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转移了太子视线,同时将太子,甚至是皇帝放在了世家的对立面,游鸿吟至此才开始仔细思索,扶持孙义芳登上皇位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少。
其实,人无完人,当今的几位皇子各有千秋,也各有弱点,若说谁适合当皇帝,那也得当了之后才知道。
太子政务能力出众,但是同样被帝王心术所累,所思所想有局限性,喜欢从各方利益思考,失去了开拓精神。大胤天下初定,守成的确出不了差错,但是一个国度在平稳的内部环境下依旧没有外部拓展的野心,就是慢性死亡。
二皇子野心不足,但是能力卓越,军事政治眼光都不差,为人也虚心纳谏,只是天生性向异于常人,没有血脉后代,难以继承大统,若是撇开这一点,他为君主怕将是个盛世明君。
孙义芳政务能力尚可,军事能力一般,但是他比太子和二皇子更看重普通百姓,而不是门阀世家,同时识人能力不错,知人善用这四个字要比其他人做的更好。
四皇子孙贤风反倒是表面上最不适合做皇帝的,但是这位四皇子的消息非常少,真实情况到底如何,游鸿吟也推断不出来。
这么一看,孙义芳登基最大障碍便是太子,顶多再算个四皇子,百分之四十的几率,并不差。而对于游鸿吟来说,一件事超过一成几率,就值得他花费心思去做了。
游鸿吟坐在六合梦境的凉亭之中,如今正是初冬第一场白雪,四周帷幕挡住了寒风,白雪之中红梅怒然绽开,盈盈飞雪让人心绪飘摇的悠悠然然。
刘梦知罕见的出来透气,见此美景也愿意多呆呆,他看游鸿吟在盘算什么,心下微微一颤,并不打算开口打搅。
“出来透气了?”游鸿吟笑吟吟的喝了口茶。
刘梦知无奈:“我怨气已散,你这个人生赢家的路数我也学不来,培训没什么效果,既然如此,什么时候放我去投胎?”
游鸿吟说:“急什么,这可不是你一个人的生活。”
刘梦知不是第一次问及这个问题,看样子又不可能有结果,只能找其他话题:“你如今风光的很,考虑过之后的事情么。”
“之后的事?”
“若是成功,作为谋士,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还少么;若是失败,你只是个谋士,就不给自己留条后路?”
刘梦知都能想到的事情,游鸿吟怎么可能想不到,所以没见他在孙义芳面前刷的都是为天下而挑事的印象么。当然,他也不可能完全靠孙义芳的心情来活命,自然有其他后招。
可在刘梦知面前,他是不会这么说的:“我与殿下情义相交,互为知己,不可能走到那一步,我也不许走到那一步。”
不知道刘梦知相不相信,反正他自己相信了。
朝堂之上,渐渐波澜生,身为皇帝自然不可能一无所觉,但是太子之前的谏言也彻底将皇帝的思路带偏,父子两人将心思放在了世家门阀上。
而游鸿吟,则在挑选人选。孙义芳见那些许多闺秀资料,还调侃:“忘柯可是动了成家的心思,不如让莲儿把把关。”
皇子妃姓赵名菡,小名莲儿,孙义芳与游鸿吟关系亲密,平日里并不在乎女眷称呼这些小节,也不会去刻意避讳什么。
“这非是”游鸿吟想解释,但是最后觉得这种后宅之事问赵菡反倒十分方便,便差人有劳皇子妃来一次。
赵菡带了些婢女,不到半柱夫就到了,她和孙义芳夫妻感情尚可,虽谈不上蜜里调油,倒也相敬如宾,对此情景她自己挺心满意足的。本身满意时,做事自然就不会拖沓,何况她也隐约猜到这位偏院的神游园之主忘柯先生,怕是孙义芳最看重的谋士。
孙义芳身为皇子,本身就有一套自己的班子,平日里可以帮他处理事务,也能助他梳理朝堂局势等等,这套班子等将来孙义芳被封为王,自然也就晋升为府中长史司。但是那些人当中,并没有哪个幕僚能如这位忘柯先生一般得孙义芳看重,而自己夫君重视的人,赵皇子妃自然不会怠慢。
“性情激烈,喜欢幻想,看重感情”赵菡一脸迷糊,她觉得这种性格的女人怎么看都不是好妻子人选,怎么这忘柯先生如此奇怪,喜欢这种。
“若是没有人选,还劳烦殿下慢慢探听,最好不要是名门之女,普通书香门第或者清白人家即可。”游鸿吟又补充了一句:“名声在外的不要。”
虽然觉得他品味奇怪,但是赵菡还是将此事上了心,这忘柯先生也有二十七八了,尚未娶亲怕就是因为爱好奇特了点。自己怎么着都得解决这个问题。
而另一边,游鸿吟开始有计划性的替孙义芳刷名望。此刻,他广游天下和后世经验就派上了大用处。
第一步就是大招。他经营海贸数年,搜集了不少良种,而这些良种包括了玉米,红薯和土豆。玉米和土豆都是从波斯海商那里收购的,红薯则是在南洋发现的。这三种东西在神游园温室中繁衍了三四年,早已有了数量众多的粮种,可以进行大规模推广,同时游鸿吟也整理了栽培方法以及吃法和注意事项。在如今农业产量如此低下的环境下,这三种高产粮种就是天大的功劳,也是天大的名望,他一个无背景的寒门书生受不起这种功劳名望,但是三皇子孙义芳却可以。
而他第一步上来就放大招的原因是,趁着太子还没有戒心,将这个功劳和名望彻底坐实了,孙义芳才有真正跟太子竞争的实力。只将期望寄托在对手犯错身上,不如增加自己的实力。
孙义芳一脸感动地在朝会上递了奏折,他觉得游鸿吟作为知己和朋友,是真的为他着想,这种天大的功劳不声不响送给他,用来刷名望,自己却看淡名利,默默在背后做下这种活人千万的功德。
第8章 梦灯成烬(八)()
塞北大营。
“军粮下来了?”指挥使司镇抚使李品问。
以前打天下的时候,大家日子好过,粮草赏赐军功都是足足的,但是自天下平定,连草原那帮子豺狼都怕了大胤的军队,远远逃到更北边的草原后,这军队的日子就艰难了起来。荣耀骄傲的背后,是不被重视甚至面临裁军的危机。
说实话,穷文富武,打仗的将军哪有不吃空饷的,不然就照着实际人头发的那点军粮,怕是养不活这些出生入死的弟兄。这件事前两年被几个文官捅到了台面上,皇帝本人也是带过兵的,这些事原本都是些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但被捅到了明面上,他也不好不处置。可是正是因为皇帝这种看似轻飘飘没有实际处罚但是却表露了态度的处置,让各个军队的日子都不好过起来。其他一些地区的府兵尚可屯田之类的养活自己,但戍边的几支大型军队就遭了殃,边境大多环境恶劣,要啥没啥,屯田基本上没什么收成。
其中燕南山麾下的塞北大营就是最苦逼的一个。
燕南山为人比较耿直,是皇帝当年的亲随出身,所以其他将军还会旁门左道的事情想想,有点偏门财发一发,这燕南山却是分文外财都没有,这两年军队能撑下去,竟然是靠着皇帝私库救济。
负责粮草的一位知事喜滋滋地说:“下来了,果然如陛下圣旨所说,军粮要比往常多了五成,兄弟们无需饿肚子了。”
那李品立刻站起来说:“真多了五成?国库哪里来这么多的粮食,可看清楚是什么,别是一堆砂石粮或者什么麸皮来滥竽充数。”
这位田知事道:“属下看过了,都是好粮。”他顿了顿:“只是其中有一部分属下没见过,不太认识是什么。”
李品说:“押送官可还在?”
“已经安排大帐休息了。”
“休什么休,问清楚了大家都放心。”李品是燕南山带出来的人,脾气和燕南山如出一辙,耿直不知变通,也不怕得罪人。
田知事只得将人带去人家休息的大帐。
那押粮官到也不生气,好声好气的解释了这多出来的军粮是三殿下新发现的粮食品种,都是皇帝陛下的皇庄出产,已经在京都附近推广开来,多收的粮食都供到各处边防军队了。这押粮官还将土豆、玉米和番薯的做法、保存方法、种植方法都说了一下,才又被放回去休息。
在众多戍边大营之中,这样的情景多有发生,不少人心中都默默记住了三皇子这个人。
如今戍边大营的几位将军,当年都是和皇帝本人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心中除了当今看不到其他人,就算是太子,也只是下一任皇帝这种符号罢了,其余皇子更是排不上号,如今能被这几位记住,就是孙义芳的成功。
这还只是这些粮种推广的第二年,等过上几年,天下百姓因此受益,三皇子的名声还能更上一层楼。
“先生大才,”孙义芳欣喜地说:“如今虽然我未结交朝臣,但是已经有许多人明里暗里表示过善意,几位阁老对我态度也温和起来了。”
游鸿吟说:“殿下可不要被这种情况欺骗了,对于庙堂上的几位先生来说,对百姓有利的事情都是他们愿意看到的,释放的善意只是感念殿下为百姓为天下所做的贡献罢了。”他停了停,感叹:“哪怕出身门阀,几位阁老同样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贤者。贤者、门阀、寒士、谋臣,这些身份从来都不是彼此矛盾不共存的,能得陛下信任的这几位,无一不是天下大才,他们本身虽会为自己的家族谋取利益,却也会将百姓放在心中。可以说,在双方利益交错中,他们已经找到了最佳平衡点,他们身上的取舍才是殿下最该学习的东西。”
孙义芳很听得进谏言,闻此语也不住点头表示赞同,他自己也很佩服这几位:“那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
游鸿吟说:“听说殿下最近又看中了一位美人?”
孙义芳有些不好意思:“是周家送来的舞姬,并未收用,只是她跳舞跳的很美,最近常和莲儿一起欣赏。”
游鸿吟说:“作为殿下的谋士,我也该做点谋士该做的事。”
他虽非疾言厉色,但孙义芳多见这一位谈笑风生之中的挥斥方遒,听见这语气就心中咯噔一下,表情一整,严肃起来:“先生还请说。”
“第一谏,殿下哪怕喜欢美人,也不要胡乱收取他人送来的,同时不要因为问心无愧就行事太过坦荡。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毁掉的就是名声,最难被改变的也是名声,殿下如果不想要一辈子都贴着‘好色’这个标签,就不要对此毫不在意,平日里行事稍微谨慎一些。”
“第二谏,殿下自开始历练,已多久未曾读书学习了?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殿下如果只是想做个普通的皇室子弟,所学的确足够,但是如果目标不止是如此,那么过去所学便有欠缺,还需更加努力,如果等到大事已成再来刻苦,那时怕是既没有时间,又没有精力了。”
“第三谏,其实是期望殿下转告给赵殿下的。皇子府按制并不大,殿下府邸人员也不算多,但即便如此,府邸中的事情发生之后,竟然传的到处都是。这是赵殿下的失职。攘外必先安内,如果府邸中的杂乱不理顺了,怕是将来功亏一篑。”
三条谏言说的孙义芳冷汗津津,施了一礼道:“多谢先生提点,某知道该如何做了。”
然后立刻告辞,去弥补自身破绽去了。
刘梦知等人走后冒了出来,说:“这种事情,你一住进皇子府的时候就能发现了吧,怎么到今天才说。”
游鸿吟轻声一笑:“此时说是谋士的尽心尽力,忠言逆耳,刚来那会儿说就是指手画脚,心怀叵测好么。啧,看来你不止脑子不太会拐弯儿,情商也蛮低的。”
刘梦知暗骂自己一声嘴贱,立刻就消失不见人了。
游鸿吟还慢悠悠地补了一句:“好玻璃心啊你,为了你好才说,怎么就走了呢。每个人生赢家都是从旁人的谩骂之中成长起来的啊。”
对于游鸿吟来说,时光悠然,平日里喝个茶,赏个花,有兴趣了便回神游园里吃个饭。即便做的是夺嫡这种劳心劳力的事情,也不见半分焦躁。
最近两年,他暗地里培养了一批少年人,人数不多,按照每个人的天赋都分别进行了培养,只是时间比较短,还未派的上大用。
而当年带回京的那一批船员都成了家,收了徒弟,重新拉起了一支船队,但是并不是跑海贸,而是负责运输和管理。
游鸿吟分批购买了不少奴仆,然后让船队直接运到了南洋,他对外头那些矿产的位置很熟,做什么海商,直接挖矿去了,船队运回来的都是已经提炼过的足金。当然,这种经营模式危机四伏,一个环节出了错估计就后果难以预料,但是他已经做好了足够的预警措施。
负责运输和管理的船队都已经成家立业,家人还都居住在神游园附近。买过去的奴仆食物来源全靠船队运输,和当地土着语言不通,翻不了天,而且他给矿工的待遇并不差,还经常性购买女奴过去做些后勤工作,自然就有看对眼在南洋成亲的,成家后想闹也闹不起来。
哈,让天下所有人活的平安喜乐难,做个使唤人的奴隶主难道还做不好?这个世界有数千年的奴役奴隶的经验,而那些被奴役的人,也早就丧失了追求自由的意识。
所以说,如今的游鸿吟,已经有钱的估计令皇帝都嫉妒了。
游鸿吟贴身伺候的仆从,依旧只有墨棋一个,但是墨棋真的是个榆木脑袋,做不了大用,后来游鸿吟在买来的人当中发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人,名卓冷,是前朝高官后裔,覆巢之下无完卵,前朝覆灭,新朝建立,他懵懂之时就已经成了身不由己的罪奴。此人有野心,有能力,却没有好出身,最后成了游鸿吟身边最得力的办事手下。如今船队和海外矿场就是此人在管理,游鸿吟对这些详细事务都是放手的,并没有太费心。
这新粮种带来的风波渐渐平息,孙义芳春风得意的时候,也渐渐感受到了寻常不曾发现的东西。印象中对自己孩子非常好的父皇似乎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慈爱,只是一直以来自己看见的是他父亲的一面,而不是皇帝的一面;育有两子看上去心满意足的母妃也并不是真的清心寡欲,似乎有着更深的渴望;兄友弟恭,一心辅佐父皇的太子哥哥也并不像表面上那么自信。
自己的身份根本没有变,但是却好似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更加尊贵的人一般。
享受到了名望和权利带来的快感,孙义芳对争夺大位这件事更加努力认真起来。遵从游鸿吟的谏言,不再遵循心意痴迷自我的爱好,每日固定读一些书籍或者是和手下幕僚讨论某个问题,配合自己的妻子彻底清扫府内仆役,定下一些以前不曾有的规矩。
第9章 梦灯成烬(九)()
自古盐铁都是官营,原因有很多,不过都脱离不了夺民之利,抑民之乱这些原因。
如今,采矿技术不到家,铁矿多是采集的地表富集矿,供应不足,同时为了限制民间刀剑的数量,铁官营这点游鸿吟觉得是如今最好的方法,并不想改变。
但是盐不同。
盐官营的原因绝对不止是产量的缘故。盐也是朝廷变相敛财的手段,还能防止食盐外流进草原外族等等。
只是,盐政之下,血泪太多,尽管如今朝廷初立,尚无太多弊端,但不可避免这一块儿将来就是附着于庞大帝国身上无法割断的肿瘤,遗祸无穷。
可是没有更好的方法,