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非常接地气。
第146章 三更灯火(二)()
林归海虽然勤勉刻苦;但是他的资质当真不好,尽管非常努力;实力却一直都在末九流徘徊,不仅内力心法练不上去,回风掌法也就只有‘质朴稳重’一点可取。
林庄主有一房夫人,不过他也不讲究什么武人不可胡乱泄元气的规矩;还纳了三房妾室。这四位大小夫人为林庄主诞下了六位公子,三位小姐。除此以外,他还收了二十多个徒弟,而林归海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这种情况就能明白;林归海在林家庄的地位了。
林归海虽然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充当林家几位少爷的护卫、常随;跟着跑过几天江湖;但是党他在发现江湖人那种一言不合就撸袖子打架刀剑相向;出门说话不讲道理只讲拳头的真实情况后;童年的梦想就如同泡沫一般;噗的一声消失的干干净净。
后来没多久他就回了林家庄,老老实实娶了林家庄一位佃户的女儿;从此再也不将自己当做江湖人;而是开始老老实实攒钱;想攒到可以买几亩地;能养活自己和妻子的时候;就和师傅说离开的事情;然后老老实实做个庄稼人。
他想的挺好的,却不料,婚后半年妻子怀了孕,然后难产死了。
他一个大老爷们,带个刚出生的儿子,这下哪能离得开林家庄。至少林家庄里还是有人可以搭把手,帮他照顾一下儿子,也能找到正在喂奶的佃户或者是家奴子,好心替他喂儿子一顿两顿。
林庄主虽然并不看重林归海,差点都将这个徒弟当做长工看待了,但是他好歹是个正常人,还是有些善心人,从他准许徒弟娶妻生子并且拨了一户庄外小院给他们一家人住就知道了,即便那小院真的非常小,就三见破砖瓦屋子和一道篱笆墙,终归是给了他们一家安身立命之所。
所以偶尔林庄主遇到那些看不起林归海老是欺负他的徒弟和家仆之时,还是会敲打敲打,这倒也让林归海在这里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即使有些穷困艰难,也顺顺利利的把儿子养到了三岁。
然后林灯就来了。
嗯,林灯自然不是林归海这种就在江湖里混了两天、会几招三流掌法、甚至算不得江湖人的武林人士。
如今武林的势力可以分为三门六帮九宫十二派,并没有什么明面上的诸如某某魔教之类,十分有理想,立志做江湖扛把子的反派势力,只有一些做着不正当生意的组织躲在暗处,他们只是些收钱办事的杀手、情报等势力,江湖空有名号在传,但是却也算不得顶尖势力,并没有什么武林人想要花大力气去清扫。
当然这并不代表江湖突然就不是江湖,而是和谐社会一家人了,也不是武林白道力压魔道,终于一统江湖千秋万代了。
实际上,这三门六帮九宫十二派彼此之间为了各种理由,差点打成一锅粥了,在加上一些其他小门派小势力以及江湖散人之间的恩怨,堪比五代十国大乱斗。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读书文人至少做事的时候,还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找些借口,披上些遮羞布,而这些江湖人已经将这个道理明晃晃的摆在了台面上,不以为耻,反而振振有词的觉得,混江湖,不就是如此么。
这可不是个浪漫的江湖。
游鸿吟叹了口气。
好在,世间诸多之人,自是千百不同。
有江湖人随波逐流,成为了江湖中那些利益放心间,侠义身外抛信条的信奉者,自然也有侠士坚守本心,缔造无数浪漫多情、可歌可泣的江湖传奇。
当然,林灯以上两种江湖人都不是。
他不是出身名门大派,也不是出身小门小派,只是个做官做不下去跑来跟江湖人抢饭碗的那种江湖散人。
林灯出身书香门第,他父亲甚至做过朝廷三品大员,不过后来朝廷政治斗争之中失败了,只得辞官归故里,然后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盼着儿子能光宗耀祖,再创辉煌。
林家共四个儿子,两个不太成器,只有林家三子和最小的儿子林卓玉,也就是林灯,分别考中传胪和探花,再入官场。
不过林灯在翰林院做了三年编修,实在受不了这死水一般的工作环境,因为不会讨好上司,也不会贿赂官员,连个校对书籍之类的活计都轮不到,不耐烦之下,就干脆官帽一丢,直接辞官不干了。
于是官场之中,少了一位文采风流,六艺无一不精的饱学之士,而江湖里,却多了个别具一格,行事作风炯与他人的风流侠客。
林灯自小习武,原因来自于林家祖传书库之中的一本古籍。
林家世代书香,这书库已经传承了将近两百多年,是林氏一族视为家族命脉的瑰宝,历代家主都不断的往其中填充书籍,类型内容不拘,幼年之时的林灯原本就不喜四书五经,经常偷偷跑来寻找其他‘有趣’的杂书,这本古籍就是那时候找到的。
林灯算不上神童,也不能过目不忘,但是的确天资聪慧,自开始识字读书,大多经义均是一点就透,便也渐渐养出些骄傲脾性。
他找出来的这本古籍其实是一本武林秘籍,倒也算不上顶尖,但,却将林灯引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林灯见那古籍上做记载的文字自己虽然都认识,讲得是什么意思却一无所知,这小脾气上来了就开始废寝忘食的查找各种资料,一点一滴啃下了这本秘籍。
武林秘籍非是凭空想象捏造出来的歪理邪说,无论是哪一本秘籍,它之基础理论均是脱胎于各种有理可寻的学说,诸如易道、医道等等,然后升华聚集成论,成为一门可强身健体、养生蕴神的神奇技巧。
所以,众多江湖人或追求某某强力秘籍,或勤学苦练日日不辍的提升熟练度,或冥思苦想根据经验直接武学感悟等创出自己的武学,这里却有一位幼童在追根究底,跨过无数步骤,直接研究‘武功本源’。
其实在林灯这个追根究底的研究过程中,他早已无意之中打下习武基础,虽尚未真的练就招式,但是内功心法却一日千里。
这本古籍只能算是二流武功秘籍,并且后半本招式部分因为年代久远,已有损坏,招式残缺不全。而林灯一边研究之时,也一边以自己所创下的理论解读评判这本古籍,发现它最开始的起源就不怎么正确,过程之中也多有疏漏,招式更是有很多都不流畅之处。
所以,很快,林灯就将这本被解析的透透彻彻的古籍,重新塞回了他们家的书库之中,再也没有兴趣拿起来再读上几遍。
然后林灯就无知者无畏或者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按照自己的研究理论来‘练气养生’,是的,他一直都不太清楚那是武功秘籍,一直以为和‘五禽戏’这种养生的锻炼方法差不多,不过五禽戏是只有招式动作,而他自创的这种理论包含了吐纳运气之法而已。
好在,他进京赶考的路上遇到了一场完全不在他常识范围内的江湖争斗,认识了一个好心解答什么是武功,什么是内力的朋友,才明白自己一直都在做多么危险的事情。
运气爆棚的林灯在考上了探花,成为了翰林院编修的时候,穷极无聊,开始借助翰林院的职务之便,使用书籍浩如烟海的皇家藏书,来圆满自己的这套理论,最后根据自己的身体、根骨等,量身定做出一套内功心法。
后来,这套被他命名为离合造化经的心法,也成就了他偌大的江湖名声。
毕竟,江湖名声谁大谁小,终归还是看谁的拳头谁硬谁软,林灯便是那个拳头比较硬的人。
因当初接触到的第一步武功秘籍追根究底是一本掌法,再加上林灯年少之时也不可能舞刀弄枪,所以在家偷偷练的也是掌法,后来离合造化经被创造出来后,林灯依旧是配合掌法来练的。
他刚刚踏入江湖之时,内力的确已经是江湖一流了,可是他并不会用,他按照最完美理论研究出来的掌法,也只是理论而已,使出来的时候只是些看上去怪模怪样的招式,样子货,更本不能配合心法使用。
刚开始,真正和人动手了几次,凭借身后内力,胡乱出掌,林灯也把人打跑,他还不曾发现有什么不对。后来机缘巧合旁观了一场高手间的决斗。剑气纵横对上掌影满天,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招式,自然美妙赏心悦目的身影,才让林灯开始正视自己创造的那套掌法的不对之处。十层的内力被他用掌法使出来,顶多发挥了一层的效果,重点就是样子还别扭,巨丑。
咳咳,文人墨客都是十分在意外貌的,林灯这个假江湖客真文人也同样如此。别人打起架来一举一动都可以描绘于纸上,他那套掌法不堪入目啊。
所以林灯找了个地方开始自己成名绝学三更掌的创作。
之所以叫做三更掌,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此掌法大功告成之时,夜深人静,只余灯火相伴,而暂住的小院外,打更之人幽幽更声传来,恰巧便是三更时分,心神疲累、只想倒头就睡的林灯便在掌谱之上,随手写了个三更掌,将此掌法的名字定下了。
他那时候并没有想到,因为这套掌法的名字,江湖人送了个响亮的外号给他:阎王书生。
因为阎王叫你三更死,谁能留你至五更么。
第147章 三更灯火(三)()
林灯此人,不能以好人或者坏人去定义;只能说他是个离经叛道不老实的人。
他身为读书人;理应忧国忧民;对官场黑暗感到愤怒不平才是;但实际上他虽然自己不会去做个贪官污吏;却同样没觉得那些收受贿赂的官员有什么错;因为朝廷俸禄是真的非常低,当官不收点礼,怕是老婆都养不起。要说不满,不满的也是皇位上那个脑中塞稻草的家伙才是。可惜他看这朝廷气数未尽,也不想冒险去做个什么叛乱者,把皇帝扯下来自己坐上去试试,所以便跑了。
他身为江湖人,理应行侠仗义,对不平之事要出手相助才对;但实际上他自出江湖开始;基本上没管过江湖人的闲事,在他看来;混江湖就要后混江湖的觉悟;受欺负了不会回家好好练功报复回来吗。什么;练不好?那就待在家里乖乖做个普通人;别学人家跑出来混江湖。不过江湖人若是骚扰到普通人;他虽不会出手管;但还是会意思意思的报个官。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林灯一向认为自己是比较穷的。
那低调如林灯又是怎样被人冠以阎王之名?
用林灯自己的话来说,你虽然不去找麻烦,但是找死的人却会不断找上门,也是无奈啊。
找他麻烦的人,他没留下过活口,又一直是文弱书生打扮,外表欺骗性极高,便渐渐有了阎王书生这个江湖外号。
浪迹江湖十余载,林灯结了不少仇家,也交了些朋友,过往林卓玉之名早已被他彻底压在脑海深处,只留江湖上漂泊十余年的阎王书生林灯。
为何江湖漂泊?
林灯自己也说不上来,他不求名,不逐利,虽武功修为越发高深,已经跻身江湖顶尖之列,但是这也并非他的本意。
“也许只有我自己明白,我不是官场失意的文人,不是江湖得意的豪杰,只是个失去人生目标十余载的尘世俗人。”林灯道。
林灯浪迹江湖,身无恒产,亦不愿打家劫舍或者受人雇佣,便选了医道做营生。时下读书人也有许多精通医道,林灯当年钻研古籍之时,更是将医道书籍翻了个遍,尽管无实际操作经验,但找个老大夫学了半个月,这便不再是问题了。
可惜,绝佳的技术也没能拯救他的江湖外号,依旧是那完全不符合其审美的称呼伴随一生。
而其后来经历,倒是应验了游鸿吟关于龙套的猜测。
林灯尚未找到自己毕生目标,活出个轰轰烈烈的精彩人生,便在一次采集药材的过程中遭遇了不测。
“那时正在研究蛇毒,踏遍山河大川终于寻道一处毒物聚集之地,谁知那毒谷深藏于雪山包围之下,不知是什么触动了雪崩,这世上便彻底没有了林灯这个人。”林灯说起自己死亡,好似并没有什么感触,游鸿吟推测,那他之怨气,就不是来此自己还魂之前,而是成为林归海之后了。
“后来,你便也知,在下莫名便成为了林归海。醒来,便在这间屋中了,而怀儿则恰在身旁。”林灯叙述的语气,一直淡淡,但是提到林怀却多了一丝温柔。
游鸿吟判断,他对林怀之情十分深厚。
“阁下也清楚,指导者到来,乃因阁下心头怨气沉重,无法得入轮回,所以一是替尔消除心头怨气,弥补遗憾,二是轮回培训,让吾等指导者亲自示范如何做得人生得意,傲笑群雄。”游鸿吟道。
林灯笑笑,说:“消除怨气就算了,教导如何为人又是怎样一回事,某自问在这一方面,不输于任何人。”
游鸿吟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问:“不知阁下心中怨气,起源于何处?”
林灯顿了顿,沉默许久,道:“刚成为林归海之时,我同样接受了他的记忆,不过我不是他那样忠厚敦实,林家庄那些欺压和,着实让我气得不轻。要知道,他之所以壮年而亡,恰巧被我占据了身体,便是因林家二少林凌伙同几个弟子,胁迫着他一起去打架,结果被人围殴之时,他们几人见打不过便溜了,却留这个傻子断后,遭人下了暗手,中了几下重拳,受了严重内伤,偏偏自己还不知道,结果便”
游鸿吟不用林灯说,也知道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林灯来了之后,自然是先是将身体内伤养好,然后便替身体的原主处理先前之仇了。
林灯和林归海不同,他不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但他是个不留后患之人。
无论是下暗手打伤林归海的那几个江湖人,还是林家庄的二少以及那几个不怀好意的师兄弟,都被他出手收拾了,而念在林庄主养育教导之恩,并没有对其他人斩草除根。
处理好这些,他便将事情完全抛在脑后,然后就带着怀儿不辞而别,离开了林家庄。
刚开始林怀这个便宜儿子对林灯来说只是个麻烦,所以并没有因为这个儿子的存在而选择安定平稳的生活,而是依旧开始了自己过去那般浪迹天涯的生活。
行医,逛花楼,赏名景,即便是带了个拖油瓶,也无损林灯的兴致。
那时林灯原身已经消失江湖差不多两年,如今重出江湖,虽然换了个模样,可是三更掌依旧,一身神鬼莫测医术依旧,武林人有易容术在,换个模样实在简单,相貌从来不是认人的唯一标准。
所以武林盛传,阎王书生又回来了,还带了个小孩。
也不是没人觉得,以前孑然一身的阎王书生如今带了个拖油瓶不免有了破绽,有仇有怨的自然跑来找茬,不过,也只是在地府生死簿上多添几笔亡魂而已。
“曾经的我,一直未曾遭受失败,年幼之时养成的自傲之气也从未消失,却不料,终究有一天,这份自傲会害死自己,更是牵连了怀儿。”林灯口吻之中,有一丝悔恨,也有一丝惆怅。
林灯和林怀相处了将近十二年,也一直都在江湖之中漂泊,林怀自幼修行林灯为其量身身定制的离合造化经,又随着林灯在江湖之中闯荡许久,长至十五岁,已经是江湖里小有名气的少侠了。而那时林灯恰好被一味稀有药材吸引,便和曾经的好友之一,带着林怀前往那薄有名气,新建不久的杜家药庄。
杜家药庄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