么都比留在这不是冷宫胜似冷宫的咸福宫里强呀!
为了能搬宫,春答应把自个儿的嘴皮子都要磨破了,才总算说动了妙答应帮她的忙,找机会在僖嫔面前为她说话。
春答应心焦火燎的等着,也不敢催妙答应。终于,在春末时妙答应和她说,搬宫的事她已经在僖嫔面前提过一次了,看娘娘的意思,似乎是可以的。妙答应估计,只要她在僖嫔面前再提那么一两次,这事也就成了。
听到妙答应这么说时,春答应简直欣喜若狂!
可谁知道五月间这万氏一搬来咸福宫,堂妹的态度就变得有些冷淡了!住在储秀宫里十三年了都没能伺候万岁爷一次,万氏的身上不知道积下了多少的晦气,自己和她就隔着一道墙,能不沾上晦气吗!
春答应斜着眼角撇了一眼正小声和茴香说话的琳琅,恨恨地想道:要是搬宫的事不成,她非活撕了万氏的皮不可!
这一天,庆答应和绿菊黄梅又是一起来的。她们坐下不久,余姑姑就进来了次间。
微微一福后,她肃颜道:“各位小主,今儿不巧,娘娘昨夜里又没怎么睡好,不用你们去请安了。”
“娘娘又没睡好,是不是突然转了天气的缘故”庆答应上前两步,一脸关切紧张地问余姑姑。其他人的动作也不慢,纷纷上前围着余姑姑表起关心来,琳琅也随大流跟着说了几句表忠心的话。
余姑姑是端嫔最信任的人,在她面前表忠心跟在端嫔面前表几乎没两样,说不定效果还更好。
抄经()
余姑姑脸色有些寡淡的听完了六人水平参差不齐的表忠心的话,然后才道:“石常在,各位答应们,还有绿菊黄梅,都请坐下吧,娘娘还有事吩咐你们。”
敢情还不能走。
已经想好了回去后就换鞋抱着小黑豆去御花园里溜一圈的琳琅心里有些失望。也不知道端嫔有什么事要吩咐的,十有八/九和后天的中秋节有关。她一边这么想着一边坐回了位子。
她猜得没错,余姑姑传达的第一件事就是中秋节那天的安排——过节当天,端嫔上午要去慈宁宫参加万岁爷为太皇太后举行的中秋筵宴,到了下午,还要盛装出席在乾清宫举行的皇室家宴。所以,万岁爷赏下的小戏得在傍晚左右端嫔回咸福宫后才能开场。
到了晚上才能听戏?琳琅倒是觉得无所谓,再国粹她也听不懂,可其余五人却很有些失望,本来说好是半天的小戏的,可要是在傍晚才开场,那最多只能唱一个时辰了。
宫里的规矩,戌正(晚上8点)一过宫里就严禁出入,所有的宫门都要上锁,钥匙统一交到敬事房去。哪怕是乾清宫,康熙不发话,也是一样的规矩。
其实要说起来,这宫里能看戏的机会还是不少的,就在前两天,僖嫔过生,长春宫里就开了听戏的小宴,升平署当天派了两个很出名的班子去长春宫轮番唱了大半天。
而年初时,为庆祝康熙的万寿和孝庄的圣寿,宫里更是连台大戏一唱就是半个月的光景。
可这些热闹和咸福宫里的老女们毫无关系,这种社交场合,向来是贵人及以上分位的嫔妃才能有资格去的,常在答应要去,就得蹭所在宫室的主位娘娘的光。而端嫔因为失眠症的缘故,喜静不太爱听戏,除了必去的场合她一向是称病婉拒的。而她必去的场合,如万寿圣寿,又往往不能带人。
所以,不管是庆答应还是石常在等人都很久没有听过戏了。
一时间次间里的气氛就有些沉闷,还是庆答应回过神来圆了场,“余姑姑,娘娘还有其它的吩咐吗?”
余姑姑对她笑了笑,道:“至于第二件事,是关于今年抄经祈福的,娘娘最近总梦见二格格,就想着把今年的抄经日子提前一些,等过了中秋节,娘娘就会开始抄经。”
她话里的二格格自然不是容妃生的二格格,而是指端嫔所生的两岁就夭折的皇二女。
端嫔每年都会为自己夭折的女儿抄写地藏经祈福的事,琳琅也是知道的。往年里端嫔会在秋天里抄经,地藏经共有十三卷,端嫔会每日抄一两卷,在一个月里把地藏经抄上三遍,然后把抄好的佛经供奉在御花园里的一个佛堂里。她不止自己抄,还会让其他人跟着抄。好在她并不硬性要求数量,只是让大家跟着尽个心意。
但是,出了次间,琳琅就抄经的事询问庆答应时,庆答应也说——除了不认字的黄梅,其他所有人往年里都会把地藏经抄完一遍的。
真是个坏消息!
琳琅一回梢间就沮丧得叹了一口气。
原主在家中时是读过几年书的,字虽写得不太好(和端嫔这样出身包衣家族的小姐相比),但也不算差——她去舅家附学时,老师说她的一笔字已有童生的水平了,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穿来就差点病死了,琳琅发现原主会的那些技能到了她这里就不太好使了。不管是写字、刺绣、还是穿着花盘底健步如飞琳琅都只继承了原身大约不到一半的水平。
写字大概只继承了三成半,估计也就是个蒙学的水平了。刺绣的话大概只有两成左右,最多能给扣子眼锁个边神马的。
至于穿花盘底,琳琅现在都对穿着花盘底麻利地做下跪动作感到苦手,脚下只有中间一块能着地,下跪时真的很容易往前倾!还好去给端嫔请安时,宫女会在每个人的身前摆一个蒲团。
所以,虽然琳琅如今写出的毛笔字在她自己看来已经很规整了,可和记忆中的一比,那就是小学生和高中生的差别。
而抄经,那可是个绝对的技术活,一卷经文抄下来最好不见一个墨点。
琳琅一面叫石楠和茴香给自己准备桌案铺纸和磨墨,一面拿起一卷地藏经看了起来。这地藏经和纸墨都是余姑姑交代完任务后当场下发的。出了次间,琳琅赶紧问了庆答应,往常她们上交任务的时间。庆答应告诉她,在端嫔抄完前交都行。
那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余姑姑发的地藏经每一卷的卷尾都记有字数,十三卷加在一起,一共超过一万七千字,琳琅一算,她每天差不多要写六百个字的经文。这还是在她一次就能写好的情况下。要是写废了一个字,那就得重写一页。
说到写毛笔字,琳琅就想起自己读书时寒暑假作业里必会有的每天一页的毛笔字了。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应付一下随便写写,但有时心血来潮了她也会认真写上两页。
她记得认真写的话,一页得写上十几分钟吧?那时写的都是大字,一页写下来也才三十几个字。而现在每天要写六百个字,还得写小楷
琳琅觉得自己接下来一个月的日子会很灰暗了!
随后的一个时辰,琳琅以龟速的在外间的榻窗前写了三页经文——写错一个字就得重头开始,她每一个字都写得很小心。写完她一数字数,也就两百字不到!
琳琅站起身把毛笔往砚台上一搁,开始扭脖子扭手腕,写了两个小时,右手腕都写僵了。“天啊!累死人了!”
一直站在书桌旁磨墨伺候的石楠赶紧倒了杯金银花水,递给琳琅后,她道:“主子,要不歇歇吧,您身子刚好,这么一直写,太辛苦了,而且对眼睛也不好。”
琳琅也觉得累了,可要写完今天的六百字还需要写上四个小时,不在午饭前再写点,下午她就不能去御花园里遛弯了。
何况,说是一个月,可其实哪有三十天——两天后的中秋节前院上午要摆宴,傍晚要听戏,即便琳琅见缝插针,估计也写不了多少字,而且,琳琅的大姨妈马上就要来了,身体不好的人大姨妈往往就汹涌彭湃,琳琅这几个月的大姨妈总是又多又疼,到时肯定也写不了多少。还有,天色一暗这经也写不成的,毕竟这时又没有电灯,答应的份例里每天又只有一支黄蜡一支羊油蜡可用。
琳琅可不想因为给端嫔抄经,把自己好好的一双大眼睛给弄成近视了!
还有,说是三十天,她也不可能真抵拢了才交,怎么也得提前个两三天。否则不知道春答应又会在余姑姑面前说些什么了?
说真的,春答应一直莫名其妙地找自己的茬,好几次琳琅都气得想打她了!这种神经病不被爆打一回真不行!
每次被春答应借故找茬,琳琅都在心里面把这个讨厌鬼骂得一脸是血,可表面上却只能忍气吞声,要么装听不懂,要么转身走人。没办法,谁叫自己初来乍到,又刚出了用冰的事,这才没过多久,又立马和春答应吵起来的话,只怕会在余姑姑甚至端嫔那里留下个‘万氏就是个刺头’的坏印象。
所以,先忍着吧,总不能因为一时痛快就去和春答应狗咬狗吧!她有靠山,自已可没有!
琳琅休息了一会,又开始继续抄经。坐了两个小时,她屁股都坐麻了,重新开始后她不坐着抄了,让石楠茴香把书桌换成了平案,改为站着抄。
抄到中午,总算是抄了五百字,琳琅抬手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又活动了一下身体才开始吃午饭。
天气凉快了,就可以吃些炖菜了,琳琅清早就让张小桂去膳房和周泉说了,今天她想吃有鸭子肉的炖菜,再要两个凉菜,再要个汤。至于饭后点心,随便来一碟就行了。
张小桂提回来的则是:一道酒炖鸭子荔枝肉,一道凉拌嫩藕片,一道桂花酱萝卜,一道山药捶肉丸子汤,一碟冰镇过的杏仁豆腐。
帮着石楠把炕桌抬上榻后,张小桂退后两步,口齿俐落地把菜名报了一遍。报完后,他又把从膳房里问来的酒炖鸭子荔枝肉的做法给琳琅说了一遍。
作为一个真吃货,自从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吃好东西时琳琅就喜欢吃个明白。知道自己喜欢吃的菜是怎么做出来的,感觉就更好吃了。
琳琅盘腿坐着,一边让石楠给自己按肩膀,一边听张小桂压着他有些尖细的嗓门绘声绘色的把酒炖鸭子荔枝肉的做法说了一遍。
张小桂是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太监,长相清秀,个子瘦高,人虽然瘦但力气却不小,这么个机灵能干长得也不错的小太监,要不是走起路来左脚有些跛,仪态不好看,只怕还不会被分给琳琅。
琳琅刚搬来咸福宫时,前院的一个管事嬷嬷想赚点外快,就指点她说,要想分到好使唤老实的宫女和太监,她就得花钱,否则等人被分来了,轻易是换不了的。琳琅问了价,那嬷嬷也没大开口,伸巴掌比了个五,琳琅先装了下手头紧,然后才给了她五两银子,又说等事办成了,还会单独给她五钱。
然后,第二天,石楠茴香和张小桂就一先一后的被分来了梢间。
钱匣子()
等琳琅和他们三人熟悉起来后,觉得那五两五钱的银子花得一点都不亏——两个宫女,石楠和茴香都是做事很勤快细心的人。
石楠性格稳重,做事说话几乎没出过错,而且她在宫里待的时间长,认识很多宫人,很多事情只要琳琅给了银子,她就能很快找到合适的人悄悄的把事给办了。
六月中旬的一个傍晚,琳琅抱着黑豆去御花园里遛弯。黑豆喜欢扑蝴蝶玩,琳琅和茴香一个没留神,它扑着扑着就跑不见了。已经是个猫奴的琳琅急得带着茴香在御花园的西门附近找到了天黑,结果连黑豆的一根猫毛都没有找到。
琳琅本以为自己失去黑豆了,谁知十天后,石楠认识的一个在御花园里当差的老太监居然把瘦了一圈精神头很不好的黑豆给琳琅送回来了!
而茴香呢,她的性格比较活泼,人很机灵,擅长和宫女太监打交道,经常能打听到不少独家消息。
至于张小桂,琳琅对他其实并不太熟悉,石楠和茴香和他打交道的时候比较多。虽然不熟悉,但就冲着他大热天里每天都要为自己往膳房跑上四五趟,琳琅对他的感觉就不差。
“石楠”,琳琅指着桌上的酒炖鸭子荔枝肉,道:“这鸭子大,我只吃得了半只,其余的你们分了吧。茴香,你去里面拿三两银子给张小桂。”
琳琅看向喜出望外的张小桂,笑着道:“最近天热,小桂子,你也辛苦了,这三两银子是中秋的赏钱,我提前发给你了。”免得他一直挂记到中秋节那天。
穿来前琳琅已经上班两三年了。她上班的那家公司工资福利都不错,就是有一个毛病,老板很喜欢拖到放假的当天才公布奖金的具体数目,简直急死个人了!
张小桂立刻跪了下来,欢喜地磕着头道:“小的谢主子赏!”
作为一个没有品级的小太监,张小桂的月俸才四钱银子,琳琅这一赏可就是他七八个月的月俸啊!张小桂乐得心里都开了花了!
茴香应声去里屋拿银子了。琳琅让张小桂起来,又叫石楠把梢间里剩下的那半盘糯米糖糕也打包给他。平日里,梢间里吃不完的点心都是石楠和茴香在吃,也该赏他一回了。
张小桂又要往地上跪,琳琅拦住他,“你别跪了!我不喜欢有人在我面前动不动就下跪。以后,在这屋里你尽量少跪些。”
“是,主子。”张小桂一脸老实的点点头,心里却想:该跪还是得跪。宫里哪有不下跪的奴才。自己真要不跪,坏了规矩,万主子可能真不在意,首领太监和余姑姑知道了也饶不了自己的!
琳琅好人做到底,把早先想好的另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